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中國2017年3月3日消息 星巴克本來在中國是一個高冷的存在,在所有商鋪都接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時候,其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原則——不用,但去年的12月,星巴克終於妥協,接入了微信支付。而在其開啟本土化之後,就有點一發不可收拾了,外賣平臺已經出現了星巴克代購。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真正的星巴克咖啡,而是跑腿兒的代購公司。近日有部分市民收到簡訊稱,餓了麼平臺充斥著大量星巴克咖啡代購「黑店」,致使星巴克退出餓了麼平臺並轉至美團外賣。
然而,經過核實,這不過是代購黑店的套路,美團和星巴克咖啡均未向顧客發送該簡訊,而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上所謂的「星巴克」,事實上都不是星巴克咖啡本店入駐,而是跑腿的代購公司,星巴克官方對於這樣的「代購」一律給予否認。
顯然,這樣的方式,風險隱患極大,一旦出現食品摻假、調換等問題,或者消費者食用後出現身體不適,食品追溯、責任認定都可能存在糾紛。目前在餓了麼和美團外賣上搜索星巴克,都會顯示出一系列的「星巴克代購店」,並沒有星巴克官方。隨手點開一家代購店,在其公告欄可以明顯看到一段提示語:「本店為黑手-星巴克代購門店。本店一切商業行為與星巴克無關,門店信息僅供參考,有關外賣服務的問題,請致電『黑手』客服。」
送外賣的人員說,咖啡都是從附近的星巴克店像普通消費者那樣排隊購買的,然後通過電動車送到指定地點,一天大概能送個二三十單。雖然這種代購方式也是從星巴克店裡購買,但在食品安全方面,代購隨意接單明顯不如商家直接接單有保證。
而且,比較尷尬的是,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對這件事似乎都持支持態度。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稱,美團外賣線上的星巴克代購產品,均符合星巴克食品安全要求和相關規定,並在授權下和部分門店測試合作。餓了麼也稱,目前餓了麼平臺上所有星巴克代購都符合星巴克官方對代購店的規定,銷售的產品都是接單後即時從星巴克線下門店合規採購的,不存在「黑店」一說。
這種回應就等於間接承認了代購存在的合理性,但星巴克卻明確表示,目前,星巴克在中國沒有和任何第三方服務平臺展開正式的業務合作,並表示,很多咖啡飲品更適合先做銷售,比如咖啡奶泡打發後隨著時間變化會影響口感,因此更倡導顧客到門店進行購買。
所以,外賣平臺還是不要因為看到了星巴克咖啡的商機而不顧消費者的安全,對「黑店」不管不顧,甚至對其包容,若是不法分子看到其中商機,販賣摻假咖啡,從而危害到消費者生命安全,就有些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