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是臘月裡飄來的年味 年味不過是臘月裡精心醃製的臘肉在我們的味蕾上締造的盛宴當那一縷柴煙嫋嫋升起時我們仿佛看到了日夜期待的年當那帶著濃烈燻烤味的肉食進入嘴巴的一瞬間我們明白就是這個味兒這是鹽巴鹹味山川的草木味風的輕靈味陽光的溫馨味也是時間的燻烤味更夾雜著人情的味道宛如一條承載著記憶的河流緩緩流過沒有人可以抵禦這些味道的入侵在漫長的時光中腊味融入了故土的一草一木散發著濃鬱而深厚的情感因為它把鄉親、懷舊、勤儉、生活、智慧等等諸多難以割捨的情愫融合在一起常常有人拎起一塊臘肉放在鼻尖嗅了又嗅只有這味道才能填滿他內心的某些渴望 那一塊塊掛在架上的臘肉也成了年最獨特的風景從未改變
臘肉是一種時間的痕跡 時間是人類最為敏感的東西尤其是對於食物來說它即是食物的摯友也是食物的死敵在保鮮技術落後的古代人們對抗時間的辦法更是腦洞大開先輩們用醃臘、風乾、糟醉和煙燻等等方法保存食物延長豐收的年月直到寒冬還有美食 誰也沒想到這些古老的工藝讓人們獲得了一種截然不同的味道這些經歷特殊處理的肉製品甚至有了更加醇厚,鮮美的味道並糅合和了更多的情感
臘肉是一種歲月的洗禮 臘肉上面的金黃色或者煙燻黑是時間在上面留下的痕跡 時至今日這些被時間製造出來的食物依舊影響著中國人的日常飲食它們蘊藏了中華民族愛惜食物的傳統也更是世間諸般滋味的特殊感觸臘肉在歲月的洗禮下顯得格外養心養胃 正如臘肉的名字一樣「臘」它本身就暗含農曆的十二月份也有人說,臘月的由來正是由醃製肉乾而來的 易經裡說:晞於陽而煬於火,曰臘肉 可見它至少在兩千年之久
腊味是新年的信子 在恩施,臘月裡家家戶戶都要醃上許多腊味以便在新年裡食用臘月的那種煙燻味兒是恩施人揮之不去的味道在寒冷的天氣裡格外濃烈而那些掛滿院落的臘肉在陽光的曝曬下越發鮮亮,隨風閃爍著仿佛是年的信子
臘腸是一串嘗嘗的美味 臘腸不僅僅是春節的重要角色而在平常生活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每隔一段都打了結人們在食用的時候剪下一節,切成小片不用再烹調就可以直接食用按照肥三瘦七的比例肥瘦肉相間攪拌然後灌在小腸或大腸裡,進行燻制這種腊味做出來的形狀是豐滿的圓柱狀燻烤、溫溼度嚴格控制的臘腸吃起來有一種濃鬱而獨特的香味再加上屬於恩施人的辣味讓人回味無窮在恩施的鄉村裡這種香腸在隨便哪家門前都可以看到長長一串紅裡偶爾透出的白淨像這個季節裡喜慶中飽含著的潔白連接著一個又一個家庭
腊味是人間煙火味兒 楊萬裡有一句詩「箱刀切下黃水精玉斧削出紅松明」寫盡了臘肉的神韻臘肉成為了一年中陪伴人們時間最長的肉食品「一家煮肉百家愛香」甚至孔子也曾以臘肉作為學費「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教誨焉」這些經煙燻日曬的肉看似簡單粗暴而實際上正是它們成了中國自古以來最有味兒的食物是它們極大豐富了人們的飲食也讓一個時節貼滿了它的烙印人們對這種獨特的食物有了更多的感情除了好吃外還有許多無法言說的東西深藏心底假如,某一年看不到那一串串靚麗成一道風景的臘肉架聞不到空氣中那熟悉的味道整個世界都將變得暗淡無光仿佛一個人越走越遠回頭再也聞不到故鄉的味道我們必不可少的一定是那五味雜陳的人間煙火▼
土家臘肉臘腸已上線特色一:柏樹枝燻制 燻好臘肉,首選柏樹枝青色柏樹枝燃著濃濃白煙將小鮮肉沾染上塵世的氣息在炊煙中積蓄沉澱吸納到每一塊肉中讓整塊臘肉有紅塵的氣息柏樹枝含油重且耐燒更是因為香氣撲鼻不能燒起明火用煙霧慢慢燻制才好▼
土家臘肉臘腸已上線特色二:25天細煙慢燻 如果臘肉燻烤時間太短遠遠沒有達到想要的風乾效果而必須日復一日的風乾才能將豬肉與醬料的味道完美的鎖住時間到、腊味出此時的臘肉最香,香味濃烈綿密、油滋粘稠。且其香奔得遠,飄得高,一家煮肉,瀰漫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