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漫漫,人心惶惶,你我可以做點什麼?護好自己身心平安健康,安於自己的陣地,利己亦在利他。
作為心理諮詢機構,身為心理諮詢師,在守護心靈的陣地上,願盡力所能及之力。
隔離不隔愛。即日起至疫情結束期間,我們將推出一系列在線疫情心理防護活動,如在線內觀禪修、線上纏繞畫、疫情心理防護指南等等,用有益於心靈平安、情緒穩定的方式,與大家一起守望相助,共同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心靈港灣疫情心理防護系列之
在線內觀禪繞
把疫情期間在家隔離變為修身養性的契機,讓每日的內觀禪修幫助你平復恐慌焦慮的情緒,給自己一段純粹的自我陪伴與淨化的時間。
適合人群:任何人,包括可以靜坐一小時的孩子。
方式:老師帶領,微信群或騰訊會議實時在線共修
費用:公益(疫情期間免費開放)
注意事項:
1、內觀期間,需保持環境安靜不被幹擾;2、穿著寬鬆衣褲,內觀前不宜吃過飽;
3、手機靜音,不接電話,一小時內不可離場。
關於內觀
內觀(Vipassana)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內觀是印度最古老的修行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
這種經由直接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這整條(法的)道路,對於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一種生活的藝術。而不是只專屬於某個特定的、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益處。
內觀的特色
·是一種將情緒痛苦中從根拔除的方法
·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
·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
·不是基於盲目信仰的一種典禮或儀式
·不是一種知識上或哲學上的滿足
·不是一種休閒、度假或社交的機會
·不是對日常生活磨難的一種逃避
2639年前,佛陀教導我們:關照身體的實相,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2654年前,老子教導我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1985年前,耶穌教導我們:關上門,進入心靈的暗房,在靜默中與天主相遇。
內觀即是靜默祈禱
祈禱即是殊勝的相遇
在相遇中——與神對話、自己獨處
自2015年起,中心開始每周五晚一小時內觀禪坐共修,至今已有五年。
去看你的心,放下所有向外的攀援後,會發生什麼。
去馴服你的心,成為它的主人。
和自己,來一次相約,最赤裸質樸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