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到底準不準?氣象專家有話說

2020-12-06 天眼新聞

想要正確應對變化莫測的天氣,少不了要關注天氣預報。但人們常常會發現,好像自己感受到的氣溫,和氣象局對外公布的數據不一樣。  難道,是天氣預報真的不準嗎?  「當然不是!」貴陽市氣象臺正研級高工姚正蘭告訴記者,市民會覺得數據有所偏差,完全是因為客觀因素造成的。

5月7日,天眼新聞記者來到貴陽市氣象局地面觀測場,看到了「天氣預報」的真容。  陽光下,4個百葉箱均勻的分布在東山頂上的貴陽氣象站地面觀測場內,佔地面積750㎡,每個箱體裡面分別裝載著自動站主站的溫溼度傳感器、人工站乾濕球溫度表及最高最低溫度表、備份自動站溫溼度傳感器、人工站溫度及溼度自記儀。  「該觀測點是按照全國統一標準建造的,百葉箱全面通風,底部為草地,周邊空曠無遮擋,溫度探頭放在離地面1.5米的百葉箱中,不會被太陽直射,所測量出來的就是實打實數據,也就是氣象局對外公布的實際氣溫。」姚正蘭告訴記者,人們平日裡生活在市區,周邊環境複雜,不論是水泥地、汽車尾氣、玻璃反射還是海拔不一,都會產生熱島效應,同時還有風速等因素,使得人體所感受到的氣溫往往與實際溫度有所偏差。  姚正蘭表示,氣象部門不僅僅是為公眾提供穿衣、出行氣象指數預報,更重要是的為服務防災減災、地方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等諸多工作提供氣象數據支撐。所以,市民們在出行前除了及時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預警信息外,參考實際情況也很有必要。通訊員 石奎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穎編輯 任詩音編審 李劼

相關焦點

  • 夏天天氣預報為老是不準? 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根據預報,今天,我省黃河以南多雲間陰天,大部分地區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其他地區則是晴天間多雲。有雨來訪,氣溫該降低了吧?據氣象專家分析,一則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分布不均,降溫效果有限,二則降水時間較短,高溫還沒被打壓下去,就又再次抬頭。明天白天,全省又將是晴天到多雲的天氣。到了周五下午、周六白天,我省淮河以北將出現多雲到陰天的天氣,大部分地區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
  • 中央氣象臺吐槽:「天氣預報不準」
    「害,又來騙人了……」「男人的嘴,騙人的__」「這天氣,咋能信呀?」……那麼問題來了天氣預報,到底準不準呢???第一,首先要明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嗯,不是百分百保準那種。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第二,不管你們是從什麼平臺獲取天氣預報,一般能看到的都是基於本人地理信息的城市預報。
  • 怎樣看天氣預報準不準
    氣象臺的同志說,其實在天氣預報的表述中,白天是指早上8點到晚上8點,氣象臺並沒「瞎報」!    這種現象並非個別。比如某地報雷陣雨,事後有市民到臺裡反映說,「就掉了幾滴雨,你們預報錯了」。然而實際上,出現打雷並伴有陣性降水就是「雷陣雨」,雷陣雨並不一定意味著大雨。    由於公眾對不同預報產品的含義理解有偏差,產生了「預報不準」的誤解。
  • 中央氣象臺吐槽:「天氣預報不準」
    「害,又來騙人了……」「男人的嘴,騙人的__」「這天氣,咋能信呀?」……那麼問題來了天氣預報,到底準不準呢???第一,首先要明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嗯,不是百分百保準那種。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第二,不管你們是從什麼平臺獲取天氣預報,一般能看到的都是基於本人地理信息的城市預報。
  • 夏天天氣預報為老是不準? 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根據預報,今天,我省黃河以南多雲間陰天,大部分地區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其他地區則是晴天間多雲。有雨來訪,氣溫該降低了吧?據氣象專家分析,一則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分布不均,降溫效果有限,二則降水時間較短,高溫還沒被打壓下去,就又再次抬頭。明天白天,全省又將是晴天到多雲的天氣。到了周五下午、周六白天,我省淮河以北將出現多雲到陰天的天氣,大部分地區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
  • 天氣預報到底準不準
    為什麼會感覺預報不靠譜 人們感慨,沒活多少年,N年不遇的極端天氣卻趕上好多次了。事實上,科學家和公眾的評判標準有很大不同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天氣預報說,某地有50年不遇的暴雨,某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
  • 天氣預報準不準?——關於概率預測
    我總覺得小時候的天氣預報比較科學,該說啥說啥,明天中到大雨三級風,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至於下不下那再說。現在可好,降水概率60%,這叫啥態度,報不準你可以說不一定,啥叫60%?那到底是下雨還是不下雨?有沒有人也這樣質疑過?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 客觀預報不準還是主觀感受差異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每逢暴雨或高溫預報之後,似乎總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的說「天氣預報越來越準,說下雨就真的下雨了」,有的卻說,「又被忽悠了,說好的暴雨為何遲遲不來」「說好的暴雨為何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這些爭議的背後,是否有人們認知上的差異以及主觀感受的不同,客觀上的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我國天氣預報的水平又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不如學看氣象雷達圖
    今天早上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的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居然官方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編輯部的同事也經常吐槽說我寫的天氣預報不準,「說下雨又不下雨,騙子!然後就有今天上午這一幕,中央氣象臺髮長文怒回: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原文如下:第一,首先要明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嗯,不是百分百保準那種。
  • 開眼界了,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看到後面已笑瘋
    今天早上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的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居然官方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編輯部的同事也經常吐槽說我寫的天氣預報不準,「說下雨又不下雨,騙子!說天晴又下雨,我再也不相信了你!」但這樣官方明確說自己不準,還是頭回見。我花了一點時間研究了下來龍去脈,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 從美國暴風雪烏龍看天氣預報的不確定性
    這場之前預報的「史上最強暴風雪」結果下得平淡無奇,與7000多個航班取消、7個州宣布緊急狀態、紐約等城市封城的大動作形成鮮明反差。虛驚之後,許多美國人不禁要問:天氣預報的「史上最強暴風雪」下到哪兒去了?    天氣預報不準,其實是整個氣象界都面臨的問題,估計很多人都聽過對天氣預報不準的抱怨或吐槽,但這次美國氣象人員鬧的烏龍比較大。
  • 預報說要下雨偏偏陽光燦爛 天氣預報為何不準
    前幾天不是一直預報陰雨相間,為什麼卻陽光燦爛?這幾天的天氣預報為啥這麼不準?別著急,對於這些問題,本報記者特地請教了氣象專家,給您一一解答。另外,也告訴大家一聲,今天冷空氣就會殺到,降溫和雨水真的要來了。24.2℃,60多年同期最高溫「有多少人是走在大街上想當街脫衣服的!」「早上穿冬衣走15分鐘都出汗了啊!!」
  • 男演員出海玩帆板突遇颱風,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不準!
    今天早上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的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居然官方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編輯部的同事也經常吐槽說我寫的天氣預報不準,「說下雨又不下雨,騙子!說天晴又下雨,我再也不相信了你!」但這樣官方明確說自己不準,還是頭回見。
  • 在冰島體驗天氣預報之準 冰島人像氣象專家
    在南部小城維克才算真正遇到惡劣天氣。酒店前臺提前貼出天氣預報:次日有暴風雪,絕無旅行條件。我們猜想這是酒店保障客人安全的保守舉措——誇張天氣的惡劣程度。暴風雪當天我們正好安排了探訪冰洞,這是只有在冬季才能獲得的特別體驗,如果因天氣錯過實在可惜,所以反覆跟前臺確認天氣,仍抱有一線希望。前臺的工作人員把電腦屏幕轉給我們看。屏幕上是天氣預報,顯示冰島全境籠罩在暴風雪中。
  • 在冰島體驗天氣預報之準,冰島人像氣象專家
    在南部小城維克才算真正遇到惡劣天氣。酒店前臺提前貼出天氣預報:次日有暴風雪,絕無旅行條件。我們猜想這是酒店保障客人安全的保守舉措——誇張天氣的惡劣程度。屏幕上是天氣預報,顯示冰島全境籠罩在暴風雪中。不同地區的顏色和圖案並不一樣,預報可以細緻到公路某一段的風力、溫度、降雪量、公路積雪、是否有浮冰,以及每個小時某區域的天氣會好轉或變惡劣。這些色塊和線條過於抽象,並沒有說服我們。當時維克陰沉且下著雨,但無論如何沒有到難以出行的程度。況且在我看來天氣預報僅僅是參考,我早已習慣這種預測的不準確性。
  • 今年汛期,天氣預報真的不準嗎,為什麼會這樣?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發現很多朋友在文章後留言,說今年汛期的天氣預報好像不太準,或者沒有以前準了。有人甚至說,報下雨就晴天,報晴天就下雨;有些知識豐富一點的網友說,今年的雨帶總是比預報的偏南,最大雨量總比預報的還大。那麼,今年的天氣預報,是不是真的不準呢?
  • 你知道為什麼我們的手機天氣預報不準嗎?
    現在大家出門之前都會習慣的看一下天氣預報,大致感知一下當天的溫度及天氣,以便出行。但是小編卻覺得天氣預報員是「最不靠譜的人」,說多雲卻下雨,說大雪卻沒見著雪花……那為什麼,天氣預報總讓人覺得不準呢?各地氣象相關部門根據不同高度和地面上各因素的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由專門人員分析判斷:什麼地方可能有雨、雨量大概多大、可能什麼時候發生等等。再發送給新聞媒體,由新聞媒體發布給廣大受眾。所以,天氣預報準不準主要看天氣系統的運動是不是按照原來規律發展,預報員的判斷是否正確和經驗是不是豐富等。
  • 專家警告:我國天氣預報可能不準
    除了疫情本身帶來的社會停擺、醫療資源緊張等一系列問題外,現在專家也指出,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我國的天氣預報變得不準!近日,來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ECMWF)的報告中指出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一個新問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多個國家宣布停航,飛機飛行次數明顯減少,這也減少了飛機飛行時在大氣層內的觀測,這些觀測值能夠幫助ECMWF估算地球系統的狀態。
  • 馬年三場雪全命中 天氣預報準靠的是什麼?
    和前兩輪降雪一樣,氣象部門均發出了和實況相符的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為什麼越來越準了?18日,記者前往南昌市氣象臺一探究竟。  空中雷達和地面觀測站顯威  南昌市氣象臺裡有個寬敞大廳,名為「氣象監測預警中心」,集監測、預報、預警等多功能於一體。  南昌市氣象臺臺長唐傳師說,「種種觀測設備中,氣象雷達的作用很大。」
  • 氣象專家:不準確 10天以上的預報準確度有...
    這幾天,不少西安市民都看到了有人在朋友圈轉發的「12月30日西安降溫至-15℃」的帖子,部分市民表示很擔心,「今年感覺確實比較冷,這個消息到底是真的嗎?是不是需要準備更厚的衣服?」  為此,華商報記者12月20日聯繫了西安市氣象臺的氣象專家。氣象專家表示,目前的天氣預報,對於三天內的溫度預測得比較精確,但如果說對10天後的溫度預報得如此具體,肯定是不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