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河上河街廣場公廁 圖片來源浦軒
白牆黑瓦,外觀古色古香,公廁外掛電子大屏,屏幕顯示著內部的溫度、溼度、廁位使用情況等信息;內部設冷暖空調,通風更是採取上、中、下三重通風,如廁完全無味……2017年4月,作為全南京市一類公廁「樣板」,南京市浦口區城南河上河街廣場公廁甫一亮相就令市民和媒體大呼「驚豔」。而12月6日,記者「搶鮮」看到南京市浦口區今年完成的最後一座一類公廁——河濱路公廁,其後設置了大片的休憩區,遍植苗木花卉,清新怡人,其他配置標準也更在「樣板」之上。
「『方便』是小事,卻又『茲事體大』,因其關乎百姓生活,折射文明風尚,關係國家形象。」南京市浦口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浦口區「廁所革命」自2015年啟動以來,由旅遊景區擴展到全域、從城市擴展到農村,三年累計新改建308座公廁,包括41座旅遊景區廁所、72座城市公廁、195座農村公廁。在如今的浦口,無論繁華街區還是背街小巷,公廁都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映照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從旅遊景區到城鄉
「廁所革命」火燎全域
雨發生態園「霍比特小屋」式公廁 圖片來源浦軒
珍珠泉定山閣後公廁 圖片來源浦軒
2015年4月,全國啟動為期3年的旅遊廁所建設管理行動,南京市浦口區積極響應,各景區競相開展「廁所革命」。
珍珠泉風景區在廁所增設無障礙廁位,向殘障人士、兒童、哺乳期婦女提供貼心關愛;雨發生態園根據不同區域的主題風格,為遊樂區域的公廁設計「霍比特小屋」的獨特外觀……三年來,全區陸續新建、改擴建旅遊廁所41座。
「我們嚴格按照『空間布局合理、男女廁位科學、設立第三衛生間』的要求,積極指導旅遊景區、度假區、鄉村旅遊區按照《旅遊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新改建廁所,實現旅遊廁所標準化。」區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市旅遊主管部門驗收評定,全區已完成3A級旅遊廁所4座、2A級旅遊廁所6座、1A級旅遊廁所13座.
與此同時,根據美麗鄉村建設的相關要求,全區各街道也在積極改善村莊風貌和環境衛生條件。「按照《美麗鄉村建設指南》的規範要求,我們對村莊進行了雨汙管網改造、旱廁改為水衝式廁所,每個村莊要設一臺村級的汙水處理終端,村內要設一處村民活動廣場及公共廁所。」湯泉街道相關負責人說,街道的美麗鄉村覆蓋率已達90%,在這些美麗鄉村內已沒有旱廁。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區美麗鄉村共新建公廁195座,鋪設接入城鎮汙水管網18.65公裡。
「我活了一輩子,以前只知道『一個土坑兩塊兒磚,三尺土牆圍個邊』,還從來不知道廁所原來可以這麼幹淨、衛生。」高華社區高莊組村民洪興民嘖嘖讚嘆,以前的廁所就是一個三面圍牆的蹲坑,上廁所要左手捂鼻子、右手趕蒼蠅,現在大不一樣了,老屋翻新的時候自家蓋起個衛生間,裝上了抽水馬桶,如廁既沒有異味還可以坐著,非常舒服。
2017年,南京城管也打響了「公廁革命」發令槍。浦口區率先響應,投入6200萬元改造公廁72座,其中在城南河沿線、浦口公園周邊以及江北大道主幹道沿線等重要節點改造了8座一類精品公廁,在居民區、背街小巷改造了64座二類公廁。4月26日,全南京市首批4座一類公廁建成亮相,南京市浦口區的城南河上河街廣場公廁作為「樣板」,迎接了來自全市各區相關部門的「取經」隊伍。
重民意、人性化
小「方便」彰顯大民生
第三衛生間 圖片來源浦軒
精品公廁內部 圖片來源浦軒
「我們鎮上以前沒有水衝式的公廁,都是旱廁、一排蹲坑,又髒又臭,不是家裡停水誰也不願意去公廁,來玩的人也只能找賓館、酒店之類的地方借用一下廁所。」12月6日,在南京市星甸街道星興社區,居民們帶記者來到南街一處背街小巷的公廁前。他們說,今年街道對這裡進行了大改造,不僅把通槽式廁位改成密閉獨立廁位,加裝了電子感應衝水設施以及排風扇、照明燈等,還專門增設了2個殘疾人及老年人專用衛生間,讓大家心裡暖暖的。
小廁所,大民生。「廁所革命」的初心,就是要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為此,浦口區無論城管部門、旅遊部門還是各街道、社區,在新改建公廁時無不以人為本。
浦口區城管局環衛所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的公廁改造過程中沒有出現大的矛盾。原來,該局在改造前通過「三問兩詢一報告」、改造中通過民意代表,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同時,該局提前考慮到公廁改造期間的市民如廁問題,在改造點附近設置臨時公廁並做好保潔工作,在公廁圍擋醒目處對施工周期、臨時公廁設置情況加以說明並做好指引提示。對施工期間產生的建築垃圾,該局則組織人員及時清運、規範處理,保持公廁周邊環境衛生整潔,避免影響居民的正常出行和生活。
剛剛改造完成的72座城市公廁更是處處貼滿「人性化」的標籤:通槽式廁位全部改為密閉獨立廁位,充分保證市民如廁環境的衛生、隱私;增加人性化附屬設施,每個公廁配備置物臺、面鏡、廁內扶手、掛鈎,部分精品公廁還附加了洗手液、擦手紙及烘手器;增設鼓風機、排氣扇等主動通風系統,有效減少異味;在每個廁間上方及廊道安裝LED照明燈,並採用分路、感應等多路控制,既保證夜間如廁的光亮又節能環保……
針對家長帶孩子、子女照料父母等特殊情況,一類精品公廁還增設了「第三衛生間」。這些「第三衛生間」比普通家庭的衛生間還要大一些,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小便池、充滿童趣的淡綠色迷你馬桶、兒童手扶欄杆、鏡子等。洗手臺一側有一個可摺疊的嬰兒護理臺,展開後媽媽就可以幫嬰兒更換尿不溼、衣服,檯面上還有安全帶等防護設施;另外一側還有一個相對大一些的座便器,牆上有手扶欄杆,方便行動不便的人群使用。
高顏值、高科技
公廁成為文明風景
上河街延伸公廁 圖片來源浦軒
東門派出所旁公廁 圖片來源浦軒
作為全市「公廁革命」的「樣板」,城南河上河街廣場公廁的亮點多多。12月6日,記者實地探訪了這裡。
來到上河街,只見一座白牆黑瓦的仿古建築靜靜坐落在廣場一隅,如果不是周邊市民提示,記者差點以為這是個景點——高顏值正是浦口區這批新改造公廁的突出亮點,該區結合公廁周邊環境特點對公廁整體外觀進行精心設計,做到了「一廁一景」。
走進公廁大門,記者看到牆壁上掛著的電子顯示屏,上面顯示著公廁內的實時溫度和溼度、廁位使用情況等信息。從顯示屏看,該公廁共有12個女廁位、6個男廁位。走進裡間,記者看到其內部全部用瓷磚鋪裝,獨立式蹲位,感應式衝水,乾淨整潔。洗手臺甚至可以和賓館的洗手臺媲美,感應式水龍頭、洗手液、擦手紙一應俱全。
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座精品公廁還是全市首座智能化公廁:每個廁位上方裝有小型顯示屏,滾動顯示「有人」或「無人」;如廁結束後,只需觸碰門邊按鈕就能完成衝水;如果忘記摁按鈕,打開門把手的瞬間,感應裝置自動啟動進行衝水;衝水按鈕旁邊,還有一個呼叫按鈕,如廁時萬一發生緊急情況可向管理員求助。如果有人在廁位內超過10分鐘,自動感應裝置還會報警,公廁管理員將第一時間前往查看,防止有人發生意外。
「增加這些信息管理元素的目的是讓市民、遊客的『方便』小事更方便。」浦口區城管局環衛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門口的電子顯示屏讓市民進門即可了解廁間使用情況,如果沒有廁位就可以在門口的椅子上坐著休息或是離去,避免了公廁擁堵排隊等情況的出現;公廁內的地面水槽裡有自來水,採用電腦控制,定時地流,既省水又能把細菌帶走;自動報警裝置則主要是用於防止老人或者有疾病的市民,防止因為長時間蹲坐發生意外情況。
此外,這裡的排風設施也有別於傳統的吸頂式,而是設置了高、中、低三個位置的排風,屋頂設鼓風機、中部格窗透氣、廁位底部安裝牆排風扇,確保整個公廁內沒有異味。
「公廁是城市文明的標尺,是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浦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到2017年,從景區公廁提檔升級,到建成區公共旱廁的消滅,再到72座城市公廁的提升改造和新建,浦口3年「廁所革命」,創造了乾淨整潔的如廁環境,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下一步,「廁所革命」將深入農村,為更多村莊打造美麗整潔的公廁。(南京日報記者 朱曉露 胡海弘 浦軒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