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適集團董事長、中國櫻花產業協會執行會長何宗儒
筆挺的西服與襯衫,清瘦幹練,黑框眼鏡下透出專注的眼神,談吐間不失儒雅睿智。
很難想像,眼前這個嚴謹得一絲不苟的企業掌舵人,背後撐起的是4萬多畝浪漫的櫻花版圖。
何宗儒,廣州天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櫻花產業協會執行主席,也被稱為中國櫻花第一人,甚至把櫻花種子送上了太空。最近,歷經67個小時的太空飛行,天適集團自主選育的『廣州』櫻和『天適』櫻等4個櫻花新優品種的種子,跟隨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歸來。這在中國是第一次,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次。
櫻花與經濟,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這樣戲劇化的碰撞和融合,同樣貫穿於天適集團的成長史。作為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種植養護技術最專業的「櫻花文旅產業龍頭企業」,這一個企業的成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代表著整個國內櫻花行業的成長史。
一朵網紅櫻花能否撬動起價值千億的藍海可能?
何宗儒,中國櫻花經濟從0到1的風口創造者,用了24年的時間試圖給出答案。
仰望星空,孤勇逐夢
櫻花種子飛向太空,頗有些浪漫主義色彩。但承載這趟全球首次太空行的底氣,來自於天適集團整整十年的科研努力。
2010年,何宗儒成立國內首家「櫻花研究院」,聘任中國第一個研究櫻花的博士為院長,組織了一個二十餘人的團隊,從2011年開始,持續對中國的野生櫻花資源進行調查和自主研究。目前,香港迪斯尼、香港海洋公園的櫻花節、澳門以及眾多海外政府和企業都曾引進天適的櫻花。
此次太空之旅,目的也是為了培育出花色各異、花型豐富、花期不同、抗性更強等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優櫻花品種。經過多年研究,天適集團已在國家林草局申請了48個新品種,在國際上打出了口碑。曾有日本的櫻花專家專程來找何宗儒,希望能以很豐厚的條件交換一些品種。出於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何宗儒當即予以了拒絕。
而此次從太空歸來的種子,最終將在廣州從化區落地生根,用燦爛的盛放延續何宗儒的「中國櫻花夢」。這些種子似乎是一種隱喻,何宗儒的24年櫻花之路也伴隨著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底色。
儘管在媒體報導中,他已經被加注了許多光鮮的標籤,「櫻花之王」、「櫻花追夢人」、「櫻花復興者」……但最初進入櫻花產業,何宗儒卻帶著一些冒險和孤勇,甚至並不被人理解。
1996年,何宗儒去日本商務考察。第一次接觸櫻花的他,瞬間就被這漫山遍野的靜謐之美所打動。在了解到「櫻花起源於中國」的歷史後,他突然有了一個強烈的夢想——想讓中國櫻花享譽世界。而這成了他未來20多年為之努力觸碰的星空。
彼時的他,和世界500強合作,在食品代理行業做得風生水起。從一個現金流可觀的成熟行業,跨界到一個需要時間和耐性,甚至還帶著一些不確定的種植業,這需要莫大的勇氣。
就像18歲那年揣著20元錢,從農村老家到廣州闖蕩的衝勁,26歲那年,已經資產過億的何宗儒又一次一腔熱血地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而當時,櫻花甚至還不能稱之為行業,產業鏈在國內還未成形,一切可能性尚待展開。
為了讓這朵始於中國、興於日本的櫻花,正本清源,重新回歸中國的原生文化IP,看似有些衝動和熱血的何宗儒,已經細緻構思了長線的規劃布局,從尋找適合廣東種植的櫻花種子,到培育新品種,再到探索多元化的推廣模式。
儘管如此,真要落地走通整個商業閉環,讓這朵冷門的櫻花為經濟造血,甚至推廣向全球,仍然伴隨著巨大的困難。而作為行業先行者,並沒有參考範式擺在他面前。
「半秒鐘都停不下來。只有不斷地改變自己才能跟得上潮流,否則的話,真的會有很大的壓力,有分分鐘被拋棄的感覺。」
很難想像,何宗儒這樣一個清醒到具有高度危機感的企業家,會義無反顧地冒險投入這個和時間做朋友的慢生意。
開始的12年,何宗儒投入了3個多億。「你幹嘛去搞種植業?種植業能賺錢嗎?」來自旁人的不解,也曾讓何宗儒有些焦慮。但最終讓他堅守下來的,依然是最初心裡的那團火。「我帶著要復興中國櫻花這樣的使命、這樣的價值追求去做,有價值就值得你投入,值得你堅守,值得你面對所有的挑戰和困難,無論多苦多累,都不覺得累、不覺得苦。」
正如他所說,「夢想大了,困難就小了。」
種的是櫻花,賣的卻不是櫻花
在有些理想主義的遠大抱負之下,何宗儒為櫻花鋪設了長線且多元化的商業路徑。熱血與理性,並存於這條櫻花之路上。
從0開始,如今的何宗儒在全國擁有4萬多畝櫻花基地,企業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而成就這一切的,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種的是櫻花,賣的卻不是櫻花。」
正如漫威以IP為核心,搭建起了一個龐大、持久、具有內生力的世界觀一樣,何宗儒也在打造一個屬於中國櫻花的文化IP,並逐步建立起了一個以「櫻花+」和「+櫻花」為圓心的世界觀。而天適集團,在「中國櫻花文旅產業龍頭企業」之外,也展現出了更大的想像力——「滿城櫻花計劃」的開創者和「櫻花土地營銷」的設計師。
就具體業務而言,其中涵蓋了櫻花研學小鎮、櫻花田園有機生活、櫻花美麗鄉村、3.0櫻花城市公園、創意櫻花新城、櫻花主題景區、櫻花超級IP和櫻花衍生品等八大版圖。天適集團已經為全國100多個市縣帶去了綠色文旅。而「櫻花+」作為一種美麗經濟,對鄉村振興和創新文旅的拉動效應已經得到驗證。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入選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的山東萊陽濯村。
山東萊陽濯村原本是一個極為典型的貧困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為了脫貧致富,當地選擇了種植櫻花。2015年,第一屆櫻花文化節拉開帷幕,開幕首日即吸引全國各地遊客10萬餘人,20天突破100萬人次。這個北方小村莊,當年就實現旅遊收入超3億元,許多在外打工的農民紛紛回鄉。濯村也被譽為"北方最大的賞櫻聖地」。
放眼整個中國,近年來已拔地而起數百家櫻花主題公園或櫻花大道等主題景觀。而隨著天適集團在全國落地舉辦數百場少則幾十萬人、多則400多萬人的櫻花節,「天適櫻花」在坊間的頭銜也越來越耀眼——引爆人潮的「核武器」、新型城鎮化的「助推器」,旅遊產業的「印鈔機」。
櫻花風起:價值千億的美麗經濟
中國櫻花的能量還有多大?這是何宗儒實現「從0到1」後需要面對的下一個命題。
在日本,櫻花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由此帶來的經濟影響力甚至可以和奧運會比肩。2019年,日本櫻花季共有6300萬遊客進行了賞櫻之旅。賞櫻為日本旅遊業帶來的直接消費在3010億日元以上。
而在中國,櫻花產業的風口也正在崛起。櫻花已經成為一種季節限定的網紅單品——櫻花味的星巴克、櫻花味的麥當勞甜筒、櫻花味的樂事、櫻花味的奧利奧、櫻花味的雀巢咖啡……在賞櫻最知名的武漢大學,每年因櫻花前往的遊客數量高達百萬。今年疫情期間,武漢大學推出的12天「雲賞櫻」,全網累計播放達到7.5億次,超過了很多熱門綜藝。2019年,全國櫻花旅遊遊客達到3.4億人次,相關旅遊收入超過600多億元。
屬於中國的櫻花經濟正在成形。在何宗儒看來,櫻花產業將形成一個「千億」甚至「萬億」級的巨型蛋糕。
他做好了試錯的準備,也匹配了快速糾錯能力。24年的投入,如今的天適集團在櫻花產業鏈上已經完成了業界頂尖的全線布局。而未來,櫻花和經濟碰撞下的想像空間還有哪些?
何宗儒將答案瞄準了櫻花衍生品和櫻花土地營銷。一方面是與國家級實驗室合作,研發高端護膚品;另一方面則是與政府展開對接,進行土地營銷,推行「滿城櫻花」計劃和櫻花節慶活動等,讓櫻花成為一張城市新名片,實現品牌溢價。
在2008年廣州首屆「櫻花文化節」上,何宗儒提出,「要讓中國櫻花享譽世界」。當時許多人覺得,這個夢想太大了。
24年,夢想正逐漸照進現實。(經濟日報記者 張建軍)
延伸報導:2020年春季各地櫻花美景
↑湖北宜昌:2020年4月6日,長江西陵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樂天溪段沿岸綻放的峽江「櫻花長廊」風景(攝影:張國榮)
↑浙江仙居:車在花中行 人在畫中遊(攝影:王華斌)
↑河北石家莊:2020年4月7日下午,一位市民在欒城區櫻花公園拍綠色櫻花。綠色櫻花就是櫻花花瓣為淡綠色,在櫻花裡也很少見,而其他櫻花以粉色為主,有白色和淡粉色等。(攝影:李明發)
↑江西浮梁:小城櫻花亦醉人。(攝影:吳國慶)
↑陝西寶雞:最美不過四月天 晚櫻怒放扮靚城(攝影:楊永乾)
↑2020年3月26日,動車經過美麗的浙江寧波市奉化區區域.(攝影:丁繼敏)
↑江西吉安:春日好時光 戶外騎行忙(攝影:張建明)
↑浙江台州:春來櫻花開 踏青正當時(攝影:王國洋)
↑江西吉州:陽春暖月櫻花盛,遊人蜂聚網紅街(攝影:李軍)
↑櫻花樹下賞春色:2020年3月24日,浙江省東陽市藍天白雲會展中心內大片櫻花盛開,藍天、垂柳、碧水……相映成趣,吸引了許多東陽市民前來賞花、踏青,慕名前來拍照的攝影愛好者更是絡繹不絕。(攝影:胡揚輝)
↑江蘇無錫:黿頭渚風景區櫻花盛開(攝影:戚善成)
↑2020年3月20日,位於合肥市廬陽區亳州路街道財富廣場的櫻花開了,過往市民紛紛駐足拍照,欣賞春之美景。據悉,北一環為廬陽商業金融中心,該地段僅此一顆櫻花樹,每年盛開時節,燦爛芳華,如雲似霞,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攝影:趙明)
↑四川納溪:櫻花樹下春意濃(攝影:廖勝春)
圖片來源:中經視覺(獨家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