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越冬候鳥陸續集群北遷 遮天蔽日蔚為壯觀

2020-12-19 瀟湘晨報

央視網消息:隨著天氣變暖,在洞庭湖越冬的候鳥陸續向北方遷徙,它們分種群集結的場面蔚為壯觀。

這兩天,在湖南省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湖水域,成千上萬的綠翅鴨變得非常活躍。它們集群起飛,形成列隊;時而俯衝翱翔,時而交叉穿梭;似團團烏雲,又像陣陣旋風。

此外,小白額雁也準備啟程北遷。東洞庭湖是 " 全球小白額雁主要的越冬地之一 ",今年調查數量達 12428 只。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總工程師 姚毅:小白額雁是在北極圈苔原地繁殖的,在我們洞庭湖是冬候鳥,在雁類裡面它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

根據今年 1 月份的統計,洞庭湖越冬的候鳥數量達 24.7 萬隻,目前一半以上的冬候鳥已經陸續向北方遷徙,其他候鳥也在整裝待發。

來源:央視新聞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洞庭湖越冬候鳥「先頭部隊」率先歸來(視頻)
    鶴類以家族為單位,即使是遷飛時集群數量也僅為40-50隻,它們是涉禽,覓食時「(鶴)行必依洲渚」,主要棲息在沼澤、淺灘、蘆葦塘等溼地,雖是雜食動物,但以植物根莖、種子、嫩芽為主。如此大規模的鶴類集群出現在同一片稻田內覓食,是近年來在洞庭湖區域極為罕見的現象,這也吸引了大批觀鳥愛好者的前來,大家都爭相按下快門,記錄眼前的壯觀景象。但在攝影師「鳥叔」彭祥林眼裡,欣喜之餘又有一份憂愁。鳥叔常年在洞庭湖拍攝候鳥。他像守護寶貝一樣守護每年飛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對它們的習性了如指掌。
  • 遮天蔽日!成千上萬候鳥翔集黃河口越冬
    山東東營,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成群結隊的鳥兒在溼地內飛翔盤旋、嬉戲覓食,成千上萬隻候鳥展翅齊飛,遮天蔽日、蔚為壯觀。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憑藉鹹淡水交匯的特殊環境,為候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在全球主要的候鳥遷徙路線中,有兩條會經過黃河三角洲。通過溼地保護與修復工程與多年持續生態補水,保護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各種溼地植物和豐富的魚蝦吸引了每年數百萬隻候鳥來這裡遷徙越冬、繁殖。
  • 南洞庭湖修復溼地生態 迎接候鳥越冬
    紅網沅江市分站12月15日訊(記者 盛擁軍)每年12月至第二年的2月,是候鳥在洞庭湖越冬的集中期。為進一步加強南洞庭湖溼地的保護,沅江市開展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岸線、洲灘及緩衝區、實驗區生態修復工程,目前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
  • 天氣逐漸轉暖 在草海越冬的黑頸鶴陸續北遷
    近日,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在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的黑頸鶴陸續北遷。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黑頸鶴重要越冬棲息地之一,每年十一月份到次年三四月份,大量黑頸鶴到草海越冬。
  • 洞庭湖區瀕危物種小白額雁等越冬水鳥達11萬餘只
    新華社長沙3月26日電(記者周楠、周勉)記者從湖南省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部門了解到,環洞庭湖區春季遷徙水鳥調查日前結束,共監測到在洞庭湖區的越冬水鳥115942隻,其中全球瀕危物種小白額雁監測到12428隻,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加。
  • 我省遷徙候鳥約350種,佔全國候鳥種類的一半以上丨東方白鸛開始北遷
    隨著北方大地回春,東方白鸛等鳥類已開始北遷。記者從省林草局獲悉,我省遷徙候鳥約350種,佔全國候鳥種類的一半以上,隨著東方白鸛的「回歸」,候鳥們便開始陸續北遷之路。我省現在已能觀測到北遷的東方白鸛,它們已陸續回到繁殖地三江平原,開始配對、營巢、孵化、育雛的生命歷程。
  • 中國邊城黑河候鳥北遷 一天往返中俄兩國
    中國邊城黑河候鳥北遷 一天往返中俄兩國 2018-04-15 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在中國邊城黑河,大批候鳥北遷
  • 瀋陽法庫:北遷候鳥飛抵「白鶴之鄉」
    3月27日是「世界白鶴日」,記者在瀋陽市法庫縣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看到,大批北遷的候鳥已經飛臨法庫縣「現在獾子洞溼地有白鶴、天鵝還有各種雁類、鴨類,今年白鶴高峰期達到了1500餘只,花臉鴨集群達到6萬餘只,各種雁類已經達到5萬隻左右。今年候鳥的數量超出去年的一倍,在我們巡護員的維持下,現在幾乎沒有打擾。」法庫縣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巡護隊隊長張海剛向記者介紹說。
  • 雞西興凱湖迎來候鳥南遷高峰
    隨著北方氣溫下降,候鳥也開啟了「南遷模式」。近日,素有「候鳥天堂」美譽的興凱湖,就陸續迎來了遷徙候鳥,它們在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溼地裡停歇、覓食,同時也演練隊形,為南遷越冬做充分準備。 記者在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處溼地看到,北遷的候鳥棲息在岸邊,或在空中盤旋飛翔或降落溼地內休息覓食,鳥群形狀變幻萬千。
  • 內蒙古:今春首批北遷候鳥飛抵額濟納旗
    央視網消息:隨著天氣轉暖,這兩天,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迎來今春首批北遷候鳥,預計3月至4月底,遷徙候鳥將逐漸達到高峰。額濟納旗溼地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又到了候鳥北遷的季節。當地工作人員發現北遷的大天鵝、赤麻鴨等野生鳥類不斷增多。額濟納旗溼地保護執法大隊副隊長 範建利:我們發現天鵝的數量已經增加到了20隻,這說明候鳥北遷已經開始,並陸續到達額濟納旗境內。為了解決食物短缺的問題,溼地工作人員在大天鵝活動的區域及水域周邊投放了以玉米飼料為主的食物,並不定期進行監測。
  • 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 9萬隻候鳥「入住」越冬
    威寧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 9萬隻候鳥「入住」越冬 發布時間:2020-12-09 13:47:32      來源:威寧縣政府辦公室
  • 「候鳥房車」,哈爾濱→洞庭湖
    12月6日下午,澎湃新聞從中國綠髮會獲悉,全國首輛候鳥班車於6日17時許抵達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西洞庭湖。遷徙過程中,200多隻候鳥零死亡。6日下午,吉林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野保救助站站長吳劍鋒告訴澎湃新聞,鳥兒狀態一切正常。到達西洞庭湖後,他們將對候鳥進行放生。
  • ...正是候鳥北遷時――候鳥遷徙之路「危機四伏」,亟需大家一起...
    長城網3月16日訊(記者 馮立華)每年春季,成千上萬的候鳥有規律地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按時從越冬地到繁殖地進行長距離遷徙,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春來候鳥翩翩歸,會有大批候鳥遷徙途經我省。據了解,僅太行山脈每年2月下旬至5月上旬就有近400種候鳥飛過。對於候鳥們來說,這是一場周而復始的生命旅行,然而現實中,這場旅行並不像聽上去那麼詩意。候鳥北遷之時,常與「候鳥遭不法之徒捕殺」這樣的新聞一同出現。當下,亟需大家一起參加「護飛」行動,保護候鳥需多方協同、齊抓共管。
  • 候鳥班車啟程:「大候鳥」護送「掉隊乘客」飛往洞庭湖
    人類的獸籠和捕網阻攔了它們南遷的路。11月寒冬,這群鳥仍然滯留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哈爾濱。 「在這放飛等於殺了它們。」宋永濱說此前也想過來年春天轉暖時再放飛,但是入冬以來,被送到救助站的鳥越來越多,飼養的工作量和成本都讓志願者們不堪重負。 「北方冬天漫長,持續100多天。
  • 數十萬候鳥聚會洞庭湖國際觀鳥節
    三湘都市報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廖靜旋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李石裡 攝)3000多隻小天鵝「組團」來過冬洞庭湖是國際重要鳥類越冬地,被稱為「鳥類的天堂」。湖南高度重視候鳥保護工作,省政府從2010年起發布通告對野生鳥類進行禁獵,成為全國首個全面禁獵野生鳥類的省份。
  • 只有候鳥無國界――中國鳥人首次出境護鳥記事(11)
    本次行程,中國鳥人將與俄羅斯方面的保護區、社區和學校開展廣泛互動,交流生態和候鳥保護的理念與經驗,共同守護遷徙鳥道平安。 此前的3月17日,在小白額雁即將北遷之際,活動在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辦了盛大「送雁北遷」儀式。
  • 除了江豚,原來洞庭湖還有這麼多保護動物
    小夥伴們可曾知道,作為享譽國內外的物種考察基地、生態旅遊和環境教育勝地,洞庭湖具有獨特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除了江豚,洞庭湖還有很多非常可愛的珍稀物種。 趕緊跟隨小編來欣賞一下這些大自然的美麗精靈吧…… 2016年2月13日,沅江市護鳥志願者在南洞庭湖溼地漉湖核心區進行候鳥巡護時,觀測並拍攝到33隻國家一級保護候鳥——黑鸛。
  • 24小時眾籌善款2.6萬元,越冬候鳥將陸續吃上「愛心糧」
    24小時眾籌善款2.6萬元,越冬候鳥將陸續吃上「愛心糧」 2021-01-08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聞周刊丨候鳥班車出發!從哈爾濱到洞庭湖
    哈爾濱的冬天氣溫降至零下,追求冬暖夏涼、常年遷徙的候鳥們,正躲在室內避寒。要是不被捕獵者抓住,此刻的它們應該在溫暖的南方山林間,自由翱翔。我們在發現這批鳥類的時候,就發現鳥已經在籠裡養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已經錯過了這些鳥類最佳的南遷的時間。當北方的寒冬來臨了以後,這鳥如果盲目地放,這種就是「草菅鳥命」,容易被凍死餓死。草率放生可能讓鳥兒凍死,而室內圈養又違背了野生動物的本性,陷入兩難的公安和志願者們決定,用交通工具代替鳥兒遷徙,把它們送回適宜生存的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