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古對取名非常重視,名字選取哪些字,與家族傳統、潮流文化,甚至日月變化等天象有關。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名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例如有不少人取名「建國」、「建華」、「解放」。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近日,記者找到了一些走出國門、成為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的「建國」們,希望通過這些名字帶有強烈寓意的中國公民,側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與變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玥):出生於1980年5月5日的倪建國,是中國西北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承建尼泊爾佛祖國際機場升級改造項目的副經理,也是這個項目部的黨支部書記。他曾經當過兵,還在非洲的安哥拉工作過一年多,2015年1月抵達尼泊爾,至今已經在當地工作了四年多。倪建國身材高大,作風樸實,交談中經常會流露出幾分靦腆。談起自己的名字,他說:「我就是出生在延安市子長縣安定鎮倪家溝村偏遠的地區。當時家裡比較窮,孩子又多,家庭條件不太好。家裡想的是你們能走出去,不要在這個窮山溝裡呆著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是叫『建國』嗎?只要把國家、家園建好的話,只有國家富強了,我們的生活水平就能上去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
倪建國(戴安全帽者)和尼泊爾工人在一起
就像家裡人曾經期盼的那樣,倪建國不僅走出了小村落,還走出了國門;他不僅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還幫助外國人建設他們的家園。尼泊爾佛祖機場是通往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藍毗尼最近的一座機場。目前,這是一座很簡陋的小機場,只能承擔尼泊爾國內航班的起降功能。現在倪建國和他的同事們在這裡新建了水泥混凝土國際停機坪、瀝青混凝土跑道、垂直聯絡道等,同時還改造了舊跑道。通過他們的努力,全新的國際航站樓、行政辦公樓、控制塔臺、變電站、停車場等各類公共設施已經拔地而起。航站區配套的供水及排汙系統、電氣工程、行李處理系統等終端設備也將逐步一應俱全。
截至目前,尼泊爾只有一座國際機場,位於首都加德滿都。談到升級改造佛祖機場的重要性,在這裡負責安保的尼泊爾警察鄒漢說:「正在建設中的佛祖國際機場是尼泊爾第二座具有國際航旅功能的機場,對於來佛祖誕生地——藍毗尼朝拜的佛教教徒和來這裡旅遊的遊客來說,這個新機場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和建設佛祖機場的(中國人)是朋友,我們都認識,他們辦票、接送機的時候我們都會提供幫助。他們來到這裡幫我們建設機場,我們都很尊敬這些中國朋友,他們很友善。」
新建的尼泊爾佛祖國際機場航站樓
2015年1月15日開工以來,倪建國和他的中國同事們經歷了尼泊爾大地震、材料短缺、電力供給不足等困難,也因為中尼雙方的技術標準不同產生過分歧。最終,中國公司以精湛的技術、負責任的態度贏得了尼泊爾朋友的尊敬。該項目經理徐柏英說:「這個項目做完以後給我的幾點體會,第一是首次開創尼泊爾機場建設技術規範,由我們中國企業第一次給它推廣了。我們覺得這是最成功的一點。再一個就是為當地做出了一點貢獻。在五年之內每一年(提供)不少於300個就業崗位,給當地創造了經濟效益,得到尼泊爾官方和各級政府的認可。」
中國公司在尼泊爾開展項目不僅僅滿足於「授人以魚」,而是始終堅持「授人以漁」的原則,為當地培養了不少技術人才。佛祖國際機場升級改造項目電氣工程師宋軍介紹說:「包括我們現場的測量,包括我們設備上的管理操作,以及一些相應的技術工人,培養了不少(尼泊爾人才),有些已經可以獨立適應中方的設備和儀器,他們已經很熟練。尼泊爾政府對這一塊也是滿意的。」
尼泊爾佛祖國際機場新跑道
作為機場改造升級項目部的黨支部書記,倪建國在工作時對中尼員工嚴格要求,在生活上對他們,特別是對尼泊爾工人十分關心。和倪建國一起在尼泊爾並肩奮鬥了4年多的項目副經理胡恩兵對此深有體會,他說:「倪書記的確是一個老好人,我在工地上聽過很多次,(尼泊爾工人)說倪書記幫助過很多比較困難的當地人,給他們送米送吃的,挺好的一個好人。」
如今,倪建國走出家鄉的小山村已經很多年了,但是他始終記掛著家鄉的發展,無論在哪裡都積極宣傳推廣自己的家鄉。每次有代表團到項目部參觀考察,或者有媒體去採訪,他都要給大家播放介紹安定鎮和當地著名景點鐘山石窟的宣傳片。倪建國說:「我能趕上這麼好的時代,能走出去幾個國家,我也算是目前來說從倪家溝裡走出來的唯一一個國際上的人。在這一段時間我想了很多,我們有這麼多便利條件,也認識這麼多友人,還有這些領導,我把一些思想和想法都跟他們做些溝通,也有些匯報。我想為我們子長縣的(鐘山)石窟,還有子長縣的文化旅遊這塊發展的一個規劃,做點我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個成不成我不知道,但是我一定會向這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