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正值旅遊淡季,遊人稀少。我獨自在靖邊波浪谷望見一個古代先賢。那遙遠的遠方,蘇格拉底披著床單,一動不動地坐在紅色的巖石上,仿佛永遠在思考著: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永恆?
是的,蘇格拉底很忙,一直很忙。但他幾乎沒有財產,也沒有營生,就是裹著一個破床單,幾乎整天在雅典廣場向過往的路人提問各種哲學問題。
他收徒弟又從不收錢,作為一代名師,他的課全是免費的,那他是靠什麼生活的?
蘇格拉底長的很醜,娶的老婆也是一個母夜叉,但是他死的很美。
他為了守護正義的哲學,維護法律的尊嚴,甘願被雅典法庭處死。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槿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死後,他的學生和學生的學生都很牛,他有個學生叫柏拉圖,柏拉圖有個學生叫亞裡斯多德,這三人被後人並稱為古希臘「三賢」。
一陣大風過去了,蘇格拉底不見了,走了?在他被關押期間,很多朋友為他提供幫助要救他出去。蘇格拉底認為沒經過公開辯論就私下逃走是不正義不道德的。
蘇格拉底這輩子是靠什麼來生活的。蘇格拉底的才華讓他有很多朋友。而且這些朋友還都挺有本事,從雅典大牢裡都可以放他出來,更何況是在生活上支援蘇格拉底一些財物呢。單從這幾點來分析,蘇格拉底的生活根本不成問題,即使他什麼也不幹也不會餓死的。這就是有道德有號召力的好處,當然,也可以說這是「智慧」的力量。
這讓人猛的回到現實,現代化社會,才華和謀生,早已經物是人非了。
但是這乾涸的巖石間我望見仍有一汪藍色的清水,它從來就不曾枯竭過。
蘇格拉底死了,但他的精神仍在世上,仍然是清澈見底的透明。
但是這時,湧入一股遊客潮流,他們奔走著,喧囂著,打斷了我剛才的思緒。
我猛然有一個衝動,我,該不該走上前去,問他們每個人一些哲學問題。
每個人不同的回答,代表著每個人不同的思考。
也許這些萬人的思考和千百種答案,正是蘇格拉底哲學才華的真正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