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威海經區緊緊圍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統籌整合涉農資金近1.4億元,吸引社會資本202億元,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突出產業帶動。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鄉村振興重要任務,完成糧食播種面積3.1萬畝,較上年增長17%。在泊於鎮規劃6000畝無花果規模種植園,為無花果樣板片區注入活力。6個產業發展項目完成投資1.1億元,東浦灣房車營地、紅印海洋生物製品綜合加工園、南子城湖畔花園已建成運營,成功舉辦了無花果文化旅遊月等系列活動,富力悅心榮獲省長杯工業設計銅獎,促進了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發展。
強化人才支撐。發揮鄉村振興人才引領作用,制定《鄉村振興首席專家管理暫行辦法》,設立首席專家發展基金。大力推行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完成農業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1265人,組織開展3次「鄉村振興專家大講堂」高端培訓活動。培養引進了農業高層次人才25名,富力悅心聘請中國農業大學馬會勤教授團隊開展的無花果新品種選育,入選威海市產業領軍人才工程;崮山鎮邵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邵天成參加山東省十大返鄉農民工評比,邵家莊村被授予威海市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
聚焦文化引領。把鄉村文化保護傳承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結合,以「紅色印跡」為切入點,對65處紅色膠東革命歷史印跡進行搶救保護,重點打造了泊於鎮英雄嶺革命烈士陵園、橋頭鎮東洛後革命烈士紀念塔等,實現「鄉村記憶」全面飄紅。建成綜合文化站6處、圖書館村級服務點15處,啟動了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鎮實踐所的建設。我區綜合文化站、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文明村鎮覆蓋率均達到100%。
抓好環境治理。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投入資金近1.2億元,建設「四好農村公路」19條,實現32個村戶戶通、46個村規模化供水,完成28個村供水管網改造、13個村生活汙水治理、1009戶農村清潔供暖,新建改建無害化廁所1951戶、農村公廁20個,創建省級清潔村莊21個、市級清潔村莊61個,打造精緻農家示範戶2139戶、精品戶856戶,村莊戶戶通、規模化供水、農村改廁、四好農村路公路、清潔村莊實現了全覆蓋。
強化組織建設。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打造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村級骨幹力量為抓手,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引領集體經濟發展能力,整頓提升軟弱渙散班子6個,轉化不穩定村2個,完成農村集體「三資」清繳94個村,增加村集體收入1108萬元。堅持黨建引領、多方聯動,在基礎網格治理中創新引入法院、包村幹部、專職調解隊伍等多元化參與主體,將政治、自治、法治、德治等「六治」元素融入隊伍建設,打造出獨具經區特色的「4+X+N」基礎網格隊伍。大力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全區已有27個村領辦了30家合作社,全面啟動「強村帶弱村」模式。(通訊員 周浩陽)
推薦閱讀
2020年以來,威海經區緊緊圍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統籌整合涉農資金近1.4億元,吸引社會資本202億元,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詳細]
今年以來,經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決策部署,鄉村振興緊盯「1+16」重點目標,脫貧攻堅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壓實工作責任,各項工作統籌推進、成效顯著。[詳細]
12月13日至15日,威海市迎來大面積降雪,為確保降雪期間旅客出行安全,保障客運中心(威海站、威海北站)和公務用車調度中心正常運營,交通場站公司於12月12日啟動降雪應急預案,提前部署、多措並舉、積極應對今年入冬以來首場強降雪。[詳細]
做好老齡工作,情系千家萬戶,發展養老事業,關乎社會民生。近年來,泊於鎮黨委政府始終將「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作為民生工作的重點,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大鄧格日間照料中心、龍山湖社區智慧養老中心,社區食堂等一大批養老助老服務中心相繼運營。[詳細]
「深耕基層基礎 厚植精緻內涵——2020 聚焦「精緻公安」全媒紀行」系列活動正式啟動。12月4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跟隨公安民警第七站走進經區公安。當日,記者跟隨民警分別實地探訪了皇冠派出所、馨安苑社區警務室、鳳林派出所以及鳳林社區警務室。[詳細]
「阮警官說話幽默風趣,經常講一些發生在身邊的案例,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不僅提高了防範意識,而且還給聽課的人發醬油、麵條等小禮品,周邊街坊鄰居們都愛來聽阮警官的課!」劉阿姨拿著剛領到的醬油高興地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