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第七季的「地攤哲學」:為「非奇葩」而辯

2020-12-26 騰訊網

用蔡康永的話來說,《奇葩說》是他錄製過的綜藝節目中,幾乎唯一一個讓他感覺到參加的人帶給他的啟發,遠超過他輸出的

作者:宜超

編輯:藍二

版式:王威

12月24日,新一季《奇葩說》雖晚仍到,正式「開辯」。老粉絲因習慣而留守,新路人因好奇而窺探,但大家共同的關注點似乎都是:辯了七年,現象級綜藝如何繼續迭代?

此前一周,「千人奇葩撈」的全新海選模式作為「前傳」,提前拉開了本季序幕,也對應了節目組從一開始就錨定的方向:大規模拓寬選手池,歡迎更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奇葩」;引入新鮮血液,刺激新觀點的撞擊。

從目前的觀眾反饋來看,圍繞著節目內容的討論已「奇葩說式」地常規展開:有人開始「pick」或「diss」新辯手,有人爭論辯題的現實意義——選擇了這檔綜藝的人,往往不滿足於觀看節目的那一兩個小時。

用常駐導師蔡康永的話來說:《奇葩說》是他錄製過的綜藝節目中,幾乎唯一一個讓他感覺到參加的人帶給他的啟發,遠超過他輸出的。

《奇葩說》能夠持續讓自身在綜藝領域具備辨識度的殺手鐧,也許並不一定全在於每季所輸送的話題性選手,而是用「咄咄逼人」、「直逼神經」的唇槍舌戰,將受眾「強拉」入一場大型的思考盛宴,不自覺地體驗了一種平日裡難有的「思考爽感」。

或許為一檔綜藝加上這些「重量」是有些超綱,但選擇了辯論這一由古希臘哲學家便開始採用的、用於獲得「真知」的經典方法,《奇葩說》確實可以在客觀上贏得這群思考型觀眾的「思考向觀感」。

「見識人類的豐富多彩」,很有必要

《奇葩說》在辯論賽道上的競爭對手少見,但任何「綜N代」面臨的困境,都逃不脫在堅守初衷的同時,完成越來越艱難的爬坡。

早在第五季播出前,馬東給團隊定下的KPI就是,能夠「有第六季」;而從第七季的海選與第一期1V1階段比賽來看,這種不變的生存欲望催生了從選手、導師,到辯題內容的又一輪翻新。

千人海選熱鬧開市,排隊的選手感慨「放眼望去沒有幾個正常人」,有現場為導師演唱民歌版生日快樂歌的,有在舞臺上吃起了方便麵的,有穿著澡堂工作服就來了的……雖然是熟悉的初選場面,但因為「分母」的擴充,選出「奇葩中的奇葩」的機率也相應增加。

甚至,一些選手的奇葩程度超越了見多識廣的導師們的認知,第一輪篩選官傅首爾對此的解釋是,「我覺得放他們進來,讓你們見識一下人類的豐富多彩,是有必要的」。

或許這才是《奇葩說》的世界:不拒絕任何存在,不因不喜歡就遮蔽雙眼;一個不加遴選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全村唯一沒嫁出去的妞」有些刺耳有些雷,但她不就是你流量平臺上常刷到的自信開麥人?自稱「狀元是枷鎖」的學霸劉純懿,是不是你那位慣用凡爾賽體而不自知的朋友圈好友?

擴大選手池的做法,幫助完成了認知世界的第一步:消除鄙視鏈。存在即合理——雖不一定代表正義,但如果連瞥見TA的機會都沒有,也許就會錯過認識世界的一角。

正因如此,老奇葩們又一次地迎來了一群在年齡、職業、風格上更加具備差異性的新辯友,一個重歸起點的全新舞臺,一個亟待格式化的大腦內存。

從年齡層看,30+熟齡與18歲後青春期同登辯臺。認為語言不分高低貴賤的「東北英語姐」是職場中年女性的代表,身為已婚父親的山東硬漢劉老師則要來捍衛愛情在婚姻中的存在。而幾位年僅18歲的選手雖仍處閱歷積累階段,但並不妨礙自我表達、先「懟」為敬。

在職業與社會圈層方面,被格子襯衫貼了標籤的程式設計師,正努力接受並化解著外界的偏見;自嘲來自七八線的女團成員為導師科普飯圈文化;困在學術圈的女博士,把來參賽作為自己最後的倔強……

同樣正在迭代更新的還有導師團。

新導師楊冪的官方介紹是:愛稱「楊懟懟」,人狠話不少,人間小通透。她的確為節目帶來了一波全新的空氣和人氣,也開啟了金句模式,「所以你應該感謝每一個想罵你的人,他都是你草船借來的箭」,「你腳底下有陰影,只是因為你在面對著太陽」……

新導師劉擎與薛兆豐組成的「豐劉CP」開啟了導師間相愛相殺的起點。在關於後面節目的預告片中可以看到,他們在「導師開槓」環節的表現,句句犀利,絲毫不存在嘴下留情。

第一回合,「新鮮人」勝出

「1V1砍半賽」亮相的第一波辯題,上來就牢牢接住了地氣:職場人的進退兩難、為人父母的小心翼翼、情侶間的悲歡離合、現實與理想的鴻溝,依然是「開挖」的領域,依舊滿足了觀眾「就是喜歡生活化議題」的需求。

不過,在這些看似周而復始的柴米油鹽話題中,如何尋找突破點、辯出新意,是選手們面臨的必答題。

從海選與第一場正式比賽整體來看,在更加挑剔的觀眾和導師面前,辯手的個人風格、辯論技巧與思考深度,都是「不新鮮,無機會」。

在這樣的壓力之下,首先脫穎而出的往往是善於觀察生活和反映生活的人,會帶來出最直接的共鳴。

比如沉浸式戲劇演員康菁菁在海選階段,就貢獻了與楊冪「切磋茶藝」的名場面。她提煉出的「茶藝」——「聳肩、皺鼻子、眯眼睛,笑出噗嗤感覺的少女笑」,只聽語言描述不能領會的話語,通過她和楊冪一來一回的現場表演,觀眾就會立刻瞭然。

用戲劇化的表現,帶來額外感染力,表演式辯論,有潛力增加選手的個人辨識度。同時,從已露出的預告來看,康菁菁們可能會在之後的比賽中,打破表演只是表面化的設定,將舞臺感染力變成助力闡述觀點的殺手鐧。

有這樣將「異於常人」寫在臉上,就有以蟄伏的生活智慧造出「反差感」的。在擴大化的選手池中,「非奇葩」最典型的代表群體是不斷浮出水面的現實生活路人甲,用最熟悉的「打工人」微末心聲,就能在擂臺上打得出人意料。

程式設計師子寅挑戰上季奇葩小黑,自嘲「向死而生」,卻以黑馬的姿態完成了第一場比賽的勝利。「初·辯論」的不佔優勢,被「真·吐槽」的底氣打破。

在「廁所隔間聽見同事講自己壞話,要不要走出來」這個有強烈畫面感的職場辯題中,子寅用一系列職場人都懂的情境描述,生動還原場景。比如,他主張不要為這些背後嚼舌頭的人耽誤了大好時光,花大把時間策劃反擊,萬一人家「Q4離職怎麼辦」——好玩好笑,卻是人間真實。

同時,他還適時借用「時代感黑話」,用頗具記憶點的語言,精準表達觀點:「寫字樓坑位緊俏,我不想佔用公共資源」,「熵增,就是徒增煩惱」,「咱們一起幹翻這個世界」……既落地、又有趣的觀點和論證,為他的表現力加了分。

而令這個平臺上的人們最有危機感的,莫過於一批剛剛成年的辯手,展現出超越他們年齡的見識度與思考力。

面對「男孩想穿裙子去幼兒園,爸媽要不要阻止」這個話題,19歲的袁奇奇穿著他自己設計的奇裝異服、用自己小時候的經歷現身說法;他自己就是「不阻止」的成果本身,更可貴的是,他的堅定並非來自於年少的無知無畏,而來自於真誠、自信與驕傲,讓人信服。

而反方,18歲的TK在闡述「要阻止」的立場時,沒有停留在「孩子年齡小沒有判斷力」的表面認知,而是進一步提出了解決方案:不是單純地阻止孩子,而是要「聰明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幫助他們「預估風險和要承擔的後果」,比如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場合穿著裙子。

對於一個剛剛成年的辯手來說,能夠從對孩子理性關愛的角度,冷靜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提出「不讓自由變得廉價」,是用實力「拍醒」了前浪,告訴他們:「00後」們正在看不見的地方悄悄長大。

「新鮮人」著實不可小看,而老奇葩們,這群很容易被自己套路的人,真的需要保持追趕。比如在第一場「1V1」中已代表老奇葩上場的陳銘和顏如晶,圍繞「孩子的作業太多,要不要和老師理論」的辯題再度「世紀對決」,清晰的思路、出彩的語言表達依然水準在線。不過二人從立論到總結,僅圍繞「尊重孩子的立場」和「有利於孩子發育」的觀點展開,略顯單薄、有待發散;風格上還是熟悉的傳統「辯論會」風格,少了一些耳目一新。

回到辯論本質,為非奇葩而辯

來到了節目第七季的當下,同時值得創作者和受眾思考的問題是:《奇葩說》究竟為了什麼而辯?我們看《奇葩說》,到底在看些什麼?

《奇葩說》給自己的定位是「一檔輕鬆有趣、反映真實生活的節目」。

為生活中那些最值得討論的話題,開闢一個專門的舞臺;邀請一批參與辯論的平民「奇葩」——不是高不可攀的精英,不是遠離現實的幻想家,只是擅長、並願意用語言的形式,去表達所思所想的一群普通人;他們也許是格子間對面的同事,也許是樓下的鄰居,也許是「相親相愛一家人群」裡的那個每次都出來帶氣氛的「人來瘋」。

他們在一來一回的辯論中所討論的所有觀點和事實,其實往往呼應了生活中那些「非奇葩」們的心聲,也因此帶來了「地攤哲學」的觀感。

但,特別的是:在這種特殊的辯論氛圍中,有些思路竟一下子就被打開,許多「頭緒」有了被辯明的機會;我們會發現,有些觀點和認知,在經過辯論的洗禮前,可能並不曾誕生。

這就是辯論的魅力所在,也是被古希臘先哲們早在公元前,就曾選用的接近思維真相的方式:比如,柏拉圖在其著作《會飲》中,便記錄了在一場宴會中,哲學家蘇格拉底與喜劇作家、修辭學家等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們,通過對話的形式,碰撞靈感、獲取認知的過程。

薛兆豐曾在「懟」劉擎的一段花絮中說:「哲學就是一門語言的藝術。」

其實這種說法也許「歪打正著」地切中了要害:對於哲學或其它學科來說,語言、辯論不失為一種探索的方式;而從這個意義上說,《奇葩說》的觀眾最想看到的,並不一定是某個被節目熱度光環加身的「明星辯手」,而是啟發受眾對於真實生活的思考、引發社會對於有價值話題的關注。

同時,理想化的辯論氛圍的形成,又是全民性的。

未來各比賽階段的「奇葩菜市場」,如果真正打亂了各種圈層限制,形成「大雜燴」,讓來自不同角落的聲音實現混搭和碰撞,也許能激發更多的意料之外;而辯論的意義,也會愈來愈超越語言的層面,藉由思辨去形成更多元的社會討論場。

我們已經可以在部分選手的身上,看到這種覺醒中的自覺——比如老奇葩梁秋陽在這次回歸的海選中就有這樣的新認知,「不再僅僅是為辯題立論,而是比較接近古人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THE END

相關焦點

  • 《奇葩說第七季》開播,只見選手在演「奇葩」,卻不見了「說」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預熱,熱門網綜《奇葩說第七季》終於開播了,和以往一樣,這次播出的主要是海選階段的內容,也就是所謂的《奇葩說第七季前傳》,這一期節目的時長較以往的先導片要短了一些,只有70多分鐘,主要展現的選手只有10位左右,照這樣看所謂的「千人奇葩撈」能被撈到屏幕上露臉的恐怕沒有幾個
  • 《奇葩說》第七季新人新玩法,網綜「鼻祖」,新鮮依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奇葩說》作為網綜節目的「鼻祖」,是妥妥的元老級節目。論起綜藝壽命,也就僅次於《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這樣的老牌節目。如今《奇葩說》第七季上線,目前已經播出了兩期正片,這一季的24強選手也已誕生。從內容來看,本季的《奇葩說》加入了不少00後的新新人類,同時變換了新的玩法。一檔老牌節目至今還能製造新鮮感,實屬不易。
  • 馬東官宣第七季《奇葩說》回歸,X導師加盟網友猜測是張雨綺
    近日,第七季《奇葩說》官宣正式回歸,三個月前已經低調開啟海外選手招募,目前國內仍在招募中,奇葩說的負責人馬東發文為新節目做宣傳,號稱這一季的奇葩說是史上規模最大,全新賽制,更有「x」大女神加盟,把噱頭做得很響亮,引發不少網友關注。
  • 鋪地攤開《奇葩說》馬東這次要講地攤哲學?
    於是,馬東順應國策,在攝影棚裡架起了一個叫《奇葩說7》的棚子,號召千人來海選。說得好不好另說,就說這件事情,馬東把過去《奇葩說》形而上的話題導論落到了平民身上。歷經6年的神仙打架後,很有可能你會在第7年看一群街坊鄰居吵群架。吵群架這件事,吵得好就是學術討論,吵得不好就真的是潑婦罵街了。我把這總結為,馬東想在新一季裡著意建立地攤哲學。
  • 奇葩說第七季
    楊冪正式入駐《奇葩說7》,人狠話不多,Amy姐被懟「人販子」12月17日,《奇葩說》第七季在時隔一年之後正式上線要說這一季最大的變化,那就是除了由馬東、蔡康永、薛兆豐組成的"鐵三角"仍然常駐之外,而上一季的嘉賓李誕和羅振宇則被換成了教授劉擎和人氣女星楊冪,楊冪的加盟更是成為本季《奇葩說》最大的看點。
  • 《奇葩說》第七季:節目的成功在於「奇葩」,更在於「說」
    #奇葩說第七季其中,選手亮相的兩期「前傳」已經播出了,就跟它的第六季、第五季或者第四季一樣,成為話題的只有「奇葩」,沒有說。第七季《奇葩說》的這兩期「前傳」依然如此,大概沒有人記住選手說了什麼,只記得有幾個在社交網絡上引發觀眾討論的「奇葩」,可見「奇葩」比「說」更重要。
  • 《奇葩說》第七季:鏗鏘有力的立場碰撞後,或許能讓你豁然開朗
    《奇葩說第七季》是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製作的一檔說話達人秀節目,由楊冪、蔡康永、薛兆豐、馬東、劉擎作為導師 。節目基於辯論的形式,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將思辨進行綜藝化呈現。現在是每周三、周五晚播出。這是一檔做內容的節目,已經堅持到第7季。
  • 女神楊冪空降《奇葩說》!第七季強勢回歸的!
    女神楊冪空降《奇葩說》導師團!第七季強勢回歸的首道辯題「你願意一鍵重啟你的2020嗎?」!自從《奇葩說》第六季收官後,不少人都翹首以盼等著第七季的到來,可惜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不少節目檔期都大受影響,連帶也讓《奇葩說》第七季的拍攝和播出日程也延遲了不少,但好在中國疫情漸漸穩定下來,《奇葩說》第七季的拍攝進度也漸漸重回正軌——甚至即將在不久後和大家再次見面啦!
  • 《奇葩說》第七季導師陣容正式官宣,是否願意一鍵重啟你的2020
    首先,作為《奇葩說》的製作人也可以說是創始人,馬東在導師名單並不令人意外,蔡康永說話永遠是那麼的妙語連珠,讓觀眾情不自禁的跟著他的思維去走,能從第一季走到第七季可以說是眾望所歸。薛兆豐從第五季開始加入,如今也可以說是「三朝元老」了。而新晉導師劉擎之前並未在綜藝節目中露面,但是相信節目組邀請他作為導師,在說話藝術方面一定有自己獨到的風格。
  • 《奇葩說》第七季,更有奇葩女神楊冪,她爆了這些金句你知道嗎?
    《奇葩說》是一檔辯論型綜藝,意在尋找話語世界中「最會說話的人」,「I CAN I BB」是《奇葩說》的口號。在《奇葩說》的辯論場上,許多熱愛辯論的人金句層出不窮,搞笑的同時又不缺乏深意。因此吸引了大量粉絲,而且由於選手們時不時會帶來一點幽默,也成為了一檔「下飯」綜藝。
  • 千「撈」萬選終上線,《奇葩說》第七季播出時間定檔
    這一季的導師們01《奇葩說》第七季播出時間終於定檔,明天(12月17日)晚八時,《奇葩說第七季前傳》上線,12月24日起,每周四、六晚八時,《奇葩說第七季》正片開播。肖驍,《奇葩說》中當之無愧的奇葩02第二季開始,周玄毅、黃執中、陳銘等這些曾經專業的辯手依次登場,成為這個節目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同時,像傅首爾這樣既幽默
  • 《奇葩說》第六季結束,你聽到了什麼?
    ----------語言是窗戶(否則,它們是牆)——《非暴力溝通》昨晚才終於看完《奇葩說》第六季,哈佛女學霸詹青雲獲勝,獲得BBKING的稱號。又一季奇葩說落幕,第七季還不一定能夠繼續。但是作為一個從第一季一直追到第六季的老粉絲,我始終覺得這個節目是有趣的。有趣在奇葩辯手們風格各異表達方式,有趣在那些看似無聊的奇葩辯題。這不就是一個奇葩的節目嗎。如果我本身不夠奇葩,又怎麼會覺得這個節目有趣呢?他們說了什麼?
  • 《奇葩說》第六季,「老奇葩」抱團,「新奇葩」出頭難
    《奇葩說》迎來了第六季,相信老粉和新粉都是興致勃勃地打開了最新一期的視頻,但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是最普遍的狀態,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在第一期晉級環節就向觀眾展現了各位「老奇葩」的相識。新奇葩雷哥而在投票呈一面倒形式時,老奇葩們慌了,甚至是後來的車輪戰,每個人都為黃執中捏了一把汗,這可以說是老奇葩們的團結,觀眾可以理解。
  • 馬薇薇等老辯手翻車,陳銘被惡意攻擊後,新一季奇葩說會徹底涼嗎
    看到提問的人,我才明白原來奇葩說第七季要開始了,這是為節目提前做預熱。不過有很多網友覺得新一季的奇葩說應該沒啥人看了。因為經歷了奇葩說多位老辯手的翻車,大眾對奇葩說的印象已經不太好了。之後老辯手邱晨被發現是獨立分子,被批判,徹底退出娛樂圈。而最近陳銘也被同事惡意攻擊,說他學術不端,雖然陳銘也耐心解釋一切,但是仍然不妨大眾對奇葩說的印象變差。所以有不少奇葩說的忠實觀眾表示,新一季的節目他們不會再追了。
  • 《奇葩說》第七季開播,楊冪貢獻了熱度,馬東一句話回歸節目初心
    #楊冪奇葩說#昨晚《奇葩說》第七季開播,這一季是從千人海選開始,由四位門神,愛神陳銘,食神顏如晶,女神傅首爾,戰神黃執中先選人,通過門神才能見到導師。馬東真的是用心在做節目,從薛兆豐再到劉擎,從經濟學家到哲學教授,是節目文化更加多元化。除了四位導師,第一期請來的女神是楊冪,楊冪解釋了自己來節目的原因,是跟馬東的一次浪漫邂逅,馬東解釋為了製造偶遇楊冪,停了五部電梯。楊冪也坦言,自己追過奇葩說,喜歡陳銘。
  • 第七季《奇葩說》回歸!選手表現不盡人意,楊冪參加也帶不動效果
    《奇葩說7》12月17日重磅回歸,作為一部網絡綜藝,《奇葩說》在辯論場上一直備受網友的喜愛,第七季的固定嘉賓除了馬東、薛兆豐、蔡康永三人外,還新加入了哲學導師劉擎和女神楊冪。17號播報了本季的海選預熱,有新人也有老人,但多數網友看了後,幾乎一致認為本季選手整體表現堪憂。
  • 奇葩說第七季定檔!導師們和女神楊冪時會輸出怎樣的奇葩觀點呢?
    #奇葩說第七季定檔##奇葩說第七季前傳# 奇葩說第七季終於定檔啦!數千奇葩匯聚菜市場,在過完四大門神後見到導師們和女神楊冪時會輸出怎樣的奇葩觀點呢?能否獲得喜番留下[思考]預告片中顏如晶傅首爾等老奇葩悉數亮相坐鎮門神,好不熱鬧。
  • 《奇葩說》第七季:楊冪「草船借箭」,辯論賽要變「雞湯局」?
    我們打工人是上一年班休幾天,《奇葩說》倒好,播一季休一年! 真是打工人體會不到的快樂啊~不過就是苦了這群《奇葩說》的迷弟迷妹們! 那這季大冪冪的加入不知道會不會給它增添不一樣的色彩呢?
  • 來不及說再見!奇葩說第7季詹青雲遺憾退出,網友:沒想到這麼快
    在萬眾期待之後,第七季的《奇葩說》終於開播了,作為網絡流媒體綜藝節目的開創者,《奇葩說》自開播以來便成為網絡綜節目中的爆款,並且收視率一路上漲。如今《奇葩說》第七季雖然比往年錄製的時間都要晚,但也是雖遲但到,且《奇葩說》第七季更改了新的節目形式,還邀請了一線演員楊冪來參與錄製,未開播便在網上引起不少關注。
  • 8.6分《奇葩說》堪比神仙打架,第6季冠軍從這4位女辯手中產生?
    第6季《奇葩說》播了兩期,簡直好看到炸裂,豆瓣評分也從開播的8.5上升到8.6。在昨晚的二分之一生存戰中,黃執中上演「少爺落難記」,讓大家捏了一把汗。在第6季之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馬東欣慰「少爺回來了」,蔡康永的解讀特別溫情脈脈:「《奇葩說》是一個創造故事的地方,沒有少爺落難,怎麼會有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