世界上有很多給鬼過的節日,例如在基督教地區,人們會過萬聖節;在中國,人們會過中元節,也就是我們民間俗稱的「鬼節」,同時,在世界上很多不同民族的傳統節日當中,都出現了類似的給「鬼神」過的節日。眾所周知,」鬼神「是一個虛構的概念,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是不存在的。那麼,為什麼人類要給鬼神"過節"呢?這背後,有三個不為人知的原因,且聽下文分解!
首先,給鬼神」過節「體現了人類的原始崇拜與敬畏。在人類的遠古文明中,刀耕火種、狩獵採集的低水平生產力條件下,人類對於自然懷有十分深刻的崇敬與敬畏心理。當時的人類生活,無時無刻不受到大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
例如:當天空中的驚雷擊中了樹木,西方人的先祖想到了雷神宙斯,東方人想到了雷公電母。由此可見,對大自然的敬畏,經過了一定的想像加工,逐漸形成了人類對於大自然的原始崇拜,並對」鬼神「產生了崇敬之情。這樣的感情由來已久,又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所以至今,我們依然留存著給鬼神」過節的傳統。
其次,給鬼神」過節「體現了人們對死亡的理解和態度。在中國民間文化中,認為逝去之人,其肉身已朽,但靈魂依然存在於世間,稱為「魂魄」,古人認為「鬼,歸也」,人死為鬼,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從意義上來說,」鬼「包含著貶義。
而「神」則是美好的,超脫現實的美麗。之所以世界上的人類文明,都不約而同地擁有給鬼神「過節」的文化傳統,正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生和死,體驗到其中的喜悅和悲傷,甚至是恐懼。於是,才有了給鬼神的節日。
最後,給鬼神"過節」反映了人類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想像。例如在萬聖節的慶祝活動中,小孩子們會打扮成可愛的」鬼怪「逐家敲門,索要糖果,並且說:不給糖果就搗蛋。人們扮成鬼的樣子上街遊行,是為了讓鬼神更好地融入其中。
這其中其實蘊含了人們對於鬼神的一種想像:如果不給予鬼神好處,它們就會作亂,擾亂人們的生活。同時,在中國的中元節也是如此,有著給」孤魂野鬼「燒紙錢"的習俗,也是為了討好鬼神,為自己祈福。所以,在人類一直以往的觀念當中,既有對鬼神的想像,也有相應的應對措施,而這些措施,就非常生動地體現在了給「鬼神」過的節日之中。
古代中國也是有「萬聖節」的,我們甚至可以說,很多其他的文明也有「萬聖節」,因為人類躲不開生與死,離不開對自然的敬畏。這便是人類要給鬼「過節」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