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新時代中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內涵。湖北紅色文化是荊楚文化的重要單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態勢下,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的振興必須以文化自信為引領,加強旅遊產業智能化的研發打造,將旅遊區域內的歷史文化和生態文化與紅色文化旅遊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培育一批紅色文化旅遊名村名鎮名城,成為湖北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示範的支撐載體[1]。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曾經的重災區,湖北省、武漢市的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受到的影響和衝擊是多方面、深層次且顯而易見的。
(一)紅色文化旅遊業的發展速度會變慢
紅色文化旅遊業與其他行業相比,不是人們物質生活最必需的行業,它只是提升人們精神生活品質的板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大戰略成果以後,從政府治理、疫情管控的角度來講,還不能完全開放紅色文化旅遊景點。即使有些地方的旅遊景區開業了,但由於人們心態的原因和管控措施的限制,使得遊客數量並不多。到景區旅遊觀光的遊客基本以本地人為主,跨省跨地區旅遊的遊客信心恢復會有所滯後。同時,世界各國疫情嚴重,這對以入境和出境業務為主的國內旅遊企業造成重大衝擊,全球旅遊熱潮呈「斷崖式」降溫,全球旅遊供應鏈出現重大調整。就其總量影響而言,2020年全球旅遊發展速度將會趨緩,增長速度會形成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發展態勢。在此大環境下,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很難獨善其身,發展速度已趨於緩慢。
(二)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的經濟收入會有所下降
世界旅遊組織預計,2020年遊客數量將比2019年下降20%~30%,國際旅遊收入將減少3000~4500億美元。另據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最新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旅遊業將有多達1億人面臨失業,損失將近2.7萬億美元。縱觀國內近年的旅遊統計數據,紅色文化旅遊業不僅給各地景區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收入,而且還拉動了當地建築、商貿、服務、交通、通訊、加工業和農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作為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湖北自然受益良多。但這次疫情過後,國內外遊客對到湖北旅遊是否安全難免產生疑慮,紅色文化旅遊自然整體態勢不佳,其綜合收入自然會下降,預計在未來幾年內複合增長率也將會下降。
(三)紅色文化旅遊資源會注入新的產品和內容
當新冠肺炎疫情猖獗之際,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彰顯威力。全國各地紛紛馳援湖北,支援湖北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為湖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戰疫遺產」。比如各地方艙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等物質遺產,特別是鍾南山、張伯禮、陳薇、李蘭娟等醫護工作者、志願者支援湖北的抗疫英雄事跡,經過歲月的洗禮,已經深深根植於人民的腦際,融入到新時代的社會價值觀,轉化為活生生的浸透正能量的文化遺產。如果把上述紅色文化資源與其他旅遊產品,比如綠色自然生態旅遊、彩色民族文化旅遊、民俗文化旅遊等,進行深度融合和整合開發,形成疊加的整體優勢,將使得湖北紅色文化旅遊資源更具有新時代特色和愛國主義教育價值。
(四)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供給需求會調整
2020年,最讓人揪心的一個詞就是「隔離」,它讓每個人對於健康的訴求、親情的意義、幸福的追求和消費時空都有了全新的理解,讓人們更加關注「家」的含義。疫情結束後,諸如體育運動、健康體檢、養生旅遊的需求會逐漸剛性化,AI導遊、自助服務將會成為景區服務新業態,網紅項目將會成為景區引流的利器,網紅導遊或成為中高端出行體驗的載體。網紅、社群和新媒體渠道或將成為旅遊營銷的新選擇。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我國來說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回顧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之所以能夠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是因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動和組織群眾,調配國家總體資源,統一有效地開展疫情防控阻擊戰,才成功應對如此重大的風險挑戰。這充分展示了我國國家制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顯著優勢,中國之「治」背後的密碼是紮根中國社會文化土壤之中的偉大制度創造,描繪了一幅14億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紅色大幕。湖北作為「抗疫」的主戰場,完全能夠促使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借勢發力,化「危」為「機」,在文化自信的引領下,促進世界各國對中國、對湖北的認識和理解,對湖北紅色文化的認同和鑑賞。
(一)文化自信是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的價值取向和責任擔當
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為紅色文化旅遊景點的合成及施展增添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國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旅遊熱情的高漲和大眾旅遊市場的持續繁榮,為紅色文化旅遊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2]。在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新階段,伴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入腦入心,紅色文化旅遊的戰略地位將會越來越高,紅色文化旅遊的內涵將會越來越豐富,紅色文化旅遊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強大。歷史無論充滿榮光,還是飽受苦難,那都是人民書寫的,文化自信更是歷史畫卷中最渾厚、最深沉、最磅礴的色彩。湖北和武漢人民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臨危不懼,表現出堅韌的拼搏精神和勇於奉獻的無我風範,無愧為「英雄的人民」這一稱號。湖北地靈人傑,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荊楚大地潛藏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寶藏,與抗疫精神遙相輝映,已經成為湖北的歷史承載,成為湖北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如同深埋在湖北熱土中的一壇陳年老酒,一經破土而出,其獨特芳香必然醉倒四方遊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我們要加快實現建設美好新湖北的奮鬥目標,就要在堅定的文化自信基礎上,著力促進湖北紅色文化旅遊業態的健康發展。
(二)從文化自信基因看紅色文化旅遊價值超越性
曾經肆虐的疫情,讓湖北、武漢聚焦了全國以及全球的目光,湖北、武漢人民英勇抗擊疫情的事跡也受到了全國及全世界的關注。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全力支援湖北和武漢。通過一番苦戰和奮戰,抗疫阻擊戰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使得湖北武漢這座「英雄之城」、武漢人民這群「英雄的人民」的形象傲然雄立。我們不僅要面對疫情帶來的衝擊,更要看到黨和政府帶領人民戰勝疫情的勇氣和力量。重拾湖北人的文化自信,通過把湖北人的文化自信元素充分融入到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之中,將會更好地讓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湖北、武漢在城市品牌和紅色文化旅遊內涵上的傳奇故事重新上演,讓湖北的紅色旅遊品牌形象更加光彩奪目。
半江瑟瑟半江紅
(三)從文化自信品質看紅色文化旅遊發展途徑
回顧抗疫初期,「免疫力」是最大的競爭力,「密度」成為防控的標尺,城鄉空間價值發生變化。通過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產品的公共安全空間、實施智慧管理等手段,降低「遊客密度」成為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規劃的新熱點。千百年來,荊楚人民孜孜不倦追求卓越,創造了無數輝煌;新時代,湖北人民更應奮發圖強,譜寫荊楚品牌新篇章。必須充分發揮這種文化自信品質,積極發掘湖北優秀傳統紅色文化,攜戰勝疫情之勇氣,抓住全國、全球關注湖北和武漢的契機,在世界公共衛生、社會治理、觀念創新、和諧共生等交流互鑑的大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互動,展示湖北文化的特色,增強湖北文化的感召力,傳播「湖北無恙」的主題及其紅色旅遊產品,助力湖北從文化大省走向文化強省,為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重振做出貢獻,實現湖北旅遊產業復興。
來源:《決策與信息》2020年10月總第526期(原標題:湖北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疫後振興研究—— 基於文化自信引領視角)
作者: 王英哲(1976-,女,新疆烏魯木齊人,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遊與航空服務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職業教育、旅遊與酒店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