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機竟然是牙醫發明的?

2020-12-16 蝌蚪五線譜

棉花糖是小朋友們無法抗拒的一種食物,它的外形像一團團棉花,舔上一口是那麼的香甜,連製作過程都像魔法般神奇——只見小販們將一兩勺糖加入棉花糖機,不一會機器裡就「飛」出一絲絲「棉絮」,輕輕纏在小木棒上,輕盈誘人的棉花糖就做好啦!

不愛甜食的發明家不是好牙醫

家長們常常擔心小朋友吃多了棉花糖會對牙齒不好,他們也許很難想像到,棉花糖機其實是由一位牙醫發明的。

威廉·詹姆斯·莫裡森(William James Morrison)出生於1860年,1890年從田納西大學牙科學院畢業後成為了一名牙醫,在1894年當上了田納西州牙科協會的主席。

涉獵廣泛的莫裡森在主業之外有著多重身份。比如,他還是一位律師,與美國著名政治家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有著密切聯繫;另外,他也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童書作者,積極幫助孩子們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不過今天要聊的是莫裡森的另外一個身份——狂熱的發明愛好者。莫裡森經常鼓搗一些大大小小的發明,還為其中比較重要的幾項申請了專利,這些專利包括:一種從棉籽中榨油作為豬油替代品的工藝;一種能淨化公共飲用水的化學方法;當然,還有本文將介紹的棉花糖機。

棉花糖機可以說是莫裡森個人興趣的產物,他雖然身為一名牙醫卻痴迷甜食無法自拔,他有一位跟他一樣喜歡甜食的老朋友——糖果製造商約翰·C·沃頓(John C. Wharton),兩人在吃甜食的過程中冒出了許多奇思妙想。1897年,他們一起將一個有趣的想法變成了現實,世界上第一臺自動棉花糖機就這樣誕生了。

他們設計和製造的這臺電動機器與現在常見的棉花糖機非常相似,加工原理也基本一致:機器中間有一個金屬容器,上面帶有小孔。在製作棉花糖時,先將糖加入金屬容器裡,經過加熱後糖會融化為糖漿。當容器高速旋轉時,糖漿會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小孔,在甩出的過程中拉出纖細的糖絲。糖絲迅速冷卻為固體,將它們聚攏做成團狀,美味的棉花糖就做好了。

「仙女絲」在世界博覽會上閃亮登場

不過,莫裡森和沃頓並非第一批製作出棉花糖的人,類似於棉花糖的食品早在15世紀就出現了。

在那個年代,手工製作糖絲的過程非常繁瑣。首先要將糖加熱融化,然後使用叉子或者刀子拉出糖絲,最後再配合一些模具,才能製造出精美的造型,僅有少數技巧高超的廚師懂得其中的門道。

這種手工糖絲的「壽命」非常短,在接觸空氣後會迅速因吸收水分而塌陷,失去蓬鬆質感。如此金貴的食品顯然無法輕易在街頭巷尾售賣,自然也與普通人無緣。

棉花糖機的出現大大降低了製作棉花糖的難度,縮短了製作時間,只要一機在手,小商販也能輕鬆發揮出大廚水平,棉花糖不再是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高級食品。

在1904年的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上,莫裡森和沃頓帶著他們的棉花糖機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這場博覽會宏大,吸引了2000萬名參觀者,正是棉花糖機閃亮登場的絕佳機會。

那個時候,棉花糖還不叫「棉花糖」,莫裡森和沃頓給它取了個非常夢幻的名字——「仙女絲(Fairy Floss)」。他們把仙女絲裝在小木盒中出售,一盒售價為25美分。這個價錢在當時並不算便宜,但人們顯然都被這種賣相不俗、口感新奇,連名字都自帶仙氣的甜食迷倒了,在長達7個月的博覽會上,莫裡森和沃頓總共賣出了近7萬盒仙女絲,發了一筆大財。

為了這口美味的棉花糖,他們也貢獻頗多

牙醫靠賣棉花糖賺了大錢——這聽上去是個奇聞,但莫裡森可不是獨一份兒。在他之外,另一位名叫約瑟夫·拉斯科(Josef Lascaux)的美國牙醫也在棉花糖發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約瑟夫開始製作棉花糖的時間比莫裡森和沃頓晚了十幾年,雖然沒有申請專利,但他也獨立發明了自己的棉花糖機。有趣的是,他製作的棉花糖不面向大眾出售,而是專門賣給自己牙醫診所裡的病人。另外,「棉花糖(Cotton Candy)」這個形象的名字就是他在1920年起的,很快就被大眾廣泛接受,隨後「仙女絲」這個名字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約瑟夫還曾嘗試改進莫裡森和沃頓的機器,前者的機器有一大缺點是在運轉時會劇烈地震動和搖晃,很容易損壞。可惜約瑟夫沒有成功,這個問題到了1949年被一家棉花糖機製造商——金牌公司(Gold Medal)通過增加一個彈簧底座的方法解決掉了。這是棉花糖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金牌公司後來又研究出了多項改進棉花糖機的創新技術,進一步穩固了自己在棉花糖機產業中的龍頭地位,今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糖機製造商之一。

棉花糖機製造技術的新一輪進展出現在1972年,第一臺全自動棉花糖機就是在這個時候問世的,它可以自動將製作好的棉花糖放入防水包裝中保存,進一步推動了棉花糖的廣泛流行。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有些說法認為第一臺棉花糖機是由託馬斯·巴頓(Thomas Patton)發明的,但由於他發明的棉花糖機使用的是燃氣而非電力,且獲得專利的時間比莫裡森和沃頓晚,所以一般認為莫裡森和沃頓是現代棉花糖機的發明者。

今天的棉花糖不僅價格低廉,還有著各種新奇的顏色、造型和口味,非常受小朋友歡迎。只是當在孩子們在心滿意足地舔著棉花糖時,家長們卻忍不住為他們的牙齒擔心。其實,棉花糖雖然看上去體積龐大,但當中大部分都是空氣,一份棉花糖的原料僅僅為一兩勺糖,這與其他甜食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所以家長們大可放寬心,趕上兒童節這種日子,就小小「放縱」孩子們一次吧!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people-and-culture/food/the-plate/2016/07/the-sticky-sweet-history-of-cotton-candy/

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6092607

3. http://acstudentweb.austincollege.edu/students/2010/schilmeran/Site/Modernization%20of%20Cotton%20Candy.html

作者:折耳根

相關焦點

  • 勾起你童年回憶的小吃——棉花糖
    棉絮狀棉花糖顆粒狀棉花糖棉絮狀棉花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5世紀的義大利,他們用鍋子將糖加熱融化後快速攪拌拉出糖絲,再用小棒繞起來吃,這是義大利人發明的首款串狀甜品。當時這種甜品的製作十分費時,製作工藝也相當複雜,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用到。
  • 棉花糖機DIY出童年
    這神奇般轉出來的沁甜滋味,當時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孩子們,總是充滿期待、眼巴巴地守在棉花糖機旁邊等著棉花糖從無到有。本以為這都是快消失殆盡的「歷史文物」了,但近期熱播的《中餐廳》節目又帶火了棉花糖機的風潮,引出滿滿的回憶殺。其實,棉花糖就是從海外傳入中國的。據考證,棉花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5世紀的義大利。
  • 一篇關於棉花糖的無聊研究報告
    史詩級怪咖棉花糖奶昔冬日,棉花糖融進咖啡或熱可可是公認的標配暖心飲料,有心的商家為此設計出了許多可愛、治癒的棉花糖。在亞洲,不少咖啡店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棉花糖飲料。不過因為這種工藝非常複雜,所以當時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吃到這種「糖絲」,這便是現今絮狀的棉花糖的前身。到了20世紀初,由於工業革命的功勞,美國牙醫威廉·莫裡斯(William Morrison)和糖果商約翰·沃頓(John C.
  • 甜品專題|棉花糖
    這周我們來講講萬能的甜品搭配棉花糖~繼續往下看吧,你感興趣的都在這裡!       19世紀中期的時候,棉花糖是還是用棉花糖植物的汁液製成的。後來明膠取代了其中的汁液,於是傳統的棉花糖就變成了玉米糖漿或糖、明膠、阿拉伯樹膠和調味料的混合物。       19世紀後期糖果製造商研究出了一種模具,逐漸代替了手工製作棉花糖的方法。沒過多久製造商們為了保持棉花糖的穩定狀態,把糖根也變成了明膠。1948年,棉花糖製造商開始試驗不同的棉花糖製作方法。
  • 把廢舊硬碟變成棉花糖機
    廢舊硬碟、雪花膏盒子、自行車輻條、易拉罐、臉盆……在許多人眼裡,這些是毫無聯繫的日用品,但是在富有創意的人手中,卻能變成一臺如假包換的棉花糖機。近日,一組DIY(自己動手做)棉花糖機的照片經過豆瓣網、人人網以及微博等網絡媒體數十萬次轉載,讓不少網友驚呼「人類已經無法阻止技術宅了!」
  • 用棉花糖機造出血管
    根據AHM上新發表的一篇文章,範德比爾特大學的科學家們,用Target上40刀就可以買到的棉花糖機,在一種全新的方式下,創造了三維毛細血管脈絡,保證細胞存貨運作一周以上。  機械工程助理教授,研究作者萊昂貝倫在一次聲明中說到「一些專家覺得這種方式有點荒誕。
  • 軟綿綿棉花糖機總部給大學生小本創業保障
    軟綿綿棉花糖機創業講座軟綿綿棉花糖機創業講座軟綿綿棉花糖機創業講座軟綿綿棉花糖機創業講座軟綿綿棉花糖機小本創業項目曾提供給大學生更多的創業平臺,校園宣講、校園創業大賽,進行學生的能力培訓,是軟綿綿棉花糖機公司對於大學生生創業的支持與鼓勵,而且軟綿綿棉花糖機公司還積極鼓勵在職人群
  • 將金箔放進棉花糖機中,能做出純金棉花糖嗎?咬一口是什麼味道?
    將金箔放進棉花糖機中,能做出純金棉花糖嗎?咬一口是什麼味道?棉花糖是我們兒時最喜歡的一種食物之一,一小包糖放進棉花糖機器中,就可以得到一個像雲朵一樣的大棉花糖,配合著各種食用色素,各種顏色的棉花糖就像是彩色雲朵,既好看又好吃。
  • 深圳男子加盟棉花糖機,被騙近3萬元
    是不是情不自禁就被周邊的抓娃娃機、口紅機、棉花糖機吸引了目光?這類項目一度被傳說成「躺著也能賺錢」,很多人看準了這條「發財之道」,紛紛加盟購買這些機器。最近,龍華的張先生想加盟「幸福棉花糖」自助棉花糖機,結局卻離「幸福」差了十萬八千裡。
  • 購買自助棉花糖機「貨不對板」 要求退款竟……
    文、圖/羊城派記者 郭起 通訊員 陳科 陳佳5月16日,記者獲悉,龍華警方公布了一起利用棉花糖機進行投資詐騙案件,事件源起於去年12月中旬的一宗報案,龍華公安分局大浪派出所接到張先生報警稱,其與大浪轄區的深圳市電老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籤訂合同,購買該公司的自助棉花糖機器,繳納了加盟費後收到了機器,但實物與宣傳嚴重不符,且退貨卻不退錢。
  • 滋味濃鬱的花生醬,竟然最初是牙醫為了治療牙痛而發明
    花生醬是牙醫為了牙痛病人發明花生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0年代,美國聖路易斯市一名牙醫的突發奇想。為了給牙齒無法咀嚼肉類的窮困病人補充蛋白質,他使用絞肉機把花生磨成花生醬,方便牙痛患者食用。後來,這位牙醫把他的主意分享給開食品公司的George A. Bayle Jr.,George開始把花生醬包裝成罐,並且以每磅6美分的價格出售。
  • 百年前的棉花糖 木桶搖出來的
    爆米花、花生餅、白面鍋盔、棉花糖會出現在花會上。賣棉花糖的小販支起一張木凳,擺上木製搖桶,就開始做棉花糖了。一勺白糖放入快速旋轉的機器中,再繞著機器壁,一層層白白的「絲綢線」纏繞著小棒,不一會兒就成了一團雪白蓬鬆的棉花糖。逛花會的孩童們看見這棉花糖是走不動道的,非得找大人討要零錢,吃上一個香甜軟糯的棉花糖不可。
  • 棉花糖是怎麼做出來的?從「仙女絲」進化而來,需要這幾個步驟
    記得小時候,街頭做棉花糖的小攤總是聚集幾個小朋友,那時候的棉花糖只有白色,看起來蓬鬆的棉花糖體積挺大的,結果沒吃幾口,棉花糖就化成糖水粘在自己的手上和嘴巴邊。而今的棉花糖早就花樣百出,多彩繽紛,甚至和咖啡、奶茶、冰淇淋有了聯動,又吸引了一群大朋友的目光。
  • 杭州的天空像棉花糖機忘了關
    「百度百科」上說,這種雲有時分散、有時融合成一整片連續雲層,雲塊間又有間隙,看起來就像是「棉花糖機忘了關」。這個比喻是不是還挺形象的?你把天空想像成一個巨大的棉花糖機,雲朵就是這麼一圈一圈地纏繞起來的,而推動這臺機器的動力就是大風。2月28日上午,杭州市氣象臺發布了大風黃色預警。
  • SCP-C-746棉花糖機,你以為你吃的是棉花糖?其實你吃的是蜘蛛絲
    SCP-C-746棉花糖機的外表SCP-C-746棉花糖機為一臺旋轉木馬騎乘設施,目前位於上海市嘉定區的一座廢棄遊樂園內。SCP-C-746棉花糖機的主要部件包括中央轉軸、頂棚、24匹各色木馬與外圍的環形欄杆。
  • 【家電玩壞了】DIY棉花糖機 聽說女神感動哭了!
    當然,和上次一樣,我們DIY出來的東西都是低規格的版本,算是在了解原理的基礎上進行測試和試驗,不過做出來的棉花糖應該還是可以吃的。棉花糖為啥像棉花:當糖在加熱腔中高速旋轉的時候,離心力將糖漿從小孔中噴射到「大碗」的周圍。由於液態物質遇冷凝固的速度和它的體積有關,體積越小,凝固得越快。
  • 棉花糖不僅可以放在熱飲裡,還有人把它放進了壽喜鍋
    棉花軟糖作為一種簡便易得的烘焙原料,可以被做成雪花酥、沙琪瑪、牛軋糖等等,不光如此,棉花軟糖還很是擅長與熱飲搭配,光是看著雪白的棉花糖在飲料中逐漸融化,就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不少治癒和溫暖。當棉花糖遇到熱飲棉花糖和一切熱飲幾乎都是百搭。
  • 石紀元動畫版:要造手機先造棉花糖機?淺霧幻懷疑千空的智商掉了
    石神千空要先造手機,淺霧幻已經有點看不懂他了,《石紀元》動畫版,第20集,石神千空居然說要造手機必須先造棉花糖機。那一瞬間,淺霧幻感覺石神千空似乎掉智商了。石神村的人聽見什麼新東西都亢奮,淺霧幻聽到棉花糖機可一點都興奮不起來,棉花糖不就是做甜品的嗎?
  • 外國朋友買了臺棉花糖機,倒了4大杯白砂糖,結果讓人很意外
    外國朋友買了臺棉花糖機,倒了4大杯白砂糖,結果讓人很意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有一位外國朋友來到中國旅遊,發現棉花糖這一種零食非常的受歡迎,於是就跟中國小販學了幾招。外國朋友領悟性非常的高,才用了幾天的時間就能夠做出棉花糖,接著就跟中國小販道別回到了自己國家裡面。小吃貨們,你們會不會做這棉花糖呢?
  • 軟綿綿棉花糖機陪你過七夕
    贈她一支棉花糖,訴說你們之間的甜蜜,贈她一直棉花糖,回饋你們的深情不被辜負,贈自己一支棉花糖,甜蜜幸福的生活才不枉來世間走一遭。軟綿綿棉花糖機隨時陪你過七夕,贈你一隻棉花糖,浪漫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