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年常樂遊
水菸袋,又稱水煙壺、水煙管。而吸水煙是中國傳統的吸菸方式。
慈禧太后嗜好眾多,其中有一項是就喜嗜水煙,如今故宮博物館內還藏有她用過的水菸袋遺物。
每當慈禧感到疲憊的時候,就會讓太監給她準備水煙,在「咕嚕嚕」的水響聲中,便可以噴雲吐霧地好好享受一下。
據內務府檔案冊記載,慈禧太后駕崩後,隨葬品中有銅水菸袋、銀水菸袋以及銀潮水菸袋。
吸水煙其實也是一種高雅的嗜好,水煙經過清水的過濾能去除大部分有毒物質有殺菌消毒之效且聞起來不燻不嗆,煙從水過,煙味醇和,是高雅迷人的時尚產品。
乾隆中葉刊行的陸耀《煙譜》曾提到過含水吸菸的情形:
"又先含水在口,故煙性雖烈而不受其毒……又或以錫盂盛水,另有管插盂中,旁出一管如鶴頭,使煙氣從水中過,猶閩人先含涼水意。"
水菸袋的吸食也需要技巧,首先水鬥水的添加就很有講究。倉水太多,容易吸入口中;倉水太少,沒不到煙管,煙在水面上直接進入吸管,達不到去火除雜的作用。
講究的說法是輕輕含一小口茶水,從吸管徐徐吐入盛水鬥,再試著吸氣,盛水鬥輕鬆發出"咕嚕嚕""咕嚕嚕"的聲響即可,裝上菸絲之後,因為氣流減少,"咕嚕嚕"的聲音就會拉得更加綿長,一種節奏分明、卻又悠悠不絕的況味,猶如鳥啼鳳鳴,聽來頗有幾分悅耳。
當時宮廷吸菸分為水、旱、潮和鼻煙4種。水煙的原料主要以蘭州皮絲、青絲、幼絲(以上皆菸葉切製成絲之名稱)燃吸之。
慈禧不聞吸鼻煙、旱菸,也不去玩賞剔透玲瓏的鼻煙壺,獨獨鍾情於水煙,除了喜愛以外,也是為了區別於眾多有吸食旱菸的男人,包括明清以來的皇帝和大臣們。另外,慈禧是滿族人,聞吸鼻煙也是生活習慣和愛好所致,和其他的吸菸方式相比,吸水煙既高雅,又衛生,既能過癮,還能增添幾分的閒情逸緻。
與現代人「粗糙」的抽菸方式不同,水菸袋就連裝飾,也花樣繁多。或雕刻、或鑲寶石、或嵌墨銀、或燒琺瑯彩等。其紋樣有花、鳥、魚、蟲,亦有吉祥圖案、詩詞聯句等,加上有趣的造型,遂成吸菸者把玩之物,甚至是一種名貴的工藝品。
在當時的京城,只有隻有「同臺盛」和「雙盛泰」兩個店鋪有資格為慈禧製作水菸袋。「同臺盛」為了獨佔這份殊榮,甚至不惜高價從藏區購進寺廟用的藏銀祭器,並將這些飽受香火,充滿「靈氣」的藏銀製品融加入純銀,製成慈禧太后的水菸袋。
中國瓷器《青花瓷》再現風採 《館珍遺韻》江蘇南通亮相
在《甄嬛傳》中,太后就吸食水菸袋的習慣,只是出場次數不多,往往都是最近又生什麼病了,總之身子體弱。
皇上平定年羹堯一事後,便想要除掉隆科多,並且還悄咪咪地暗示太后,暗暗地懟了太后好多句。
皇上走後,太后問身邊的孫姑姑,皇上是不是要狡兔死走狗烹,上次便聽出這個意思了,並囑咐孫姑姑將水菸袋點上。
太后身體不好,哪怕水菸袋相比其他吸菸方式要減少些危害,但終歸是吸菸,少不了對身體造成危害,太后應該是借煙消愁,說明皇上想要除掉隆科多的心思已經開始令她煩心。哪怕對身體不好,也要借著煙麻痺神經的勁,緩解自己內心的糾結與痛苦。
歡迎關注我@少年常樂遊,從影視入手,講些有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