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女畫家潘玉良畫展12月登陸成博

2020-12-13 騰訊網

「逆襲女王」潘玉良

1924年潘玉良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註冊證的照片

她在早期西畫運動中被譽為「中國印象派第一人」

她是第一位入選義大利國家展覽會的中國女畫家

她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位舉辦個人油畫展的女藝術家

她是中國第一位高等美術院校的西畫系女性領導

張大千為她題跋「為國畫正脈」

她是旅居法國四十年的「三不」愛國女藝術家……

她是潘玉良,20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玉汝於成 潘玉良的藝術人生

12月11日,「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將在三層臨展廳免費面向公眾開放。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將與觀眾見面,其中包括油畫、彩墨、白描、素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不少為其代表作,更有一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眾展出。這些畫作,不僅體現了上個世紀初以來,中西藝術碰撞融合的高峰,也展現了一個女人用頑強不息的奮鬥,尋找尊嚴與價值的歷程。

出生貧寒的揚州繡花女

潘玉良在裡昂中法大學入學登記時的照片

潘玉良1895年出生於江蘇揚州一個貧窮的家庭,一歲時父親去世,八歲時,貧困和勞累又奪走了母親,她不得不被寄養在舅舅家中,幾年後被嗜好鴉片的舅舅賣到安徽蕪湖,淪落底層。直到十八歲遇見當時任蕪湖海關監督的潘贊化並結為伉儷,她才重獲新生。

在潘玉良苦難的少女時代,學做當時流行的絲絨和刺繡也許是她少有的樂趣,她也上過刺繡學校,豔麗精美的繡品在無形中開啟了她的繪畫潛能,為她日後藝術風格的形成埋下了種子。

上海美專的第一批女學生

上海美專

1920年,中國第一所現代美術專科學院——上海美專破天荒地招收第一批女學生,潘玉良成為首批十二名女學生中的一員。

當時,絕大部分的女子都是「目不識丁,足不出戶」,能夠進學校讀書、學習藝術的女性,多來自書香門第或富裕家庭,出身寒微、幾近文盲的潘玉良獲得這樣的學習機會,格外勤奮努力。上海美專曾因使用人體模特引起巨大的風波,但校長劉海粟和師生們頂著巨大的社會壓力,照畫不誤。

即使是辦學環境如此開明的學校,也因好事者翻出潘玉良的出身為要挾而將她勸退。作為一個曾經淪落的卑微女子,潘玉良屢遭挫折和打擊,舊身份的陰影如影隨形、無法消弭。但生性倔強的潘玉良並不願屈服放棄,她同年即考取了法國裡昂中法大學,在毫無語言準備的情況下奔赴法國。

獲得義大利教育部獎學金的中國女畫家

中央大學藝術科師生合照

到達法國後,潘玉良幾度轉學,從裡昂大學藝術科到巴黎國立美術專科學校,再到義大利皇家美術學院,只為「平面立體兼攻,繪畫雕塑並舉」,難以想像這是一個沒有多少外語底子的女留學生能做出的大膽舉動,在這背後,是她性格裡的「蠻性」,一種掌握自己命運的毅力和決心。由於成績優異,她獲得了義大利教育部獎勵的津貼,作品參加義大利國家展覽會,成為第一個獲此榮譽的中國女畫家。

學成歸國後,她被上海美專、中央大學聘為教授,成為中國第一位高等美術院校的西畫系女性領導,並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這也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女性油畫家的個展。同盟會的四位元老蔡元培、張繼、易培基、柏文蔚等聯名發表啟事,向世人推薦潘玉良。

中國西洋畫家中的第一流人物

1959年榮獲法國巴黎大學「多爾烈獎」巴黎市市長親自授獎

雖然潘玉良擁有如此不同凡響的「朋友圈」,受到眾多名流大家的推崇,但在那個時代,作為優秀的女性藝術家,她實際上無法與她同樣優秀的男性同行平起平坐,世俗的壓力如跗骨之蛆,令她不得不在十年後的1937年選擇自我放逐,出走海外。旅居法國四十年,她多次舉辦展覽,收穫了無數榮譽,多件作品被巴黎現代美術館、塞努西博物館等機構收藏,登上藝術的巔峰,成為逆轉人生的贏家。

潘玉良始終堅持不結婚、不改國籍、不與畫廊籤訂協議的「三不原則」,旅法期間,她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支援抗戰救亡的活動中,義賣作品、發表演講,始終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1977年,82歲的潘玉良病逝於巴黎,身著中國旗袍被安葬於蒙帕納斯墓地,與世界藝術、文化史上諸多璀璨的明星如莫泊桑、波德萊爾、薩特等同在。視藝術為生命的她,託友人將自己4000餘件作品運回國內捐贈給博物館,一代傳奇潘玉良,終於藉由作品葉落歸根。

潘玉良的一生,創造了近代中國藝術史上諸多「第一」,用自己的一生講述了「功不唐捐、玉汝於成」的動人故事。

服務號「成都旅遊」,每月推送四次精選內容+福利

訂閱號「文旅成都」,每日熱點和爆點都不會錯過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成博潘玉良畫展開幕 拼盡一切做自己身體的主人
    封面新聞記者 何晞宇 成都博物館(以下稱成博)三樓潘玉良畫展導覽區的畫家背景簡介中,有一條纖長的時間軸,上面點綴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的最美麗名字
  • 傳奇女畫家、「中國印象派第一人」潘玉良展覽成都博物館開幕
    2020年12月11日下午,在成都博物館三層臨展廳,「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的策展人通過直播方式為觀眾們做了一場生動的線上講解。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3月,面向觀眾免費開放。在極具藝術感的展廳中,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驚豔亮相,其中包括油畫、彩墨、白描、素描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不少為潘玉良的代表作,更有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眾展出。
  • 潘玉良:從雛妓到畫家,這個不漂亮的女人用畫筆徵服了羅浮宮
    然而,這個名叫潘玉良的女子,從雛妓到小妾,再從小妾到國際知名畫家,簡直是一部獨立女性的傳奇人生。著名畫家徐悲鴻曾說:「中國不過三個畫家,其中一個便是潘玉良。」有著畫魂之稱的潘玉良,被認為是「民國六大新女性畫家」之一。
  • 「逆襲女王」潘玉良個人畫展將在成都博物館舉辦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2月11日,「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將在成都博物館免費面向公眾開放。本次展覽將展出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這些畫作鍾包含了油畫、彩墨、白描、素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其中不少為其代表作,更有一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眾展出。
  • 「中國印象派第一人」潘玉良藝術展亮相成博
    潘玉良,被譽為「中國印象派第一人」,是第一位入選義大利國家展覽會的中國女畫家,近代以來中國第一位舉辦個人油畫展的女藝術家,也是中國第一位高等美術院校的西畫系女性領導。  與此同時,她的朋友圈不同凡響,這位旅居法國四十年的愛國女藝術家,得到很多文化名人的敬重,陳獨秀讚譽她「合東西於一冶」,張大千為她題跋「為國畫正脈」。
  • 名家| 中國13位頂級美女畫家
    潘玉良:從姬妾到一代畫魂的傳奇女畫家 潘玉良作品 曾被賣入青樓的畫家潘玉良 出身卑微而鐵骨錚錚的潘玉良,敢於同世俗觀念相決裂
  • 天府周末·博物志|玉汝於成——潘玉良眼中的女性、故鄉與世界
    12月11日,「玉汝於成——潘玉良藝術人生」展覽(以下簡稱「玉汝於成」展覽)在成都博物館(以下簡稱成博)開展。「玉汝於成」出自《詩經·大雅·民勞》,意指苦難和挫折會鍛鍊你,直至使你成功。策展人肖飛舸說,所有努力都是不會白白付出的,逆境能使一個人獲得真正的成功,「這是潘玉良一生的寫照。」
  • 從檳城到新加坡 華人女畫家張荔英的傳奇故事(圖)
    中國僑網7月3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香港藝術館目前正舉辦「巴黎•丹青20世紀中國畫家展」,說著一個個早年赴法學畫的中國畫家故事,他們中有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潘玉良……  新加坡若要為赴巴黎學畫、在馬來亞落腳的華人畫家辦這樣一個畫展,那份畫家名單也會是響噹噹的――張汝器、劉抗、張荔英……受感於南洋的絢麗風情,他們跟當年居留在新馬、學成於中國美術院校的畫家們一道
  • 斯洛維尼亞華裔女畫家王慧琴舉辦環保攝影畫展
    新華網盧布爾雅那6月4日電(記者 趙毅)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前夕,斯洛維尼亞華裔女畫家王慧琴4日在此間埃庫爾納美術館舉辦題為「好茶與好水」的攝影畫展首發式。盧布爾雅那市政府、盧布爾雅那大學孔子學院和斯洛維尼亞民俗博物館作為此次畫展的協辦者,希望畫展有助於人們愛惜自然環境、增強水資源的保護意識。
  • 民國時期女畫家,有留學日本也有留學法國的,但他們殊途同歸
    在「女性解放運動」和「興女學運動」發起之後,女子美術教育應運而生,並且掀起了一股留學熱潮。她們一部分人選擇去日本留學,一部分選擇去歐洲留學(主要是法國),還有個別畫家先後去了這兩國留學。有人認同:「近代日本不僅是孕育中國近代民生革命領袖的搖籃,而且是中國近代新型的知識分子窺望和學習西方現代文化的驛站,留學法國的女畫家大多都選擇正統的西畫,尋求的是藝術上真正的解放而不是如何才能獲得解放」。無論哪種女畫家都有著自我意識的覺醒。
  • 她本是妓女,後成為畫家,生前沒一個人買她的畫,死後卻賣出天價
    法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蒙巴納斯人》,是1954年拍攝的,這部紀錄片的主人公是一個中國人名字叫做潘玉良,她82歲的時候,在一個破舊的閣樓裡孤獨的去世。她的原名叫做陳秀清,光緒年間出生,家裡非常貧窮,可是潘玉良在八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孤兒,之後投奔了舅舅,這也正是她悲慘人生的開始。
  • 成博法國現代之路畫展落幕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12月15日報導 記者今天從成都市博物館獲悉,《現代之路——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暨<陳像·蛻變>攝影展》今天正式落幕,這場國際藝術大展,用莫奈、畢卡索等藝術家的
  • 新加坡張荔英回顧展:與潘玉良齊名的她,是張靜江的女兒
    新加坡張荔英回顧展:與潘玉良齊名的她,是張靜江的女兒 何華 2020-12-03 08:46 來源:澎湃新聞
  • 為什麼是成博?
    為什麼是成博?它的超高人氣是如何煉成的?記者梳理發現,自新館開館以來,成博不僅有石犀等展現成都深厚歷史文化的鎮館之寶,還是中國最大的皮影博物館。「觀眾對展覽的熱情的確超乎我們想像」成博宣傳推广部主任肖飛舸說,「觀眾很可愛,尤其是年輕觀眾,他們對博物館的理解和包容度更高。」
  • 旅日畫家盧思將在港舉辦巖彩畫展
    人民網香港2月25日電(記者陳然)「遊園驚夢·原來奼紫嫣紅開遍——旅日畫家盧思巖彩畫展」將於3月4日在香港中環集古齋畫廊隆重開幕。 本次畫展是盧思第二次在香港舉辦個人畫展,其主題「遊園驚夢」出自於國粹經典崑曲「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戲劇大師湯顯祖的代表作,主要描寫南安太守之女杜麗娘與書生柳夢梅之間的愛情故事。
  • 懸疑漫畫:神秘的畫展,女畫家詭異自殺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小編會在下一期的更新中揭曉這一期的答案,下面進入今日份的懸疑漫畫:神秘的畫展,女畫家詭異自殺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後海的母親是大學教授,後海的父親是一個酒鬼,在後海六歲的時候父母就每天吵架,大多都是因為父親不上進母親看不過去,而父親屢教不改次次犯酒癮。
  • 傳奇畫家弗裡達的瘋狂婚姻史
    核心提示:弗裡達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畫家。
  • 臺灣女畫家董小蕙舉辦以「老院子」為主題的畫展(圖)
    中新社臺北九月四日電 (記者肖龍聯董會峰)畫家董小蕙藝術創作生涯的第八次個展二00一年左右,畫家董小蕙出於珍惜與不舍之情,萌生了創作以所居住的老舊眷舍為題材畫作的念頭。她長時間凝神於老院子的花草樹木、陰晴光影等變化,將其捕捉入畫,充滿了平凡、平靜、清澈而又熱情的內在情調。  此次所展畫作,包括油畫、水彩以及具象與抽象等多種不同之面目,也同時記錄了畫家個人創作風格的演化歷程。
  • 民國才女潘玉良從小妾到風塵女子,再到名畫家的華麗轉身
    民國女畫家潘玉良正是踩著這些內外因素,一步步走向人生輝煌,從一個社會地位低下的風塵女子,華麗轉身為聲名遠揚的名畫家,中間經歷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在82年的生命歷程裡,潘玉良總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她先後遇到過兩個對的人,也是她的貴人,一個是潘贊化,一個是劉海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