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4k的首任領導人,從難民變成龍頭大哥,葬禮震驚整個香港

2020-12-13 小二影視混剪

香港的黑幫社團非常多,其中比較出名的肯定要數14k了,14k還已經算是黑幫社團的後起之秀,是解放戰爭後才成立的。曾經14k稱上是香港數一數二的大幫,因為14k發展迅猛,有這樣的成績,完全得益於14k的第一代龍頭,他是葛肇煌。

在1934年時,他在國民革命軍第93師任連長,1942年加入軍統,進入軍統局就是葛肇煌的人生轉點,雖然官不高,但權力不少,畢竟他是直屬蔣委員長的親信特務機構。1945年搗毀日本支持的「五洲華僑洪門西南本部」的洪門組織。抗戰勝利後,葛肇煌將本部易名洪門忠義會,由軍統指揮。

1949年,共產黨軍隊南下佔領廣州,因為不是什麼葛肇煌不算是高官,所以沒安排到臺灣,葛肇煌偷渡到香港,但為了掩人耳目,便以「14k」為名,成為了14k的首位領導人。葛肇煌考慮到香港有熟人,要好混一些。在一次與幫會的骨幹分子開會時,被香港警方捉捕,被捉後,香港政府判葛肇煌驅逐出鏡,不許再到香港。

葛肇煌嘴皮功夫非常了得,他吹噓自己在大陸和香港有洪門兄弟數千人,並提議國民黨能在香港建立一個作戰處,為日後反攻大陸做準備。當消息傳到毛人鳳的耳中,他對葛肇煌產生了興趣,便要求葛肇煌到臺灣商議,到毛人鳳面前葛肇煌繼續吹噓一通,讓毛人鳳聽了熱血沸騰,當即決定葛肇煌回到香港組織作戰處。

有毛人鳳的大力支持,葛肇煌陸續召集逃亡的洪門兄弟、黑幫分子,成員主要都是背井離鄉流亡香港,都想打出自己的一片天,那就只有拼命,所以14k的成員以兇悍不怕死而著稱。葛肇煌去世後,葬禮空前盛大,震驚整個香港,花圈都擺滿幾條街。這件事曾經無人不知,許多年輕人看見一個這麼有影響力的社團,便紛紛加入14k。

相關焦點

  • 他是香港14K幫前任老大,一生傳奇,死後葬禮警方出動近百名警察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我的百家號,歷史大大泡,小編會不定時的為大家帶來有趣的新鮮的歷史故事,喜歡的話請關注小編哦~今天跟大家要說的是《他是香港14K幫前任老大,一生傳奇,死後葬禮警方出動近百名警察》這個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聽小編慢慢道來。
  • 香港黑幫14K和新義安的由來及沒落史
    1949年4月,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了渡江戰役,完全摧毀了國民黨軍隊,後來國民黨軍隊潛逃到臺灣、香港以及其他地方,在逃到香港的人中,有一個是黃埔軍校第六期的學員,名叫葛肇煌,他聯繫了13個骨幹分子,他們14人組成了一個三合會組織「14k」,「14」是14個骨幹,K是國民黨(KuiMinTang)英文名的第一個字母,14k剛成立不久就在香港打下了基礎。
  • 扒一扒曾經的香港黑社會龍頭「洪興」的原型——新義安
    香港黑社會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而這一切都源自於香港社會的真實情況。這就不得不提香港黑幫四大家族,新義安、義群、14K、和勝和,他們和臺灣的「竹聯幫」,美國的「華青會」聯繫密切。這些幫派早期大多是華人在殖民統治下為安身立命形成的組織。後來就演變成爭地盤搶生意的黑幫。
  • 他是香港14K老大,17歲當父親,憑三十把「刀」一砍成名
    香港一直以來就是亞洲乃至全世界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上個世紀後半葉,正處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的香港,治安十分混亂。那時候,來自世界各地的黑幫勢力不斷滲入香港,跟誕生於本地的黑社會幫派一起,聯手在香港演繹出了一幅傳奇的黑幫江湖故事。
  • 他們是14k黃金搭檔,有「黑白無常」之名,稱霸砵蘭街30年!
    前面我們說了和勝和以及新義安的幾大代表性人物,這兩個幫派曾經在香港留下過屬於他們的輝煌。而跟他們同時代的社團14k也是當時香港最有影響力的社團組織之一,並且在14k中的猛人一點也不遜色新義安和和勝和的任何一個人,而且要說14k的規模一定是這3個之中最大的。
  • 專訪香港「黑幫」教父:新義安14K大佬把酒言歡,如今出獄後只能玩...
    1949年底至上世紀50年代中,最多時一個月高達十萬人湧入香港。100多萬人口的小香港,迅速在50年代中期躍升為250萬人口的大都市。 中國的流行音樂之都從上海也變成了香港。60年代初,內地的災荒,又導致了許多人逃港,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了龐大的青壯年勞動力。1000多平方公裡的香港島,人口密度陡然升高。1965年,香港人口密度已經達到了每平方公裡3527人,小漁村也已經躍居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鑽石山殯儀館靈堂內擺放的親屬和友人等送的祭奠花籃,其中有14k智勇堂送的祭奠花籃。
  • 香港「黑幫」教父:新義安14K大佬把酒言歡,如今出獄後只能玩區塊鏈
    1949年底至上世紀50年代中,最多時一個月高達十萬人湧入香港。100多萬人口的小香港,迅速在50年代中期躍升為250萬人口的大都市。 中國的流行音樂之都從上海也變成了香港。德國一位記者寫道:「那裡沒有街道,只有漆黑、堆滿了垃圾的走道,在香港,曾經有4萬人擠在那個黑暗,具有傳奇色彩的貧民窟裡,他們中有難民和罪犯,有牙醫和妓女,而整個貧民窟,就仿佛一個烏託邦一樣,骯髒、擁擠,卻又散發著別樣的魅力。」 佔地僅有2.7公頃的九龍城寨,人口最多時近5萬人。300座低於14層的樓宇圍合成一座,黑暗,擁擠,骯髒的特殊之城。
  • 香港如何成越南難民的「收容港」
    電影集中反映越戰結束後越南民眾的曲折命運,也反映了香港社會對這一問題的關注。自1975年至2005年,香港共接收了23萬多名越南難民和船民,其中安排14多萬名越南難民移居海外,遣返6.7萬多名越南船民,並永久安置了近1.6萬名越南難民,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收容港」。為何是香港?
  • 4位「最隆重」的明星葬禮,震驚了全國,最後一位震驚了全世界!
    黃家駒:1993年,黃家駒在一次錄製節目中不幸從3米高的舞臺上墜落,後來經過搶救,最終還是沒能挺過來,離我們而去,在他的葬禮上,不少明星都感到惋惜,葬禮也是非常的隆重,也是震驚了全國。張國榮:2003年,張國榮因為忍受不了憂鬱症的困擾而墜樓而亡。
  • 港澳「黑幫」風雲70載:那些壽宴和葬禮,隱藏著一個真實的香港
    1949年歲末,1106.34平方公裡的香港,湧入了無數躲避戰火的人們。1949年底至上世紀50年代中,最多時一個月高達十萬人湧入香港。100多萬人口的小香港,迅速在50年代中期躍升為250萬人口的大都市。 中國的流行音樂之都從上海也變成了香港。
  • 電影《黑社會》中的「和聯勝」,現實裡香港的本土黑幫——和勝和
    面說到了14k和新義安都是香港1949年國共內戰以後的外來幫派,真所謂「不是猛龍不過江」。但是俗話說的好:「強龍不壓地頭蛇」。香港也有著屬於自己的本土黑幫,那就是和勝和。
  • 葛肇煌一手創立14K,本是幫會龍頭大哥,為何自封雙花紅棍?
    葛肇煌平時喜歡別人稱他「葛大哥」,而他本身很崇拜那些幫會老大,於是在眾人的慫恿下,接收了日偽時期的「五洲華僑洪門西南本部」,為了避嫌,他將該組織改名為「洪門忠義會」,自封會長,並聲明「洪門忠義會」與「五洲華僑洪門西南本部」無關。據估計,當時葛肇煌的洪門忠義會的忠實會員僅200餘人。不久,葛肇煌在廣州西關寶華路14號租了一所大屋作為根據地。
  • 香港頂級豪門葬禮是門關係學,何鴻燊、霍英東的葬禮都是一場博弈
    在香港,頂級豪門的葬禮從來不是一場簡單的葬禮,而是一門關係學,是一場承上啟下的博弈。很多豪門家族未來的走向都暗藏在家族大家長的葬禮上。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聊頂級豪門葬禮這個問題。前澳門特首何厚鏵、前香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前香港特首曾蔭權,香港勞福局局長張建宗、香港食衛局局長高永文,港交所主席周松崗、劉鑾雄則都到現場弔唁。鄭裕彤用他的葬禮證明他是「政商通吃」的大佬,向世人展現了他真正的實力,他的這些人脈資源也惠及他的子孫。如今鄭裕彤家族的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就很出色,他在2015年以44億美元身家位列亞洲十大年輕富豪第二名。
  • 「五虎十傑」的師父,綽號「拳神」,曾擊敗14k金牌打手陳慧敏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香港,可謂正是社會實力百花齊放的狀態,當然,這個時候也正是黑幫最巔峰的時刻,一大波人才就在這時湧現了出來,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陳慧敏,曾經在多部電影裡飾演黑幫的老大,其實他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個大佬,他是幫會14k的雙紅花棍,可謂是金牌打手,而就在當時有一位比陳慧敏更威猛的一位大人物,他也被堪稱"拳神"——蘇龍。
  • 澳門14K黑幫大佬,縱橫香港影壇數十年,曾與李小龍齊名!
    當時港澳地區最出名的黑幫組織就是14K,這個黑幫組織是香港著名的國際性黑社會組織,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時香港規模最龐大的三合會組織
  • 香港5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窮人?冬夜,棲息於香港麥當勞的「難民」流落...
    在香港,這種無家可歸、棲居於麥當勞店內的人被稱作「麥難民」。疫情之下政府「限聚令」加碼,晚上6點後禁止堂食。對於多數港人來說,不過就是把用餐地點從店裡搬到家中,而對於「麥難民」來說他們就沒有「家」了。 近日香港入冬,天文臺發出寒冷天氣警報。元旦市區最低氣溫8.6度,為16年來最冷新年。
  • 香港四大惡人,有三人竟然全部出自同一所「監獄」!
    在香港影壇中有四位「臭名昭著」的演員,被廣大影迷戲稱為「香港四大惡人」。他們分別是:何家駒,成奎安,黃光亮,李兆基。早年時候何家駒投身報業,憑藉自己的文學能力做起總編輯,一瞬間變成富豪。那時候香港有一句話「印報紙好過印銀紙」。後來染上了賭癮3天輸光了2000萬,這才促使他走進娛樂圈成為了「香港四大惡人之首」。最開始他從經紀人做起,那時候的香港雖然藝人風光無限但在遇到黑社會時也是雛雞見老鷹,所以當時經紀人都有黑白兩道的關係。
  • 他是14k猛人,曾率100馬仔稱霸油尖旺,更有「荷蘭教父」之稱!
    那就是過去香港那個黑道幫派盛行的時代。而說到香港的幫派,那就不得不提14k了,這支由國民黨軍隊發展而來的社團,在當時的香港留下了不少的影響。其中,易忠就是14k的一個代表。為自保習武的易忠易忠出生於1932年,後來因為國內戰亂,在易忠不到10歲的時候,易忠的父母就帶著他來到了當時相較比較安全穩定的香港。不過,當時的香港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有戰火的侵擾,還有英國政府的管轄,然而,其實香港社會的治安很差,尤其是對於難民,更是經常不當人。
  • 風雨飄搖之香港紅與黑:杜月笙、四大探長、新義安、14K、李嘉誠
    第二年,便籤訂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條約》,香港就像一塊肉,就這樣叨在了英國人嘴裡。 此後,香港從一個200多人的漁村,變成華洋雜處人口激增之地。 這時就需要警察來維持統治。
  • 70年代的香港黑幫:「14K」的暗黑髮展史
    自 1949 年到上世紀 70 年代,香港幫派逐漸形成了黑幫四大家族。分別是:「新義安」、「14K」、「和勝和」、「義群」。其中「新義安」跟「義群」叫潮汕幫,「14K」 跟「和勝和」為廣府幫(廣府幫指的是珠三角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