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術語」是熟悉一門學問必須要掌握的內容。如果不懂術語,你就會覺得「雲裡霧裡」。
就像喝茶,即使你都明白知道什麼茶好喝什麼茶不好喝,當前別人說起聽不懂的術語時,也會插不上話。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了20個茶事活動中最常見的專業術語,聽懂了它們,分分鐘就能變成茶中的「老炮」!
NO 1 茶性:
指口腔的刺激感,其中包括香和苦澀度,我們常用「強、弱」來形容茶性。
NO 2 茶質:
指口感上的豐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來表達。
NO 3 香氣:
鮮葉在製作工藝中產生氣味,以揚、平、沉等描述形容香氣的不同。
NO 4 回甘:
指茶味在口中轉化消失過程中產生的甜。
NO 5 生津:
指兩頰、舌面、舌底、有唾液不斷的湧出的效果。
NO 6 收斂性:
品茶後,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現的緊繃感,多為澀感的表現。
NO 7 水性:
指茶湯帶給口腔的每種不同的感覺,如滑、化、活、砂、厚、薄、利等。
NO 8 層次感:
指口感表現出的先後順序,茶湯香氣和滋味在口腔中轉變的感覺。
NO 9 喉韻:
品茶後,茶湯帶給喉嚨的感覺,如甘、潤……
NO 10 飽滿:
指茶湯物質豐富而帶給口腔的充實感。
NO 11 煙燻味:
由人工烘焙時產生的煙火香味,最具代表性的是由馬尾松烘乾的「正山小種」。這種味道隨著時間陳化,會揮發轉化成其它香味。
NO 12 果酸味:
品茶湯時帶有的果鮮味,像新鮮酸果的味道。
NO 13 水味:
衝泡或儲藏不當產生了茶水分的離現象。
NO 14 青味:
殺青溫度不夠或時間不足而產生的味道,嚴重時會有「青腥味」。
NO 15 鎖喉:
品茶後,咽喉過於乾燥,吞咽困難、緊縮發癢等不適感。
NO 16 茶氣:
是由茶葉中有機鍺與多糖類結合而溶於水產生。茶氣在老茶中易出現,常表現有打嗝、身體發暖、發熱、發輕汗等。
NO 17 陳韻:
經歲月陳化而產生的韻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舊茶中易感受到。
NO 18 入口即化:
茶湯入口,不用有意識的吞咽,自然入喉。
NO 19 爽朗:
經歲月的陳化倉儲優良的茶湯入喉後,口腔爽朗,牙齒有清晰感。
NO 20 舌底鳴泉:
口舌生津的最高境界,這裡的「鳴」字,指接連不斷之意。
今天盤點的小知識,你都記住了嗎?如果你還是茶圈新人,一定要了解這些。點擊文章右上角收藏,方便隨時查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