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島正在成為一些中國人到韓國本土「打黑工」的跳板。CFP |
中國黑工在韓國的「3D」生活
在韓國,外國輸入勞工只能從事韓國人不願意幹的「3D」類工作,即「髒(Dirty)、累(Difficult)、險(Dangerous)」的工種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陳怡 見習記者閔昌富發自首爾、北京
「歌詩達」號遊輪的揚名,與紅極一時的賀歲片《非誠勿擾》不可分割。影片中,自殺獲救的女主角奇蹟般康復,坐著輪椅由男一號推著走在「歌詩達」的甲板上,藍天碧海,可謂浪漫至極。但現在,歌詩達再次「揚名」卻是因中國遊客赴韓旅行脫團事件。
10月17日,乘坐中國豪華遊輪、義大利籍的「歌詩達經典」號(COSTA CLASSICA)赴韓國濟州島旅遊的44名中國遊客擅自脫團滯留當地。截至25日,已有12名脫團者被韓國警方查獲,其中11名已被遣返回國,另外32名至今仍去向不明。
失蹤的中國遊客
「歌詩達經典」號遊輪於17日上午7時左右抵達濟州港。搭載的1331名遊客中,有1058名為中國遊客。抵港後,遊客們上岸觀光購物。但當遊輪按預定時間於當地時間17日下午3時出發返航時,這44名中國遊客仍未歸隊。他們帶走了行李,並在房間內留下了護照。
事件發生後,本報記者隨即同中國駐韓國光州總領事館孫利民領事取得了聯繫。孫利民領事在證實此事的同時表示,從相關從人員把護照留在船上、不攜帶在身等情況來看,屬於故意脫團滯留。
歌詩達郵輪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的徐晶晶告訴本報記者,在得知有大量遊客脫團後,「歌詩達經典」號的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向韓國警方報了警。
韓國警方在得悉中國遊客擅自脫離旅行團活動後,隨即在濟州島內展開搜查。當天晚上,在濟州市共查獲9男2女共11人,經審訊後,他們已於20日被遣送回國。之後,韓國警方在接到舉報後,於19日晚在南部城市光州查獲了第12人。記者從孫利民總領事處獲悉,該名脫團者是藏身在汽車裡,搭乘客輪離開濟州島進入韓國內陸。為他離開濟州島提供幫助的另兩名中國人也在19日晚同時被抓捕,一併押往濟州接受審訊。
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警官表示,經過審訊,該事件背後有「蛇頭」主謀的事實已確鑿無疑,這些人屬於有計劃地偽裝成遊客入境,企圖在韓國長期非法滯留並就業。另據當地媒體報導,一部分人在審訊中表示,出國前曾答應為他們辦理手續的中介,如果在韓國順利找到工作,會向中介支付約4.5萬元人民幣的中介費。
韓國濟州島警察局外事警察徐承娟向《國際先驅導報》表示,脫團遊客楊某和兩名「蛇頭」目前已接受完韓國警方的調查。由於這三人實施了從濟州島前往韓國內陸地區的行為,觸犯了韓國的相關法律,韓國檢察機關已對這三人提起訴訟,韓國相關法律部門對這三人的審理將會在三個月內完成。
其餘32名脫團者至今仍不知下落,濟州警方協同有關方面的搜查仍在繼續。據警方介紹,由於濟州島的特殊地理位置,脫團者想要深入半島內陸唯一的方式是坐船,因此,接下來警方將加強海上和海岸線的管理,並加強同各個地方政府之間的協調。
根據本報記者獲得的名單,在上述44名脫團者中,男性為30人,女性為14人;從地域來看,有32人來自東北三省,其中吉林省22人、遼寧省6人、黑龍江省4人,其餘來自山東6人、河南5人、河北1人。從年齡來看,「70」後居多,為23人,其次為「80」後8人、「60」後7人、「90」後4人,50年代生人者2人。年齡最大者為56歲,最小為20歲。另外,這些脫團者的姓名都明顯具有漢族特徵。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遊客脫團,據徐承娟介紹,根據韓國警方目前掌握的信息判斷,這些脫團遊客大都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到韓國內陸地區打工,而由於濟州島對中國遊客免籤證,一些想到韓國「打黑工」的人便把濟州島作為了「中轉站」。已經找到的兩名「蛇頭」並不是主要負責人,幕後另有其人,並且從抵達、脫團、藏匿,到離開濟州島,都是有組織有預謀的。
「黑」在韓國的生活
今年50歲的老馬來自黑龍江,在韓國「跑黑」打工已有9個年頭。之所以要來韓國打工,老馬說完全是出於經濟原因。當年家裡欠下了一筆外債,以其在國內打工的微薄薪水「幾乎一輩子也還不了」。老馬的家鄉是朝鮮族聚居的地區,周遭赴韓國打工的朝鮮族為數不少。在看到他們最多能一年給家裡帶回近1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後,老馬深受「誘惑」,於是也下定決心,出國看看。老馬通過中介,繳納了6萬人民幣的中介費用,辦妥了護照和短期籤證手續之後赴韓,找了一份建築工地的工作。在韓國,建築工地屬於最為辛苦的工種之一,但收入也相對別的工作來說要高不少。在為期3個月的合法居留期到期之後,老馬以非法的身份留下來繼續打工。
赴韓國的中國打工者,大多出於與老馬相似的經濟考慮。他們普遍認為,韓國工資水平較國內要高許多,雖然非法滯留冒一定風險,但只要「運氣」夠好,能在韓國堅持幾年,攢些錢回國,即使苦累也「值得」。
老馬在出國前便從事建築行業,來韓9年一直輾轉在不同的建築工地,從首都首爾到南部釜山附近。他說,目前的這份工作還算穩定,每月除了租房、吃飯等必要的用度開銷外,一個月還能攢下200萬韓元左右,按照目前的比價約合12000元人民幣,這在國內是不可想像的。
老馬算是比較「幸運」的一位,9年後依然「安然」呆在韓國,雖其中也經受種種波折,但至少6萬的中介費用早已回本,家裡的外債也早已還清。「不幸」的是那些剛剛在韓國「跑黑」不到一年,連中介費都沒賺夠就被韓國法務部的執法人員查獲、遣返回國的人。據說每次大批遣返非法滯留人員時,飛機上總能聽取「哭聲一片」。
然而,韓國也並非是非法滯留打工人員的「天堂」。在韓國,外國輸入勞工只能從事韓國人不願意幹的「3D」類工作,即「髒(Dirty)、累(Difficult)、險(Dangerous)」的工種。對於沒有合法身份的「黑工」來說,在產災保險、最低工資、醫療、休息、福利等方面更是得不到保障,全憑僱主的「良心」。以老馬為例,一般早晨5點就得出發上工,晚上六七點下班,只有在天氣不好、不適合上工的時候才能得到休息,工作強度跟在國內時比高得多。在享受不到醫療保險的情況下,生病更是件「奢侈」的事。此外,更令「黑工」頭痛的是老闆惡意拖欠工資、離職時不按照韓國法律給予退職金等經濟問題。老馬就曾遭遇「無良老闆」,和其他4個工友一起在2008年被拖欠了2800萬韓元的工資,交涉過、也尋求過法律援助,但老闆逃匿不見蹤影,法律也拿其沒有辦法,至今仍無下文。老馬從中吸取的「經驗」是,找工作一定要小心,先要看能不能拿到錢,否則就是白幹。
「黑工」礙於身份,無法中途回國,很多人長年離家,只能通過電話、網絡等手段與親朋好友聯繫,獨自在外,寂寞可知。對於法務部的不定期搜查,老馬的心態並不像那些剛剛「跑黑」的「新手」,倒是非常「平和」。他說,出來很久了,非常想家,要是被抓住,那就回去。
勞務輸出期待正規化
據韓國外交通商部和法務部發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在韓國非法滯留的人員共有17.4萬人,其中中國人最多,達8.04萬人,佔總數的46.2%。
而記者了解,一般中國人在韓國「跑黑」的方式有多種:大多通過中介的操作,獲得短期旅遊籤證來韓,逾期不歸,成為非法滯留者;也有的通過假「國際婚姻」的方式獲得配偶籤證來韓打工;也有的「真結婚」,但在婚後私自逃離夫家自行打工,這種情況在經夫家舉報後,外籍配偶會被取消合法身份,因此也成為非法滯留者;也有一部分留學生,無心學業,擅自離開學校「跑黑」打工,被取消合法身份;還有一部分是2007年前韓國實行產業「研修生」制引入外國勞工時以「研修生」身份來韓工作,但在籤證到期後非法滯留。
中國於2007年與韓國籤署了關於輸韓勞務人員的諒解備忘錄,2008年8月正式啟動僱用許可制勞務派遣工作,但隨即全球便遭遇金融危機,韓國經濟形勢困難,使得中韓僱傭勞務合作的開展面臨了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目前,中韓雙方就一些實施細節尚未達成一致,實際上在「僱傭許可制」下的勞務輸出尚未開始。
孫利民領事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韓國缺少大量的勞動力資源,韓國官方和民間都表示需要更多的外來務工人員。其他國家的赴韓務工人員大都能較為順利的赴韓務工,而中國通過正規渠道輸往韓國的務工人員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韓國的勞務需求。孫利民領事對此表示,希望國內相關勞務輸出部門能夠互相配合,進一步提高效率,使合格的、有赴韓務工意願的人員能夠在較為合理的時間內得到通過,減少通過非法渠道赴韓務工這類事件的發生,減輕由此造成的外交和安全方面的壓力。
對於目前已經在韓國「打黑工」有些年頭的我國公民,孫領事根據從各種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告訴記者,「這些打黑工的是很苦的、見不得陽光的」,在人身安全、就業渠道、個人權益維護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這些人大都不敢有太多的公開活動,從事的大多是一些社會底層的工作,在個人權益受到企業主或老闆侵害時也不敢或沒有渠道維護,甚至於許多人的人身安全都時常受到非法侵犯。因此,孫利民領事呼籲國內有赴韓務工意願的人員不要走非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