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融入不到非洲本地人的生活

2020-12-06 行者阿印

當越來越多的信息傳遞著中國和非洲的關係愈加密切;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非洲這片地方,無論生意還是工作;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於對非洲的研究,無論經濟還是文化,都似乎說明中國人越來越了解非洲。可事實是這樣嗎?

事實是,在非洲的很多中國人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非洲,即便他們已經在那裡工作生活了幾年,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非洲人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有些人所謂的知道,只是看到了非洲人表面上的東西,比如如何吃飯、怎樣幹活,但他們並不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想法,或者說叫文化。

很多在非洲的中國人不了解非洲人的文化,便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做事的,也就不知道如何與他們達成真正的交流,這看似無關緊要的事,實則關係重大。

中國人在非洲主要就是工作,而且是和當地人之間合作的工作,做的工程要直接面對當地業主,做的生意,很多是和當地商人合作。當然,直接面對當地人的這部分企業或者項目負責人或多或少了解一些當地人的文化習俗,但很多圍繞在這些項目周圍的人,則主要還是與中國人自己打交道,比如工人,比如做項目生意的中國供應商,他們面對的對象還是中國人,所以他們接觸當地人的機會很少。而這樣的人,在中國人中佔了不少的部分。

對於這些人來說,可能不需要和非洲當地人有太多往來,覺得對他們的了解並不是那麼必要的,於是,這部分人群的大部分人即便在非洲多年,對非洲當地的文化習俗依然知之甚少。而且不只是這部分人群,即便是有些生意人或者企業負責人,也很少有人注重對當地文化和生活的了解。

不去了解的原因,上面也說了,就是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接觸不到當地人,覺得沒有必要去了解。因為平時的環境主要還是中國人的環境,覺得已經很熟悉,且在這個環境中也遊刃有餘,就沒想過對非洲本土文化給予關注。

不去了解非洲人的文化,還有一個原因,說起來其實也並不那麼自傲,就是不少中國人剛到非洲,在初印象中就對非洲本地事物產生了不好的印象,說白了,也就是嫌棄那裡的一些東西,從而開始形成牴觸。

這個最多的就是對於非洲人的食物,很多中國人在非洲多年都接收不了那裡的食物,這個不接受,並非只是食物本身,還有就是做食物的非洲人(當然,主要是黑人)。他們看著當地人用黝黑的手,在不太衛生的地方做出食物,就已經產生牴觸,不願嘗試了。其實,這只是中國人自己的想像和喜好產生的作用而已,也因為這個印象就抹殺了對這些食物的嘗試和真正的認識。

就像我第一次去非洲到蘇丹時。我和同樣新到蘇丹的同事在喀土穆(蘇丹首都)的大街上,看到有婦人在賣茶和咖啡,那些茶並不是我們經常喝的綠茶、紅茶,而是當地人用一些特殊的植物磨成粉衝出的水,當然還有經典的「蘇丹紅」(就是玫瑰茄)。這些茶水看著其實還是不錯的,有黃色的,有紅色,還有褐色的,顏色都很透徹。可是當我們看到婦人那雙比我們黑的手,還有喝茶的人都是當地人,杯子循環利用,婦人只是把別人喝完的杯子,就在一個水盆裡面簡單洗一下繼續用,並且洗杯子的水也不怎麼換時,我們就沒有了任何嘗試的欲望。

於是,我和同事就開始互開玩笑,說讓對方嘗試,自己買單,但結果誰都不願意嘗試。就這樣,我到蘇丹半年多,都從沒有嘗試過這樣的茶。

直到後來,我工作調到偏遠地區的項目現場,周圍都是農村,只有兩三公裡處有一個市集,這裡沒有了任何城市的痕跡,也更沒有環境優雅的餐廳、咖啡廳,在這裡,無處休閒、無處娛樂。但在這裡有的,就是和喀土穆一樣的茶攤,它是這邊人休閒的唯一去處,雖然這樣的茶攤就在路邊。

由於生活太過苦悶,並且有時外出只能在外吃飯,我便開始嘗試這些茶,當我第一次喝的時候,很是驚喜,因為那些茶真的很好喝,他本身的獨特味道加點糖,喝起來很是特別,又沒有奇怪的味道。而且,早來於此的同事給我講這些茶的材料其實很乾淨,至少不會有任何添加,當地人也給我講,這些茶各有一些功效,我就更加喜歡這些茶了,只要去集市或者外出辦事休息時,我都會喝上一杯。這個時候,所謂的手或者環境不乾淨,就不重要了。因為我知道,這些茶是營養健康的,它沒有任何添加和農藥,環境的不好,無非就是喝進去幾粒沙,這對身體更是毫無傷害。

從茶開始,我也開始嘗試和接受當地的食物。而且不只是接受食物,就連吃飯方法的手抓也能夠接受。也因為這樣,我很容易和當地人結交為朋友,因為我接受和能夠融入當他們當地的生活方式。

對當地文化不了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語言不通。這個想必是很多人的障礙和煩惱。說到語言,在非洲各個國家,國際通用的主要就是英語和法語。很多中國公司的管理人員一般都是沒問題的,可在非洲很多的中國人是工人,他們根本就不會這些語言。而且,即便是中國人會英語或者法語,當地的很多人也是不會說的,他們也只會說自己的本土語言。這自然也產生了很多問題。

因為語言不通,中國人無法和更多的當地人溝通來促進對他們的了解;因為語言不通,在和當地人來往的工作中耽誤進展,甚至產生誤會;也因為語言不通,讓很多中國人在非洲的生活圈子變的狹小,於是中國人在非洲就是一種格格不入,形成中國人在非洲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環境中的現象;當然,還有因為語言不通,像之前為我們講述故事的中國人,碰到喜歡的當地女孩,無法表白溝通,從而錯過一段感情,這樣的事情,其實不只是個別人身上發生的。

語言的不通,讓很多人煩惱且無力解決,因為讀的書少,沒有基礎,想從基礎學習太難了,而且不語言是一朝一夕能夠學會的。很多人在找方法,卻又沒有好的辦法。

基於此,尼日匯才學院,編撰出版了一本語言生活手冊。它就是《中文、英文、豪薩語生活語冊》,這本語冊是中英文對照,且加入非洲54國第二大本土語言——豪薩語,列出了在生活各個方面的實用語句。

這本語冊,讓你不懂英語都可以拿出語冊找到你想說的話,展示給對方;如果你會英語,想學豪薩語,也可以找到對應的語句去學習,並且展示給不懂英語的當地人看,是真正實用的語言手冊。並且,該語冊小巧,便於攜帶,讓你在西非甚至非洲,都更方便與當地人溝通。

尼日匯才學院,現在已經成為尼日匯才能源與地質高等教育學院,是尼日高等教育部認證的本科學院,開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石油氣體儲運、電子商務和中文教育等專業,於2021年1月對外招生。

同時,尼日匯才學院的創始人張娜女士,發起成立了中尼文化促進會,是西非第一個兩國文化組織。中尼文化促進會由尼日內政部特批,尼日文化部、旅遊部、工業部、石油部、尼日伊斯蘭銀行以及尼日律師協會、尼亞美大學等多個部門和組織參與的團體。促進會是由張娜女士任主席、尼日文化部部長任名譽主席,尼日旅遊部部長任副主席,中方有國家特型演員毛主席的扮演者張瑞奇和中國高古玉專家玉宴創始人洪藝寧任名譽主席的雙邊文化促進會,旨在促進中尼雙方文化交流。

中尼文化促進會已於2020年11月20日舉辦了啟動儀式,接下來將會舉辦更多關於中尼文化交流的活動,以此來響應中非合作的宏大戰略。

最後,購買《中文、英文、豪薩語生活語冊》請點擊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不到非洲,你不知道非洲給人的竟有很多「教訓」
    我時常在想,我去過那些個非洲國家,在非洲待了七八年,如今依然對非洲念念不忘,非洲到底給我留下了什麼?真的只是和國內不同的生活、工作的節奏嗎?當我一點點回憶梳理時,我發現,非洲之所以給我如此深刻的印象,是我從中得到了很多的「教訓」。
  • 非洲窮還荒涼,為什麼居住十萬中國人?估計你也想來
    導語:非洲窮還荒涼,為什麼居住十萬中國人?估計你也想來近幾年,隨著經濟方面在生活中的提升,生活上的變化如同翻天覆地般,在這種狀況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娛樂性,不僅表現在對於知識的渴求,還有就是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上,很多小夥伴開始在閒暇時間裡,從自己的所在地走向世界,並且隨著網絡的全球化,幾乎不存在一些國界的限制
  • 為了生活,我來到了非洲
    成功(Mpumelelo Macu)南非非洲,在沒來之前我是害怕的,說起來非洲的初衷並不像有些人說的是出來裝逼包裝一下自己,也不是因為內心嚮往大草原原始部落,更不是很多人口中說的是因為好奇想體驗生活;這幾年遇到過很多在非洲一幹就是大半生的人
  • 非洲俾格米人,為什麼平均不到5英尺,卻能在10歲前繁殖後代?
    生活在非洲的俾格米人,為什麼身材如此矮小,卻能在10歲前結婚生子?而且,這個生育年齡比一般民族提前好幾歲的民族,為什麼們如今卻發展到瀕臨絕種的境地?如果我說,全稱阿非利加洲的非洲是一個特別有趣而神秘的地方,相信應該不會有多少人質疑這個說法。
  • 非洲人很少種地,到底是怎麼樣生活的?本地人:外面到處是吃的
    導語:非洲人很少種地,到底是怎麼樣生活的?本地人:外面到處是吃的說到非洲,我們都知道雖然有些地方還可以,但是有的地方還是非常貧窮和落後的。真正的非洲經濟就是這樣落後、貧窮!如果說,這樣的條件在我們中國,相信有很多人都已經發家致富了,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非洲人他們很少有人會想到去通過種地來吃飽,說一句實話,這麼好的土地資源,哪怕稍微勤勞一點,好好種地,雖然不至於混個大富大貴,但是吃飽穿暖應該不是個問題,我們中國平時也會給予糧食救援,非洲人很少種地,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樣生活的?
  • 去非洲之前,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整個非洲作為戰爭和貧困,犯罪纏身,荒涼的大陸,已經給很多人留下了相當糟糕的刻板印象,但如果你真的走進非洲你會發現,這些都不是真相。真相是,大多數非洲國家都是穩定,和平的,生活在非洲大路上的每一個非洲公民都在努力的為自己國家創造光明的未來。
  • 重慶沒有雞公煲,非洲也沒有非洲雞,這些你都沒想到吧!
    果然,廣西玉林市真的沒有一家玉林串串香,重慶本地人也根本不愛吃什麼重慶雞公煲。就像《讓子彈飛》裡馬匪張麻子說:人們就願意相信,這個張麻子,臉上一定長滿了麻子。既然食客就願意相信,這重慶雞公煲一定是經典重慶菜,這串串是哪的都無妨,只要食客認可口味並且蜂擁而至,店家也樂得將錯就錯嘛!
  • 為什麼藏獒在非洲草原活不下去?
    為什麼藏獒在非洲草原活不下去? 非洲草原上都是些什麼動物的領地,從獅子、獵豹、印度豹到鬣狗和非洲象,哪一個物種是好欺負的主? 把十隻藏獒放到非洲草原上,它們能不能存活一個月以上?為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全身都流露著質疑人有多倔強!
  • 為什麼說非洲人不喜歡中國人,非洲人訴說,中國人改變我們的生活
    且我們在電視上可以看到許多非洲人都非常的窮,他們喝不到乾淨的水,在那裡許多國家都處於貧窮的狀態,而且在那裡能夠捕捉到一絲原始的氣息,不過中國人就是好這口,就是喜歡這些原始味道,不過在非洲人的眼裡這並不是一件好事,認為中國人在他們的地盤改造他們的生活習慣,這讓他們感覺非常不舒服。
  • 揭秘非洲,真實的非洲生活是什麼樣的?
    前些日子,一個朋友找到我,說想要到非洲做生意。我問他為什麼想到非洲。朋友說他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非洲的短視頻,覺得那邊民風淳樸,生活節奏慢,種地都能發財。朋友的想法讓我覺得很驚訝。現在網絡很發達,我們不出國就能了解各國的風土人情。
  • 揭秘非洲,在非洲生活是什麼體驗?
    前些日子,一個朋友找到我,說想要到非洲做生意。我問他為什麼想到非洲。朋友說他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非洲的短視頻,覺得那邊民風淳樸,生活節奏慢,種地都能發財。朋友的想法讓我覺得很驚訝。現在網絡很發達,我們不出國就能了解各國的風土人情。
  • 在非洲工作的真實體驗,你有經歷過嗎?
    想起2015年剛到東非衣索比亞後的一個月,一個人去坐公交車總是能享受到別人驚奇的眼光,那時候在路上只要看到一輛公交車來就上,也不管他到底是去哪裡,就算坐錯了也無所謂,大不了重新反方向坐回去就是了;想去某一個目的地,都會在路上、在車上問N個人,直到問到那個會說點英文的本地人,最後被當地人親自給送了過去,雖然很尷尬,但也算認識了一些本地朋友,體驗了本地的生活!
  • 為什麼中國男人去非洲不到1年就娶黑妹做老婆?原因很簡單
    但是近幾年筆者發現有一個非常令人驚奇的現象,就是中國單身務工者到非洲後最不到1年就娶非洲黑人女性作為妻子,而且夫妻感情很好,有些夫妻最後還回來中國長久居住。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眾所周知在國內,黑人妻子很少能老一輩的 家長們所接受。畢竟我們自古有說一白遮百醜,而一黑毀所有。但是在非洲的中國單身務工者,卻很容易和非洲黑人妹子結為連理。原因何在?
  • 「非洲茉莉花」茹絲——「中國文化已經融入我的生活中」
    影像中國學漢語、參加「漢語橋」、留學中國、上春晚、彈月琴、參與「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擔任孔院老師……茹絲被稱作「非洲茉莉花」。和在天津攻讀博士的茹絲聯繫上時,她正忙著為中國教育部舉辦的「來華留學70年」紀念活動撰稿,忙碌地查閱大量資料。談起自己豐富的經歷,茹絲用標準流利的漢語說:「中國文化已經融入我的生活中。」
  • 為什麼16萬華人在非洲生活不願意回國?當地中國人說出實情!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人們有了更加密切的聯繫,中國人不再局限於國內的生活,很多人願意去外面的世界參觀瀏覽。中國人的腳步已經出現在很多的國家,甚至有些人在外出遊玩過後,會選擇移民定居在其他的國家。這些國家中包括了非洲。
  • 非洲那麼窮,為什麼中國人去了不願回來?知道原因後,我羨慕了
    非洲那麼窮,為什麼中國人去了不願回來?知道原因後,我羨慕了!說起非洲,大家腦海裡第一印象浮現出來的就是貧窮這個詞語,雖然同樣是地球上的一個大洲,但是和其他大洲相比,歐洲顯然要貧窮落後許多。其實不止在各大洲之間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即使是同一個國家也會有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現象,以前人們對非洲都是避而遠之的。
  • 非洲為什麼沒有強國?
    然而遍觀七大洲的歷史,你會發現唯有非洲始終沒有出現過強大而統一的強勢文明,這難道是非洲黑人與生俱來的天性無法建立帝國嗎?但我們看到的結果卻是幾千年來非洲人似乎一直在過著一種採集果實、捕魚打獵的原始生活,為什麼社會前進的步伐到了非洲大陸就停止了呢?難道是自然界對非洲太苛刻了,以至於在這塊大陸上始終積累不起多餘的物質嗎?然而事實恰好相反,非洲發展不起來確實要歸咎於大自然,但卻不是因為大自然太苛刻,而是大自然對非洲太偏愛了。
  • 鬣狗為什麼會懼怕非洲人?看完這些,讓你明白非洲人的手段
    鬣狗為什麼會懼怕非洲人?看完這些,讓你明白非洲人的手段鬣狗是非洲草原上一種長相猥瑣的動物。如果找不到食物的情況下,也會搶奪其他食肉動物捕獵的食物。但是性格如此兇殘的鬣狗,卻十分懼怕非洲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下。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鬣狗,如果被非洲人看到。他們就會將鬣狗帶回家飼養。但是充滿野性的鬣狗並不是溫順的。所以在馴服的過程中非洲人對鬣狗十分殘忍。為了防止鬣狗出現反抗的行為,他們會利用工具暴打鬣狗直到將鬣狗馴服為止。
  • 生活在非洲的中國人,現在生活如何呢?可能會讓你「超乎想像」
    生活在非洲的中國人,現在生活如何呢?可能會讓你「超乎想像」比如說有很多具有探險精神的人,想要去挑戰,探索一些歷史的遺蹟,或者去一些原始比較偏僻的地方,那麼非洲絕對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非洲相對來說是貧窮落後的,而且在這裡還有很多的原始部落。所以這一些地方便對一些遊客來說,充滿了很大的吸引力。
  • 200萬國人在非洲發展,他們的生活怎麼樣,為什麼不喜歡回家?
    但也讓很多中國人陷入發展困境,比如非洲。非洲到處都是各種廢物,200萬中國人在這裡發展起來了。非洲歷來以貧窮落後著稱。但在新時代,這裡反而成為了經濟的沃土。這裡的國家大多建國時間不長,所以正處於百廢待興,土木建設如火如荼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