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世界首條新能源空中鐵路(簡稱「空鐵」)試驗線在成都成功投入運行。
新能源空鐵是指以鋰電池動力包為牽引動力的空中懸掛式軌道列車。世界首列新能源空鐵由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聯合中國中車、中國中鐵、攀枝花鋼鐵公司等7家大型國有企業協同研製,是一款中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現代交通系統。
據中新網11月21日稱,當日正式投運的新能源空鐵試驗線全長1461米。這條呈「U」字型的試驗線由乘客車站、一條正線軌道、一條副線、列車、靜調庫等相關配套設備構成,可以完全真實地模擬新能源空鐵在實際運行中的直線、彎道、爬坡等性能。
據新能源空鐵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翟婉明介紹,中國是繼日本、德國之後第三個造出空鐵列車的國家,不同的是在成都研製的新能源空鐵不需要高壓電設備輸送動力,而是將鋰電池包代替高壓電用於列車的牽引動力,這在世界上屬於首創。
新能源空鐵試驗線正式運行後,列車進行了試跑。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列新能源空中懸掛式軌道列車由兩節車廂組成,外表為大熊貓樣式,整體懸掛在一根箱形軌道梁上。車廂內飾藍白相間,和常見的地鐵、輕軌等公共軌道交通列車相似。新能源空鐵以60公裡的時速一路「飛行」,打開了改善城市擁堵的想像空間。
「新能源空鐵無廢氣汙染和電磁輻射,運行噪音大大低於輪軌噪音。同時新能源空鐵的軌道梁架設於空中,佔地少,不會影響地面既有道路交通布局。」翟婉明介紹,下一步研發團隊將對新能源空鐵進行運營考核,不斷優化系統設計參數,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新能源空鐵技術標準,為今後新能源空鐵商業運營線建設奠定基礎。
「熊貓」空鐵在四川成都成功投入運行/來源:中新網
「熊貓」空鐵車廂內部/來源:中新網
空鐵初體驗
首秀「緊張」,它有點發抖
據華西都市報11月21日報導,當天記者也參與了試乘。這條新能源空鐵試驗線,為架設於5米之上空中的白色軌道。列車車廂與地鐵類似,左右兩側分列座椅,當天因試乘者多,整體感覺有些擠。據稱,一列空鐵最高承運量為230人次。
站在車廂內,透過玻璃車窗,視線極為開闊,猶如站在二樓眺望遠方。該條試驗線軌道模擬了城市不同的路況,有彎道,有上坡,線路最大坡度千分之六,最小轉彎半徑30米。「請大家注意體驗,現在進行彎道階段。」空鐵上的「導航員」王凱介紹,這些指標的設定是按照城市路況最複雜的情況下設計的,換句話說,只要這種狀況下能取得模擬成功,那麼城市其他路況就都能適應。
不過,記者感受到在車廂內顛簸還是比較明顯。有乘客在車廂內擺放了一瓶礦泉水以測試其平穩性,見水在瓶中不停地躍動著,有乘客打趣道:「這運動的車廂就像給人做按摩一樣。」
對於車內顛簸的反饋,翟婉明坦率地講,這可能與焊縫有關,下一步,他們將進一步收集試驗參數,改進和優化方案。
空鐵全解密
速度:以60公裡時速「飛行」
據華西都市報稱,翟婉明表示,汽車成為大多數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工具,這使得城市地面交通變得不堪重負,也成為了環境汙染的一個重要因素。他認為,空鐵是現代城市立體化交通發展的必然選擇。
空鐵的速度如何?這是公眾關注的一個問題。翟婉明介紹,新能源空鐵試驗線試運行期間,其時速比照日本和德國的時速,設定為近60公裡。他認為,6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對於城市交通來說足夠。因為城市交通隔不了多遠就有一個站點,維持交通工具長時間的高速不太現實。如果空鐵適用於郊外或者景區,則具備提速的空間。未來,空鐵的時速提至70公裡或者80公裡都是有可能的。
安全性高,永不脫軌
架在空中的軌道,是否會面臨脫軌的風險?如何保證其安全性?
在發言中,翟婉明特別強調空鐵運營的高安全性。他進一步解釋,車輛走行機構始終封閉於箱形軌道梁內部,永遠不會發生脫軌事件。列車在空中專線上也不會與其他物體碰撞,充分保障了系統的運營安全。
話說空鐵如此安全,它可能面臨哪些運營方面的風險?
翟婉明分析最大的風險是電池用盡了,空鐵在空中停擺。如果空鐵停在空中,乘客如何逃生或者疏散?翟婉明說,團隊設計了疏散乘客的方案,比如車廂前後可以開窗,放置5米高的滑梯,乘客可以坐滑梯離開。也可以用簡易梯疏散乘客,還可以開另外一輛空鐵過來接走被困的乘客。
價格低廉:每公裡建設成本不足億元
據翟婉明介紹,新能源空鐵具有投資少和工期短的優勢。
他透露,與修建地鐵動輒大投入相比,新能源空鐵的軌道與梁柱採用工廠預製,現場組裝,施工簡便,對周圍影響小,建設周期更短。經過測算,修建每公裡空鐵的成本不足1億元,每公裡建設成本僅為地鐵的五分之一至八分之一,跨坐式的單軌交通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由於空鐵使用的動力是鋰電池,因此,運營方可以在用電峰谷充電,比如在深夜充電。一方面對平衡用電做出貢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最低廉的動力成本。
翟婉明介紹,與日本和德國的懸掛鐵路相比,他設計的空鐵採用了新能源鋰電池動力包作為動力源。根據載客人數所需要的動力情況不同,新能源空鐵的鋰電池運營時間最長可達到4小時。
用途:更適用於二三線城市或景區
空鐵的出現能否改變城市擁堵的難題?是否會成為未來主流的出行交通工具?
對此,翟婉明顯得非常理性:空鐵並不是一個主流的交通方式,而是諸多的交通方式中的一種,是城市軌道交通的重要補充。
「地下有地鐵,地上有輕軌,路面變得越來越擁擠,我們架設空中鐵路,在整個地面和地下的交通方式中再增加一條。」他說,通過形成城市立體交通,以解決繁忙交通的問題。他認為,空鐵的建設成本低、建設工期短的特點,讓它更加適合在二三線城市發展,在這類城市,空鐵完全可能成為老百姓出行的主流交通工具。
去上海,坐磁懸浮列車已成為很多人遊上海的標配。備受矚目的空鐵是否也將在旅遊業中大展拳腳?對此,翟婉明認為,在旅遊業,只要景區有意打造,這將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
收費:作為城市交通,價格或同地鐵
如果有一天,空鐵走出試驗室,來到尋常百姓生活中,乘坐洋氣的空鐵,收費是否會像上海磁懸浮列車那般貴?是否有如地鐵價格那般親民?
對此,翟婉明認為,如果它的功能是城市主要交通出行的工具,它的價格或許會像公交和地鐵那樣,有來自政府的補貼,價格會很親民。如果它主要應用於景區,那麼,它的價格就可能如觀光車、纜車、索道一般,價格會高於日常交通費。
我們何時坐上空鐵?
對此,翟婉明院士稱,最快在明年,最好在四川。
他介紹,接下來,這條試驗線將模擬正常載客運行狀態,進行總裡程為1萬公裡的運行測試,以測試在「反覆跑」的情況下系統的穩定性,並根據實際情況,優化提升相關參數以提升相應功能,為新能源空鐵商業化,進入大眾日常生活,改善中國城市交通擁堵打下堅實基礎,「也為接下來確定新能源空鐵技術執行標準奠定基礎。」
既然空鐵有那麼多優點,這個創新產品是否會贏得市場的青睞?
據中唐空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唐通介紹,目前,已經有省內外的一些城市向其拋出了橄欖枝,有些城市明確表示了想用空鐵開闢空中旅遊線路。翟婉明則表示,他希望第一條應用於市場的空鐵誕生在孕育和生長出空鐵的四川。他認為,如果做得快的話,明年就可以運用在商業線上。不過,這需要和地方政府的規劃結合起來。
知道一下
新能源空鐵
●早在1898年,德國人伍珀塔爾在烏帕河上架設建造了全球第一條單軌懸掛鐵路系統,1903年全線通車,線路長13.3公裡,迄今這條世界上首條單軌懸掛鐵路系統已運行了113年。
●新能源空鐵是指以鋰電池動力包為牽引動力的空中懸掛式軌道列車。中科院院士翟婉明介紹,接下來,這條試驗線將模擬正常載客運行狀態,進行總裡程為1萬公裡的運行測試。
翻頁更多圖片:
駕駛艙內部/來源:中新網
空鐵車廂內部/來源:中新網
試乘人員/來源:中新網
11月21日,世界首條新能源空鐵試驗線運行啟動儀式在程度舉行。來源:中新網
(觀察者網綜合中新網、華西都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