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時探訪,看Costco大陸首店能否攪動中國零售業格局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基金

上午開業 下午停業!Costco登陸上海被擠爆...

8月27日上午,大陸地區首家Costco開市客門店在上海閔行開業。門店人山人海,甚至出現「搶購風潮」。Costco門店停車場顯示「停車場已滿,等待需要3小時」。

8月27日下午,Costco暫停營業。

閔行區有關部門發布提示:由於目前開市客超市門店內人流非常密集,為了您及公眾的安全,希望有意前往的市民理性消費、選擇錯峰出行購物。如果已經前往的顧客,請務必服從現場指揮。

什麼吸引大家來買買買?

Costco開業出現火爆場面可能與三方面因素有關:

一是美國Costco的品牌知名度在上海市民中很有影響力;

二是價格實惠,食品類的百貨商品價格低於市場價的30%到60%,食品類則能低10%到20%;

三是因為實行會員卡,帶動了不少居民,因為目前消息是Costco一張會員卡可免費在門店服務臺辦理一張家庭卡,兩卡可各自攜帶2名同伴進入。也就是說,一張會員卡加上一張家庭卡,可以有6人前往店內消費。

另外,開業火爆還與開幕期間(2019年8月27日至2019年9月29日),賣場將有開幕優惠活動有關。優惠商品覆蓋包括家用電器、生鮮美食、日用品、出行裝備等在內的60種商品,預計將為消費者累計省下超過8200元。

市民稱在Costco店內看到有原價1499元的茅臺飛天出售,還有包括愛馬仕、MCM,普拉達、巴寶莉等在內的各類奢侈品箱包售賣,而MCM的雙肩包價格低於官方價格近1000元。茅臺、五糧液等商品表明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茅臺你買到了嗎?幕後金主曝光!

Costco的大股東是著名的保險投資集團伯克希爾哈撒韋集團,集團領導者正是投資界熟知的巴菲特和芒格。這家保險投資集團的旗下公司眾多,業務涉及保險、鐵路能源、食品飲料、服裝和金融等領域。而且,這家企業曾被芒格戲稱為是「想帶進墳墓的公司」。該公司的毛利潤是0,也就是說賣的東西沒有任何利潤,其利潤來源於大家每年交的年費,一般的零售商敢於跟他們競爭嗎?

五小時探訪,看Costco大陸首店能否攪動中國零售業格局

天風證券:Costco(COST.US)大陸首店能否攪動中國零售業格局?

在Costco(COST.US)大陸首店開業之際,天風商社團隊第一時間前往門店深入調研,從品類、價格等各個角度為大家帶來一手信息及相關對比。

1. 會員制倉儲式超市Costco(COST.US)概況

1983年Costco(COST.US) 會員制倉儲批發公司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成立。1998 年正式更名為開市客股份有限公司(Costco Wholesale)。目前Costco在全球 11個地區經營逾 770家賣場,其中,美國有535家,加拿大有100家;亞洲範圍內,日本有26家,韓國有15家,中國臺灣地區有13家,19年8月27日中國大陸首店開張;Costco(COST.US)全球會員逾 9700萬人。

Costco(COST.US)經營特點:

①會員制是Costco在商業模式上與其他超市的主要區別:用戶需要預先支付定額會員費成為會員才能入場消費,Costco成功走出了區別於傳統零售商以賺取進銷差價為主的盈利模式;目前Costco在國內會員卡有金星會員和企業會員兩種,可申請免費家庭卡和企業副卡,會員卡全球通用。

②超低SKU數量的運營策略:Costco商品長期保持3700左右個SKU,相比同行動則過萬的SKU,Costco每類商品只有低個位數的選擇,所以可以針對單個商品做到更大的進貨規模,具備更強議價能力,保證商品性價比。對於大陸首店,公司表示,在產品選擇上Costco閔行店的商品從全球範圍採購,約3400個SKU,其中進口產品佔比達到40%。

③高比例自有品牌:一旦Costco的高管認定某一品牌沒法在Costco裡以最優最低的價格出售,Costco會立即著手找供應商生產一個同類的Kirkland產品,代替前者。Costco於1995年創立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 至今,Kirkland 已經是全美排名第一健康品牌,提供包括休閒食品(果乾、堅果),保健補劑,麵包,也包括冷凍食品、生鮮肉品、清潔用品、紙類用品和電池等。自有品牌是Costco選品策略的延伸,旨在順應優質定價的定位補充SKU。從1999年至今,Kirkland品牌銷售佔比已經從12%提升至28.17%。對於大陸首店,公司表示自有產品佔比大概在10-11%。

2. 草根實戰

2.1. 選址:更聚焦遠離市區的中高收入群體聚集區

大陸首家Costco位於上海市閔行區朱建路235號,由於Costco的目標用戶是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Costco閔行店所在商圈周圍多是高檔住宅區,還有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距Costco 636m)、臺商子女學校(784m)、上海韓國學校(522m)等七個國際學校,這意味著該商圈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中產群體數量較多。

Costco閔行店總購物面積1.4萬平方米,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09:00-21:30(開業首日下午因人流過多暫停營業)。門店採用美國Costco標準規格的一層樓面,擁有3400個SKU。二、三層為室內停車場,總共1200個停車位。

2.2. 銷售商品概況:批髮式的生活百貨及食品為主

各品類陳列面積佔比情況:

生鮮佔比約為1/5,包括水果、蔬菜、乳製品、豆製品、牛肉、豬肉、禽肉、袋裝海鮮,初步水產陳列;

食雜佔比約為1/5,包括速食、飲料、調味品、食用油、冷凍食品、紅酒、啤酒、烈酒、牛奶、堅果、巧克力、餅乾、薯片零食、衝泡飲品、軟飲料、五穀、意面、罐頭、早餐品等;

百貨佔比約為2/5,包括服裝箱包、寵物生活、家居用品、嬰幼兒護理、個人護理;

家電佔比約為2/5,空調、冰箱、各類小家電等;

2.2.1. 生鮮:品類齊全,品質優秀

Costco生鮮銷售面積約20%,品類從新鮮果蔬到海鮮、牛羊雞肉到乳製品均有銷售,產品品質高,價格不菲,如牛排區有M6-7級別的和牛戰斧牛排,單價449元/KG。

從包裝規格上看多為批髮式的家庭大包裝為主,完全延續美國本土風格。

2.2.2.食雜:進口商品為主,多為大包裝,自有品牌產品較多

Costco食品類產品品牌大多不是國內知名品牌,進口產品較多。比如韓國進口的海苔和拉麵、義大利和澳大利亞進口的紅酒、法國進口的天然礦泉水。

食雜類商品大多為大包裝,符合Costco特色。樂事熊本海苔味薯片每袋580g,定價55.9元;百事可樂2.5L一瓶,6瓶起售,售價33.9元。

由於食品的生產難度較低,因此Costco推出了大量自有品牌Kirkland食雜類產品,且品類豐富。包括泰國香米、冰激凌、堅果、烘焙麵包、糖漿、葡萄酒、調味品(醋、黑胡椒、油)。

2.2.3.百貨:SKU差異化,價格優勢凸顯

Costco百貨銷售面積約40%,品類豐富。百貨商品品類包括清潔用品、洗護用品、嬰兒器械、汽車用品、燈具、衛浴、家用工具、杯子、廚具、戶外、箱包、床上用品、家具、兒童玩具、毛巾、鞋、服裝、洗漱用品、洗護用品、護膚品、保健品、皂類、醫護用品、尿不溼、寵物用品、紙巾。

百貨商品具備SKU差異化、包裝大、單位價格低的特點。第一,百貨SKU差異化明顯,進口產品較多。如美國生產的TIDE洗衣液,日本生產的TIDE洗衣凝珠,定價均高於國內TIDE價格,但描述與國內產品描述亦存在不同,其他渠道無法獲取同類產品。第二,同樣SKU,Costco大包裝的產品單位價格更優惠。比如威猛先生玻璃清洗劑65.9元/4.5L,而天貓同款價格為49.8元/1840g。

2.2.4. 家電:精選SKU,價格優勢顯著

Costco將家電區域置於主入口處,品類涵蓋常用家電及各類辦公小家電,備貨量充足。各品類精選少量高品質SKU,如彩電僅提供夏普、飛利浦、LG三大知名品牌,與其所定位的目標群體——中產階級國人消費習慣相吻合。大件電器與電商平臺相比,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

2.2.5. 自有品牌情況:品類齊全,入鄉隨俗

Costco自有品牌Kirkland自有品牌涵蓋了堅果、糖漿、紅酒等多個品類,在貨架擺放中按所屬品類置於顯眼位置,且外包裝不具備統一特徵,因此在選購時品牌標誌提示作用甚微。考慮到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食品品類上作出了更大擴充,提供了包括泰國茉莉香米、醋等多種商品在內的選擇,產地覆蓋世界範圍。由於同樣屬於進口商品,與本土商品相比未存在明顯價格優勢。

2.3. 各品類比價:從觀測的品類來看,Costco大部分商品較其他平臺有價格優勢

從生鮮品類上看,單純價格角度而言Costco蔬菜較電商平臺價格無明顯優勢,但不同品質無法直接相比較;

從食雜品類看,Costco價格與主流電商平臺價格相比基本無優勢。

從家電品類看,Costco售賣的大金空調價格明顯較電商平臺低。

從日百品類看,Costco日百品類與主流電商平臺相比價格明顯優勢。

從寵物用品品類看,我們觀察的貓砂盆的售價在costco也較低。

從以上各個品類看,Costco精選SKU,主打產品性價比的策略在絕大多數品類上是有體現。Costco此前表示,大陸店非食品類的百貨商品價格低於市場價的30%到60%,食品類則能低10%到20%。

3. Costco(COST.US)未來發展思考

Costco在零售業從業者心目中的地位極高,甚至一些網際網路公司都曾拿它對標,但是近些年來外資超市在中國經營狀況普遍不佳,Costco會員制超市新進入中國,大家難免關注以下問題:

本地化的供應鏈問題:Costco對供應商的要求極高,對商品的需求量極大,對於成本控制也十分嚴格。Costco進入中國後,如若仍然採用大量的海外供應鏈,在商品品類上不一定能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參考之前ALDI在國內的布點,其中ALDI做了很多的本土化商品的自有品牌。

中美消費習慣差異:Costco的產品多為批髮式的生活用品及食品,此類會員制倉儲超市主要面對的是多人口的中產家庭,或是擁有別墅或至少大面積住房的家庭。而在中國多為小家庭模式,尤其在一二線城市,這種購買大量食材和用品的消費方式是否與之相匹配值得關注。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劉章明消費產業研究」,作者為劉章明、王澤華。

相關焦點

  • 天風證券:Costco(COST.US)大陸首店能否攪動中國零售業格局?
    美股 天風證券:Costco(COST.US)大陸首店能否攪動中國零售業格局?>日中國大陸首店開張;Costco(COST.US)全球會員逾 9700萬人。
  • Costco最早5月開內地首店 美國門店模式能否適應中國網購習慣?
    在美國會員制倉儲式零售商costco宣布取得同比增長26.8%的8.89億美元淨利潤同時,執行副總裁兼財務長宣布,品牌最早將於5月中旬到7月中旬之間來中國內地開出首店。
  • 斥資1.4億蘇州買地,Costco開市客開始布局中國第二店?
    去年8月, Costco在上海閔行區開出首家門店,開業當天便人滿為患,眾多驅車前往的消費者甚至要排隊三個小時才能進入Costco停車場。 Costco上海首店開業後情景(北京商報記者攝) 在零售業快速革新的當下,costco的會員制+低毛利的模式能否較好適應中國現階段消費市場仍未可知
  • Costco大陸首店具體位置曝光 計劃2020年底開業
    Costco大陸首店具體位置曝光 計劃2020年底開業來源:聯商網2018-05-11 09:06聯商網消息:近日,刷爆朋友圈的美國Costco超市大陸首店具體位置曝光,其將落戶上海康新公路秀浦路路口東北角,預計在2020年底正式營業
  • 加緊布局 Costco繼續掘金中國會員制超市
    此前,北京商報記者曾通過天眼查App發現,蘇州開市客(蘇州)貿易有限公司於2020年1月16日成立,註冊資本為42200萬人民幣,該公司由開市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100%持有。此舉是否意味開市客將進入蘇州市場?北京商報記者嘗試聯繫Costco方面求證相關事宜,但未獲得回復。不過,此次的拿地後,蘇州也有望成為我國大陸第二個擁有Costco的城市。
  • 直擊Costco大陸首店首秀 對中國大賣場有何啟示?
    此外,開市客會員卡全球通用,境外門店卡種也可在中國大陸門店使用。目前開市客全球會員超過9600萬人。開市客中國大陸首店的開業,顯然引起了上海消費者的極大熱情。《聯商網》在驅車前往開市客過程中,經歷了近兩小時擁堵。
  • 中國大陸首家Costco今天在閔行正式開張!(紅遍全球提前探店日記)
    中國大陸首家Costco即將開業2018年就有消息要落戶上海的Costco,並且官宣:Costco執行副總裁兼財務長Richard Galanti日前表示上海店開業提上日程。開業時間:8月27日賣場地址:上海閔行區,朱建路235號辦卡地址:閔行區聯友路388號中國店名: 開市客,由於「好市多」在大陸已經被第三方註冊,Costco將大陸註冊商標改為「開市客」。Costco中國首店8月27日開業,實地探訪。
  • Costco中國大陸首店落戶上海閔行區 將於今年開業
    美國會員制倉儲式超市公司Costco(需求面積:10000-15000平方米)中國大陸首店,或許很快將於上海亮相。   據相關媒體報導,Costco執行副總裁兼財務長Richard Galanti日前宣布,品牌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店會於2018財年第四季度(即2019年5月中到7月中旬)開在上海閔行區。
  • 山姆會員店、Costco為何在實體零售業低迷時進入中國
    無論是新來者的勃勃雄心,還是老牌勁旅的收購案,背後折射的是中國市場消費升級和需求變化的新趨勢。家樂福為何要轉讓股份?山姆會員店(需求面積:1600-1800平方米)、Costco(需求面積:10000-15000平方米)又為何在實體零售業低迷時進入中國市場?
  • 大陸首店開業,Costco市值劇增500億
    【文/觀察者網 谷智軒】8月27日,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超市開市客(Costco)在中國大陸的首家門店正式開門迎客。當天,這家位於上海閔行區的超市吸引了大量客流,隨之而來的,是該公司飆升的股價。Costco股價日K圖據央視財經報導,Costco上海店開業首日人氣爆棚,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前往:停車場等待需要3小時、結帳需要排隊2小時……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於28日9點左右來到Costco時,雖然現場安保人員表示,「跟昨天比人少了很多」,但門口依然排著長長的隊伍
  • 整個中國零售業集體失眠,Costco開業折射中國現狀!
    昨天是大陸首家Costco正式營業的第一天,由於人氣過於火爆,開業僅5小時,就暫停營業了!
  • 中美Costco對比報告:Costco在中國勝算幾何?
    原文標題:【招商零售|深度報告】Costco在中國勝算幾何?——中美Costco對比報告(Costco系列報告二) 核心摘要 美國倉儲超市Costco於8月27日在上海開出第一家中國大陸門店。為分析其未來發展趨勢,我們從人口密度、家庭結構、飲食習慣等角度分析中美主要零售業態和商品結構的差異,對比中美兩國零售業流通體系與競爭格局,並結合上海Costco門店的實地調研情況和Costco在亞洲其他地區的發展情況,對Costco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發展作出展望。 報告摘要 中美人口分布與飲食習慣的區別導致兩國主流零售業態不同。
  • Costco大陸首店開業:人流量爆棚,排隊結帳要2小時!半天就被買到...
    Costco大陸首店開業:人流量爆棚,排隊結帳要2小時!8月27日,Costco(開市客)上海閔行店正式開門營業,這也是其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
  • 電商巨頭涉足免稅店業務 能否攪動國內免稅市場格局
    那麼,電商巨頭涉足免稅店業務,能否攪動國內免稅市場格局?京東國際免稅實體店由京東國際與海南省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海南旅投黑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旅投)聯合運營,位於三亞海旅免稅城二層。京東國際免稅實體店採取差異化策略,以電子數碼產品為主要商品。從目前來看,其精選的包括戴森、德龍在內的多個國際知名品牌近30餘款熱銷單品,無論是產品品質還是價格都頗具優勢。
  • 我們替大家逛了最近刷屏的美國超市Costco,大熱還是必死就看下周
    這個賣場叫Costco,是全球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式超市,前一天剛在上海閔行區開設第一家門店,就上頭條了。皆因首日開業,人氣火爆,賣場瞬間湧入兩三萬客流。為確保安全,商店不得不宣布下午暫停營業。一位零售業人士笑稱,只要有1499元的茅臺,哪家超市都能擠爆。而在一位上海人眼裡,這只是「因為上海人比較喜歡「軋鬧猛」而已啦」。為了進入中國,costco沒少費心機與功夫。早在2014年10月,costco就在天貓國際開設了海外旗艦店,先行試水。
  • 內地第四家Costco定了!
    8月1日消息,據微博網友爆料: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開市客(Costco)去年在上海開出大陸首家門店和江蘇規劃新店後,將在杭州開出大陸第四家門店,位置就在位於三江匯大板塊的聞堰街道湘湖金融小鎮二期。
  • Costco將消費者從屏幕拉回現場,昨夜讓整個中國零售業集體失眠 | 新觀察
    果然,在中國大陸首店開業當天,Costco變成了限流限行的熱門景點。「停車3小時,結帳2小時」,這種情形,不但操著臺灣腔和英語的Costco員工們難以淡定面對,文安德(Andrew Peter Mile)也無法端坐。作為沃爾瑪旗下山姆會員店中國區總裁,在年初上海浦東店(也是上海首店)重裝開業時,文安德在自家店面碰到了「悄然來訪」的Costco亞太業務負責人張嗣漢。「我們每天都在盯著沃爾瑪。」
  • 中國大陸首店開業兩天,美連鎖超市Costco市值劇增500億人民幣
    【文/觀察者網 谷智軒】 8月27日,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超市開市客(Costco)在中國大陸的首家門店正式開門迎客。 當天,這家位於上海閔行區的超市吸引了大量客流,隨之而來的,是該公司飆升的股價。 截至27日美股收盤,Costco股價大漲5.01%,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當天呈現0.34%的跌幅。
  • Costco來蘇州了!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有理由猜測蘇州這家店很有可能成為Costco在中國大陸的第三家店當然,一切以官方消息為準,大家再等等去年夏天,開市客(COSTCO)中國首店在上海開業,根據公開報導顯示,首家Costco坐落於上海閔行,購物面積大約1.4萬平方米。
  • 今年以來全市改善性消費品零售額較快增長 外資零售業首發首秀首展...
    11月中旬,市政府舉行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頒證儀式,新認定的3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中,不乏全球知名零售企業的身影,他們都給出明確的中國市場發展計劃:日本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地區總部,中期計劃投資總額約14億日元(約9000萬人民幣),主要用於在中國開展TSUTAYA Bookstore和蔦屋書店兩個品牌的加盟事業,繼10月18日在杭州天目裡開出中國大陸首店後,位於上海上生·新所的中國大陸第二店將於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