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嘴海葵
海葵是六放珊瑚亞綱的一目,是一種構造非常簡單的動物。與造礁珊瑚等石珊瑚不同,海葵沒有分泌外骨骼的特點,身體柔軟肥大,擁有珊瑚所不具備的移動能力,因此成為了珊瑚綱分布最廣的類群。你可以在各地海濱的潮間帶發現這些美麗的無脊椎動物。雖然海葵半透明的身體呈輻射對稱,看起來很像花朵,但實際上它們是獵食性的動物。身為刺胞動物門的成員,海葵看似柔弱的觸手上分布著無數的刺細胞,刺細胞中的刺絲囊含有帶著倒刺的刺絲。受到外界刺激,刺絲會瞬間完成發射,並分泌毒液注入刺激源組織中。飼養海葵時,海葵觸手捕捉獵物的黏性往往體現著海葵本身的健康狀態是否良好。 櫻蕾篷錐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俗稱奶嘴海葵,廣泛分布在溫暖的淺海,體色因其體內的蟲黃藻而多變,這也意味著它們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獲取一部分營養。大名鼎鼎的奶嘴海葵,對於許多海水水族缸玩家來說應該並不陌生,它們能夠與許多種類的小丑魚、海葵蝦共生,如圖中深圳大鵬海域的克氏雙鋸魚,還有短腕巖蝦。它們都是惠深海域非常常見的海葵共生生物。另一種海葵蝦——霍氏濱蝦往往也能和奶嘴海葵一起生活。淺水區的潛水愛好者能時常見到它們共享一隻海葵。海葵有毒的觸手能庇護它們生存,海葵也能享用它們的食物殘渣。▲短腕巖蝦Periclimenes brevicarpalis(視頻截圖來自博主@Sharkalaca)
▲克氏雙鋸魚Amphiprion clarkii(視頻截圖來自博主@Sharkalaca)
飼養海葵的海水水族箱玩家通常把奶嘴海葵歸類為「巖葵」,它們通常喜歡錨靠巖石表面或石縫中。飼養奶嘴海葵需要中光、中弱流。由於奶嘴海葵是一種極其活躍的海葵,喜歡移動,養殖者往往需要人工創造一個陰暗無流的坑洞或縫隙,供奶嘴海葵的基盤吸附,從而避免奶嘴海葵因移動而被卷進造浪、過濾魚梳等器械導致身體破裂死亡。人工繁殖奶嘴海葵十分簡單。海葵是一種構造簡單的動物,只需要像切蛋糕一樣將其從基盤一分為二,過上一段時間,原來的兩半會各自重新從傷口處黏合恢復,變成一個完整的個體。需要注意的是,在水族箱內繁殖奶嘴海葵,需保證水質的良好穩定,以免破裂的海葵吐出的白色消化組織影響水體。奶嘴海葵一直是各大海水生物愛好者的寵兒,但目前看來,由於淺海的大量開發與汙染,加上水族漁商的大量開採,野外奶嘴海葵的數量正在減少。多彩的體色使得除常見的綠色奶嘴海葵外,金色、紅色、藍色的奶嘴海葵被大量捕撈運輸到觀賞魚店。出於對水質和光照的嚴苛要求,這些異色的奶嘴海葵往往不能在玩家水族箱中良好地生長、繁衍。據愛好潛水的友人透露,目前深圳大鵬的淺水海濱僅剩下一小部分紅色奶嘴海葵原生種群。希望野採的人們能夠手下留情,讓這些美麗的生物在海濱繼續繁衍下去。徵稿啟事
朋友們,歡迎向海洋歡樂谷投稿!
無論是文章、攝影、漫畫、美圖、動圖、視頻還是音頻,只要稿件能體現出海洋的奇、趣、美,展現海洋魅力,我們都來者不拒!稿件一經採用,即可獲得相應稿酬!來稿請發郵箱:
haiyanghuanlegu@163.com。
期待與您相識!
海洋歡樂谷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海洋科普專業委員會與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聯合創辦,致力於打造海洋科普精品,傳播海洋文化,普及海洋科學知識,宣傳海洋意識教育,分享海洋文化創意設計靈感。
文中部分圖片版權來源不詳,無法與著作權人一一取得聯繫,未能及時支付稿酬,在此表示由衷的歉意。有關著作權人可與我們聯繫。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