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國拿錢開路!美俄皆大歡喜,土耳其滿眼都是自己曾經的樣子

2020-12-13 新椰國際

據《印度時報》本月13日消息,印度安全委員會近日批准了兩筆軍購,一筆是海軍以26億美元,採購配備魚雷和飛彈的24架羅密歐多用途反潛直升機,另一筆則是陸軍以9億3000萬美元,採購6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總計30架,總金額35億3000萬美金,平均下來單價超過1億美金,對比美國的五代機F-35,對外出售也不到1億美元一架。顯然,印度又當了一次冤大頭,不過印度這次應該是心甘情願被宰,因為川普即將訪問印度,印度必須要提前「鋪墊」好,川普滿意了,也就不會找茬了。

說白了,印度就是在拿錢開路,印度想在美俄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印度能夠「左右逢源」。但是這個平衡點很難找,甚至可以說就是在玩火,或者說是在走鋼絲,搞不好就會把兩邊都給得罪了。

土耳其就是前車之鑑,身在美國心在俄,作為美國的盟友,一直跟俄羅斯眉來眼去,土耳其跟俄羅斯之間的親密和以色列是完全不同的,內塔尼亞胡也往莫斯科跑過幾次,但都是點到為止,嘮嘮嗑,討論一下敘利亞局勢,真到了戰場上或者聯合國投票的時候,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而土耳其一度給外界一種死心塌地跟著俄羅斯幹的感覺,跟俄羅斯的合作非常深入,不僅僅是採購了俄羅斯防空飛彈那麼簡單,還跟俄羅斯合作建立核電站,以及兩條通往土耳其的天然氣關管道。

天然氣加核能加看家武器,如果只是普通關係,能展開如此深入的合作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美國徹底被激怒了,一度對土耳其實施了制裁,並將土耳其徹底踢出了F-35項目,從上月開始,美國不惜數億美元打水漂,強行從土耳其境內撤走了F-35生產線。

曾經,埃爾多安無數次強調,土耳其一定能拿到F-35,一副我全都要的樣子,但是最終還是搞砸了,然而土耳其搞砸的事情,印度做到了,既買了俄羅斯的S400,又買了美國的飛機,並且還沒有遭到美國的制裁。

這是土耳其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可惜並沒有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曾幾何時,土耳其離這個目標已經非常近了,但是自己硬生生葬送了大好局面,如今看著印度,滿眼都是自己曾經的樣子,確實令人唏噓。不過這也是土耳其自食其果,印度讓美俄皆大歡喜,而土耳其只會讓美俄雙雙鬧心,自然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相關焦點

  • 土耳其跟美俄鬧翻後,埃爾多安聯繫經濟大國,表達強烈入群意願
    眾所周知,埃爾多安也是個中東狂人,向來都很強勢,連美國和俄羅斯的面子都不給,卻對德國很是友好,在跟默克爾的對話中,能夠放得下姿態,對默克爾表達了謝意,也表達了土耳其想要加入歐盟的強烈意願。在跟俄羅斯的交往中,土耳其同樣遭到了制裁,俄羅斯的制裁跟美國不一樣,直接派出俄羅斯空天軍,對土耳其訓練的武裝分子進行了70多輪空襲,這使得俄土關係驟然緊張。在跟美俄鬧翻之後,土耳其只能找自己的老鄰居歐盟了。
  • 五國軍艦衝向土耳其,美俄兩國視而不見,埃爾多安向經濟大國求援
    提起土耳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土耳其的「野心」,作為中東國家,土耳其一直想要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幾乎哪裡有戰爭就去哪裡摻和,甚至在美俄兩國之間玩「大國平衡」,企圖獲得更多的利益,惹得兩國對其十分不滿,而且周邊國家也對土耳其的所作所為十分「討厭」。近期土耳其就遇到了「危機」。
  • 跟美俄都鬧翻後,土耳其找到經濟大國做靠山,希臘:與歐盟為敵
    由於東地中海局勢日益緊張,希臘不斷向歐洲盟友求援,請求盟友不要向土耳其出口武器,尤其是土耳其從德國手中訂購的214型潛艇,一旦土耳其收到貨,將會改變地區軍事力量的平衡。可是德國並不願意配合希臘,因此希臘方面認為德國是捨不得自己的經濟利益。當然有這個因素在裡面,但這並不是主要因素,德國作為全球第四經濟大國,真不差這一單生意。
  • 土耳其現在的狂妄,是美俄爭霸造成的?它有啥底氣?
    亞洲部分主體為高原,沿海為低地和平原。享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因此可以獲得雙方利益。 中東地區的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政治利益,同時也跟西方國家和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就是說西方國家和俄羅斯在中東都有著關切的重要領域,所以他們本身就需要和中東一些大國有一定的相互聯繫。
  • 土耳其的大國夢:野心膨脹,不惜站在美俄對立面
    如果納卡衝突引發美俄直接對抗,很可能就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況且一直以來,美國都想用戰火包圍俄羅斯,令其無暇分身。所以普京在對待出兵亞美尼的問題上,還是相當謹慎的。
  • 答案絕不是美俄,亞洲強國一招就能讓其妥協
    據環球網報導,在蘇聯解體以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僅存的超級大國,不過俄羅斯在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之後,也是實力迅速的恢復,成為不可忽視的潛在超級大國。因為各種歷史原因,歐洲國家曾經最怕招惹的國家就是美國和俄羅斯,但是現在,這個名頭已經讓另一個亞洲強國給奪走了,那就是土耳其。而土耳其人逼迫歐洲國家妥協只用了一招:難民。
  • 土耳其這次踢到鐵板,美俄力挺中東強人參戰
    多國援助哈夫塔爾國民武裝軍隊根據中東觀察網站本月16日的消息稱,最近中東的大國土耳其對多個國家進行軍事打擊,而且,為了奪取利比亞和地中海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土耳其派出了大批精銳部隊不惜一切代價支持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攻打哈夫塔爾的陣營,目前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部隊在此次戰爭中暫時處於上風。
  • 美俄都在拉攏土耳其,土耳其海峽真的如此重要嗎?
    土耳其所處的位置確實非常重要,是歐洲和亞洲連接的關鍵之處,例如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還曾想跟土耳其借道,從北面進攻伊拉克。對此土耳其獅子大開口,張嘴就要320億美元做過路費,美國也只能咬牙答應。
  • 土耳其究竟有什麼底氣?實力平平卻妄圖稱霸,連美俄也不放眼裡!
    這還要說到這些年來土耳其在歐洲和中東地區搞的亂子。咱們先來到土耳其看看,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和南歐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土耳其這個半島可不一般,在歷史上無數的帝國都統治過這片區域。而亞洲的別名就是亞細亞洲,這是因為當時的歐洲根本不知道在小亞細亞半島之外還有非常遼闊的土地,所以它們就把小亞細亞附近地區稱呼為亞洲。
  • 腳踩美俄歐三隻船,埃爾多安還不滿足,難道想重現奧斯曼帝國?
    地跨歐亞,控制著出入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峽,土耳其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得其成為美俄歐三家競相拉攏的對象。土耳其因此得到了美俄歐給予的很多戰略利益。即便如此,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仍然不滿足。他希望土耳其能在三隻雞蛋上跳舞,繼續獲得各方的利益支持。
  • 土耳其犯了什麼錯,為什麼很多國家都不待見他
    這不,最近土耳其在敘利亞和俄羅斯幹了起來,同時又因為出兵利比亞,把法國等一大票歐盟國家給得罪了,似乎歐洲國家全都不喜歡他。實際上,不僅歐洲國家不喜歡他,亞洲國家也是如此,尤其是土耳其周邊的國家,他的鄰國可以說煩透了他。土耳其和周邊國家的關係都非常緊張,很多甚至是世仇,如果不是打不過他,非得滅了他。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土耳其犯了什麼錯,為何不被周邊國家接受,為什麼那麼多國家不待見他?
  • 土耳其除了死磕美俄,還激怒伊朗,會不會引發新一輪大戰?
    圖為埃爾多安自從埃爾多安成為土耳其總統之後,在他大刀闊斧的政策之下,土耳其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也獲得了空前提升,埃爾多安本人的野心也開始日益膨脹,如今這位總統死磕美俄還不算,甚至還激怒伊朗圖為土耳其軍隊土耳其是中東地區非常特殊的一個國家,因為這個國家是亞洲地區唯一的北約成員國,並且實力強悍,在歐盟成立之後,土耳其甚至一度希望能夠加入歐盟,從而實現脫亞入歐的美夢,但歐洲各國無情拒絕了土耳其
  • 土耳其好大膽量!僅200多億軍費就敢插手兩國內戰,同時招惹美俄
    現在土耳其在國際事務中顯得非常積極,不斷出兵海外,製造了不少事件,遠不止插手利比亞和敘利亞,還出手卡達插手海灣國家事務,可謂四處樹敵人,人們在研究原因的時候,一般都認為土耳其的軍事實力太強,如果按軍力排名的話,現在土耳其軍事實力在北約之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了。
  • 全球軍事影響力出爐,美俄蟬聯冠亞,第三名出乎意料,卻不是中國
    圖為土耳其士兵 近日,據媒體報導,全球軍事影響力排行榜出爐,美俄蟬聯冠亞軍,第三名卻出乎意料並不是中國,事實上土耳其第三,僅次於美俄,對此有網友評論,難道想要軍事影響力大一定要敢打才行
  • 為什麼土耳其敢如此囂張,得罪五常都不怕?底氣何在?
    如果某天土耳其不開心了,那黑海就成了內海,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就只能在內海轉了,當然這個是非常極端的情況,不是徹底翻臉土耳其不敢走這一步,但俄羅斯也因此不敢逼得太緊。 陸地也是如此,土耳其連接了歐亞大陸,與高加索地區接壤,如果倒向西方,那俄羅斯就被圍到家門口了,如果倒向俄羅斯,那麼俄就通過這裡向歐洲擴張自己的勢力。
  • 美俄都拿他沒辦法?強行駐軍插手內戰,或嚴重威脅中國能源安全
    ,要不是普京阻攔,埃爾多安的手都要伸進納卡地區了,如果土耳其繼續在中東地區胡作非為,很可能嚴重威脅中國的能源安全,面對利比亞國內的反對聲,埃爾多安無動於衷,這是當定了侵略者了嗎?難道美俄都拿他沒有辦法?
  • 土耳其大國夢:有使命感的突厥優等生
    曾受國家教育部派遣赴土耳其安卡拉大學做高級訪問者。其代表著作有:《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人》。  從奧斯曼民族到泛突厥主義  記者:土耳其國土面積只有78萬平方千米,人口7200萬人,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它並不是一個大國?  黃維民:中國人可能是這麼認為,但它在中東地區,在歐洲都算是大國了。
  • 土耳其終於踢到鐵板,美俄力挺中東強人參戰
    土耳其似乎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是曾經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因此在近20年,土耳其經濟得到高速發展之後,有著「新蘇丹」名號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有意的想在東西方陣營的左右逢源中,去實現自己想要成為中東霸主的願望。
  • 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為何體量不大的土耳其如此好戰?
    作為一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國家,土耳其的內心有著哈士奇一般的躁動,是一天不找事就渾身難受的存在,在中東大地上橫衝直撞的它,無論是利比亞的荒漠還是敘利亞的高原,都留下了土耳其的痕跡,完全配得上「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的名號。
  • 亞阿之爭,正在檢驗美俄的國際影響力
    仗打成現在這個樣子,誰想介入,誰就得權衡其中的得失——別忘了,這裡可是「高加索火藥桶」情急之下,普京總統放低身段,希望與美國「共同」調停爭端,其實誰都看得出來:這顯然是普京的無奈之舉。如果從國際視角來考察,俄羅斯的危機轉嫁也算不上「甩鍋」,因為亞阿都是主權國家,調停矛盾是「五常」應盡的義務,這種事美國不能躲清閒。但俄羅斯的「求助」,讓美俄雙方的全球治理能力高下立判。美國在最初的時候曾表示,呼籲雙方停止交戰恢復談判,並願意在「適當」的時候介入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