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初第一代MacBook Air發布,讓人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筆記本電腦,人們在選擇筆記本的時候不僅僅關注性能表現,而且更加注重筆記本的工業設計水平,這麼多年來,能夠對MacBook Air形成挑戰機型不多,加上MacBook Air自身也在不斷的進行改良,直到現在仍然是輕薄型筆記本中標杆機型,而從去年開始,一些精品超極本的出現,讓Wintel系的筆記本逐漸的拉近了與MacBook的距離,宏碁S7就是其中一個。
去年宏碁S7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鋁合金Unibody機身、大猩猩康寧玻璃、11.9mm厚度讓S7成為當下最輕薄的13英寸超極本,也對MacBook Air形成了有力挑戰,雖然Windows和Mac OS屬於完全不同的作業系統,但二者都有不少的潛在消費者,不少網友都在憂鬱到底應該如何選購,那麼我們今天就對兩款電腦進行一些對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材質用料對比:康寧玻璃對決鋁鎂合金
MacBook Air:一整塊鋁合金
蘋果設計師Jonathan Ive將CNC切削工藝進入到了MacBook當中,整個機身由一塊鋁板通過衝壓切削而成,而在現款的MacBook Air也是使用的這種工藝,在表面加入了陽極氧化處理工藝,讓MacBook Air表面顯得柔和飽滿,同時保持了金屬冰冷的觸感,可以說蘋果Unibody機身的美學價值十分穩定,從06年開始使用鋁合金,2010年加入Unibody技術,直到現在iPhone、iPad、iPod、Apple TV幾乎全系的蘋果產品都在使用。
宏碁 S7(左)與 MacBook Air 13(右)
宏碁 S7:鎂鋁合金+康寧玻璃
和MacBook Air相同的是,宏碁S7也走的是簡約風格,並且也是同樣的一體成型工藝,整個B面、屏幕都採用了鋁合金材料,從目前來看Unibody技術在國內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才可以完成,製作方式比較複雜,CNC加工也是宏碁S7輕薄的關鍵,但據產品經理反映,宏碁S7並不是一塊鋁板鍛造而成,與機身幾乎不存在接縫的MacBook Air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
不同材料所表現出的質感是完全不同的
硬度:
宏碁 S7 在上蓋上使用了只有0.55mm厚的大猩猩玻璃材料,然透明的玻璃光澤感更好但也易碎,所以宏碁S7將邊緣增加了一點點厚度,而MacBook Air的頂蓋的硬度會稍微弱一些,不過還很少有見到MacBook頂蓋出現下陷等變形的情況。
MacBook Air和宏碁 S7底面對比
底部:
再來看看底部,由於是一塊鋁板鍛造而成,所以MacBook底部除了四個腳墊以外,什麼都沒有,顯得非常乾淨簡潔,而宏碁S7雖然底部也是鋁合金,但噴上了一層有些奶白味的漆,可以一定程度中和金屬的冰冷。而宏碁S7的散熱出風口在底部,熱風排出的方向垂直於桌面,而MacBook Air的出風口則隱藏在轉軸處,個人來講更喜歡MacBook Air的多一些,整體性更強,更緊湊。
MacBook Air和宏碁 S7厚度十分接近
耐髒:
宏碁S7康寧玻璃本身的特性讓其在容易形成高光反射,直觀比較時尚更容易討好用戶,但難免會沾上指紋,S7隨機附送了一張拭鏡布,耐髒程度不如MacBook Air。
屏幕:
很遺憾的是,宏碁S7和MacBook Air都使用了鏡面屏,在光照直射情況下容易形成鏡面反射,這可以說是目前筆記本共同的問題,鏡面屏是光滑平整,屏幕亮度和銳度更高,而且造型美觀,一體性強,沒有霧面屏那種「斷層」的感覺,最關鍵的是成本低廉。
宏碁S7採用了IPS廣視角液晶屏,IPS屏幕的好處是可視角度更廣,四個方向最大可以達到178°,而且顏色豔麗銳度更高;MacBook Air使用TN材質的屏幕,可視角度小一些,但色彩和通透度完全不輸S7,從防窺的角度來說,TN屏也具有一定優勢。
二者都沒有使用防眩光霧面屏
屏幕尺寸和解析度方面,宏碁S7屏幕為1920 × 1080解析度,在13、3英寸顯示屏幕下,字體略微偏小,在Windows系統下可以通過DPI調節,同屏顯示內容更多一些,而MacBook Air解析度為1440 × 900,比例為16:10(11吋Air為1366×768,16:9),而這也是很多人選擇MacBook的原因。
宏碁S7的邊框更窄一些
從屏幕顯示效果來看,二者很難分出高下,MacBook屏幕偏冷豔,在作圖、文字處理中表現更好,而S7偏溫暖,更適合瀏覽圖片、看電影,屏幕顯示效果是很個人化的體驗,建議大家還是賣場實際觀察一下。
攝像頭素質一般
攝像頭:
從官方數據上來看,宏碁S7的攝像頭像素為90萬,而MacBook Air攝像頭為300萬,但實際使用中發現,二者的攝像頭表現可以用半價八兩來形容,效果都十分一般,這也是目前筆記本的共同問題,一個比較常見的解釋是,為了提高視頻時的流暢度,壓縮了視頻的碼流,所以降低攝像頭素質。
觸控板:
從畫面對比上看,MacBook Air的觸控板尺寸要明顯大一些,相信體驗過Mac OS X的用戶,第一會對Multi-Touch觸控板印象深刻,通過多個手指的縮放、拉動,用戶基本不上可以拋棄滑鼠,而且由於使用了玻璃材質,Multi-Touch觸控板的觸感也是目前筆記本中最好的之一,宏碁S7的觸控板要略窄一些,同樣支持多點觸摸,但對於Windows系統來說,多指操作還不是特別的方便。
蘋果Multi-Touch觸控板要比宏碁S7的大一些 體驗也更好
鍵盤:
二者的鍵帽尺寸幾乎相同,但鍵程都明顯偏短,打字體驗都不是十分出色,相對於大尺寸筆記本來說,這樣的鍵盤設計是逼不得已的,希望提要更好的敲擊快感和物理反饋,最好還是選擇傳統厚度筆記本。
宏碁S7的鍵盤色調統一 整體性非常好
鍵盤背光方面,MacBook Air一度曾取消過鍵盤背光,後來在新機型中又重新使用,使用的是傳統的LED背光燈,而宏碁S7使用了冷光技術的鍵盤背光,能夠自動調整亮度,冷光背光最大的好處就是均勻, 不會發生漏光,與常見的LED燈背光不同,光線柔和不刺眼。
接口:
MacBook Air和宏碁S7在接口方面都可以說捉襟見肘,相對來說,MacBook Air要跟緊張一些,只有兩個USB3.0接口和一個Thunderblot接口,宏碁S7除了擁有兩個USB3.0接口以外,還有一個迷你HDMI接口,隨機附送兩個轉接頭,用來外接網卡和VGA接口。
產品名稱 | 蘋果 MacBook Air | Acer S7-391 |
數據接口 | 2×USB3.0,Thunderbolt接口 | 2×USB3.0 |
音頻接口 | 耳機輸出接口、內置麥克風 | 耳機/麥克風輸出輸入接口 |
其他接口 | magsafe適配器接口 | RJ45、VGA(轉接頭),HDMI接口 |
讀卡器 | SD讀卡器 | 多合一讀卡器 |
筆者在第一次拿到S7工程樣機的時候是有Thunderbolt接口的,但是在真機上市的時候卻取消了這個接口,這可能和目前該接口標準的產品還沒有普及有關係,而讀卡器方面,Air的讀卡器只支持SD卡,宏碁S7為多合一讀卡器。
宏碁S7的轉軸線條更加優雅
從實用角度來說,MacBook Air在接口上的短板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對於外界顯示設備,通常要額外購買多種線纜和轉接頭,而宏碁S7在這方面做的顯然更人性化一些。
細節:
無論是MacBook Air 還是宏碁S7都代表著目前筆記本工藝的最好水準,自然不會出現接口毛刺、接縫不齊等問題,我們看到MacBook Air前面的凹槽已經成了MacBook一個標誌性的設計,幾乎不用看我們的手就能準確的找到位置,識別性相當高,宏碁S7在頂蓋上做了一個像按鈕一樣的突起,同樣可以完成單手開合。
二者都體現出了筆記本(超極本)最高工藝水準
轉軸:
MacBook Air最大開合角度只有135°左右,而宏碁S7的開合角度可以到180°,MacBook Air是典型的下沉式轉軸,而宏碁S7的轉軸設計則比較複雜,前中後三段的阻尼均有變化,這是因為S7的屏幕可以支持觸摸,阻尼加大是為了穩定屏幕,不至於在觸控操作時發生晃動。
宏碁S7(下)最大轉動角度為180°
邊緣:
早期的MacBook Air邊緣時非常鋒利的,後來蘋果的設計師給MacBook Air加了大約1mm的倒角邊,一定程度的可以消除用戶的心理恐懼,而宏碁S7的邊角做的相對來說比較圓滑,觸摸感覺要更柔和一些。
MacBook Air的邊緣顯得更加鋒利硬朗
宏碁S7的出風口設計在機身底部和後方,而Air在轉軸處
散熱:
在散熱出風口上,我們看到宏碁S7的出風口主要放在了機身後面,而MacBook Air的出風口在則黑色轉軸處,二者的熱風都不會吹到用戶的方向,從實際的使用中來看,二者的散熱情況都十分出色,宏碁S7使用了雙渦輪散熱技術,無需擔心散熱問題。
厚度:
宏碁S7的厚度經過實際測試為11.9mm,幾乎是目前市面上最薄的筆記本,而MacBook的厚度,如果按照最厚處來計算的話是17mm,但是由於MacBook是楔形設計,前段最薄處只有3mm,所以在視覺上二者的差別並不十分明顯,MacBook Air甚至還要更薄一些。
楔形的Air前後厚度差別較大 而S7的厚度則比較同一
重量:
重量方面,MacBook Air的重量為1.336kg,在目前的13英寸筆記本和超極本中,這個成績已經十分出色了,從08年到現在的5年時間裡,MacBook Air只是從1.36kg降到了1.33kg,可見13英寸Air的重量再往下降已經是十分困難的事了。
MacBook Air 的重量為1.336kg
宏碁S7的厚度為1.273kg
宏碁S7的重量為1.273kg,是目前除了東芝Z830以外,第二輕的13英寸超極本產品,這個重量比MacBook略輕一些,從整體上看,宏碁S7的便攜性上要佔有一定的優勢。
配置:
二者的硬體配置可以說沒有什麼可比性,我們這次選擇的都是兩款機型的最低配置,二者都使用了酷睿第三代酷睿處理器,相對來說MacBook Air主頻還要略高一些,其他配置基本一直,而關鍵的是Mac OS X系統和Windows 8系統對硬體的調用方式有所不同,以目前主流的硬體水平來看,在不玩遊戲的情況下,二者的硬體配置和作業系統都是互相匹配的。
產品名稱 | 蘋果 MacBook Air | Acer S7-391 |
作業系統 | Mac OS X Lion | Windows 8 |
CPU型號 | Intel 酷睿i5 3427U | Intel 酷睿i5 3317U |
CPU主頻 | 1.8GHz | 1.7GHz |
三級緩存 | 3MB | 3MB |
內存容量 | 4GB | 4GB |
硬碟容量 | 128GB | 128GB |
硬碟描述 | SSD固態硬碟 | SSD固態硬碟 |
顯卡類型 | 核芯顯卡 | 核芯顯卡 |
顯卡晶片 | Intel GMA HD 4000 | Intel GMA HD 4000 |
參考價格 | 7999元 | 8300元 |
待機方面,我們之前對宏碁S7做過續航的測試,通過PowerMark軟體的測試結果是5小時10分鐘,而MacBook Air官方聲稱續航可以達到7個小時,這是在Mac OS X下的工作時間,如果換成Windows 系統,續航時間會縮短不少。
MacBook Air 對決 宏碁 S7
結語:
MacBook Air和宏碁 S7並非市場上的直接對手,因為二者面對著不同的應用類型,讓習慣使用Windows的用戶去接受Mac OS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過來也同樣如此,而如果通過Bootcamp安裝Windows,又會失去很多Mac OS的特色,而且還會有續航時間下降、發熱量大等情況,所以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並不需要在S7和Air之間猶豫,二者在使用體驗、便攜性和工藝方面各有千秋,各自都談不上秒殺對手,大家只要根據自己習慣的作業系統,去選擇就好了。
從去年開始,一些精品超極本的出現,讓Wintel系的筆記本逐漸的拉近了與MacBook的距離,宏碁S7就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