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易智言曾經講過一個段子,去年金馬獎
桂綸鎂擔任形象大使,
易智言被請來拍攝宣傳片,有記者聊到《藍色大門》,他半開玩笑地說,這部電影對演員來說是種壓力,「你看,
陳柏霖接下來十年都在騎腳踏車」,站在旁邊的桂綸鎂馬上接話:「我也是啊,是甜蜜的負荷。」
「十年都在騎腳踏車」這話雖然說得有些絕對,但不可否認的是,十幾年過去了,聊起陳柏霖人們總會提起《藍色大門》,如果非要再拎出一部,同樣文藝氣息濃鬱的偶像劇
《我可能不會愛你》也讓他飾演的「李大仁」真真實實風靡了一把。
在《我可能不會愛你》熱播時,陳柏霖的好友
房祖名接受過一個採訪,那時街頭巷尾的話題都是大仁哥,但房祖名卻對陳柏霖演電視劇頗有意見:「我知道現在很紅,但我跟他說,要趕快回去演電影。」說完房祖名眉頭皺成一團,好像要發生什麼天大的問題。他還半調侃說,正因如此,他把自己在老爸
成龍電影
《十二生肖》裡的角色讓給了陳柏霖。(但這個角色真的好小)
翻看陳柏霖這些年來的履歷不難發現,即便是回來拍電影,他接片的標準也像房祖名「擔心」的那樣——水準參差不齊、路徑捉摸不定。忽而是文藝片
《觀音山》,忽而又來一部
《變身超人》似的惡趣味喜劇,也不介意頂著一副邋遢宅男的樣子去演在觀眾看來並沒有什麼挑戰性的
《追愛大布局》……拿他最近的四部新片為例,有12月4日公映的愛情喜劇
《杜拉拉追婚記》,有中韓合拍片
《壞蛋必須死》,有金馬開幕片
《再見,在也不見》,還有著名IP
《萬萬沒想到》大電影。
在彭于晏、趙又廷們逐漸佔領華語主流商業片市場的今天,陳柏霖的「文藝」標籤似乎還是更濃些,難道他就沒有跑馬圈地的野心嗎?
↓點擊播放時光網專訪陳柏霖視頻↓對,我演的就是一個霸道總裁。這個角色是一個公司的老闆,蠻年輕就做得很成功,那為何叫高仿富二代呢?因為他不是家世顯赫的人,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才達到今天工作上的一個成就。他一直以為遵守這個遊戲規則,保持著一個形象,在這個社會就能拿到他想要的東西,可是沒想到事業的成就是一回事,在愛情上卻是另外一回事。
時光網:「霸道總裁愛上我」是不少女孩憧憬的,但往往「富二代暖男」在戲裡的命運都很悲催,也會有觀眾替女主角「捉急」——溫柔帥氣又多金的你不要,非要跟著男主受虐。:(笑)我覺得每一個人都不一樣吧,可能對一些人來說,「霸道總裁愛上我」是個目標,可是對另一些人來講,那只是一個美好的邂逅而已,可能不會是永恆,但有這麼一段,也會永遠記在心裡吧。對片中的杜拉拉就是,雖然她一開始是用假的身份跟我相遇,不過因為陳豐也是職場老手,一下子就識破了,也正因為這樣,他會很欣賞杜拉拉這種積極、可愛的樣子。
時光網:也有些人說陳豐是一個甩掉「大仁哥」標籤的角色?:沒有,我從來都沒有標籤的,所以不用甩掉。
時光網:我記得有段時間你總是演外形邋遢的宅男,也談到讓大家不要過分關注你的外表,是不是長得帥氣但一直想尋求突破的男演員偶爾也會覺得長相是原罪?:(笑)也不是,因為每一次表演都是不一樣的角色,所以就要有不一樣的輪廓,在塑造角色上我不太希望有重複的樣子。所以也沒有特別要改變什麼或者非要怎麼樣,就覺得劇本有趣、角色特別就去做。
時光網:不會不服氣嗎?明明我也很有才華呢,為什麼大家只看到表面?:(笑)沒有關係,別人怎麼定義是別人的看法,那只是他們眼中的我,你無法左右別人的想法,還是做最自在的自己比較重要。我眼中也有其他人的樣子啊,這都是相互的。我也從來不會特別想要澄清或者辯白什麼,因為真正喜歡的話,你不用解釋,別人自然而然會看到你其他的面相或者感覺。
不要做花瓶:主要還是夢想,因為職場上自己有很多朋友,不是做娛樂行業的,只是上班族,我覺得在共鳴上面的話應該會有蠻大的迴響,而且電影裡面陳述的價值觀也很正面,我只是希望透過陳豐這個角色,把這樣一個小小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另一方面是因為導演,我跟他合作過蠻多次的,可是都是廣告和微電影,他第一次拍電影,就覺得大家應該要一起拍一部。跟依晨雖然拍過很多次,跟仔仔還是第一次,所以整個感覺蠻熟悉又新鮮。
時光網:談到夢想,套用《中國好聲音》的一句話,你的夢想是什麼?你說過要去好萊塢拍電影?:不可能,我從來沒說過要去那裡。我只是覺得把握當下所接到的工作,做到最好,那就是你未來的樣子。所以與其你去想很遠的東西,倒不如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這就是我的夢想,我希望某一個moment都是值得的,而且自在。
時光網:自在?:對,我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是個人選擇,但最重要的當然是緣分,強求來的東西到最後都會自己會瓦解掉,可是如果你隨緣,然後自在地去決定任何事情的話,那個東西才會堅不可摧吧。也許聽起來很宿命,但其實就是如此,就像爬山,不用看山頂,看著自己的腳,走著走著就到了。
時光網:雖然講求隨緣,但其實你很勵志呢,在《重返20歲》做訪談時,你說20歲就意識到再不充實內在的話,長大就會成為花瓶,所以拼命去看書看電影,充實自己。:現在還是一樣啊。也不是說看到自己的不足或是怎樣,而是知道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很重要。一旦你喜歡做這件事的話,它其實是沒有一個時間限制的,不會說我已經看完了就結束了,因為不斷會有新的東西出來,你一定想要了解更多。
以票房論英雄?:我拍戲不是為了塑造一個什麼形象,塑造形象應該是私底下知道自己要呈現什麼樣子,演戲對我來說是一連串的驚喜跟冒險。如果一直做同樣的事情,就會覺得無趣。像《再見,在也不見》是文藝片,我同時演三個角色,從外派經理、初為人父的青年,演到大學教授;《壞蛋必須死》我有90%的臺詞是韓文,非常難;《萬萬沒想到》是喜劇片;《杜拉拉》就是一個輕鬆的愛情片。其實目前我還在韓國拍一個純韓國的電影,全部臺詞都是英文……我比較喜歡這一類的冒險。我不會考慮接戲要什麼標準,這個不夠好或者小眾,而是這個東西有趣,並且能在我生命裡留下些什麼。我覺得不用把什麼事情都考慮得很大,一定要賣錢,一定要怎樣,那就失去表演最純粹的初衷吧。
時光網:現在不少人都以票房論英雄,大家會問陳柏霖就沒有跑馬圈地的野心?:還是看故事看緣分吧,我也不知道耶,因為我也無法決定票房,我無法決定什麼事情。
時光網:會不會覺得你的標籤更文藝一點?上有古天樂、劉青雲這些老將,下面鹿晗、吳亦凡這些新生代又吸引了大批粉絲。:不會,我拍電影不會去選擇類型,只看有沒有趣。演戲這種事情不分年齡,就看這個故事裡面需要什麼樣的角色,用什麼樣年紀的演員,因為我也曾是十幾歲、二十幾歲,我拍《藍色大門》的時候18歲,那時候你覺得70後會有壓力嗎?不會啊,大家都是在為電影這一項事情努力,表演並不是競爭,而是讓整個環境變得更豐富。
時光網:有一個小故事,去年桂綸鎂擔任金馬獎形象大使,易智言導演操刀拍攝形象片。當時易智言說,《藍色大門》對演員來說是種壓力,「你看,陳柏霖接下來十年都在騎腳踏車」,桂綸鎂馬上接話:「我也是啊,是甜蜜的負荷。」你怎麼看?:絕對不會是負擔,絕對是甜蜜的。拍完《藍色大門》之後,我到香港也拍了很多商業片,沒有騎腳踏車的(笑)。那時候我20歲出頭吧,拍了
《千機變2》、
《蟲不知》、
《情癲大聖》、
《見鬼10》,風格都是跟文藝片沒有關係的商業片,所以其實是觀眾想要選擇看到什麼、想要貼什麼標籤在你身上,那是他們的決定,但也不是每一個觀眾都會這樣把標籤貼在你身上。
投拍電影蜂擁而至:當時就是韓國CJ公司想要跟我合作一個東西,剛好就有《重返20歲》這個劇本,覺得不錯,就做了,也沒有特別去設計或者怎樣,就順其自然地發生了。
時光網:《重返20歲》的市場表現是當初預計到的嗎?大家會覺得你作為投資人還蠻成功的。
陳柏霖:不知道,我覺得沒有人能預期票房,當時覺得劇本很好,拍出來應該會好看,就這麼簡單,然後大家就研究怎樣認真地拍出一部好電影就OK了。但這是我的想法,可能其他人會考慮別的因素。因為我也是其中的演員,並不會完全從合作或投資的角度考慮問題。
時光網:內地的電影市場很好,大家都蜂擁而至,也會談論一些現象和概念,比如做電影要有網際網路思維,利用粉絲經濟,要看重知名IP等等,你會和朋友聊這些話題嗎?:跟老方(方勵)會常常聊,畢竟也跟他認識很久了,在未來你們應該會看到我跟他再合作一些新的電影。像你所說的網際網路思維、粉絲經濟等等,我覺得這是一個趨勢,時代不一樣了,這些左右電影的因素也會不一樣,但到最後還是要回歸到電影的本質上來——你講好一個故事,自然而然就會有觀眾。
像那些網際網路,甚至一些傳媒,我覺得都是輔助,到最後還是要回歸電影的本質。時光網:就是好看和不好看而已。
陳柏霖:對,也不用非要區分這個是商業,這個是文藝,文藝就有內涵、比較高級,商業就沒內涵,都不是,只有好不好看。現在大家都太想要分類了,我是什麼,我不是什麼,可是不就是看電影嗎?我自己也是觀眾,我自己也會想要坐下來,比如今天想看一個輕鬆點的,明天想看一個故事比較深沉的,就那麼簡單而已。喜劇片、動作片也是要經過設計才會讓觀眾有共鳴,這就是內涵。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想,反正我拍戲不會排斥任何的類型、任何的劇本,而且我覺得每一種類型都有存在的價值。
時光網:所以你並不排斥出演《小時代》那樣的電影?:對,我只是看角色好不好、緣分到沒到,你看我這十幾年來都是這樣的。
時光網:據說你的公司是叫天下無敵?有人開玩笑,這霸氣的名字就彰顯了幕後老闆強大的野心……接下來會有什麼新片計劃?:沒有啦,因為那時候想不到要叫什麼了,以前在高中,我們一幫死黨就會常常寫什麼天下無敵,那就決定用這個名字吧,其實很單純,是從以前到現在的一個屬於我們兄弟之間的slogan。接下來的計劃還沒有落實,但肯定是有「內涵」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