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拿著手繪地圖,探訪一處美景,探訪一座城市,正逐漸成為時尚。交匯點記者看到,在這幅對開大小的地圖上,400多個景點均為實景還原,建築以立體、卡通的形式密集呈現,穿插以卡通人物「麥麥」行走其中,信息量十分龐大。該地圖風格新穎,標示直觀,囊括了南京最新的旅遊資訊,每一個景點都有插畫標註,並配以文字介紹。
今年,不少外地遊客來南京旅遊,手中都會拿著一份名為「麥麥帶你遊南京」的手繪地圖,按圖索驥,探訪美景。這份別致的卡通手繪地圖,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南京400多個旅遊景點,背面還貼心地附上了南京六朝古都的歷史介紹,以及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必備信息。這地圖出自南京90後美女錢莉之手,她憑藉這份「答卷」參加了本次「江蘇手繪地圖」大賽,大受江蘇網友好評。
工程量驚人
畫圖用了一年多時間
拿著手繪地圖,探訪一處美景,探訪一座城市,正逐漸成為時尚。交匯點記者看到,在這幅對開大小的地圖上,400多個景點均為實景還原,建築以立體、卡通的形式密集呈現,穿插以卡通人物「麥麥」行走其中,信息量十分龐大。該地圖風格新穎,標示直觀,囊括了南京最新的旅遊資訊,每一個景點都有插畫標註,並配以文字介紹。
有這樣一份地圖在手,遊客不僅能夠輕鬆地暢遊南京,還能感受到古都煥發的青春魅力。錢莉想起當時作畫的過程,仍然不免感嘆:「工程量確實非常驚人。」她說,幾年前大學畢業以後,她從鹽城來到了南京,在認識了解南京的過程中,萌生了做一份南京的手繪地圖的念頭。
「我是個典型的路痴,平時連市區地圖都不太能看懂,所以當決定要畫一份『一目了然』的地圖後,倍感壓力。」錢莉說,她創作有一個信念,「要做就做到最好!」她到南京測繪院調出了衛星數據,再針對其中每一個景點親自去調查,有的景點更是去了不下幾十次,力求地圖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在動筆前,錢莉首先與團隊確定了地圖範圍,並將其劃分成若干個區域開始創作。畫完後,錢莉帶著圖紙諮詢相關專家,進行逐一校對,這一改就是半年多。「有時候改一處就牽扯一大片,過程真是很痛苦的。」錢莉笑著說。這幅圖繪製成功,用了一年多時間。
在錢莉的印象中,耗費她最多心力的部分當屬南京著名景點中山陵。「中山陵景區面積很大,有許多無名道路,如果不走一趟都不知道。」錢莉帶著相機,到中山陵來來回回走了四五趟,終於把中山陵的每一處道路都還原紙上。「中山陵部分的繪製可以說是市面上最精細的了。」錢莉難掩自豪之情。
持續創作
古寺廟地圖即將面世
現在,這份傾注了錢莉和朋友們巨大心血的《麥麥帶你遊南京·南京旅遊手繪地圖》已經成功跟大家見面,在南京各大景點和報刊亭出售,反響很好。地圖上市後,受到許多外地遊客的喜愛,不少熱心的南京市民還給錢莉提出修改意見。
「大家的意見是我前進的動力。」錢莉說,由於追求盡善盡美,第一版地圖將每個建築物畫得過於詳細,把南京的小區都原樣畫了出來,市民反映地圖顯得有些擁擠、雜亂,道路不清晰,所以製圖團隊又進行了刪減,突出了旅遊景點。錢莉與團隊抱著「做南京最好的手繪地圖」的目標,力求最精確、最規範,所以小到地圖中字體的選擇以及顏色和大小,大到景點的取捨,往往都要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意見不統一是常事,有時候急了還會吵得面紅耳赤。
如今,「麥麥帶你遊南京」地圖已是第三版。這一版地圖主要增加了2015年12月剛開園的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並對畫面做了些美化。錢莉說,製圖團隊成員都是南京旅遊志願者聯盟的成員,一直在跟進最新的南京旅遊資訊,讓地圖保持最精準的水平。
整個2015年,錢莉的團隊還忙著創作新作品「南京古寺廟手繪地圖」,地圖涵蓋了南京的70多座寺廟,重點表現了牛首山和大報恩寺。錢莉告訴交匯點記者,目前地圖已在修改完善階段,即將與大家見面。對於是否會在圖中沿用「麥麥」形象,錢莉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麥麥的形象偏向可愛風格,不太適合古寺廟主題,所以我們有著其他的構想。」對於地圖風格,錢莉賣了個關子:「這次我們起用了新設計師,地圖一定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工作與愛好
她堅定選擇了後者
錢莉和朋友們製作手繪地圖是出於熱愛。六年前,學習動漫設計的錢莉大學畢業,來到南京工作。在她眼裡,南京是座需要慢慢品味的城市,來得久了,就愛上了。愛畫畫的她萌生了用畫筆記錄南京的想法,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角度。假期裡,錢莉到杭州、廈門等地旅遊,她留意到這些城市都有自己特色的手繪地圖,方便遊客按圖索驥找到景點,也具有紀念意義。
於是,錢莉便利用工作之外的業餘時間進行創作,但漸漸地發現精力不夠。這時,設計圈裡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建議她專職作畫,一起開個文化傳播公司。回想當時在工作與愛好之間的抉擇,錢莉內心始終堅定:「繪畫是我的專業,旅遊是我的愛好,所以我對做這份地圖非常熱愛。」
讓錢莉高興的是,公司的作品一直受到大家的喜愛。除了「麥麥帶你遊南京」手繪地圖廣為人知外,錢莉團隊還配合南京市旅遊委員會,相繼出版了《2014年南京賞花旅遊攻略》、《2015年南京地鐵旅遊攻略》,都獲得了超高人氣。
「我記得《2015年南京地鐵旅遊攻略》發行的當天,送貨的車子遲到了一會兒,市民們就排隊耐心等候,隊伍有100多米長。」錢莉記得,這份地鐵攻略前前後後印刷了有數十萬份,但每每發行仍然「一搶而空」。
辭職創業
家人從反對到支持
如今,錢莉成立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推出了很多精緻有趣的南京旅遊的周邊產品。別看如今她的事業順風順水,起初她辭職創業的想法也曾招致家人的一致反對。「爸爸媽媽的想法比較傳統,覺得女孩子最好不要拋頭露面,有個安穩的工作就挺好。」錢莉說,最主要的原因是家人覺得手繪地圖沒太大意義,認為手繪都是畫著玩的,看不出對社會有多大幫助。
但是,這個獨立的女孩還是選擇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毅然辭職。忙於創作的日子裡,錢莉對家人「報喜不報憂」,父母也一直不清楚她在做什麼。直到去年,錢莉接受了報紙、電視臺的採訪,家人看到後才逐漸改變了想法。「爸媽看到我的作品受到那麼多人喜歡,才發覺原來我做的這些事情還是很有意義的。」錢莉笑著說。
有了家人的支持,錢莉的創作更有動力。現在,她正帶領團隊努力做線上「智慧遊」項目,讓遊客在手機上就能查看地圖、聽到講解。錢莉說,今後會搜集更多的南京新鮮旅遊資訊,期待為南京的旅遊服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