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常用詞,今天我們不談自戀,用心理學的視角談比自戀更進一步的全能自戀。也就是說自戀是一種顯而易見的外部表現,通常辨識起來不怎麼困難,但是全能自戀已經是一種心理症狀,泛化到了日常生活中,不僅是一件事,一種表現,而是一個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習慣。比如,以下三種表現就是全能自戀最明顯的特徵,通常這樣的人,很難與之相處。
一、完美主義的態度,我必須很優秀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資深的完美主義就是一個強迫症患者。這樣的後果就是自己和別人都會活在他(她)營造的這種必須優秀,必須沒有瑕疵,必須不能有缺憾的氣氛中,但是誰都知道,這種氣氛是壓抑的,痛苦的,拋開當事人自己的感受不談,一個旁人肯定是想脫離這種環境的。
從當事人(完美主義者)的角度而言,他(她)不能遭受失敗和忍受缺憾,但是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周圍的環境就不同於在母親的身體內了,外面有飢餓和寒冷,這些外部特徵是改變不了的,所以這樣的人他(她)就會轉過來攻擊自己,比如容易自責,內疚,悔恨,更有甚者,極端的覺得世界是不友好的。
二、想法總是比行動多,俗稱行動困難症
有一句俗語叫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與此類似的,想法很多,說的時候頭頭是道,可以描繪的很完美的人,生活中也很常見,不過這裡我們不做道德意義上的批判,我們僅僅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一個人總是沒有行動,想法卻那麼多,除了人性中的惰性,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他(她)的全能自戀。
因為他(她)的全能自戀,導致他(她)不敢行動,比如拖延等,因為一旦開始行動,他(她)們就會面對一個不完美的事實,那就是想法很好,做起來太難,做的過程讓他(她)們難以接受,更多的時候,做的結果完全達不到預想的結果,而這樣的場面會讓的全能自戀很受打擊。
三、很容易放棄,退回到孤獨的狀態
全能自戀的另一個特徵就是沒有恆心,很容易放棄,也許一開始他是激情飽滿,信心百倍,可是一旦遇到困難,受到打擊,馬上就會退回到最原始的位置,甚至一退再退,這樣的例子其實也很常見,特別是在一些剛接觸社會的孩子身上,當然在一些沒有受過挫折的人身上,也會有這樣的現象。
此外在人際關係中這個現象更加明顯,一些人經常體驗到孤獨,或者一些孤獨的人,他們並不是一出生就是如此這般,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受到挫折,再退回到孤獨,其實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全能自戀在起作用,由於全能自戀導致他們接受不了人際關係中的挫折,從而退回到一個人的孤獨狀態,甚至把自己封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