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

2020-12-18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
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省林業局就《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試行)》出臺答記者問

海南熱帶雨林是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幾天前,海南熱帶雨林中長臂猿喜添幼猿的新聞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充分證明海南熱帶雨林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就在這個喜訊傳來不久,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在立法層面又得到了新突破。9月3日,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自10月1日起施行。

9月4日,圍繞著《條例》出臺的意義和亮點,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省林業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就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的採訪。

記者:《條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有哪些?

答: 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海南的重大任務和光榮使命,是築牢海南綠色生態屏障的關鍵舉措,是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有效途徑,是拯救我國熱帶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迫切需要,也是探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徑的具體實踐。

《條例》的出臺,旨在依法規範和加強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保護和管理,促進海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條例》將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保護、利用和管理提供法治保障,服務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同時也會對國家探索研究制定國家公園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實踐經驗,貢獻地方智慧。

記者:我們注意到《條例》就構建統一管理、協同配合、多元共治的國家公園保護管理體製做出了相關規定,這些內容在《條例》中哪些體現?

答:按照中央有關政策文件精神,《條例》一是依託現有機構整合組建統一規範高效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包含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及其分局);二是注重構建協同管理機制,明確了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生態管護員的工作職責。另外,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公眾、專家學者、社會組織、科研機構等以各種方式參與、監督國家公園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形成全社會協力保護國家公園的良好氛圍。

記者:前幾日,海南長臂猿喜添幼猿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標誌著我省對長臂猿等珍稀物種的保護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條例》中明確了哪些國家公園的重點保護對象及其保護措施?

答:根據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特有的生態功能和資源稟賦,《條例》規定了國家公園的主要保護對象包括: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水源涵養區、河流、湖泊、溼地、草地、荒地、灘涂、地質遺蹟、礦產資源;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天然種質資源;黎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文物古蹟、特色民居等自然和人文資源。

8月29日,有關工作人員在白沙境內的東崩嶺進行科研監測時,發現E群(第5群)的母猿懷抱一幼崽,標誌著海南長臂猿從中心棲息地(霸王嶺斧頭嶺一帶)向外擴展的生態廊道已初步形成,充分證明海南熱帶雨林得到了較好的保護,熱帶雨林等自然生態空間得到擴大,國家公園建設的成效初顯。

《條例》還特別針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水源涵養功能和海南長臂猿等極小種群、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原生動植物種質資源的保護提出了具體要求:對受到威脅且原棲息地已不能滿足生存繁衍需要的物種,應當採取建立繁育基地、基因庫、種質資源庫或者遷地保護等拯救措施。國家公園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和周邊地區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協調機制,構建生態廊道,提高生態保護區域的連通性。

記者:《條例》對國家公園內原住居民及周邊社區居民生產生活與國家公園保護的關係進行了哪些規定,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答:《條例》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的核心保護區以及其他生態環境脆弱和敏感區域內居民逐步實施生態搬遷;其他區域內居民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實施生態搬遷或者實行相對集中居住。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可以與周邊社區通過籤訂合作保護協議等方式,共同保護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周邊自然資源。

《條例》還規定原住居民在不擴大現有建設用地和耕地規模前提下,可以從事修繕生產生活設施,從事生活必需的少量種植、放牧、捕撈、養殖、採藥等活動,並鼓勵當地居民或其舉辦的企業參與森林康養、旅遊觀光、生態科普等項目,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綠色產品。

相關焦點

  • 三江源、海南熱帶雨林……這些國家公園要來了!
    目前,《關於實施〈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的部署意見》確定的8個方面31項重點工作任務已全部完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生態保護和恢復成效日益顯現,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生態功能不斷強化,水源涵養量平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度提高11%以上,產草量提高30%以上,已具備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條件。
  • 建設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海南長臂猿為何是重中之重?
    「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就是為了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而海南長臂猿,作為熱帶雨林中的旗艦物種,其生存狀況直接反映了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保護海南長臂猿關乎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成敗。」
  • 海南推進建設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1/7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8日通報稱,據了解,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1/7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僅分布於海南島的我國特有物種海南長臂猿保護則成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中的重中之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夏斐表示,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就是為了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海南長臂猿作為熱帶雨林中的旗艦物種,其生存狀況直接反映了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保護海南長臂猿就是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關鍵體現,關乎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成敗。
  • 國家公園管理局關於印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的函
    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對築牢海南綠色生態屏障極其關鍵、十分必要。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有效途徑。海南擁有獨特的自然地理景觀和完整的植被垂直帶譜。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海南省相繼建立的各類自然保護地,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和恢復了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但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破碎化、孤島化,導致完整性進一步削弱,熱帶雨林物種特色與群落特徵受到威脅,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迫在眉睫。
  • 從熱帶雨林到國家公園
    王夢君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海南的熱帶雨林具有我國島嶼型熱帶雨林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總體規劃送審稿指出,要在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上體現海南的熱帶雨林特色,要突出海南長臂猿作為「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的唯一性和稀缺性,在海南長臂猿棲息地保護與修復、種群監測、種群恢復等方面都將加大力度。
  • 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和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完整性;通過封山育林草等措施,減輕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程度;加強水生態保護修復;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和土地綜合整治;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蘇鐵等極小種群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修復,開展有害生物災害防治。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規劃(2019-2025年)》編制完成 正公開徵求...
    《規劃》發布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置示意圖。 據《規劃》截圖《規劃》稱,海南熱帶雨林位於熱帶北緣,系「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世界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是中國熱帶雨林的典型代表,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南海地區提供生態安全保障。
  • 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印發
    以推動高寒生態系統自然恢復為導向,立足三江源草原草甸溼地生態功能區等7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面保護草原、河湖、溼地、冰川、荒漠等生態系統,加快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進一步突出對原生地帶性植被、特有珍稀物種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力度,科學開展天然林草恢復、退化土地治理、礦山生態修復和人工草場建設等人工輔助措施,促進區域野生動植物種群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高原生態系統結構完整性和功能穩定性
  • 到2022年,河北將對察汗淖爾溼地生態系統實現完整性保護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潘文靜)為切實改善察汗淖爾流域生態系統質量,河北省發改委日前印發《河北省推進察汗淖爾生態保護和修復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以改善察汗淖爾生態系統質量為核心目標,著力實施種植結構調整、溼地保護修復、綠色產業發展等重點任務,加快扭轉察汗淖爾生態惡化趨勢,逐步恢復流域生態系統功能,打造壩上地區生態質量與民生改善雙提升的示範樣板。根據實施範圍,河北省察汗淖爾流域總面積2434平方公裡,全部位於張家口市境內,涉及尚義縣、康保縣、張北縣3縣14個鄉鎮。
  • 海南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生態質量不斷提升 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海南省中部地區山高林密,這裡有著亞洲熱帶雨林和世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中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生態價值彌足珍貴。海南自2018年4月開始自貿區(港)建設以來,強力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
  • 三江源、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公布體制試點總體進展
    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郭香玉)1月8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三江源國家公園、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公布了體制試點總體進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實現自然生態保護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一項意義重大、充滿創新、志在必成的重大改革,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
  • #民族團結黨旗紅#【生態淨土 大美祁連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優先發展】
    進入9月,祁連山秋意漸濃,雪山草甸,牛羊成群,9月19日,「民族團結黨旗紅」網路主題活動來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感受祁連山區的美麗風景和動人故事。為保護祁連山地區的生態環境,我國於1988年成立了「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7年9月,《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印發,確定試點建立祁連山國家公園,主要職責為保護祁連山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
  • 海南設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不僅如此,這裡還生長著與2億多年前恐龍同時代的「活化石」——桫欏,也生活著孔雀雉、黃嘴白鷺、平胸龜、山瑞鱉等多種罕見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海南島中部山區擁有中國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熱帶雨林,這裡的植被完整性和生物物種多樣性,每年吸引大批的科學家前來研究,被譽為「熱帶北緣生物物種基因庫」。
  • 在這個大雪的冬,送你一片養眼的綠: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四季如春、雨量豐沛,屬於典型的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5℃~26.0℃,年平均降雨量為1759mm,是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海南主要水系的發源地。保持了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覆蓋全島1/7的秘境雨林
    這裡是熱帶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擁有眾多海南特有的動植物種類,如海南長臂猿、海南坡鹿、坡壘、海南蘇鐵等,是全球重要的種質資源基因庫,是我國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地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地區之一。在祖國雄雞版圖的「天涯海角」,美麗的海南島腹地,綠染千山萬層翠。
  • 【海頭條】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揭牌成立,將有這些新動作→
    海南日報記者王凱 攝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揭牌成立標誌著海南省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上邁出關鍵一步  熱帶雨林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我國熱帶雨林資源極其稀缺,總面積在200萬—300萬公頃之間,不足世界總面積的千分之二。
  • 熱帶雨林生態保護
    「寄生花也叫大王花,是東南亞熱帶雨林的典型標誌之一,能夠再發現,有力證明了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典型性。」劉光裕把這個發現發布到植物園的官方微博和網站,不僅被一些媒體關注和轉載,甚至還有一個北京的網友,第二天就在微博上曬出了給孩子做的大王花蛋糕的照片。  「關注是保護的第一步。印度已將寄生花列入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但中國很少人關注它。」
  • 走進剛果河流域,一起探索神奇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奧秘
    熱帶雨林生態系統這裡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但卻美的競爭。因此,柏受到了特殊保護,科學家可以繼續在這裡進行研究,為制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計劃奠定基礎,盡全力保護好這些熱帶雨林。在距離此地約5000公裡的西班牙東部,我們發現了另一片柏,這間位於瓦倫西亞的生態公園是歐洲第一個柏。
  • 浪潮打造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 用科技賦能瀕危物種和生態保護
    在我國亞洲象的主要棲息地——雲南西雙版納,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浪潮合作搭建了一套亞洲象保護系統,利用新技術保護與研究亞洲象,已取得積極進展。亞洲象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確定的瀕危物種之一,也是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在我國,野生亞洲象主要生活在雲南的熱帶雨林中。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亞洲象數量僅有170頭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