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弘揚優秀「馬」文化 培養「八駿好少年」

2020-12-15 校校聯

2020

京城百所特色校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

在古老的涼水河南岸,在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六環和京津塘高速路的環抱中,坐落著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近百年的辦學歷程,讓學校成為了通州境內辦學歷史最悠久、人文底蘊最深厚的名校之一。

近年來,伴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步伐,馬駒橋鎮中心小學發展迅速,形成了6個校區、173個教學班、5800多名學生的辦學規模。在邵學良校長的帶領下,學校結合地域特點,從中華歷史悠久的馬文化出發,致力將「小馬駒」培養成「千裡馬」,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之路。

以夢為馬 讓學生成就自我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馬文化是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自古以來,馬是社會賢良的象徵。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為「千裡馬」,是教育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隋末唐初,馬駒橋及周邊地區是朝廷養育軍馬的草場,戰馬作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從這裡源源不斷地輸出,並由此伴生了「成長—成才—成就」的文化種子。馬駒橋鎮中心小學立足地域文化的「生長教育」內涵,與此一脈相承。學校以獨具個性又富有文化底蘊的特色文化,讓學生成就自我,形成了「萬馬奔騰」的學校文化生態。

營造育人環境,彰顯教育魅力——校園裡,「馬文化」無處不在。生長園裡的千裡馬雕塑,教學樓大廳裡的八駿圖,校史館的京畿古鎮馬駒橋長卷繪畫,電子大屏的馬駒橋發展史展示,騏驥書院、朗讀亭、電子閱讀平臺、孕育園、創客教室、騏驥講堂、騏驥夢工廠、冰雪樂園、八駿園……從動態到靜態,從過去到現在,將學校的教育理念展現得淋漓盡致,彰顯著學校獨特的教育魅力。

強化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校依託「八駿」特色評價,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滿足學生生長的內在需求。每個班級都依據「小紅馬精神」,確定了凸顯本班特色的班級名稱、班訓及班級口號。

驍騎營、千裡駒、小神駒、良駒營……一個個響亮的班級名稱,代表著一個個團結協作、拼搏向上的班集體。

「以夢為馬,快樂成長」「團結向上,策馬揚鞭」……一條條出彩的班訓,激勵著全班學生勤奮學習、刻苦自勵,形成積極健康的班風。

「我是小紅馬,我最棒!」「一馬當先,勇者勝!」……一個個響亮的班級口號,如同一面面旗幟,指引著全班學生奮勇向前。

一張張班級「八駿好少年」評價圖表,記錄著學生們成長的腳步,以及他們所收穫的快樂與自信。

多元評價 讓學生快樂成長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而教育評價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素質教育、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方面,則起著重要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使學生幸福快樂地成長,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歡樂。基於此認識,馬駒橋鎮中心小學根據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和發展特點,結合我國現行的小學德育目標和本校學生學習、活動、生活、交往的實際,構建了「八駿好少年」特色評價體系,以「厚德、明責、樂群、善學、追夢、尚美、創新、健康」八項評價目標為標準,突出考查學生在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和勞動實踐等方面的情況,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保障。與此同時,學校還通過邀請專家進校園、開展項目研究等舉措,對評價體系的適用性、實效性、科學性進行驗證,並不斷加以完善。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體系構建中來,學校開展了「八駿好少年」駿寶形象作品徵集活動,讓學生根據評價內容,設計出八個可愛的「駿寶」卡通形象,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將行為目標具象化,為學生們樹立學習的榜樣。

學校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激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制定相應評價方案,對學生的操行表現、學業發展和個性特長進行多方面評價,分別評選出班級、校區、中心校級「八駿好少年」。

班級評選——學年初向各班級下發學生評價圖表,採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的方式進行,每月評價一次。學期末依據學生評價統計,各班級分別評選出一名「八駿好少年」,頒發獎狀及胸章。

校區評選——在市、區、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將會被評為校級「八駿好少年」。班級集齊八項相應榮譽的學生,經推薦評選校級榮譽,學年末頒發獎狀及獎牌。

中心校評選——每學年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特別優異的學生,以及集齊校區八項「八駿好少年」獎牌的同學,學年末推薦上報中心校,頒發獎狀和獎盃。

每學年,學校通過升旗儀式榮耀時刻、八駿表彰展板、微信宣傳等形式進行表彰,並在每個學年末開展宣傳表彰大會,充分發揮榜樣育人的作用,在校園內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環環相扣的評價體系,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關注和賞識,促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八駿好少年」多元化、多維度的評價目標,激勵學生展現自我,發揮特長,獲得進步的喜悅。

生長教育 讓生命更精彩

教育即生長。馬駒橋鎮中心小學積極倡導並踐行生長教育,關注學生良好人格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做人;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關注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生活;關注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創造。

豐富騏驥課程,打造生長課堂——學校以課程建設為切入點,積極發揮課程育人的功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千裡馬課程、閱讀分享課、家長課程、傳媒課程等校本課程,彰顯生長活力。足球、定向越野、冰球、京劇、舞蹈、話劇、機器人等社團課程,培育成長技能。豐富多彩的騏驥課程,使校園真正成了學生們學習、生活的樂園。

搭建生長舞臺,提升綜合素養——學校開展「四節三禮」 主題教育活動(四節:讀書節、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三禮:入學禮、開學禮、畢業禮),從而為學生搭建生命成長的舞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校園電視臺、校園公眾號,成為了學生們最喜愛的生長舞臺。學生們通過電視節目製作,培養思辨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校園公眾號的「騏驥之聲」閱讀欄目和「騏驥秀」才藝展示欄目,陶冶情操,展現自我。

豐富教育形式,促進生命成長——學校通過「愛國篤志」共生長、「傳統文化」載生長、「勤儉勞動」明生長、「垃圾分類」助生長、「強國閱讀」話生長、「特色升旗」顯生長、「生長秀場」展生長等系列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長。

邵學良校長表示:「在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八駿好少年』已成為全體學生的成長目標。教師們堅信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千裡馬,積極爭當『伯樂』。」

在生長教育的引領下,學校堅守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立身之本,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讓今天的小馬駒成為明天的千裡馬。

相關焦點

  • 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弘揚優秀「馬」文化 培養「八駿好少年」
    2020京城百所特色校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在古老的涼水河南岸,在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六環和京津塘高速路的環抱中,坐落著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近年來,伴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步伐,馬駒橋鎮中心小學發展迅速,形成了6個校區、173個教學班、5800多名學生的辦學規模。在邵學良校長的帶領下,學校結合地域特點,從中華歷史悠久的馬文化出發,致力將「小馬駒」培養成「千裡馬」,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之路。
  •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人民政府副鎮長米學忠正接受審查調查
    1988.04-2002.01 北京市通縣(通州區)大杜社鎮經管站科員(期間:1997.09-2000.07在北京市農業學校農業推廣專業在職中專學習)2002.01-2002.06 通州區馬駒橋鎮財務室副主任2002.06-2003.09 通州區馬駒橋鎮財政科副科長
  •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環衛保潔項目(南部村莊區)中標公告
    一、項目編號:TZXM-202008189409二、項目名稱:馬駒橋鎮人民政府環衛保潔項目三、中標(成交)信息總中標金額:1988.623169萬元(人民幣)中標供應商名稱、聯繫地址及中標金額:中標供應商名稱:北京啟元昕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繫地址:北京市通州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金橋科技產業基地景盛北一街19-34號中標金額
  • 通州區馬駒橋鎮第二條專設健康步道投用
    隨著通州區馬駒橋鎮在溼地公園新建的第二條專設健康步道正式投入使用,至此全鎮健康步道已達850米,不斷引導更多居民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據了解,該步道總投資近2.8萬元,全長350米,是馬駒橋鎮第二條專設的健康步道。日行一萬步,健康有好處。從0開始,100步、500步、1000步……整條步道標註醒目。據介紹,健康步道由能保護鍛鍊者的特殊材質鋪設而成,在上面進行適度走或跑,對心肺功能、免疫功能、運動功能的提高,以及對各種代謝性疾病的改善,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 小學校大文化——朱集鎮席家小學「五好教育」培養好少年
    樂陵朱集鎮席家小學是一所農村完全小學,始建於1956年,學校服務朱集鎮席家、劉編、喬家、唐家、李名揚五個村,在校學生157人。2017年在國家均衡驗收的東風之下,席家小學將學校遷至席家村南、喬家村北,建成教學樓一座,各種配套設施齊全。學校秉承多年的優良辦學傳統,在繼承中發展,在改革中創新。
  •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環衛保潔項目(兩園區片區)中標公告
    一、項目編號:TZXM-202008189409二、項目名稱:馬駒橋鎮人民政府環衛保潔項目三、中標(成交)信息中標供應商名稱:北京嘉笛環境衛生管理有限公司聯繫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榆路10號中標金額:1467.41951萬元四、主要標的信息包號:(包2)分包名稱:馬駒橋鎮人民政府環衛保潔項目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表演粵劇、製作東藝宮燈、習蔡李佛拳、製作白沙茅龍筆、學習新會葵藝……為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市非遺保護工作循序漸進,從豐富多彩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到開展「非遺在校園」特色教育,讓學生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成為非遺文化的小小傳承人。
  • 「兒童好聲音」中華經典朗讀活動走進坊鎮中心小學
    6月9日下午,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的「兒童好聲音」中華經典朗讀活動在合陽縣坊鎮中心小學隆重舉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功勳理事長玲媛、合陽縣教育局機關黨總支書記王合敏蒞臨活動現場並發表講話。陝西省僑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護航計劃陝西項目辦、合陽縣教育局、合陽縣坊鎮中心小學相關負責同志也出席本次活動。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向坊鎮中心小學捐贈經典文化書籍並與學生親切互動,坊鎮中心小學學生積極響應並獻上國學經典誦讀節目。活動伊始,坊鎮中心小學校長王松山向到場的各位來賓致歡迎詞。
  • 通州區多舉措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促進文藝走進百姓
    協會現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攝影家會員400多人,先後在全國發起了「光影助學工程」和「走進母親河 公益黃河行」兩大公益活動。  2016年,為更好弘揚中華民族尊老、助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北京公益攝影協會多次組織會員到仇莊,為村裡的百歲老人拍攝全家福,走進村民家中進行公益攝影創作。
  • 弘揚媽祖精神 做新時代好少年 湄洲第一中心小學學生赴祖廟開展...
    圖為參加研學活動的學生在祖廟合影  莆田網訊 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加深對媽祖文化的了解,引導學生爭當「弘揚媽祖精神 做新時代好少年」,日前,湄洲第一中心小學組織學生赴湄洲媽祖祖廟開展「學習媽祖文化 傳承媽祖精神」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
  •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BOT汙水處理站汙泥處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BOT汙水處理站汙泥處理處置競爭性磋商,最高限價為395元/噸。項目對通州區馬駒橋鎮內9個BOT汙水處理站產生的汙泥進行符合環保要求的處理及處置工作,汙水處理站承擔汙泥運輸費用並確保汙泥安全運輸到位。
  • 通州區馬駒橋鎮開展「鄰裡守望,禮閱家庭」志願家庭讀書活動
    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活動,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日前,馬駒橋鎮婦聯攜手運河書院走進香雪蘭溪社區開展「鄰裡守望,禮閱家庭」志願家庭建設讀書活動。活動受到了婦女們的廣泛好評,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受益匪淺,今後將多讀書、讀好書,不斷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通過此次活動,讓廣大婦女同志深入體會讀書的樂趣,提高對讀書的熱情,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全社會家庭文明新風尚的形成,營造和諧和睦的良好氛圍。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積極培育「八德」智慧少年
    為倡導與弘揚「孝親尊師·知恩感恩」的良好社會風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培養具有擔當精神的國家棟梁之材,3月6日,在河南省許昌市社科聯、國家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許昌蓮城志願服務隊的大力支持下,許昌半坡鋪智慧小學舉辦「首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生班」。
  • 冷水灘區黃陽司鎮中心小學:傳承藝術瑰寶 弘揚民俗文化
    紅網時刻1月1日訊(通訊員 朱柏清)黃陽司鎮中心小學作為一所民俗特色文化學校,秉承著「傳承藝術瑰寶,弘揚民俗文化」的精神,讓孩子們在學習之餘,學習「踩高蹺」「打腰鼓」「扎故事」等民俗藝術文化,從而培養學生愛國、愛鄉的情懷,使優秀、積極的民俗文化不斷融入到學生的文化生活當中,同時也為傳承民俗藝術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 神駒文化講堂居士聯誼會
    東方傳統文化傳承委員會是根據國發【2013】第44號文件精神,經國家一級社團中國蕭軍研究會批准成立的二級文化機構,其建立宗旨就是弘揚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中國的佛教文化。   為推動佛教文化交流互動,弘揚佛教慈悲喜舍、利樂有情的精神,秉承佛教愛國愛教的傳統, 我會擬開展居士聯誼活動,促進佛教居士信眾增進交流和互動,通過佛教淨化心靈,通過文化提高素質,增進教內外人士團結合作,共同抵制迷信、極端和邪教,展現特色的中國佛教文化,挖掘佛教文化中的正能量,這樣不但可豐富人們的文化需求,也讓更多的人能夠全面正確的了解中國佛教傳統文化。
  •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BOT汙水處理站汙泥處理處置競爭性磋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項目對通州區馬駒橋鎮內9個BOT汙水處理站產生的汙泥進行符合環保要求的處理及處置工作,汙水處理站承擔汙泥運輸費用並確保汙泥安全運輸到位。合同履行期限為自合同籤訂之日起兩年。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官窯臻品 | 八駿馬 : 取周穆王八駿之名,採徐悲鴻八駿之型
    據《拾遺記·周穆王》記載:八駿中的八匹馬傳為周穆王御駕坐騎,謂「王馭八龍之駿」,而後八駿馬便成為傳統文化中的吉祥紋飾和圖案。
  • 京味十足,通州馬駒橋鎮這個社區的京味文化體驗館正式開放了
    為滿足居民日益增強的精神文明需求,構建供給豐富、便捷高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向傳承展示、知識服務、創意輔導等綜合功能提升,馬駒橋鎮積極探索深挖京味文化價值,開展具有京味特色的傳統文化宣傳活動。
  • 八駿馬石雕浮雕牆八駿雄風雕塑
    八駿馬浮雕是雕刻的一種,雕刻者在一塊平板上將它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來,使它脫離原來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並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八駿馬石雕浮雕牆-凱巖石業馬是十二生肖之一,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活動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