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宜家這個名詞頻頻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翻起了一波輿論爭辯。其實,中國是宜家在全球增長最快速的市場,目前中國共有18家宜家商場,其中8家位列全球十大之列,可以說是一家比較成功的家具企業啦~
那麼問題來了,宜家家居憑什麼那麼火?它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小編整理了些比較獨特的見解,分享給大家~
宜家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
01
始終堅持的價格哲學
about price
「價格哲學」是指宜家把所有的工作焦點都集中在降低銷售價格這一核心經營元素上,將「為中產階級提供設計精良、功能性強、質量上乘、具有可持續性且售價低廉的家居產品」,作為企業的主要追求一直不動搖。
低價是宜家經營企業最先考慮的要素。
宜家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降低銷售價格上,目標就是要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買得起宜家的產品。但宜家不僅僅只是追求簡單的低價,它還充分考慮到產品的精良設計、功能性和多樣性。也正是憑藉著這一點,宜家才有今天的發展。
02
對供應鏈的重視
supply chain
供應鏈的整體變革要立足中長期來看待,而宜家供應鏈體系的整體改革歷時超過10年。說到對宜家的整體供應鏈建設,安德斯·代爾維格先生可謂厥功至偉。他成立了全球供應鏈管理部門,實現了供應鏈從「功能導向」向「過程導向」的轉變,優化了宜家的整體供應鏈體系。
在宜家整體供應鏈改革之前,宜家採取了功能性分區的組織模式,其產品部門、配送部門、採購部門都各自為政。比如採購部門只關注供應商價格,零售賣場(門店)只看重供貨及時性和產品的高品質,物流配送部門只關注運輸成本和滿載率。整個供應鏈的運營質量和效率是沒有專人負責的。
改革後,供應鏈成立了新的部門,其總目標就是降低總體成本,它包括採購、配送、運輸、產品上架率、產品質量等各個環節,甚至還包括供貨商的社會和環境問題的治理責任,這些都由一個統籌的部門來負責。除此以外,還健全了必須的流程環節、制定了整體性供應鏈策略、建立了新的組織結構、開發了新的工作方法和IT系統。
03
產品矩陣
about product
宜家從多個維度來為自己的產品布局,最後形成了4×4×N(N是品類和系列)的超細分,高覆蓋率的產品矩陣。
對宜家商場來說,展廳和倉庫的擺放邏輯便有很大的搭配設計。對於客戶來說,可挑選到任意喜歡的風格產品和定價。對宜家設計團隊來說,能依照這樣的矩陣規則,非常精準而便捷地開發一個又一個的新產品。
這樣的產品矩陣,相繼影響了後來非常多公司的產品開發規則,包括蘋果的個人電腦的產品規劃,從使用場景維度和性能維度都形成了相應的矩陣。
宜家的商品按需求科學排列,把分類擺放和整效布局科學地搭配起來,把展示銷售和倉儲式銷售統一起來,把大件家具和小件飾品統一起來,讓人看起來增見識、長學問、有層次感又不累。
04
高效的商場
selling field
企業願景、商業模式、產品矩陣和商場布局,宜家的這一切都有著嚴密的科學分析,最後才做的決策。一切都是圍繞著人、消費者來設計,因而消費者走在宜家裡面,能獲得非常良好的購物體驗。任何一個宜家商場,呈現的每一個產品展示和空間搭配,都是經過強大的數據分析,以及店長本人以及團隊資深的經驗,本地化的調查研究才展現出來的。
宜家還為整個商場劃分為超熱區/熱區/冷區,進而為宜家的商品做出更合理的布置。它從產品矩陣中,挑選出足夠暢銷的產品布置在超熱區,以提高銷售額和利潤;熱區按照二八原則,為常規產品和偏冷門的商品規劃好;冷區利用小部分的心跳產品來提升熱度等。
05
體驗式營銷
experiential marketing
宜家賣場一般有三層,宜家會拿出一整層的面積來做生活場景的情景展示,每年都會根據潮流趨勢變化推出年輕人最喜歡的若干種生活方式,並直接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增強客戶對於產品和服務的參與感,是基於消費者展開的商業邏輯的實施策略。宜家正是通過生活方式的情景間這種展示形式,才實現了設計師語言與終端消費訴求的無縫對接,消費者想要下單購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有了對情景間的強勢打造,宜家的擺場另有奧妙,「回字型」的情景間+集中展示的單體組合形式,最終發揮了臨門一腳的作用,正是這種擺場形式,讓消費者積極「對號入座」還原家庭使用的真實場景,最終促成購買。
「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這就是宜家的使命。它不是從產品出發,也不是從品牌出發,而是從大眾出發。這種出發點,就勝了一籌。
事實上,宜家也從產品、商場布局等各方面,去實踐這一理念。那麼多人把逛宜家當成一種生活日常的享受,就足以證明宜家在這一方面用了多少心。
(內容參考來源:筆記俠;李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