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4日(本網記者 劉學佳)23日上午,廈門市集美區召開新聞發布會,集美區區長胡旭彬介紹了集美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97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集美區位列名單之中,是廈門市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近年來,集美區委區政府以「全景、全時、全民、全業、全齡」的全域旅遊理念,打通文創旅遊產業鏈,用創新思維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了「集天下之大美,美Ji在一起」的全域旅遊「集美模式」。
會上介紹,2016年至2019年,集美區旅遊人次和收入年平均增幅超過30%,過夜率年平均增幅超過20%,均排名全市第一。其中,2019年遊客數量突破2300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近3倍,旅遊收入突破120億元,比2015年增長2.4倍。今年以來,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接待遊客量仍達11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6億元。
集美模式:創新品牌驅動,打造夜遊經濟
目前,集美擁有國家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2個,省級工業景區4個,省級特色小鎮2個。近年來,集美區將品牌活動與全區景點、酒店、商貿等系列旅遊資源進行有機串聯,以跨界融合思維打造「品牌活動+沉浸式旅遊體驗+新媒體+市場化」的全域旅遊創新營銷模式。
依託豐厚的旅遊資源,集美區創新性打造出「集美節」旅遊IP,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網絡直播、線上互動遊戲等貼近時下潮流的方式推出「永不落幕的集美節」。同時,連續舉辦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海峽兩岸龍舟文化節等一系列品牌活動,大大提高了集美旅遊知名度。
此外,集美區還充分挖掘山、海、地文旅資源,從「夜遊、夜食、夜娛、夜宿、夜購」五大維度盤活集美文旅資源,發展夜遊經濟,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集美新城和集美學村為核心的「夜遊圈」,可一站式滿足市民遊客吃喝玩樂購需求。
旅遊新名片:大陸首個對臺研學旅行基地
「在集美,時時皆可研學;在集美,處處皆是課堂;在集美,人人皆可為師。」胡旭彬表示,集美區依託廈門對臺優勢,率先打造大陸首個對臺研學旅行基地,吸引臺灣青少年來廈研學旅行,近兩年來共吸引研學團隊584批次,研學人數22.48萬人次。
廈門(集美)研學基地是國內少有集住宿、教學、研發、產業聚集等功能為一體的對臺研學營地。集美區圍繞獨特的嘉庚精神,串聯17個景區景點,開發特色研學線路,開展了兩岸特色廟會、兩岸青少年知行合一研學營、海峽兩岸龍舟賽等多項對臺青少年研學活動。
目前,廈門(集美)研學基地獲批「全國第二批港澳青少年遊學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文旅+教育」的研學遊已成為集美又一張響亮的「旅遊名片」。
以人文為內核,做深做大集美文旅產業
「運用高科技手段,可以延展集美和各地文化旅遊的寬度。」胡旭彬表示,今後,集美將發揮軟體園三期和集美高科技優勢,通過智慧導覽、智能管理、智享娛樂、智趣小屋等創新手段和智能化技術助力集美和各地旅遊文化的升級。如設立無人機旅遊支點,遊客可通過無人機旅遊app客戶端自主控制無人機拍攝,通過VR等技術實現遊客異地旅遊體驗。
胡旭彬表示,未來集美區將以人文內容為內核,以親子和研學市場主體為重點,繼續挖掘集美山、海、地文旅資源,深入打造集美拳頭文旅產品及服務,做深集美文旅的厚度。同時發揮集美城市營銷、文旅推銷和產品展銷的優勢,有效連接各類旅遊資源,做大集美文旅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