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迎來了第六季,相信老粉和新粉都是興致勃勃地打開了最新一期的視頻,但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是最普遍的狀態,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在第一期晉級環節就向觀眾展現了各位「老奇葩」的相識。例如新奇葩雷哥與黃執中就「該不該給部門新同事發喜帖」展開辯論,並且他們是最後一組,全場的焦點聚集於這兩個人。本以為黃執中晉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沒想到雷哥一招致命,就黃執中一直說的差別對待是一種對自己的好處也是對他人的好處這一論點打敗了他。理由很簡單:新人來到新職場,最害怕的就是差別對待。
而在投票呈一面倒形式時,老奇葩們慌了,甚至是後來的車輪戰,每個人都為黃執中捏了一把汗,這可以說是老奇葩們的團結,觀眾可以理解。
但過度團結就變成了「抱團」。這對新人來講很不公平,就像黃執中與雷哥打的辯題,新人如何融入新環境,不就是需要「老人」的歡迎和熱情嗎,從理性上來講,誰的實力強誰就留下,才是《奇葩說》這個晉級賽的目的。從感性上來講,黃執中作為老奇葩,他的實力我們有目共睹,雖然他的淘汰讓人吃驚,讓人覺得惋惜,不捨得讓這個人才就這樣離開,但也是一次失誤導致的情理之中。
而在後面導師選人的環節,是最能體現「老奇葩」抱團的時候。例如薛教授一開始就選擇了「新奇葩」許吉如來領隊,不得不佩服薛教授的勇氣,用新人來帶隊,首先在第一方面就流失了一部分「老奇葩」。而其他導師都選擇了「老奇葩」來帶隊,有了第一個就有了第二個,畢竟各位「老奇葩」都相識,都有想要一起組隊打比賽的隊友。
而黃執中在採訪時毫不客氣地指出了這一點:「薛教授太天真了,他不知道我和顏如晶關係很好嗎?」薛教授可能是最純粹的導師了,沒有關注辯手的個人情感,只是在為自己的戰隊選人,到最後不得不選擇了很多新選手,首先從團隊綜合經驗來講就落後了。
其次,讓老粉們感到滿頭霧水的就是觀眾的態度,這一期觀眾好像很容易被說服。只要有下個論點出現,無論是哪一方,都會有跑票的情況。例如導師辯論,四位導師及隊長打的辯題叫做:美術館著火,我是救畫,還是救貓?李誕作為三辯已經將話說得很明白:朋友們不要這樣想,不要為了你想像的一群人就犧牲你眼前的這個活生生的人。但是在蔡康永導師打的時候,觀眾還是跑票了,可以說是導師的精彩,但是跑票的數量過於多,並且在後來的比賽中也體現了出來。
觀眾不僅很容易被說服,甚至還看在導師的面子上讓那支隊伍勝利。
而新奇葩出頭難不僅僅是在老奇葩們的關係中,還在這對他們來說很新的舞臺中。例如許吉如,她說的觀點都很有邏輯並且理性,沒有梗沒有煽情,但是觀眾並不認可她,大部分觀眾更喜歡聽淺顯易懂的道理,這就是娛樂給人最直接的感受。
並且觀眾好似還有一種理想:雖然我知道這件事我不會這樣做,但我還是想選我心裡的答案,就是對面那一方。例如工作996那一題。
種種原因使得這一季《奇葩說》變得好像不夠那麼理性,但也是好幾季積累下來的感情。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只要心裡有桿秤,從節目中學習,對生活中有啟發,便是看這個節目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