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面臨的「危」與「機」

2020-10-24 決策與信息雜誌

荊楚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新時代中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內涵。湖北紅色文化是荊楚文化的重要單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態勢下,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的振興必須以文化自信為引領,加強旅遊產業智能化的研發打造,將旅遊區域內的歷史文化和生態文化與紅色文化旅遊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培育一批紅色文化旅遊名村名鎮名城,成為湖北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示範的支撐載體[1]。

一、疫後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危」「機」分析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曾經的重災區,湖北省、武漢市的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受到的影響和衝擊是多方面、深層次且顯而易見的。

(一)紅色文化旅遊業的發展速度會變慢

紅色文化旅遊業與其他行業相比,不是人們物質生活最必需的行業,它只是提升人們精神生活品質的板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大戰略成果以後,從政府治理、疫情管控的角度來講,還不能完全開放紅色文化旅遊景點。即使有些地方的旅遊景區開業了,但由於人們心態的原因和管控措施的限制,使得遊客數量並不多。到景區旅遊觀光的遊客基本以本地人為主,跨省跨地區旅遊的遊客信心恢復會有所滯後。同時,世界各國疫情嚴重,這對以入境和出境業務為主的國內旅遊企業造成重大衝擊,全球旅遊熱潮呈「斷崖式」降溫,全球旅遊供應鏈出現重大調整。就其總量影響而言,2020年全球旅遊發展速度將會趨緩,增長速度會形成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發展態勢。在此大環境下,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很難獨善其身,發展速度已趨於緩慢。

(二)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的經濟收入會有所下降

世界旅遊組織預計,2020年遊客數量將比2019年下降20%~30%,國際旅遊收入將減少3000~4500億美元。另據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最新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旅遊業將有多達1億人面臨失業,損失將近2.7萬億美元。縱觀國內近年的旅遊統計數據,紅色文化旅遊業不僅給各地景區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收入,而且還拉動了當地建築、商貿、服務、交通、通訊、加工業和農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作為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湖北自然受益良多。但這次疫情過後,國內外遊客對到湖北旅遊是否安全難免產生疑慮,紅色文化旅遊自然整體態勢不佳,其綜合收入自然會下降,預計在未來幾年內複合增長率也將會下降。

(三)紅色文化旅遊資源會注入新的產品和內容

當新冠肺炎疫情猖獗之際,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彰顯威力。全國各地紛紛馳援湖北,支援湖北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為湖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戰疫遺產」。比如各地方艙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等物質遺產,特別是鍾南山、張伯禮、陳薇、李蘭娟等醫護工作者、志願者支援湖北的抗疫英雄事跡,經過歲月的洗禮,已經深深根植於人民的腦際,融入到新時代的社會價值觀,轉化為活生生的浸透正能量的文化遺產。如果把上述紅色文化資源與其他旅遊產品,比如綠色自然生態旅遊、彩色民族文化旅遊、民俗文化旅遊等,進行深度融合和整合開發,形成疊加的整體優勢,將使得湖北紅色文化旅遊資源更具有新時代特色和愛國主義教育價值。

(四)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供給需求會調整

2020年,最讓人揪心的一個詞就是「隔離」,它讓每個人對於健康的訴求、親情的意義、幸福的追求和消費時空都有了全新的理解,讓人們更加關注「家」的含義。疫情結束後,諸如體育運動、健康體檢、養生旅遊的需求會逐漸剛性化,AI導遊、自助服務將會成為景區服務新業態,網紅項目將會成為景區引流的利器,網紅導遊或成為中高端出行體驗的載體。網紅、社群和新媒體渠道或將成為旅遊營銷的新選擇。

二、文化自信助力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價值研判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我國來說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回顧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之所以能夠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是因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動和組織群眾,調配國家總體資源,統一有效地開展疫情防控阻擊戰,才成功應對如此重大的風險挑戰。這充分展示了我國國家制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顯著優勢,中國之「治」背後的密碼是紮根中國社會文化土壤之中的偉大制度創造,描繪了一幅14億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紅色大幕。湖北作為「抗疫」的主戰場,完全能夠促使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借勢發力,化「危」為「機」,在文化自信的引領下,促進世界各國對中國、對湖北的認識和理解,對湖北紅色文化的認同和鑑賞。

(一)文化自信是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的價值取向和責任擔當

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為紅色文化旅遊景點的合成及施展增添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國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旅遊熱情的高漲和大眾旅遊市場的持續繁榮,為紅色文化旅遊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2]。在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新階段,伴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入腦入心,紅色文化旅遊的戰略地位將會越來越高,紅色文化旅遊的內涵將會越來越豐富,紅色文化旅遊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強大。歷史無論充滿榮光,還是飽受苦難,那都是人民書寫的,文化自信更是歷史畫卷中最渾厚、最深沉、最磅礴的色彩。湖北和武漢人民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臨危不懼,表現出堅韌的拼搏精神和勇於奉獻的無我風範,無愧為「英雄的人民」這一稱號。湖北地靈人傑,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荊楚大地潛藏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寶藏,與抗疫精神遙相輝映,已經成為湖北的歷史承載,成為湖北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如同深埋在湖北熱土中的一壇陳年老酒,一經破土而出,其獨特芳香必然醉倒四方遊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我們要加快實現建設美好新湖北的奮鬥目標,就要在堅定的文化自信基礎上,著力促進湖北紅色文化旅遊業態的健康發展。

(二)從文化自信基因看紅色文化旅遊價值超越性

曾經肆虐的疫情,讓湖北、武漢聚焦了全國以及全球的目光,湖北、武漢人民英勇抗擊疫情的事跡也受到了全國及全世界的關注。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全力支援湖北和武漢。通過一番苦戰和奮戰,抗疫阻擊戰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使得湖北武漢這座「英雄之城」、武漢人民這群「英雄的人民」的形象傲然雄立。我們不僅要面對疫情帶來的衝擊,更要看到黨和政府帶領人民戰勝疫情的勇氣和力量。重拾湖北人的文化自信,通過把湖北人的文化自信元素充分融入到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之中,將會更好地讓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湖北、武漢在城市品牌和紅色文化旅遊內涵上的傳奇故事重新上演,讓湖北的紅色旅遊品牌形象更加光彩奪目。

半江瑟瑟半江紅

(三)從文化自信品質看紅色文化旅遊發展途徑

回顧抗疫初期,「免疫力」是最大的競爭力,「密度」成為防控的標尺,城鄉空間價值發生變化。通過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產品的公共安全空間、實施智慧管理等手段,降低「遊客密度」成為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規劃的新熱點。千百年來,荊楚人民孜孜不倦追求卓越,創造了無數輝煌;新時代,湖北人民更應奮發圖強,譜寫荊楚品牌新篇章。必須充分發揮這種文化自信品質,積極發掘湖北優秀傳統紅色文化,攜戰勝疫情之勇氣,抓住全國、全球關注湖北和武漢的契機,在世界公共衛生、社會治理、觀念創新、和諧共生等交流互鑑的大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互動,展示湖北文化的特色,增強湖北文化的感召力,傳播「湖北無恙」的主題及其紅色旅遊產品,助力湖北從文化大省走向文化強省,為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重振做出貢獻,實現湖北旅遊產業復興。

來源:《決策與信息》2020年10月總第526期(原標題: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疫後振興研究—— 基於文化自信引領視角)

作者: 王英哲(1976-,女,新疆烏魯木齊人,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遊與航空服務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職業教育、旅遊與酒店管理研究)

相關焦點

  • 疫後如何重振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
    但需要通過此次疫情,重新認識紅色文化旅遊業的脆弱性,反思過去盲目投資的弊病,消解以前存在的在旅遊統計數據上的泡沫;同時把如何恢復紅色文化旅遊產業活力的重點,放在更好地提供公共管理服務水平上。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的復甦首先是安全環境的建設,從環境安全、健康安全到心理安全,依託新媒體、傳統媒體、融媒體等平臺,大力傳播「湖北無恙」等安全旅遊信息,保持與客源市場的溝通,旨在實現營銷新突破。重點體現在武漢、中國和國際三個層面,形成立體、形象的城市品牌,服務構建和營銷。
  • 化危為機 全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復甦
    7月18日,崇左迎來粵桂跨省旅遊首發團,在經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寒冬考驗後,崇左文化旅遊市場逐漸復甦。但是,在當前疫情尚未結束,國外疫情持續蔓延的大背景下,文化旅遊產業的復甦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困難重重。文化旅遊產業是一個跨行業的朝陽產業, 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發展文化旅遊,既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又能促進就業,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 疫情下,茶產業的「危」與「機」
    茶葉是我國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對即將到來的產銷旺季,茶產業將面臨哪些「危」與「機」呢? 一、疫情對茶產業的影響: 1、生產環節 全國早春茶產量相對不高,採工需求量不大,可以本地區消化。
  •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軍精神:湖北紅安將建紅色文旅小鎮
    《央視三農之聲》湖北紅安訊(楊澤文 通訊員 陳勁松)以「紅色文化」塑魂,以「綠色產業」興鎮,打造紅安紅色文旅小鎮,振興紅色全域旅遊業。11月8日,「國家長徵文化公園——紅安紅色文旅小鎮」研討會在漢召開。韶山紅色基因講習所副所長、毛氏宗親聯誼會副會長毛林與湖北七裡紅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會勝籤訂紅安紅色文旅小鎮投資協議,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軍精神。
  • 「數」立信心|汪一洋:化「危」為「機」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廣州6月29日電(記者黃玫 盧鑑)文化和旅遊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廣東如何出臺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化「危」為「機」?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休閒灣區如何打造?全域旅遊應如何穩步推進?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接受了新華網的專訪。
  • 瓜州:紅色文化帶動旅遊產業「活」起來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集紅色文化、優秀傳統文化、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文化和旅遊新景觀,每年吸引大批省內外參觀者。近年來,瓜州縣搶抓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機遇,把「紅色文化」開發納入全縣文化旅遊發展總體部署湖北遊客鄭軸:「在這裡,我看到了革命先烈是如何為祖國、為人民不畏艱辛、浴血奮戰的,心靈受到了洗禮。今後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設偉大祖國貢獻力量。」
  • 高臺做好紅色文化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文章
    高臺做好紅色文化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文章張掖日報記者段海西部紅色文化影視城完成主體工程,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做舊,電影《血戰高臺》即將在這裡開拍;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遊客不斷……近年來,高臺縣按照「立足高臺、面向全國,突出重點、打造龍頭,錯位互補、各具特色」發展思路,把「紅色高臺」作為「亮點名片」來打造,加快推進紅色文化旅遊發展
  • 坐標承德,疫情常態化下旅遊行業如何轉「危」為「機」
    2020年已過去大半,有著「避暑聖地」之稱的承德地區,旅遊行業也進入了「下半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承德地區旅遊行業一度停擺,受衝擊嚴重,但是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旅遊行業也逐漸解封,疫情常態化的當下,如何逆轉「上半場」的劣勢,打好「下半場」,讓承德地區旅遊行業轉「危」為「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 新疆紅色文化旅遊產業促進會成立
    新疆紅色文化旅遊產業促進會成立,王新福當選第一任會長本刊訊:11月16日,新疆紅色文化旅遊產業促進會在八戒中國新疆創意產業園舉辦成立大會在新疆紅色文化旅遊產業促進會召開的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上,選舉新疆上善若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新福為第一任會長,劉新宇為監事長,艾爾肯為秘書長。韓芝雄、蒲源、王永強、劉振寶、李璞、李士其等當選為副會長。
  • 化「危」為「機」 體育產業未來更精彩——訪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化「危」為「機」 體育產業未來更精彩——訪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新華社記者王楚捷、林德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國內諸多行業備受衝擊,體育產業同樣未能倖免。但在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後,體育產業展現出強大「韌性」,呈現復甦態勢。
  • 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軍精神 湖北紅安將建紅色文旅小鎮
    以「紅色文化」塑魂,以「綠色產業」興鎮,打造紅安紅色文旅小鎮,振興紅色全域旅遊業。11月8日,「國家長徵文化公園——紅安紅色文旅小鎮」研討會在漢召開。韶山紅色基因講習所副所長、毛氏宗親聯誼會副會長毛林與湖北七裡紅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會勝籤訂紅安紅色文旅小鎮投資協議,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軍精神。
  • 經濟戰「疫」錄:中國地方航空公司的「危」與「機」
    3月19日12時40分,貴州省第七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47名醫務人員搭乘多彩貴州航空GY7002航班抵達貴陽。圖為空乘與醫療隊員合影留念。 聶勇罡 攝(抗擊新冠肺炎)經濟戰「疫」錄:中國地方航空公司的「危」與「機」中新網貴陽3月20日電 題:經濟戰「疫」錄:中國地方航空公司的「危」與「機」記者 張偉 蒲文思 李婧3月19日12時40分,貴州省第七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47名醫務人員搭乘多彩貴州航空
  • 危機最早寫作「危幾」,化危為機的中國智慧
    中國傳統文化如何闡釋化危為機的智慧?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為何能歷經磨難坎坷而一次次化危為機?這一智慧對當今有何啟示?就此對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王學斌。危機最早應作危幾記者:詞語「危機」中,「危」意味著危險,而「機」則讓人想到機會,這兩個字看似意義相對,卻被組合在一起,體現出一種辯證的思維。請您為我們闡釋一下危機這個詞語的演變。
  • 9月23日線上課程 | 跨越疫情:旅遊業的「危」與「機」
    2020年開局的疫情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首當其衝的便是旅遊行業,在目前行業復甦仍面臨不確定性的前提下,旅遊企業及媒體面臨的挑戰有哪些?什麼樣的內容才能引起媒體的關注?以及企業在「跨越」疫情過程中,有哪些傳播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
  • 雲臺山危中搶機展新顏
    自2月28日恢復開園起,危中搶「機」,藉助一系列營銷、服務創新措施,打出「組合拳」,引領行業復甦。3月下旬,按照本地人遊本地景區的思路,雲臺山充分發揮龍頭景區帶動作用,聯合青天河、青龍峽、陳家溝、嘉應觀等焦作市域景區推出焦作本地遊客免門票政策,共接待遊客20萬人次。兄弟景區抱團「取暖」,既提高了雲臺山的遊客接待量,也讓兄弟景區迅速恢復了信心。
  • 炎陵縣深入推動紅色文化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
    近年來 , 炎陵縣立足文物資源優勢 , 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 , 不斷推動紅色文化與旅遊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 炎陵縣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 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 在這裡開展了一系列首創性的革命實踐活動 。
  • 轉危為機,湖北文旅迎來新機遇
    在剛剛成功舉辦的湖北文旅產業長三角(上海)招商引資推介會上,眾多文旅行業大佬表示,疫情讓英雄城市武漢成為全國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也讓文旅行業對湖北有了新期待。從籤約項目來看,多家平臺公司與省文旅廳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擴大引流和宣傳營銷推廣,專業的運營企業和平臺公司將在形象宣傳推廣、產品精準營銷、文旅數位化發展等方面助力湖北文旅發展。
  •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產業投資分析
    綠維文旅承辦本次招商引資推介活動,並為活動邀請了200餘位客商;為湖北省全面梳理文旅資源和文旅招商項目,形成《湖北省文化和旅遊招商冊》;全方位解析湖北省文旅產業投資價值,形成《湖北省文化和旅遊產業投資分析》;燃旅視頻進行活動直播,推出《靈秀湖北最美榜》。
  • 湘潭舉辦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 助力旅遊升溫
    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舉行。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湘潭紅博會」)在這裡舉辦,展銷區延展至29日。現場,共有來自137家單位企業參加展覽,共展覽展銷768種展品,包括紅色文物、工藝品、特產(食品)、旅遊線路、紅色培訓課程、紅色文創產品等。
  • 紅色領航全域旅遊 彩茶激活綠色產業
    湖北省隨州市隨縣淮河鎮西灣村黨支部書記張明友在介紹彩茶產業發展時自豪地說。湖北隨縣是革命老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紅色底蘊深厚。位於鄂西北,北依巍峨滄桑的桐柏山,南靠奇麗俊秀的大洪山。近年來,淮河鎮依託區域優勢挖掘淮源紅色文化、西遊文化、神農文化、中醫文化等資源,打造「全域旅遊、全景淮河」的發展業態,走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提振鄉村振興文化生態發展信心,「招大商、引強商、聚優商」,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逐步實現產業經濟良性轉型、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社會和諧穩定、民生持續改善的良好局面。其中,紅色旅遊和百年彩茶成為經濟發展引擎和綠色產業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