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花炮廠變成了休閒山莊,這裡是周末不少市民休閒、聚餐的好去處。受訪者供圖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玲 彭宇蔚)思路一變天地寬。企業產值有限、生存舉步維艱,加之安全生產壓力大,面對這諸多難題,原掌山出口花炮廠負責人譚超選擇開闢一條新賽道——退出花炮產業,廠房改造成農莊,從花炮行業跨界進入了餐飲行業。
經過幾年努力,昔日的花炮廠房,如今已經變成了集餐飲、休閒、娛樂於一體的休閒山莊,每到周末賓客盈門。「風雨讓人得以錘鍊,我如今的狀態和以前不一樣了。」譚超表示。
轉型
從花炮廠到休閒山莊
位於荷花街道楊家弄村掌山片的祥和山莊,青山綠景,鳥語花香,加上農莊特有的土磚紅和泥黃色調,有種返璞歸真的韻味。讓人很難想到這裡曾經是個花炮廠。
「實際上這是花炮廠房改造而來的,牆面都是用花炮泥頭土刷的。」譚超感嘆,再談「花炮廠」三個字,他的內心依舊難以平靜。2000年,譚超跟隨父親進入了花炮行業,2011年接管了花炮廠,在花炮行業當中傾注了不少的心血。但限於產業發展環境的大背景,譚超的花炮廠日漸艱難。2016年,瀏陽推動花炮產業轉型升級,譚超選擇了主動退出。
企業退出了,廠房還在。2018年,譚超經過一番考量,決定利用現有廠房,改造成為山莊,進軍餐飲業。他保留了廠房高低錯落的布局,將翠屏綠障嵌入其中,儘量營造出返璞歸真的田園風格。
新生
打造花園式山莊
周六上午11點,前來山莊就餐、休閒的遊客多了起來。譚超介紹,當天的預訂已經滿了,部分客人就餐需要排隊等候。這裡已然成為深受食客歡迎的「網紅地」。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餐飲行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但是現在,到祥和山莊開展團建的團隊越來越多,前來就餐、休閒的顧客也越來越多。
這不是沒有原因的。譚超將農莊的一棟老房子改造成一個收藏室,裡面放的都是老式農具。一一識別這些農具的作用,成了很多顧客的樂趣之一。裡面有一些農具,甚至連中年朋友們都不認得。
譚超說,這些「老古董」有他自己家的、村民家的,也有的是他在外面看到時收集回來的。
除了收藏室,祥和山莊還有個書畫室。一些愛好書法的市民在這裡親近自然,提筆作畫,詩意盎然。
練習書法、作詞作詩、栽花種草、喝茶冥想……譚超自己都難以想像,會從以前觥籌交錯的應酬模式,轉變到如今平淡而忙碌的生活方式:推掉了酒局、牌局,開啟了「文藝範」的生活。
「我希望打造成花園式的山莊,一個文化陣地。」在這條新賽道上,譚超多了一份從容、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