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陸續開學,省教育廳要求全省紮實開展「校園安全應急風險防控教育」系列活動,不斷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應急風險防控能力,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明確要求,強化家校監護職責,特別是周末、節假日家庭的監管責任,建立周末、節假日安全提醒制度。
    省教育廳明確,開展校園安全應急風險防控教育系列活動,要把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省教育廳要求,各地各學校要認真總結當地中小學安全事故發生成因,深入分析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科學制定安全教育工作方案,緊緊圍繞「4·15」國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災減災日、「11·9」消防日、「12·12」交通安全日等開展豐富多彩的專題教育活動。通過預防溺水、預防欺凌、預防毒品、預防宗教滲透、食品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社會公共安全等方面教育,引導中小學生文明上網,發揮信息化平臺作用。按照中央及我省有關要求「上好安全教育課。」
    明確各中小學校要精心組織好校園安全應急演練活動,切實做到中小學校「一月一主題,一月一演練」,幼兒園一季度一次演練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籤訂周末、節假日學生安全家庭責任書,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繫,讓學生監護人切實承擔起學生脫離學校監管後的看護責任。
    加強防治校園欺凌,大力開展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讓學生知曉基本的法律邊界和行為底線,養成遵規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積極心理品質,對有心理困擾或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提高學生對欺凌和暴力行為嚴重危害性的認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各中小學在組織集訓、研學旅遊、參觀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現代化企業等各類社會實踐時,要特別將安全應急風險防控教育作為活動的前提並貫穿活動始終。(記者張彥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