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言簡易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和結構都相同,自古以來文人才子留下了許多經典對聯,而最早的春聯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是後蜀末代皇帝孟昶(chǎng)寫下的一副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近日,有人出了一上聯:「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東西南北,山河壯麗」,3個「山河」,兩個「東西南北」,而卻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還是我國的四個省份,確實壯麗,「山河壯麗」也是一個成語,還是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
有網友對出下聯:「迎春迎夏接秋接冬春夏秋冬,迎接四季」,3次「迎接」,兩個「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是四季,也是很精彩,還有網友對出下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春夏秋冬,紛至沓來」。
「分」與「紛」諧音,「分至」即「紛至」,還是兩個「春夏秋冬」,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都屬於二十四節氣,紛至沓來是形容紛紛到來,連續不斷的到來的成語,十分精妙絕倫。
還有網友對出下聯:「栽梅栽蘭培竹培菊梅蘭竹菊,栽培種植」,有「栽培」「梅蘭竹菊」,梅花、蘭花、竹花、菊花是四種植物,都能夠種植,梅蘭竹菊還象徵著「四君子」,各具特色。
如今,很多人看到的對聯基本是在四字及四字以上的對聯,事實上一個字也能成為一副對聯,像上聯「墨」,下聯「泉」,這是十分經典的一字聯,「墨」拆分為「黑」、「土」,「泉」拆分為「白」、「水」。
黑可對白,都是屬於顏色中的一種,「土」與「水」,都是屬於五行之一,因而「墨」對「泉」相當經典絕妙。「墨」也能對「柏」,「柏」可拆分為「白」和「木」,「黑」和「白」,「土」與「木」也屬於五行之一。
二字聯中,上聯「漢賦」,下聯「楚辭」,漢賦是在漢代時期出現的一種有韻的散文,漢賦的內容能分為5類,一是渲染宮殿城市,二是描寫帝王遊獵,三是敘述旅行經歷,四是抒發不遇之情,五是雜談禽獸草木。
楚辭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及浪漫主義文學源頭,「楚辭」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史記·酷吏列傳》:「始長史朱買臣,會稽人也。讀春秋。莊助使人言買臣,買臣以楚辭與助俱幸,侍中,為太中大夫,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