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共生,人們往往能想到海葵和寄居蟹。寄居蟹很弱小,容易受到攻擊,海葵有毒,可以自我保護,但行動非常遲緩。所以兩者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共生關係,寄居蟹把海葵種在自己背的殼上面(也有海葵主動生長在寄居蟹的螺殼上),寄居蟹可以帶著海葵去各種地方,海葵則為寄居蟹提供了必要的保護。
江湖葵花點穴手,海底海葵小觸手,下面有請今天第一位小明星登場!!!!
明星小檔案 :海葵
中文學名:海葵
別名:無
所屬綱目:六放珊瑚亞綱/海葵目
分布:多數棲息在淺海和巖岸的水窪或石縫中,少數生活在大洋深淵
種類:約有46種族群
外貌:海葵都擁有輻射對稱的桶形軀幹,口盤中央為口,口周圍是許多一圈圈排列的觸手,至於形態、顏色和體形,因種類各異
體形:大小懸殊,通常為1.8~3釐米,但也有小於0.4釐米的迷你海葵,以及長達2米的超級大海葵
壽命:超級長壽
食物:魚、貝殼、蠕蟲,以及橈腳類、甲殼類等
天敵:淺紅副䲁、海星、部分裸鰓類
食量:普通
生活方式:大多喜歡獨居,不歡迎客人拜訪
雖然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其實是捕食性動物。這種無脊椎動物沒有骨骼,錨靠在海底固定的物體上,如巖石和珊瑚。它們可以很緩慢地移動。口盤中央為口,周圍有觸手,少的僅十幾個,多的達千個以上,如珊瑚礁上的大海葵。觸手一般都按6和6的倍數排成多環,彼此互生;內環先生較大,外環後生較小。觸手上布滿刺細胞,用作禦敵和捕食。大多數海葵的基盤用於固著,有時也能作緩慢移動。少數無基盤,埋棲於泥沙質海底,有的海葵能以觸手在水中遊泳。
海葵是一種構造非常簡單的動物,沒有中樞信息處理機構,因此,它連最低級的大腦基礎也不具備,寄居蟹有時會把海葵背在背上作為偽裝。
海葵共有1000多種,棲息於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從極地到熱帶、從潮間帶到超過10000米的海底深處都有分布,而數量最多的還是在熱帶海域。暖海中的個體較大,呈圓柱形。在巖岸貯水的石縫中,常見體表具乳突的綠側花海葵。在我國東海,太平洋側花海葵數量之多每平方米可達數百至近萬個。在幾平方釐米的貝殼、石塊上,也會有紫褐色帶桔黃色縱帶的縱條肌海葵,當其收縮時酷似西瓜又名西瓜海葵。此外,還有觸手眾多的細指海葵等。海葵的單體呈圓柱狀,柱體開口端為口盤、封閉端為基盤。
小心,海葵有毒
海葵的觸手看似圓潤光滑,其實密布著無數刺細胞。這些刺細胞內的刺絲囊中含有帶倒刺的刺絲。一旦觸手被碰觸,就會朝「肇事者」發射刺絲,並向其體內注入毒液。科學家研究發現,海葵發射毒液時,體內滲透壓高達2 000個重力加速度,完成發射只需0.02秒。
海葵毒液是毒素的混合物,大致可分為神經毒素和肌肉毒素。不同種類海葵的毒液構成不同,其中最毒的要數生長在百慕達的沙巖海葵了。據說沙巖海葵的毒素甚至比氰化鉀更厲害,因此有「世界上最厲害的生物毒素」之稱。
這就是與寄居蟹共榮共生、看似美麗卻暗藏劇毒的小小海葵。江湖葵花點穴手,海底海葵小觸手,大家可千萬不要碰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