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是植物還是動物?

2021-02-22 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

     海葵共有 1000 多種,棲息於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從極地到熱帶、從潮間帶到超過 10000 米的海底深處都有分布,而數量最多的還是在熱帶海域。在巖岸貯水的石縫中,常見體表具乳突的綠側花海葵。在我國東海,太平洋側花海葵數量之多每平方米可達數百至近萬個。在幾平方釐米的貝殼、石塊上,也會有紫褐色帶桔黃色縱帶的縱條肌海葵,當其收縮時酷似西瓜又名西瓜海葵。此外,還有觸手眾多的細指海葵等。海葵的單體呈圓柱狀,柱體開口端為口盤、封閉端為基盤。口盤中央為口,口部周圍有充分伸展的軟而美麗的花瓣狀觸手,猶如生機勃勃的向日葵,因而得名。觸手的數目因種而異,但內環者大於外環,數目均為 6 的倍數,具有攝食、保衛和運動的功能。附著端的基盤,可分泌腺體吸附於石塊、貝殼、海藻或木樁等硬物上。口盤的直徑大多為幾釐米,但棲息於北太平洋沿岸和澳大利亞大堡礁的巨型海葵口盤直徑可達 1 . 5 米之巨。海葵有著各種各樣的顏色,綠的、紅的、白的、桔黃的、具斑點或具條紋的或多色的,這些色彩來自何處呢,一是本身組織中的色素,另外來自與其共生的共生藻。共生藻不僅使海葵大為增色,而且也為海葵提供了營養。生活在熱帶珊瑚礁中的幾種海葵,白天伸展著有色彩的部分使共生藻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到了晚上觸手再伸出來以捕食。

     海葵代表了從簡單有機體向複雜有機體進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一種原始而又簡單的動物,只能對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產生反應。海葵環繞在一個共同的消化系統周圍的每一隻觸手能決定它所接觸到的食物適宜與否,卻沒有向其它觸手傳遞信息的功能。海葵的神經系統無法辨別周圍環境的變化,只有通過實際的接觸,受到刺激才會發生反應。當海葵被觸動時,許多觸手都會發生一陣反射性痙攣,這說明有一些基本信號傳遞到了海葵的全身,但是只有直接參與和食物接觸的觸手才有抓取食物的反應。這些信號是非常簡單的,因為每次接觸所產生的反應都相同。只有當食物最終進入和消化系統接觸的狀態時,其它觸手才會開始活躍起來,紛紛把自己折皺起來,這種反應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攝取食物,將食物包圍起來,送到嘴上進食。

     海葵原始的感覺器官是否具有進一步的辨別能力呢?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當觸手接觸到人工放置的塑料蝦時,海葵就把它抓住,停留片刻後把它放了。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海葵的神經細胞已精細到能告訴它自己塑料是不能吃的。這樣就節省了把塑料蝦送到消化系統在那裡加以辨別而需要消耗的能量,同時也說明信息並沒有傳遍海葵的全身,因為塑料蝦每次接觸不同的觸手,捕捉的過程都會周而復始地進行。海葵環繞在一個共同的消化系統周圍的每一隻觸手都能夠決定它所接觸到的食物適宜與否,但卻沒有向其它觸手傳遞信息的功能。 

     海葵沒有主動出擊的能力。但事實上,海葵並不都是永久附於一處,有的在緩緩滑行,有的靠觸手做翻轉運動,還有的能在水中做短距離的遊泳。極個別的海葵還會靠基盤分泌的氣囊倒掛在水層中浮遊。

     海葵看上去好似一朵無害的柔弱的鮮花,但實際上卻是一種靠攝取水中的動物為生的食肉動物。它的呈放射狀的兩排細長的觸手伸張開來,在消化腔上方擺動不止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非常的美麗,向那些好奇心盛的遊魚頻頻招手。雖然不能主動出擊獲取獵物,但是當它的觸手一旦受到刺激,哪怕是輕輕的一掠,它都能毫不留情地捉住到手的犧牲品。海葵的觸手長滿了倒刺,這種倒刺能夠刺穿獵物的肉體。它的體壁與觸手均具有刺絲胞,那是一種特殊的有毒器官,會分泌一種毒液,用來麻痺其他動物以自衛或攝食。看來,海葵鮮豔動人的觸手對小魚來說,其實是一種可怕的美麗陷阱。海葵所分泌的毒液,對人類傷害不大,如果我們不小心摸到它們的觸手,就會受到拍擊而有刺痛或搔癢的感覺。假如把它們採回去煮熟吃下,會產生嘔吐、發燒、腹痛等中毒現象。因此,海葵既摸不得也吃不得。 
  海葵是一種構造非常簡單的動物,沒有中樞信息處理機構,因此,它連最低級的大腦基礎也不具備。簡單動物一般都把所有的精力集中於向中央消化系統輸送食物,以充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海葵簡單的神經系統能力極為有限。海葵有根強的伸縮能力,口盤基部有發達的括約肌,體壁也有發達的縮肌和伸肌供柱體縮小或伸展。遇到危險時,會將身體收縮,排空觸手內的水,把口盤和觸手全部縮入體內。海葵在完成收縮的全部過程之前,觸手是不能向外伸展的,由於完成這一過程需要兩個半小時,因此海葵這兩個半小時之內恢復不了原狀。這樣,進攻者常常在海葵的觸手重新露出來之前便喪失了耐心,放棄了侵擾。 
  海葵除了依附巖礁之外,還會依附在寄居蟹的螺殼上。當寄居蟹長大要遷入另一個較大的新螺殼時,海葵也會主動地移到新殼上。這樣海葵和寄居蟹雙方都得到好處。由於寄居蟹喜好在海中四處遊蕩,使得原本不移動的海葵隨著寄居蟹的走動,擴大了覓食的領域。對寄居蟹來說,一則可用海葵來偽裝,二則由於海葵能分泌毒液,可殺死寄居蟹的天敵,因此保障了寄居蟹的安全。 
  海葵除了與寄居蟹互利共生之外,還與一種小丑魚共同生活。小丑魚的體表能分泌粘液,以防止海葵刺細胞的蜇刺,如果人為地除去粘液,它們也會被海葵蜇得落荒而逃。當海葵依附在巖礁上動彈不得時,這種紅身白紋的小丑魚會在漂亮的觸手處遊動,以引誘其他的小魚上鉤。海葵在捕捉到獵物,飽餐之後,小丑魚就可以撿食一些殘渣。此外,小丑魚遇到敵人攻擊時,就趕緊逃到海葵的觸手間躲避。總之,小丑魚以海葵為避難所,而海葵藉著小丑魚以獲得更多的食物。 
  海葵雖然能和其他動物和平相處,但也時常為附著地盤、爭奪食物與自己的同類進行爭裡鬥,常常出現一方把另一方體表上的疣突掃平或把觸手拔光的爭鬥場面。 
  最近,科學家還發現海葵的壽命大大超過海龜、珊瑚等壽命達數百年的物種,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海洋動物。採用放射性同位素碳一 14 技術對 3 只採自深海的海葵進行測定,發現它們的年齡竟達到 1500 - 2100 歲。

【備註】

聲明:本文章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之處,請儘快聯繫我們做刪除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海葵,是植物還是動物?
    海葵是六放珊瑚亞綱的一目,是一種構造非常簡單的動物,沒有中樞信息處理機構,因此,它連最低級的大腦基礎也不具備。
  • 海葵:我是動物我怕誰!
    向日葵是葵,海葵也是葵,向日葵是植物,那麼海葵也是植物嗎?海葵可能看起來像是一種從海岸的巖石底下長出來的植物,不過它實際上應該算是一種無脊椎動物。
  • 既是動物又是植物的生物有哪些?
    既是動物又是植物的生物有哪些?時間:2017-03-04 12:56   來源:蘭嵐瀾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無奇不有! 既是動物又是植物的生物有哪些? 海葵 它看上去很像花朵,其實是捕食性動物這種無脊椎生物就是海葵。據一份最新研究稱,從基因編碼上看,海葵屬於動物和植物的混合種。
  • 沒有鉗子的蟹類,卻將有毒海葵當成手套拳擊退敵,與海葵形成聯盟
    在動物世界中,對於蟹類印象,一般有一對大鉗子,這對大鉗子是蟹的自保武器,若攻擊蟹,就會被蟹的大鉗子鉗住,但蟹類有很多種類,鉗子也各有不同,有些蟹類就沒有鉗子,例如這種蟹就是——拳擊蟹。之所以稱為拳擊蟹,是因為這種蟹沒有大鉗子,當遇到威脅時,卻會將揮動有毒海葵嚇退敵人,就像當成拳擊手帶著手套拳擊退敵。在大自然中,拳擊蟹與海葵形成的聯盟,就是一種共生聯盟,拳擊蟹藉助海葵禦敵,而海葵跟著拳擊蟹遊動,更容易尋找食物。
  • 威海味招牌之海葵燉豆腐
    戳上面的藍字免費訂閱        在威海,有一種美味你吃過後定會永遠無法忘記,不論是土生土長的威海人還是外地來的遊客        海葵這種動物就像鮮花一樣美麗,俗稱海中葵花。它們附著在巖石或海底其他物體上,緩慢地爬行。其上端有一圈向四周散開的觸手,就像玫瑰花的「花瓣」,因此人們也稱它為「海底玫瑰」。當人伸手去觸摸它們時,它們就會迅速地吐一股清水,收回「花瓣」,你要想摘下這些「花朵」可並不容易。這五顏六色的「花朵」,那一片片的「花瓣」,又像舒展的菊花,故又稱之為「海底菊」。
  • 龍宮海洋——帶你認識色彩斑斕的海葵
    熱愛海洋的小夥伴快來圍觀,今天由海馬先生帶你認識色彩斑斕的海葵哦~海葵,是一種身體構造非常簡單的動物,它連最低級的大腦基礎也不具備。雖然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其實是捕食性動物,海葵的外表很像植物,但其實是動物,有綠海葵、黃海葵等等。海葵的外表很像植物,但其實是動物。海域。暖海中的個體較大,呈圓柱形。在巖岸貯水的石縫中,常見體表具乳突的綠側花海葵。
  • 海中之花——奶嘴海葵
    它們狀若花瓣,形似植物,花枝招展的觸手隨光線轉動、膨脹。它們就是奶嘴海葵。▲奶嘴海葵海葵是六放珊瑚亞綱的一目,是一種構造非常簡單的動物。與造礁珊瑚等石珊瑚不同,海葵沒有分泌外骨骼的特點,身體柔軟肥大,擁有珊瑚所不具備的移動能力,因此成為了珊瑚綱分布最廣的類群。你可以在各地海濱的潮間帶發現這些美麗的無脊椎動物。
  • 珊瑚缸裏海葵沒影了,了解一下海葵的習性
    海葵是熱帶淺水無脊椎動物,屬動物界、刺胞動物門、珊瑚綱、六放珊瑚亞綱、海葵目,種類有1000餘種。海葵是珊瑚的近親,一種腔腸動物,具有帶粘性的刺細胞,海葵被稱為海底的「花朵」,有著像「花瓣」一般舒展的觸鬚,故又被命名為「海底菊」。海葵雖然長得像植物,但它實際是食肉的動物。
  • 公主海葵你真的了解嗎?公主海葵知識科普
    公主海葵,拉丁名為是Heteractis magnifica,中文別名是壯麗雙輻海葵,屬於刺胞動物門、海葵目、列指海葵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Magnificent Sea Anemone,命名人為Quoy&Gaimard,命名時間是1833年。
  • 珊瑚,是植物、礦物還是動物?
    似花草,似巖石,又似動物,婀娜多姿,五彩繽紛——這就是珊瑚的生命。珊瑚的屬性問題曾長期困擾著人類。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學生泰奧弗拉斯特斯在一本記錄石頭的書中將珊瑚稱作「Korallion」,暗示了它的礦物屬性。古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認為,珊瑚「既非植物也非動物,應屬於第三種生物」。10世紀,波斯學者比魯尼提議將珊瑚歸類為動物。
  • 【潮間帶專題】海葵
    海葵的刺囊主要包括螺旋囊等6種刺絲囊:A,螺旋囊;B,基刺囊;C,短杆 b 型管刺囊;D,短杆 p 型管刺囊;E,短杆無管刺囊;F,全刺囊。  刺細胞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毒的蛋白質、肽類、酶類和介質。每種刺細胞含有多種毒素 , 不同的刺細胞動物也可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毒素,毒素和毒性因種而異。
  • 森林驛站2020年4月29日答案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海洋動物? 海龜 海葵...
    18183首頁 森林驛站2020年4月29日答案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海洋動物? 海龜 海葵 海星 森林驛站2020年4月29日答案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海洋動物?
  • 為什麼海葵不蟄小丑魚?
    為何小丑魚不會被海葵蟄?會被水母蜇麼?最毒的生物,是水母麼?小丑魚和海葵是互利共生的關係,但這種關係不是隨便就能建立的。
  • 江湖葵花點穴手,海底海葵小觸手
    談起共生,人們往往能想到海葵和寄居蟹。寄居蟹很弱小,容易受到攻擊,海葵有毒,可以自我保護,但行動非常遲緩。所以兩者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共生關係,寄居蟹把海葵種在自己背的殼上面(也有海葵主動生長在寄居蟹的螺殼上),寄居蟹可以帶著海葵去各種地方,海葵則為寄居蟹提供了必要的保護。
  • 神奇的「光合動物」它們和植物一樣也能進行光合作嗎?
    這些動物利用光合作用獲取「食物」,包括常見的熱帶珊瑚、海綿、海葵、海鞘、和一些雙殼類動物,它們都可以部分地從太陽獲得能量。事實上,「光合動物」為人類提供食物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比如在人類餐桌上生存了至少10萬年的巨型蛤蜊。光合動物看起來和行為像植物嗎?事實並非如此。
  • 海葵飼養,一問一答!
    A:簡單的說,小丑魚共生海葵(以下簡稱海葵)屬於下列生物系統分類:刺細胞門(Phylum Cnidaria)珊瑚蟲類(Class Anthozoa)六放珊瑚亞綱(Subclass Hexacorallia)海葵目(Order Actinaria)簡單的說,海葵是珊瑚的近親,一種腔腸動物,具有帶粘性的刺細胞
  • 手撕海葵?小心!拳擊蟹原來這麼「兇殘」!
    當一隻成熟的拳擊蟹到了要蛻皮的時候,它就必須放下海葵,等到它的新外殼長硬之後,它又會去抓新的海葵。如果它只找到1隻海葵,那它就會把這隻海葵一分為二,海葵也很樂意被分成兩隻。令人奇怪的是,在面對要捕食拳擊蟹的動物時,海葵似乎並不反對被拳擊蟹抓起並揮舞著進攻,至少我們從沒見海葵臨陣脫逃過。
  • 小丑魚和海葵的關係
    小丑魚別稱海葵魚,為雀鯛科海葵魚亞科魚類的俗稱,因為臉上都有一條或兩條白色條紋好似京劇中的丑角而得名,與海葵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棲息於珊瑚礁與巖礁,稚魚時常與大的海葵、海膽或小的珊瑚頂部共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小丑魚和海葵的關係吧
  • 2017颱風海葵路徑實時發布系統:24號颱風海葵衛星雲圖
    中央氣象臺10日06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菲律賓群島附近熱帶低壓已於昨天晚上發展成為今年第24號颱風「海葵」(熱帶風暴級,英文名:HAIKUI;名字來源:中國;名字意義:一種形狀如花朵的海洋動物),今天(10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海南三沙市永興島東偏南方向約830公裡,就是北緯14.8度、東經119.8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
  • 海洋中的那些十分美麗的植物,最後一種就連內陸人都見過和吃過
    但是大海美好的地方不只是沙灘,在蔚藍的海面下有著許許多多非常好看的生物和植物。這些植物都是五顏六色的好看極了。但是我們就算是來到了海邊也不一定會有機會能夠見識到海面下的美麗景色。那麼這次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大海中有哪些漂亮的植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