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親子旅遊產品雖然大受歡迎,但其痛點也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那這些旅遊平臺又該如何去收割親自遊的市場紅利呢?
親子遊這幾年在旅遊市場中一直備受歡迎,2013年《爸爸去哪兒》等熱門親子類綜藝熱播之後,引發了親子遊的大熱潮。各個在線旅遊企業紛紛抓住這個機會,推出了各自的親子遊板塊,以此來分得親子遊藍海市場的一杯羹。
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今年統計出的暑期出遊預訂信息顯示,親子家庭遊成為主力軍,佔比達到58%。可知親子遊市場的火爆程度依舊不減,市場需求非常旺盛。
近日,一篇名為《暑期親子遊火爆背後:產品同質化嚴重,內容名不符實》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榜,短時間內獲得了網友的大量轉發與評論,進而引發了許多公眾和媒體的關注,市場上的親子旅遊產品一度受到眾人質疑。
市面上親子旅遊產品雖然大受歡迎,但其痛點也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
據新聞報導,親子遊火爆的背後,卻隱藏著「偽親子遊產品盛行」的問題。
如今市面上大多數的親子旅遊產品,只是在一長串旅遊目的地名字後面加上了「親子」兩個字,內容與其他標準旅遊產品並無太大區別。比如:一條「雲南+昆明+大理+麗江+玉龍雪山6日5晚跟團遊」線路,行程裡除了每個兒童贈送小豬佩奇風扇和小豬佩奇貼紙外,並沒有任何親子元素。此外,玉龍雪山的景點安排對於一些年齡較小的小孩而言,並不合適。
目前市場上親子旅遊產品種類繁多,然而主題鮮明、獨家、有特色的親子旅遊產品卻並不多見。
相關調查顯示:70%以上的「親子遊」選擇動物園、主題遊樂園等景區作為旅遊目的地。所以大多數的開發商依舊沿用傳統的「景區+酒店」的開發模式,大都圍繞著主題遊樂園、水上樂園、動物園等項目進行開發設計,產品開發創新能力差,沒有新意。
此外,獨家產品開發難度大、成本高,令許多在線旅遊平臺打了退堂鼓,獨立開發出來的親子產品質量雖好,但高價並不能帶來高銷量的優勢,因而許多在線旅遊平臺紛紛減少了對新產品的開發。
驢媽媽發布的《2018年親子遊消費報告》顯示:
1到4月,平臺親子遊出遊人次相比去年增長近1.6倍。
據攜程數據顯示:
2016年,在線親子遊的市場規模達到207.9億元,增速超過80%,預計2018年將達近500億市場規模。
隨著親子家庭出遊人次的增多,旅遊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大,在線旅遊平臺的更新步伐追不上,親子旅遊產品供給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而導致許多旅遊企業用標準旅遊產品冒充親子產品,以此來填補親子旅遊產品缺口的亂象。
目前市場上的親子旅遊產品並不都是來自旅遊企業,在線旅遊平臺可以提供親子遊產品,線下旅行社可以提供親子旅遊產品,甚至景區、酒店和學校,以及一些校外的補課機構,也都可以獨立提供親子旅遊產品。
一位家長說,他和孩子報名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也參加過校外的補課機構組織的出遊活動。許多旅遊產品的提供者只是依靠自身對親子遊的定位來制定產品服務,行業標準不統一,造成了親子旅遊產品良莠不齊,親子旅遊市場魚龍混雜的現象。
雖然「親子遊」市場已越來越龐大,但仍處於粗放的發展階段。行業亂象詬病難除的情況下,各個在線旅遊企業也存在諸多的問題。
例如:驢媽媽和途牛的親子旅遊板塊佔比小,產品特色不突出。從驢媽媽的驢悅親子板塊中可看到,驢悅親子將親子遊分為四個類別,分別是寶貝玩樂票、寶貝度周末、寶貝遊國內以及寶貝看世界。途牛的瓜果親子遊板塊則分為親子遊中華、放心郵輪遊、親子看世界以及出遊方式四種類別,這些類別裡面的產品種類也並不豐富。
而驢媽媽和途牛在其他板塊的分類卻很多,產品種類也很豐富,相比親子旅遊產品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見他們雖都在「親子遊」領域有所布局,卻無把蛋糕做大的決心,或有把蛋糕做大的決心,但卻無做好的能力。
再比如:途牛網站上出售的親子遊產品都是由自己的開發出來的,有一定的局限性。途牛類似OTA業的京東,網站賣的都是自己的產品,途牛對上遊批發商提供的產品進行篩選、設計,然後打包成自己的產品,通過自營模式進行線上銷售。這種產品銷售模式雖有利於打造自己的品牌效應,也有一定的獲利空間。
但對於消費者來說,與其他在線親子遊平臺的產品是由不同供應商呈現相比,途牛提供的親子遊產品種類未免過少,而且消費者還少了對同類親子遊產品進行比價的機會。
近年來,行業競爭的加劇導致在線旅遊企業營收虧損比不斷下降,就是說每花費一塊錢,所能帶來的收益更小了。
據驢媽媽母公司景域文化財報數據顯示:
2016年上半年公司淨營業收入為26.96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淨營業收入16.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3%,然而淨虧損卻高達2.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33億元虧損擴大了92.59%。
經分析得出驢媽媽的營收虧損比2016年與同期2015年相比下降了不少。
不止驢媽媽營收虧損比不斷下降,途牛亦如此。
相關數據顯示:
途牛在2014年第一季度營收虧損比為9.22,同期2015年營收虧損比為5.36,到2016變為3.74,對比可看出營收虧損比呈直線下降趨勢。
從這些企業的發展情況看出,在線旅遊業務發展並不樂觀,親子遊作為一個細分類別更是雪上加霜。
再者,不少在線旅遊平臺細分板塊眾多,親子遊產品不受重視。
以攜程為例:攜程主要側重商旅,但從目前旅遊市場需求情況來看,休閒旅遊產品(含親子遊產品)在市場中更有優勢。親子遊產品作為休閒旅遊產品中比較重要的一類,市場潛力巨大。如今,多元化發展已經成為OTA成功的標配,親子遊也是一個潛力不小的板塊。
綜合分析來看,表面上看似很風光的OTA大佬們,實際上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依然會遇到許多痛點。
OTA巨頭們都難以避開親子遊的詬病,更別說其他正在發展親子遊的OTA了。因此,OTA要想徵服親子遊的星辰大海,需要解決掉自身的詬病。
首先,在線旅遊企業需要對「親子遊」產品進行精細化運營,並相應的突出旅遊產品特色。產品精細化需要靠在線旅遊企業開發設計出更多的親子專屬旅遊產品,擴大市場份額,突出旅遊產品特色則需要推出一些具有親子主題特色的產品。
如今年途牛獨家推出的「5·15超級郵輪節」,特別針對親子家庭推出親子航線;驢媽媽今年暑期推出的騰格里6日5晚大漠星途、親子研學之旅;攜程旅遊網推出的蘇州小小紳士、窈窕淑女養成記的遊學之旅等。
其次,在線旅遊企業應以自己設計產品為主,供應商提供產品為輔,通過多種渠道豐富親子遊產品種類。
專項調查顯示:43.7%的受訪者期待更高品質的親子旅遊產品。旅遊企業自己設計的產品相對於供應商提供的產品來說,品質更好一些,正好能滿足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對於另一部分想要以市場最低的價格購買親子遊產品的消費者,通過提供旅遊企業以及不同供應商的產品,讓消費者有多種選擇,給他們一個比價空間,讓他們選出最適合他們的親子遊產品。
最後,要對品牌模式進行升級,實現產品多元化,減少營收虧損比。對於一些側重發展非休閒旅遊的企業,可以通過發展親子遊來打開休閒旅遊的市場。用品質優良、種類豐富的親子遊產品開闢休閒旅遊的市場,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有利於提高旅遊企業收入,減少虧損,挽救企業因營收虧損比下降所帶來的破產危機。
總而言之,在線親子遊是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的,在線親子遊成為在線旅遊中非常重要的市場已是必然趨勢。在線旅遊企業如果解決掉了企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敢於要求自己,敢於創新,企業要想要突破瓶頸期,成為親子遊市場中的一枝獨秀也不是不可能。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網際網路,把中國傳統文化與網際網路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網際網路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 ,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