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南方的水果,吃一口想吐,再吃會上癮,李時珍:生津液、止煩渴
文/農夫也瘋狂
前幾天筆者說在幾十年前,甘蔗是北方地區「吃不起」的水果,當時引來了很多網友的回憶殺,說在北方地區幾十年前甘蔗是很少見的水果。有些家長還騙小孩子,這種水果吃一口就吐掉了,肯定很難吃。而當時天真的小孩子,居然也都相信了。
在南方有很多奇特的水果,有些水果吃一口就很想吐,但是再吃第二口就會上癮。這樣的水果之前筆者介紹過「餘甘果」,它確實第一口有點苦澀味,很多人吃不慣,尤其是在北方地區更是很少見。今天筆者又來介紹另外一種南方的水果——楝果,它也是吃一口很像吐,但是再吃一口就很容易上癮的水果,李時珍還稱它:生津液,止煩渴。
楝果的科普
這是在兩廣、福建、浙江等地區很常見的一種水果,在民間它的名字很多,比如青果、忠果、楝果等,而通俗一點的名字就是橄欖。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一首很知名的歌曲《橄欖樹》。還有不少人則會想到橄欖油,這可是世界上頂級的食用油了。不過需要注意,這種橄欖樹是國外的品種,它們主要是用來榨油食用的。而諫果是原產自我國南方的一種果樹,它主要是以食用果實為主哦,這種果樹在我國的種植歷史相當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
橄欖的果樹比較的高大,果實長得很像青棗,也像苦楝樹的果實。而關於民間之所以叫橄欖為諫果,忠果,這是因為這種果實剛吃的時候會有點苦澀的味道,但是放在嘴裡繼續咀嚼一下,就會發現有一絲絲的清甜的味道,就好像是「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一樣,因此它就得名諫果,忠果。並且在古代的時候橄欖是名貴的水果,還被列為了朝廷貢品。
諫果的價值
橄欖樹主要是在南方地區有分布,因為它是一種熱帶的植物,在我國也是生長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和山坡雜樹林裡。這種樹可以說是全身是寶,用處可不小。
首先橄欖樹筆直、挺拔,是很好的觀賞樹木,在南方不少人就把這種樹栽種在院子裡、村子的路旁,用來當行道樹。並且現在還把橄欖樹當成是防風樹來種植。
其次橄欖樹的木材用處大。在以前因為航海的需要,就會大量種植橄欖樹,原因是它的木材堅硬、耐腐蝕,是很好的造船材料,後來也用它來製作枕木,另外橄欖樹的木材還可以用來製作家具、農具和建築用材等。
再次是橄欖是藥食兼具的水果。橄欖的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特別是橄欖所含有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鈣量也很高。
並且橄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橄欖有「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魚蟹毒」。而《日華子本草》中也記載了橄欖有「開胃、下氣、止瀉」的作用。民間更是有「冬春吃橄欖賽人參」的說法餓,人在福建、浙江和兩廣一些地區,有每日吃兩三顆橄欖的習俗。
其實橄欖不光是可以用來鮮吃,還可以用來做菜吃,比如用它醃製鹹菜,或者是泡茶喝。把橄欖和茶葉直接放在水裡面,然後用文火成濃湯就可以了。如果不喜歡這種口感,可以加入一些白糖。如果你還是嫌麻煩,用開水直接泡也是可以的。
這個時候正是橄欖上市的季節,在南方地區它還是常見的,可是在北方卻是很少見的。各位朋友們,你們喜歡吃橄欖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