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淋漓也要在烈日下吃一碗牛雜!

2020-12-14 五美合意

夏天來了,身邊好像都在吃滷味。滷味種類何其多,川滷和潮汕滷水,都算是滷味界的大佬。潮州人賣牛雜,很少提及滷水二字,實際原因無從考究,也許是怕與潮式打冷中的滷水混為一談吧。

 什麼是牛雜?

滷牛雜大概是從香港六七十年代開始興起,粉面檔也好,小吃檔也好,都是從大排檔和木頭手推車開始興起,到現在已經是香港街頭常見的美食。

一碗牛雜

圖片來自nextdigital.com.hk

牛雜,也就是不同部位的牛內臟。一碗牛雜的基本配置,一般有牛肺、牛肚、粉腸、大腸和牛膀。牛筋通常不納入其中,如果在潮式粉面檔想吃牛筋,又不想單點一份,很多人會選擇跟牛腩拼在一起,點一份俗稱「牛筋腩」的雙拼組合。

牛雜怎麼滷,滷水膽是靈魂!

牛雜在滷之前需要洗得很乾淨,最好在洗完後風乾一下,再放進滷水裡燜煮幾個小時,才能保證滷出來的牛雜沒有異味。燜煮過的牛雜圍圈堆放在滷水鍋上的滷水盤內,牛雜被小火煮著的滷水長期燻著,更加入味。

滷水盤上被燻著的牛雜

滷水每天都要一絲不苟地燜煮,滷完肉的滷水還要隔兩次渣,經大火煮沸後蓋上鍋蓋以保存到下一天再用。配方不一樣,出來的味道就會有所差異,而且要養好滷水膽也非易事,幾十年的滷水膽可能是包含幾代人的心血。

牛雜麵到了先大喝了一口湯

不同形式的牛雜,吃法不同!

潮式粉面檔的牛雜

圖片來自nextdigital.com.hk

潮式粉面檔的滷水除了會用來滷牛雜,還會用來滷牛腩,吸收的牛肉精華更豐富。牛雜多是滷得剛剛好,被熟練的手法剪得工工整整,稱得上「精緻」。

街頭小吃檔的牛雜

圖片來自hk.lifestyle.appledaily.com

一碗牛雜麵來了,先喝一口帶滷香的湯底,牛雜吃下去牛味清香,口感彈牙。再沾上少許潮汕特色辣椒油,搭配一杯「凍奶茶」,那就是地道的港式美味。

而街頭小吃檔的牛雜,保留市井的隨和,滷得比較「放肆」、入味。用剪刀「咔嚓」幾下把牛雜剪碎,方便入口,用竹籤串起來或者放在墊了蘿蔔的塑料碗裡,擠一圈甜醬、黃芥末或者辣椒醬,一口接一口那是讓人停不下來。

街頭小吃檔串起來的牛雜

有些車仔面檔和雲吞麵檔也會提供牛雜,但車仔面檔的牛雜感覺更接近於潮式粉面檔與街頭小吃檔之間,與豬雜、豬紅、蘿蔔共煮,在味道上可能更加「粗糙」。而雲吞麵檔的滷牛雜則是有以黃豆、鹽、生抽、蒜茸、八角、燒酒等煮成的柱侯醬所滷,又是另一番風味。

講到這裡,其實好吃的牛雜就是必須要入味,質感介乎於鬆軟與彈牙之間,既沒有被煮爛也不會讓人咬不動, 一咬下去滲出鹹香的滷汁,儘是牛的油脂香停留於口中。

相關焦點

  • 回家路上怎麼能少了一碗牛雜
    冬天的寒風再冷,在回家的路上遇到賣牛雜的手推車,都會忍不住先買上滿滿一碗牛雜。淋上甜醬或番茄醬,邊走邊戳,吃得口齒留香,整個人都充滿了活力。小的時候覺得牛雜不便宜,要好好攢零用錢才能買上一碗,但那濃濃的牛雜香氣已經是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滿著回憶的味道。
  • 這桶牛雜,蓮塘街坊吃了12年……
    這家店,蓮塘街坊都吃過說起牛雜,蓮塘沒人不知道他們家,店內沒有菜單,價格全寫在外面的玻璃上,價格也很親民,20+就能在這吃到一碗誠意滿滿的牛雜。老廣到店必點的牛雜撈麵,40一碗,牛雜整整鋪滿一層,料多實在,牛雜多到要想撈麵,還得先把部分牛雜吃掉~下單後,老闆動作麻利地從鍋裡將大塊牛雜撈出,手起刀落,熟練的刀工,把牛雜切成合適的大小,眼睛都快看花了。
  • 在交易城石橋頭開了20年的牛雜店,每次逛街都忍不住去吃一碗!
    99年落成的交易城至今21年而這家牛雜店竟然就開了整整20年。暖心暖胃的牛雜湯是龍巖人的不二首選,蘿蔔下性涼火,與牛蹄筋、牛肚等等各樣的牛雜一起加香料一同熬煮,香氣撲鼻真就是龍巖人的寶藏小吃!揭開爐火上煨著的大鍋蓋子,牛雜濃香的氣息瞬間撲面而來,大勺在金黃的湯色裡攪和,滿滿的牛雜肉襯著蘿蔔若隱若現地出現在視線裡,一撈,滿滿的肉吃,吃大碗的!一碗入肚暖心又暖胃,是因為湯中摻了生薑一起熬,經過漫長時光,牛雜肉與蘿蔔均已熬得酥爛,吃起來就非常快樂!
  • 中國頂級牛雜吃法大賞,人們眼中的精華美味!
    粵式文化,做人要「有心肝」,簡單翻譯就是「有良心",非常樸實的價值觀,而牛三星用的牛腰、牛心、牛肝正能帶出「做人腰(要)有心肝,即飲水思源」的傳統道理。要做一碗牛三星,每天早上4點就要起床,4點半就要到市場選材料,因為牛市場一早就宰割,不一早去牛就不新鮮。加工就更麻煩了,首先去筋,量多的時候,去筋就要兩個小時。去完筋反覆清洗再脫水後切片,然後到醃製,剛好趕上早餐最新鮮。
  • 牛雜,廣州人心中的白月光
    記得孩提時,手裡握著五毛錢,放學後就衝向后街一位婆婆的牛雜檔,五毛錢的牛雜可以令當時的我吃得很滿足,最後還舔乾淨嘴角,一是因為意猶未盡,二是怕回家後被媽媽發現,每次吃完牛雜後,回家還要硬吞下兩碗飯,怕媽媽發現我又在街邊吃牛雜……往事歷歷在目,如今牛雜依然是我的愛!
  • 花花食界·和味牛雜
    劉德華飾演的盲探西裝筆挺,紳士儒雅,吃起路邊攤的牛雜滴裡嗒啦,那一刻,路邊牛雜瞬間成了熒幕上的主角,有什麼能比一盒路邊打包的和味牛雜更吸引人呢!這幾年各種牛雜鍋牛雜煲的店也挺紅火,吃過兩次覺著味道還行,就是越吃越懷念站在路邊滴裡嗒啦吃牛雜的日子。
  • 廣州阿婆牛雜,我不知道是否應該繼續吃下去!
    說起牛雜,廣州人一定會想起一個名字:阿婆牛雜。憑藉一份三十年的堅持,一份老街坊的情懷,「阿婆」陳桂珍用一檔牛雜路邊攤,感動了無數人的心,徵服了無數人的味蕾……當年還在陸居路附近擺攤的時候,無論來自何方食客,無論男女老幼,為了一碗阿婆牛雜排上一兩個小時的隊,似乎都是值得的。
  • 為什麼師妹十幾年來一直對這碗牛雜情有獨鍾?
    文記牛雜是唯一一家不是老水燉煮的,是當日清貨的,新鮮牛骨湯底的,和隔夜湯斷然不同,一喝就知道。我吃了十幾年,百吃不厭。文記牛雜的牛三星能不能吃上,要看緣分。」聽完,我默默地咽了一下口水。百聞不如一見,我是覓食者晨曦,今天中午就決定出發吃這個文記牛雜。
  • 牛雜,廣州人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via 《風味人間2》上到白髮蒼蒼的老人下到童真可愛的小朋友陪伴著廣州人長大的牛雜味道實在好從下水料到讓人沉迷的珍饈美饌牛雜經過了一次華麗的變身via 《風味人間2》牛雜堪稱身價最高的廣州街頭小食無論是開跑車還是踢人字拖無一例外都要站在街邊食
  • 餵,等陣去同濟牌坊食牛雜咯!
    相信許多街坊對這家牛雜一點都不陌生,但在這一碗牛雜背後藏著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下午5點,牛雜檔旁已經站滿了排隊買牛雜的街坊,空氣中瀰漫著牛雜的香味,讓人不自覺咽了幾下口水。大家都好有默契得捧著整碟牛雜吃,大概也只有這樣才能吃出街頭的煙火氣。襯衫、西褲、皮鞋,在這裡完全沒有所謂的違和感,關注的只有眼下那份40元一斤的精華美味,更甚是那份「偷得浮生半日閒」的難得。
  • 廣東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吃牛雜?
    記得那時,一碗蘿蔔、一串麵筋、牛肺都是五毛,奢侈一點的會要一塊錢一串的牛腸。農林下路小學旁開檔的文記牛雜,在這裡擺了十多年檔。不知多少在農林下路小學讀書的街坊,是吃著文記牛雜長大的。 多年後的某天,再聞到這熟悉的味道,是否會忍不住要吞口水呢?
  • 廣州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吃牛雜
    站在小攤前吃、邊走邊吃,或者在街邊「擔凳仔」...好像這樣的環境,吃牛雜才更有味道。記得小時候,在校門口或者學校旁的小路上,總會看到牛雜攤檔的身影。那個時候,總期待能早點放學,看看賣牛雜的阿叔有沒有「開檔」。
  • 起底臨川牛雜:上不了「臺面」的「宰相牛雜」
    說的是晏殊在京城當宰相時,某天突然回憶起家鄉臨川的美食牛雜,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無奈千裡迢迢,只能咽口水解憂。晏殊有「富貴閒人,太平宰相」之稱,平生愛好吃也很能吃,饕餮美食無數,如此念茲在茲家鄉的臨川牛雜,可見此道菜在其心目中的分量何其重也。
  • 賣牛雜卻能月入10000+?
    在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那麼 01 為什麼牛雜攤在廣東這麼受消費者喜愛 牛雜,在廣州演變出了各種各樣的吃法,霸佔了一切粵菜推薦菜的榜單。在廣州一天四頓吃牛雜可以吃到不重樣。
  • 這家廣都本地人都推薦的牛雜,為什麼這麼好吃?
    除了最普遍的答案吃火鍋外小編認為假如能吃到一碗熱氣騰騰的牛雜除了是味覺上的享受外,身體更是能瞬間暖起來哪怕外面寒風陣陣氣溫只有十度也不足為懼!說起牛雜,小編就不得不為大家介紹一家連廣東本地人都極力推介的牛雜店兩廣牛雜到底有些什麼秘密呢?牛雜要好食,秘制湯底和醬汁可是靈魂所在。
  • 小攤賣16元一碗米粉,加燉煮足4小時牛雜,保管吃到廣式正宗!
    所以說這廣式美食可是我們中國菜裡面的一股清流來著,吃慣了四川美食那種重味的麻辣鮮香,偶爾換換這廣式美食也是相當的不錯的。在這眾多的廣式美食裡面,也是存在著不少聞名街頭的美食的,像是這一碗簡簡單單的牛雜米粉,就很是出名了。
  • 藏在成都巷子裡的平價牛雜,人均50吃到撐,沒有服務點菜基本靠吼
    說起成都這座美食城市,肯定就離不開火鍋,成都人會吃,火鍋也能做出花樣來,什麼魚火鍋、海鮮火鍋、牛雜火鍋,都讓人垂涎三尺,吃過還想吃,在金牛區這家袁老四牛雜火鍋就非常出名,深受成都當地人的喜愛。他們家的營業時間是上午十一點到晚上十二點,冬天到了一鍋熱騰騰的牛雜火鍋,又滋補又暖心,還不快安排上?
  • 鮮爽勁道的兩廣牛雜粿條究竟有多好吃?
    潮汕地區不盛產牛,但潮汕人卻把牛這一道美食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把牛雜吃出了極致感。今天,我們先來兩廣牛雜品味一道名揚潮汕的傳統小吃——牛雜粿條!很多人會把粿條跟河粉混了。其實它們不一樣。粿條吃著爽滑細嫩,也嬌弱易斷了些;河粉則是輕薄 Q 彈,偏「漢子般」禁得住拉扯。在粿條和河粉的選擇上,廣州一帶心向河粉,潮汕地區則偏愛粿條多些。而今天麼,先拋棄河粉,我們來講講粿條有多好吃吧。
  • 香港最地道牛雜店,25元一碗很鮮美,驅車幾十公裡只為吃上一碗
    實拍香港最地道牛雜店,25元一碗很鮮美,外地人驅車幾十公裡只為吃上一碗,在中國香港的這家美食之都,很多吃貨都吃到眾多美食小吃,對於這裡面所富含到的所有口感也是讓很多吃貨感到非常地喜歡吃,最讓吃貨喜歡吃的就是牛雜湯了,小吃街上有專店上有,這家店依靠料足湯底地濃鬱吸引許多老顧客的捧場。
  • 《刺客伍六七》中,伍六七的牛雜多少錢一碗?
    大家都知道,在《刺客伍六七》的故事裡,阿柒一開始並不是做刺客來的,而是打過好多份工,賣牛雜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關於他買的牛雜,其實我還有點好奇,一個是好不好吃,二一個是,賣多少錢一碗呢?擺攤沒多久就有一位頂著西瓜皮髮型的小朋友來找他買牛雜,還要求少點牛肺多點牛肚。阿柒用一通花裡胡哨的以氣馭剪幫他剪完了牛雜,不過沒有得到小朋友的褒獎,反而是被他嘲諷「搞這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還不是一碗普通的牛雜」。本來嘲諷完了就該給錢了,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雞大保在一邊看不下去了,一記頭槌上去把小朋友撞飛,然後建議阿柒去當刺客,結果這份牛雜到底多少錢也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