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曝馬爾地夫酒店「歧視中國遊客」潛水歧視最大

2020-12-14 中國網

不提供熱水是擔心只吃泡麵不消費

是我們的旅遊「觀念」落伍了,還是老外不懂中國人?

馬爾地夫旅遊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到馬爾地夫旅遊的中國遊客近23萬人次,比上一年增長15.6%,中國連續第三年成為馬爾地夫最大客源國。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遊客佔馬爾地夫接待外國遊客總數的24%,也就是說,馬爾地夫每四個遊客中,就有一個中國人。

「看上去不止這些。」剛剛從馬爾地夫回來的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島上至少一半是中國人,海灘上還能聽到熟悉的南京口音。

中國遊客,似乎成了馬爾地夫旅遊業的支柱之一,但是近日網上的一則消息讓不少打算前去度假的遊客傷了心。「酒店擔心中國遊客都在房間吃泡麵,就不會去餐廳消費,所以就將中國遊客房間內的熱水壺都撤走了。」發帖人是一名在馬爾地夫伊露薇麗島某酒店工作的中國人。該帖一出,引發網友關注,「吃個泡麵也要被限制?」

起因

酒店:有了熱水就只吃泡麵 撤掉中國遊客房間的熱水壺

馬爾地夫,中國遊客已經親切地稱這裡為「麻袋」,這裡有近百個島嶼被開發成度假勝地,幾乎每個島嶼就是一所酒店式度假村,大部分度假島嶼都配備了中文管家。

「一直聽說馬爾地夫很美,就想趕在淹沒之前去體驗一番。」帶著美好的願景,28歲的趙建科去年10月來到馬爾地夫相對冷門的伊露薇麗島The Beach House酒店工作。

「酒店檔次在當地也是中等偏上。」剛開始,趙建科很享受。但是去年12月底,酒店開始給予中國遊客「特殊待遇」。最讓趙建科想不通的是,酒店將中國遊客房間內的熱水壺撤走,理由竟然是「有了熱水壺中國遊客就不會去餐廳消費,整天在房間吃泡麵。」

趙建科記得很清楚,過年前有一位老太太到島上旅遊,腸胃不舒服,想喝熱水,總經理的回答卻是依然「不能提供熱水。」

在國內的旅遊論壇上,出國玩帶幾盒泡麵似乎是「天經地義」。遊客不去餐廳消費,其實並非只為省錢,「因為不少遊客吃不慣這裡的口味,」趙建科說,中國廚師被辭退,酒店停供中餐,遊客只能吃西餐、燒烤、咖喱和奶油,「吃慣了大米的中國人,天天吃這些哪受得了?」

調查

自帶泡麵寫入旅遊攻略中 歐美酒店確實難有熱水壺

去過馬爾地夫度假的中國遊客,或多或少會為每天吃什麼而頭疼。不是沒吃的,而是太貴。

秦海去年與妻子去馬爾地夫天堂島度蜜月,藍天、沙灘、碧海的確很美,從浪漫天堂回到煙火人間,兩人又很頭疼,「物價太高了,一個荷包蛋15美金,一頓海鮮大餐要200多美金起步。而且每天吃西餐很不習慣。」幸虧度假之前帶了幾包泡麵,「不然每天吃飯都要花上千元,何苦?」

途牛旅遊網的工作人員表示,伊露薇麗島南京暫時還沒有組團,不過在馬爾地夫其他島嶼上也存在著沒有電水壺供應的問題,「如果遊客選擇的島嶼不含的話就需要遊客自己去餐廳就餐,不過很多自助行的遊客會選擇自帶泡麵,一些攻略和旅行社的出境須知上都會推薦。」

網絡上,趙建科的帖子也帶出了關於馬爾地夫的投訴。著名編劇寧財神也發微博力挺,「每次去馬爾地夫,必須帶幾樣救命:方便麵,榨菜,阿香婆。」本報官方微博發起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網友表示,「如果目的地國家允許,將根據自己對當地食物的接受程度自行選擇是否攜帶泡麵。」網友「小鳥唱hip-hop」說,歐美酒店確實難得有熱水壺,不過可以向前臺借一個,但每個房間都有咖啡機。對於「中國胃」來說,有咖啡機煮熱水能喝口暖茶確實舒坦。

延伸

內地馬爾地夫代理喊冤 擔心吃得貴可選「一價全包」

隨著近年來馬爾地夫旅遊的不斷升溫,網絡上關於馬爾地夫投訴的帖子也越來越多。不僅是酒店住宿,餐飲、潛水等項目均有遊客投訴,馬爾地夫在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方面存在嚴重問題。國內的一些馬爾地夫旅遊度假的代理表示自己有點「冤」,一家馬代代理稱,其實代理做的是提供代訂房間和機票的服務而已,利潤非常有限,酒店在管理上出各種問題是代理無法控制的。「後期也沒有能力去協調馬爾地夫酒店給予客人賠償。」

對中國遊客如何在馬爾地夫得到更好的旅行體驗,業內人士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馬爾地夫島嶼排名越高、酒店管理集團全球連鎖,那麼管理就越完善,服務就越好。「語言不通可以選擇有中文管家的島。此外,選擇旅行社時也要注意,有的都經過幾級代理了,多選幾家參考。」如果感覺島上餐飲費用較高,可以選擇「一價全包」的島,所付費用包括所有住宿和餐飲。

截至3月5日下午,趙建科的帖子在微博已被轉發8萬餘次。記者發稿前,針對伊露薇麗島度假村「熱水門」,一家國內代理通過微博回應,酒店近期會出公告。「至於事情怎麼樣,大家看看酒店說法吧。」記者了解到,該度假村此前一直是希爾頓酒店集團管理,而近期才由馬爾地夫一家規模較小的集團接管。

還有一種聲音是,中國遊客的「旅遊觀」是否需要轉變,從單純的講究性價比,到全身心方式享受假期。「在馬爾地夫,老外往往就是在沙灘上曬太陽放鬆,很少在其他項目上奔波。」

新聞連結

最大「歧視」在潛水

潛水,不管深潛還是浮潛,都是馬爾地夫的特色之一。馬爾地夫多個度假村對中國遊客進行潛水項目,都有一定的「限制」。

在天堂島,潛水中心規定,凡是中國人來天堂島diveoceans做體驗潛水的,統統只能下潛3米,時間為半小時,收費還是原來的188美元。在卡尼島,只有中國遊客需要通過一項考試才能進行潛水,無法通過的將不能參與該項目。度假村工作人員稱,這是為了遊客安全考慮。但不少遊客反映,只有中國遊客被要求參與這項考試。「潛水報名前問國籍,日本韓國的都不需要。」

伊露薇麗島的價格

馬爾地夫伊露薇麗島,原名瑪娜法魯島,擁有馬爾地夫著名的海灘,同時也是探險的理想地方,2007年12月開幕,是馬爾地夫最北的度假村。該島擁有著馬爾夫的傳統,同時又帶有與眾不同的亞洲風情。

目前該島4晚6日含杭州直飛的機票,每人報價17450元,這個價格中包括文中所述的酒店The Beach House住宿、早餐。

一家馬代在微博透露,該島的優勢在於價格相對便宜,水上屋比沙灘屋還要便宜,都帶泳池。「浮潛不好所以贈送深潛,超級豪華水飛是亮點。」該度假村設有水上飛機候機室。

記者 梁 瑩 甘文婷

相關焦點

  • 中國遊客在杜拜帆船酒店花錢享受歧視,赤裸裸的揭秘!
    杜拜帆船⛵️酒店一直都是酒店從業者的膜拜對象,頂尖奢華的象徵。也是中國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但是,你或許不知道,很多中國遊客去了杜拜帆船⛵️酒店不是去享受,而是花大價錢去買赤裸裸的歧視。一位曾在杜拜帆船酒店工作過的朋友,為您揭秘,酒店是如何歧視中國遊客的:雖然那些事情曾經深深刺痛了我一個中國人的神經,讓我一直在反思中國人到底怎麼了?
  • 日本遊客本性「暴露」:竊取物品,歧視外籍人員,「苦」了酒店
    繼日本品牌服裝店被「哄搶」後,日本酒店也難逃日本遊客的「魔爪」。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之下,日本經濟遭受了極大的衝擊。據日本統計局數據顯示,日本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度時暴跌28.8%,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最高紀錄。為了儘快恢復經濟,促進國內消費,日本政府推行了振興經濟方案「Go To Campaign」。
  • 中國遊客馬爾地夫潛水撈珊瑚 潛水教練譴責(圖)
    近日,一條名為《中國遊客馬爾地夫海底撈珊瑚拍照上傳,請保護海洋環境》的帖子引起了無數網友的關注,發帖人爆料稱,一位中國女遊客在馬爾地夫度假潛水時,曬出了自己剛撈出的珊瑚照。對此,許多網友質疑稱,「海洋生物能否據為己有?」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則表示,該遊客的行為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
  • 香港的「歧視」嚇跑內地客?
    對於商家來說,「五一」假期真的與「黃金」相連,但今年的「五一」,香港「黃金」褪色,內地遊客減少,零售酒店業績下滑。    香港旅遊業界給出的解釋是,內地遊客的出遊與消費已經多元化發展,不再只集中在「五一」、「十一」,遊客人數的消漲是業界常態。    這是一種說法。但今年春節以來,香港街頭的「驅蝗」、「五一」假期前針對內地遊客發起「攝影大賽」等一系列歧視活動,恐怕才是造成內地遊客減少的主因。
  • 致在杜拜帆船酒店花錢買歧視的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每次想起中國人傻傻在帆船酒店被歧視的那一幕幕,我就有了把那些事情寫出來的衝動。今天當我在新聞中聽到有微博網友爆料英國希斯羅機場第二航站樓免稅店對中國客人歧視的消息,我在網上看了全文後卻覺得這一點都不稀奇,如果說提高對中國人兌換優惠券的門檻也能叫歧視的話,那麼我在杜拜帆船酒店所目睹的中國客人被歧視的現象都能叫「非人」的歧視了。
  • 致在杜拜帆船酒店花錢享受歧視的中國人!
    這就是我在杜拜帆船酒店的親身經歷: 我一個中國員工被強迫要求去歧視中國人。或許這不是最諷刺的,最諷刺的是中國客人給杜拜帆船酒店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入住率,旺季尤其是中國節假日的時候甚至是50%的入住率, 這樣一個入住率靠中國人撐起的七星級酒店為何對中國客人不但不感恩,反而還赤裸裸地歧視 ?
  • 馬爾地夫獲全球最佳潛水目的地 前十月接待遊客超百萬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魏欣寧)近日,由《潛水》雜誌揭曉的2017年旅遊大獎中,馬爾地夫在「全球最佳潛水目的地」排名中名列第五。同時,馬爾地夫奧露島度假酒店(OBLU by Atmosphere)被授予「全球最佳潛水度假酒店」,馬爾地夫的多家船宿(Liveaboards)也躋身「全球十大知名船宿榜單」之列。
  • 納米比亞大使駁斥本國公民:中國沒有歧視你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近期因所謂「奈及利亞公民在廣州遭到不當對待」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各種號稱「中國歧視非洲人」的惡意言論在非洲輿論甚囂塵上。好在,也有非洲國家官方人員注意到了這種趨勢,積極站出來予以澄清說明。
  • ...批大阪酒店設「日本人專用樓層」 酒店:已經改正 絕不歧視中國人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阪市內一家酒店稱自2月下旬起,不斷收到「是否有中國人入住」的問詢,遂於本月初推出「日本人專用樓層」,規定住客必須擁有「日本國籍」。因此舉涉嫌「歧視住客」,該酒店引來大量批評。
  • 日本衝繩疑似歧視中國遊客 不租車輛天價收費
    據《東方新報》報導,中國和韓國是日本最大的入境遊客來源地,兩國遊客為日本帶去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日本政府也一直在加大吸引兩國遊客的力度。但是與此同時,日本旅遊行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部分地方甚至出現歧視、坑騙中韓遊客的現象。
  • 躲著可以,別歧視我們中國人!
    這是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嚴肅時政類周刊,副標題為「當全球化成為致命危險」。對此,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當地時間1日就此表明立場稱,製造恐慌、相互指責、甚至種族歧視毫無益處,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共同應對。 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正在全力以赴地應對這場罕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時,這樣極具煽動性與歧視性的媒體宣傳,無疑是對中國人民感情的巨大傷害,也引起了外國部分網友的不滿。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這種種族隔離制度實質上就是一種種族歧視行為。 南北戰爭解放黑奴,沒有根除種族歧視問題 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解放了黑奴,從這開始在法律上承認了黑人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白人和黑人似乎相安無事。
  • 大阪酒店設「日本人專用樓層」 被批後改正:絕不歧視中國人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阪市內一家酒店稱自2月下旬起,不斷收到「是否有中國人入住」的問詢,遂於本月初推出「日本人專用樓層」,規定住客必須擁有「日本國籍」。因此舉涉嫌「歧視住客」,該酒店引來大量批評。
  • 醒醒吧,沒骨氣的中國人!致在杜拜帆船酒店花錢享受歧視的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每次想起中國人傻傻在帆船酒店被歧視的那一幕幕,我就有了把那些事情寫出來的衝動。今天當我在新聞中聽到有微博網友爆料英國希斯羅機場第二航站樓免稅店對中國客人歧視的消息,我在網上看了全文後卻覺得這一點都不稀奇,如果說提高對中國人兌換優惠券的門檻也能叫歧視的話,那麼我在杜拜帆船酒店所目睹的中國客人被歧視的現象都能叫「非人」的歧視了。
  • 日本衝繩公然歧視中國遊客?!不租車輛!天價收費!
    中國和韓國是日本最大的入境遊客來源地,兩國遊客為日本帶去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日本政府也一直在加大吸引兩國遊客的力度。
  • 中國遊客被侮辱後,華人親自說出在瑞典遭遇:瑞典人很歧視中國人
    那就是中國遊客在瑞典旅行時被瑞典警察扔到瑞典當地的一座墳場的事。此事件一經曝光,引起了全世界高度的討論。   有一位常年居住在瑞典的華人先生說。
  • 寫具有歧視中國的牌子,中國遊客不買帳,泰國該何去何從?
    現在泰國後悔了,因為他們放置歧視中國的牌子,導致中國遊客減少,影響了他們收入,如今尋求我國原諒,並乞求中國遊客的到來。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多資源消耗就多,需要的產品數量也就多,而泰國又盛產水果,因此我國每年都會從泰國進口大量的水果。
  • 杜拜7星酒店,歐美人尊為上帝,中國人卻頻受歧視
    春節期間,不少小夥伴們都選擇了出境遊,杜拜作為買買買勝地,當然吸引了不少的國內遊客。除了買買買,入住阿拉伯塔酒店也是眾多人的選擇之一,阿拉伯塔酒店就是大家俗稱的帆船酒店。但是就在近日一名自稱「帆船酒店的中國員工」卻爆出帆船酒店歧視中國人的醜聞。博主稱此事件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並表示自己身為「中國人」實在難以忍受酒店的歧視行為,一定要發文曝光。唯獨中國客人不能坐沙發博主回憶,在某日的上午10點到11點之間,她在前臺接待客人。
  • 柬埔寨首相洪森:歧視中國人就是扼殺本國經濟
    來源:中國新聞網洪森:歧視中國人就是扼殺本國經濟(抗擊新冠肺炎)洪森:歧視中國人就是扼殺本國經濟中新社金邊2月11日電 (記者 黃耀輝)柬埔寨首相洪森11日在出席當地一場活動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非常時期,某些國家和地區歧視中國人的做法就是扼殺自身國家的經濟。
  • 42名中國遊客馬爾地夫涉險
    本報訊據《新京報》報導:5日,42名中國遊客在馬爾地夫首都馬累附近海域潛水時遭遇風浪,在潛水艇中顛簸兩個多小時後被救起。昨日,記者從一位涉險的中國遊客處獲悉,大部分遊客將於9日返回國內。  北京遊客佟女士向記者講述了遇險經歷。4月底,她報名參加了北京一家旅行社組織的馬爾地夫「天堂島激情行動」項目,交了7900元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