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善寺迎請彌勒菩薩即將到位 歡迎善男信女發心做功德培福報

2021-02-16 高僧大德開示號

(慶善寺迎請的彌勒菩薩聖象圖)

       陝西韓城市慶善寺恭請彌勒菩薩即將到位,歡迎善男信女發心做功德培福報。彌勒菩薩到位後急需供奉在天王殿(山門)正中間,目前安奉彌勒菩薩底座尚未施工,特給信眾留點培福報機會,凡予做功德的善男信女抓緊時間與本寺釋無過師父聯繫:15909132667,或者課堂 禪師居士:15029637787.功德無量!南無阿彌陀佛!!!

(慶善寺釋無過師父法相)

佛菩薩像的功德利益:

      世間法都是無常的,佛的法身雖然不生不滅,但應跡在世間的色身卻是遵從世間的生滅規律而歸於涅槃,所以造像來住持佛法就有著特殊的意義。

儘管佛像只是銅木泥瓦紙絹等,但其能表現出佛、菩薩、羅漢等聖人的尊容,讓執相眾生得以瞻禮,受其感化。

       如憍梵波提過去生曾是牛身,在一佛堂旁邊吃草,見佛尊容,生大歡喜心,因此後得為人身,隨釋迦牟尼佛出家修習佛法,證得了阿羅漢果。因此,在佛入滅後,以造佛像來住持佛法,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首先,能消宿業。當年佛在世時,上升到忉利天宮為母說法,大眾遍尋不見,優填王渴仰之極,便造出了第一尊佛像。佛回到人間後,便升座說法,開示了因造佛像雖有種種惡業而不受惡報的功德利益。

       第一,造像功德能滅五逆罪。雖犯有五逆極重之罪,應墮無間地獄,但因造像功德而得速離,或生人間,或生天上,或證聖果。

       第二,能滅破佛法身罪。破佛法身罪即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不通懺悔,永處地獄,受苦無期。如是之人,若能信心造佛形象,先前所造惡業,現生重罪輕受,後不墮地獄。

      第三,能滅盜三寶罪。盜三寶物,在盜罪中最重,罪在阿鼻地獄。若能發心造佛像,即得滅昔日之罪。

     第四,能滅波羅夷罪。波羅夷在戒律中為最重之罪,犯此者即失比丘位,墮阿鼻地獄。若能發心造佛像,一切業障皆得消除,乃至當證無上菩提。

     其次,增長福德。佛在《大乘造像功德經》中言:「若有人以眾雜彩而為繢飾,復熔鑄金、銀、銅、鐵、鋁、錫等物,或有雕刻旃檀像等,或復以珍珠螺貝錦繡織成。若泥若丹土白灰,如是等物,隨其力分而作佛像,乃至極小如一指大,能令見者知是尊容」,「如是之人於生死中雖複流轉,終不在貧窮之家,亦不生在邊小國土下劣種姓之家。是人常生轉輪聖王家,有大種姓之家,所生之處常遇諸佛事供養。或得為王,或作帝釋、夜摩天王、兜率天王、化樂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人天快樂靡不皆受,如是福報相續不絕」。

附錄:彌勒菩薩為何坐在寺院山門正中間


常去各地寺院的信眾發現,大多寺院在進了山門入天王殿後,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薩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菩薩,卻並不是正襟危坐說法或禪定的法像。他那笑口常開,大腹便便,和藹可親的模樣不禁讓人心生歡喜。彌勒亦稱慈氏,代表慈悲,未來將從兜率天內院下生於人間,將成為賢劫第五尊佛。佛教寺院之所以將彌勒菩薩置於寺院的第一座殿堂中,有其特殊的含義。

我國五代梁唐時有一位布袋和尚,不僅形象奇特,思想更是超脫。在他化緣的過程中,曾遇到很多人的白眼,有的人還往他布袋中投入石塊或者小魚,甚至遭人戲弄,他不作辯解也不以為意,過著「一缽千家飯」般居無定所孤身雲遊的生活,卻胸懷豁達、安貧樂道,常將自己化緣所得的東西分發給那些需要幫助的窮人或孩子。

相傳這位布袋和尚就是彌勒的化身,以後寺院中的彌勒菩薩,漸漸變成了布袋和尚大肚子的形象,更有配楹聯曰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這正是彌勒菩薩的寫照。

彌勒菩薩應化人間的示現具有慈悲、忍辱、寬容與樂觀等象徵意義,也展示著大乘佛教的普世情懷。將大肚彌勒置於寺院第一座殿堂中,是顯莊嚴於詼諧,現慈悲於揶喻,一方面能讓有緣接觸佛法之人生歡喜之心,更是為了讓我們打開心胸去待人處世之時,能夠從彌勒菩薩這些品格中得到啟迪,不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能樂觀豁達、榮辱不驚,少計較是非愛憎,多以責人之心責己,以寬厚之心待人,大度(肚)容人,廣結善緣。

相關焦點

  • 佛教的彌勒菩薩有哪些象徵意義
    雪竇寺彌勒菩薩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到寺院朝拜過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漢傳佛教寺院的天王殿內,都供奉有彌勒菩薩的坐像。彌勒菩薩像展示給人的是慈顏常笑,大肚能容的形象。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悲憫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歡樂。這就是彌勒菩薩慈悲心的顯現。《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彌勒菩薩就是為了隨順眾生,令眾生生起歡喜心,他認為能夠令眾生歡喜就是使諸佛菩薩歡喜。彌勒菩薩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對眾生懷有無限的慈悲之心,寧願自己受點嘲諷,也不願讓眾生痛苦。
  • 熟知「素食文化」,才有彌勒菩薩的福報!
    雖然「披」著一張狗皮, 其實狗也有語言、情感,它的語言、情感、人格化跟人是一模一樣的,不過因福報的關係披了張狗皮、做了狗!彌勒菩薩,「彌勒」是梵文,意譯「慈氏」,由初發心即不食眾生肉的廣大慈心,對一切眾生不起殺想,以此因緣名為「大慈」彌勒。彌勒菩薩在因地修行時,一次,大雪封山,饑寒交迫,感得一隻鴿子自己投身火裡,來供養這位精進修行者;彌勒菩薩想:這隻鴿子為了供養我,都能犧牲自己的生命!我怎忍心為了自己活命而吃它的肉、吃它的命呢?此後立下誓願:寧死,再也不食眾生肉!
  • 終極一乘·之五·彌勒信仰(彌勒信仰的始末因緣)
    其次,彌勒的本生因緣決定了其修行的風格——偏「安樂行」;乃至於雖然修道在先,但被在其之後發心的釋迦牟尼趕超。如在《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中,釋迦牟尼就述說了其中的原委:「須彌山尚可稱知斤兩,我眼布施不可稱計」。「彌勒菩薩本求道時,不持耳鼻頭目手足身命珍寶城邑妻子及以國土布施與人,以成佛道;但以善權方便安樂之行得致無上正真之道。」
  • 佛法常識:「彌勒菩薩」名相寓意及由來!
    彌勒菩薩,梵語「Maitreya Bodhisattva」。「Maitreya」,音譯「彌勒」,意譯為「慈氏」。有人說彌勒是姓,名字為阿逸多;或有人說,阿逸多是姓,彌勒是名。彌勒菩薩現生於兜率天的兜率內院,【
  • 怡藏法師:繼承太虛大師思想 弘揚彌勒大慈精神
    怡藏法師希望佛弟子們發心做一名活菩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讓浙江佛教在服務中心、服務大局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怡藏大和尚致辭全文如下:今天,我們相聚在東南佛國、聖地寧波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彌勒道場雪竇山,隆重舉行2020(中國)奉化雪竇山彌勒文化節暨太虛大師誕辰130周年紀念活動開幕式,在此,我謹代表浙江省佛教協會及雪竇山兩序大眾對蒞臨開幕式的諸位嘉賓,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一直以來支持和關心雪竇山名山建設的各位領導、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 無著與彌勒菩薩的故事!
    他進入山中閉關,專門觀想彌勒菩薩(Buddha Maitreya),熱切希望能夠見到彌勒菩薩出現,從他那裡接受教法。  無著極端艱苦地做了六年的禪修,可是連一次吉兆的夢也沒有。他很灰心,以為他不可能達成看見彌勒菩薩的願望,於是放棄閉關,離開了閉關房。他在往山下的路上走了沒多久,就看到一個人拿著一塊絲綢在磨大鐵棒。無著走向那個人,問他在做什麼?
  • 未來佛陀 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佛典中又常稱為慈氏菩薩、阿逸多菩薩,被大乘佛教唯識學派(法相宗)奉為宗祖。唐初著名的三藏法師玄奘,歷經辛苦、不遠萬裡赴印度求取真經,主要目標就是彌勒菩薩講述的《瑜伽師地論》。菩薩姓「彌勒」,名「阿逸多」,現居欲界第四天「兜率天」(注1)內院,一般通稱為「彌勒菩薩」。菩薩被授記為釋迦摩尼佛的繼任者,56億年或840萬年後,將在我們身處的這個「娑婆世界」(注2)降生成佛,故也常被尊稱為「彌勒佛」。
  • 藥師佛的「琉璃淨土」與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的4點特色是什麼
    彌勒菩薩常懷四無量心,特別護念娑婆世界的眾生,所以發願在堪忍的穢惡世界,建立莊嚴美好的淨土,加被欲界的眾生,使不離娑婆而生淨土。在他的世界裡,永遠是歡歡喜喜,隨緣隨眾的慈悲喜舍。彌勒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當初同時修行,而佛陀早已成佛,彌勒迄今猶在彌勒內院中修習菩薩道,這是由於發心不同所致。第二個特色是「近易普及」。
  • 大年初一,彌勒菩薩聖誕,見者得福!
    彌勒亦稱慈氏,代表慈悲,未來將從兜率天內院下生於人間,將成為賢劫第五尊佛,又被稱為未來佛。彌勒菩薩示現正月初一誕生,正是代表著新的希望!願大家在彌勒菩薩加持下,開啟智慧喜悅充滿希望的一年!彌勒故事:上升兜率天《彌勒上生經》,全名為《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 「大肚能容,笑口常開」--大年初一恭迎彌勒菩薩聖誕
    彌勒原是梵語音譯,意譯慈氏,又名為「阿逸多菩薩」,意思是「無能勝」。彌勒菩薩現居兜率天內院,經四千歲(相當於人間五十六億年)之後降世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為賢劫千佛第五位。佛經記載,彌勒菩薩從佛受記,將繼承釋迦牟尼之佛位,為未來佛。
  • 佛教人物系列之五:彌勒菩薩
    彌勒,全譯「梅達麗」,亦譯「慈」。彌勒是姓,名阿逸多,意譯「無能勝」。彌勒菩薩生在印度波羅奈國的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按照印度當地的習俗,生了孩子要請相師看相。當相師看到懷中的彌勒後,大為驚異地說:「此兒具足輪王相,長大必然要當轉輪聖王。」這話很快傳到國王耳裡,滿朝文武惶恐異常,怕國內要發生政變。急欲覓得此子,加以殺害。彌勒菩薩的父親突然預感災難將要來臨,立即將彌勒菩薩送到舅舅家中。儘管如此,舅舅覺得大禍還是會到來,後來聞聽佛法,便帶彌勒菩薩跟佛出家。其實,彌勒菩薩學佛的歷史,要比釋迦牟尼佛久。
  • 雪竇山華林講寺暨雪竇山彌勒學院全堂佛菩薩像開光法會
    雪竇山華林講寺暨雪竇山彌勒學院全堂佛菩薩像開光法會諸山長老、大德法師共同主法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怡藏法師宣說法語法會現場佛教在線浙江訊 「雪竇華林懸慧日,佛國無疆蕩慈風;今日猶啟龍華會,諸佛光降兜率宮」2015年1月9日上午,浙江寧波雪竇山華林講寺暨雪竇山彌勒學院全堂佛菩薩像開光儀式隆重舉行。
  • 佛教人物第五:大慈彌勒菩薩,以及和極樂淨土並稱的彌勒淨土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來分享佛教人物,前四篇我們介紹了帝釋天,韋陀菩薩,四大天王,第六天魔王波旬,今天出場的是一位相當「重量級」的人物——彌勒菩薩,或者說是彌勒佛。彌勒菩薩大家都很熟悉,只要規模稍大的寺廟一般一進山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彌勒像,讓人心生歡喜。只不過大部分師兄可能只知道彌勒菩薩這個笑口常開的形象而已,對於他修行的場所,法門,以及這個形象的來歷可能就未必清楚了,此外知道「彌勒淨土」的人恐怕就更少了——但這在過去甚至比如今的彌陀淨土還要盛行。
  • 震驚,彌勒菩薩竟然就這樣顯靈了
    哎嘆息之餘,眼睛不經意往天空看去,雲中只見團團白雲,形成一人形,笑口常開,手拿念珠,端坐蓮臺,這不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彌勒菩薩,這又是何人?我失神片刻,豁然想到這是彌勒菩薩啊,剎那間,只見陽光以彌勒菩薩為中心,向四周放射光芒,赫然是菩薩;大方光明"的樣子。
  • 彌勒菩薩與強巴佛及布袋和尚的關係
    扎什倫布寺強巴佛像彌勒佛和彌勒菩薩是「彌勒」的不同名稱。彌勒是梵文音譯,意譯為慈氏。《大日經疏》記載:慈氏菩薩以佛四無量中之慈為首,此慈從如來種姓中生出,能令一切世間不斷佛種,故稱慈氏。之所以有彌勒佛和彌勒菩薩的不同叫法,是因為彌勒是未來佛。現以菩薩相示現,居於兜率天,為天人說法。等現在佛釋迦牟尼的佛法無法度眾生之時,彌勒菩薩降臨南瞻部洲,並成佛果,繼續救度眾生。三世佛是佛教中時空相續中的三尊佛,即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佛彌勒佛。三世佛之說,非常符合佛教自身的理論。諸法無常,包括佛法在內。
  • 新年共修彌勒菩薩名號 念誦一句也可參與 參與者均可免費點燈祈福
    南無大慈彌勒菩薩摩訶薩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故正信法師啟建實修群,特為眾佛子開許稱念彌勒菩薩聖號共修活動。希望和期待眾佛子們都積極踴躍地加入到共修的行列中來。期間,法師會與眾佛子一同共修並主持新年消災祈福迎新法會,為精進共修者免費點燈祈福。
  • 唯一背對廟門的菩薩——韋陀菩薩
    我們經常到寺廟會發現在天王殿彌勒佛像背後有一菩薩,大多情況下這位菩薩是背對廟門,背靠彌勒佛,正視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會有這樣陳設的菩薩呢?韋馱天將 菩薩化身 擁護佛法誓弘深寶杵鎮魔軍 功德難倫 祈禱副群心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韋陀菩薩手持金剛伏魔杵,不但降魔護法,還能斷絕修行者的煩惱韋馱菩薩,又稱韋陀天
  • 淨土法門:寺院裡彌勒菩薩和四大天王表法
    你看看寺院、庵堂,自古以來大門有山門,大門口,這是第一個小的建築物,你一進門當中坐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坐那幹什麼?就是教你笑面迎人。你進到佛門來了,臉色不能不好看,要笑面迎人,你才能進去;你要不是笑面,你不能進去。怎麼樣能笑、能包容?
  • 佛教故事:富豪發心迎請世尊 打造精舍震古爍今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佛陀在竹林精舍,環繞在左右的弟子,逐漸地增多,弟子多了,發心供養的人也是與日俱增。 一天,王舍城中有一位首羅長者,承受佛陀的教化,發心備辦豐富的餚饌,想在第二日請佛陀到他家中來受供。
  • 法訊:佛教經書佛像共1403種,全部免費贈送結緣,歡迎按需迎請,並互相轉告或轉發朋友圈為祈!
    歡迎按需迎請並轉發為祈!為以免浪費,每人免費各限請50種,每種數量看情況,贈完即止。 敬請互相轉告轉發朋友圈為祈!    迎請只需將地址?姓名?手機號碼?經書或佛像前面的編號?發給我處即可。感恩仁者們對佛學在線網站的大力支持與關注!    備註:經書名稱有+號的,表示是合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