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談判香港回歸事宜,英國拿出三個條約說事,他一句話霸氣回應

2020-12-15 老羅看歷史

中英談判香港回歸事宜,英國拿出三個條約說事,他一句話霸氣回應

各位看官大家好,這裡是老羅看歷史。歷史上的事情很多讓人捉摸不透,老羅用最獨特的眼光帶給大家一種全新的歷史真相,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歷史。我是老羅看歷史的小編又到了今天小編講歷史故事的時間了。我國經過滿清的統治,徹底的走向了與世界發展大勢背道而馳的道路,也徹底扭轉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我們隨後就有了一個很恥辱的近代史,不過我們的先輩們用血肉身軀,慢慢的讓中國人又站了起來。香港當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也被提上了日程,我們應該收回自己的領土。這段歷史我們並不陌生,當時鴉片戰爭爆發以後,滿清戰敗。

於是在1842年籤訂了第一條恥辱性條約《南京條約》,這也就把香港的主權轉交給了英國人。後來又籤訂了《北京條約》,英國隨後又割佔了九龍半島的一些地區。隨後的條約更是將香港周邊的大小島嶼全部都據為己有了。

我們新中國建立以後,是不承認這些屈辱性條約的。我們只是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國政府就多次和英國交涉。當時的租期是99年,隨著越來越近,談判也就越來越緊張了,當時正是轉變中國命運的領導人鄧公。

而英國方面則是號稱鐵娘子的柴契爾夫人,她重新拿出了當時英國逼迫清政府的三條屈辱性條約來說事,她認為這就是英國可以佔領香港的憑證。但是她沒想到的是,鄧公更「鐵」。他說:「主權問題,不容討論!」這句話至今激勵著我們。

香港本來就是我國的領土,英國那是趁人之危而已。這一句霸氣的話,讓鐵娘子啞口無言。她知道英國再想要賴在香港不走是不可能了,但是他們臨走還故意留下了一些問題,就是故意刁難中國,破壞中國的和平穩定,鄧公的談判也預示著中國再也不是曾經那個樣子了。

當時馬戛爾尼訪華,乾隆卻對外界的事情一無所知,當時他提出的就是讓英國能夠在香港停留,以便於通商,一開始他們還是想要和平發展的,但是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根本就看不懂世界局勢了。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這了,希望大家看完能夠有所收穫。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看法。

相關焦點

  • 中英有關香港的三個條約問題
    (《中國叢報》,第12卷第492頁)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遠在訂立割讓香港的《南京條約》一年半以前,該島已被英國強佔了。這種先佔土地爾後逼籤條約的手段,正是外國侵略者慣用的伎倆。武力侵佔香港後,做賊心虛的義律曾於1841年2月1日在香港頒發布告,宣稱他早與琦善「成立協定,將香港全島地方讓給英國統治」。
  • 香港回歸談判歷程
    她堅持按照《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及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享有香港島及九龍半島的主權,但鄧小平明確表明主權問題沒有妥協的空間,雙方無法達成共識。隨後,柴契爾夫人訪問香港,成為首位在任內訪港的英國首相。在記者會上,柴契爾夫人重申三條條約的合法性,並指出所有國家都須要尊重國際條約,否則任何談判皆無法進行。
  •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中英雙方背後的心酸談判歷程你們知道嗎?
    當時小編沒多想可是看了手機以後才想到今年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早上的時候小編還特意看了一下香港的直播,香港回歸真的是挺激動人心的今天小編就做一下香港回歸的專題。香港的回歸離不開中國老一輩的國家外交人員的辛苦努力,今天咱們就看一下這個令人心酸的路程。1997年6月30號午夜,全世界共同見證了一個歷史時刻: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英國的米字旗降下來了,中國的五星紅旗升起來了。
  • 中英兩國政府通過談判解決香港問題的情況
    香港問題是歷史遺留的問題。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一八四○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於一八四二年籤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一八五六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一八六○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締結《北京條約》,永久割讓九龍半島尖端。
  • 中英22輪香港問題談判始末
    深圳此時再一次被委以重任,背後意味不可謂不深長,「香港將被取代」言論隨之不脛而走。處於動蕩中的香港被自己人逼至十字路口。 哈佛大學傅高義教授曾在其巨著《鄧小平時代》中詳細回顧了中英雙方就香港回歸事宜的22輪幕後較量,揭示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來之不易,尤值今人重閱。
  • 九七年,香港回歸,他接管英國軍營,說了一句話,讓全國人歡呼
    關於香港問題,大家一定都十分了解,由第一次鴉片戰爭作為開端,清政府先後三次被迫籤訂條約,將香港割讓給了英國。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距離如今也已多年,當年在香港回歸的前夕,一場盛大的交接儀式舉行了。
  • 新民晚報數字報-香港回歸過程中有哪些隱蔽的梗?
    這其中有個土地買賣的問題。新界如果要賣地,地契上會有個期限,一般買地的話至少要有五十年的期限,所以他希望把這個地契能夠跨越1997年。  然而對於中英雙方來說,收回香港卻不止是一個租約到期的簡單問題。歷史上針對香港問題,中英先後三次籤訂條約,分別是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的《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南端割讓給英國的《北京條約》和將新界及新九龍租借給英國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 英國歸還了中國兩個城市,其中一個是香港,另一個名字十分霸氣!
    但是世人還有一件事並不知情,那就是,香港並非是英國在中國的唯一據點,中國還有一個美麗的海港城市——威海衛,被英國侵佔了,也就是現今的山東威海,名字十分的霸氣。當年這個城市也曾出現在課本中條約裡面,但是卻很少人記得。
  • 香港回歸前他出任駐英大使,親歷中英交涉中的這些「峰迴路轉」
    就在這一天,被英國強佔了150多年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迫使戰敗的滿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條約第一條就是「割讓香港」。1898年,英國又強租九龍半島北部大片土地和附近200多個島嶼,租期99年。為了讓香港回歸祖國,中國仁人志士奮鬥不息。
  • 大事記| 香港回歸談判期間柴契爾盛氣凌人曾激怒鄧小平
    這份報告提出了解決香港問題的十二條方針,後來被稱為「十二條」。但英國人卻絲毫不將「十二條」放在眼裡。1982年9月,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訪問北京。在與鄧小平的會晤中,剛剛取得馬島戰爭勝利的她高調堅持「三個條約有效論」, 完全無視中方提出的「十二條」方案。魯平:她氣勢洶洶。
  • 紫荊花綻放風雨中香港回歸祖國的前前後後
    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的他,因為一生勇于堅持原則,無私無畏,被毛澤東主席稱為開「鋼鐵公司」的。  會談一開始,柴契爾夫人先聲奪人地說,必須遵守有關香港問題的三個條約。  這句話透出,英國人還幻想,把香港這個會下金蛋的鵝留在自己手裡,還想堅持說《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是合法的。  可惜英國人打錯了算盤,他們的對手不是阿根廷。
  • 香港大學生赴英「聽證」 聲稱英國應重啟《南京條約》
    在港參與「佔領」英國總領館行動的香港大學學生Hui SinTung及中文大學學生Tang Chi Tak則稱,中央政府多次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包括「剝奪」內文訂明港人能繼續享有的新聞自由、集會自由及普及選舉權利,英國應該迫使中國「履行」聯合聲明並做出譴責,甚至重啟《南京條約》及《天津條約》。此外,民主黨主席劉慧卿18日也通過視像向英國國會「作供」,稱英國有責任保障香港的自由和生活方式。
  • 1997年,英國為何歸還了整個香港,而不是按照條約只歸還新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香港就是一整個租借給英國的,然後到了1997年,中國便順勢收回了。但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香港分成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分別割讓了香港島和九龍,請注意這是割讓給英國的。
  • 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又稱香港主權移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政府根據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的雙方共同承諾,於1997年7月1日開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將香港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歷史事件。
  • 除了香港,我們還和英國通過談判收回了哪些領土?
    你還記得2017年舉行的「香港回歸20周年」的盛大節日嗎? 說到「香港回歸」,必須從《南京條約》說起。 當時,由於清政府的無能,與英國籤訂了這項不平等條約,從此屬於中國的香港不得不租給英國使用。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通過外交和壓力讓英國歸還中國香港,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歷史國策。
  • 香港回歸時,按照條約英國只需歸還新界,為何卻歸還了整個香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香港就是一整個租借給英國的,然後到了1997年,中國便順勢收回了。其實真相併不是這樣的,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驚訝,為什麼呢?因為英國租借的其實只有香港的九龍和新界,並不是一整個香港。根據《中英南京條約》,清朝割讓香港給英國。
  • 這座城市也曾劃給了英國,比香港回歸得早,如今富裕得不像話
    談及到曾經從中國脫離,然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重新回歸的中國領土,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香港與澳門。這兩塊從中國割出去的領土一直是中國人的心頭肉,而香港、澳門的回歸也是祖國不斷強大的證明。但是有一座城市也曾經劃給了英國,在香港與澳門回歸之前就歸還給了中國,若不是熟知中國歷史的小夥伴可能還沒聽說過這座城市。這座城市自回歸至今,已經是個擁有年生產總值3400多億元的富裕城市了,而這座城市的名字也十分霸氣,他叫——威海。威海這個名字有一個十分霸氣的寓意,就是威震海疆。
  • 香港回歸前,英國歸還了一個城市,名字很霸氣,現在很有錢
    ——塞萬提斯(西班牙)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80,閱讀約2分鐘提到近代以來回歸祖國懷抱的領土,最常提到的就是香港和澳門。這兩塊領土浸透著中國人民的淚水,它們的回歸也是中國國力逐漸強大的證據之一。英國在把香港歸還中國之前,也歸還了一個中國城市。與廣為人知的香港不同,這座城市鮮為人知,但現在卻非常富有和著名。它是山東威海。一八九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日軍撤出威海衛。次日,英國海軍趁機佔領劉公島。當年7月,英國強迫清政府在北京籤訂《中英租借威海衛協定》。由此,威海開始了長達32年的被強租歷史。
  • 97年香港回歸的難忘時刻:英國王子臉色鐵青,港督女兒哭成淚人
    周所周知,香港是我們國家的一部分,但是曾經在歷史上由於統治者的無能,不得以籤訂合約《南京條約》,其中就有一點,就是把香港島給予英國,讓香港不得不成為了英國的一部分。而香港也是在英國人的手中,掌握了一百五十年之久,在這期間,也有著很多的人呼籲想要將香港奪回來,也就是在這些呼聲中,終於在1997年的時候,香港回歸到了祖國的懷抱,下面這張照片正是彭定康,他正在低頭接下他們國家的撤下來的國旗,這個人也是香港最後一代港督。
  • 【海外網深一度】又拿香港「護照問題」說事,英國究竟要幹什麼
    這已經不是英國官方第一次以所謂「歷史責任」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此前,詹森曾在《泰晤士報》發表署名文章,題目就是《香港危機:我們將履行義務而不是離開》。文中聲稱,英國可能會向300萬擁有申請BNO護照權力的香港人敞開大門,允許他們在英國的居留籤證從6個月延長到1年,同時允許他們在英國工作,工作期間可以按照英國移民法申請公民權長期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