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大費/文
3月6日,什麼日子,有人還記得嗎?李文亮醫生的「四七」!
中國民間,有個風俗,從逝者去世之日起,每七天,一個祭日。傳說,人有三魂七魄,七天去一魄,四十九天,七魄散盡,悼念依式,方能結束。但是,魂依然在,每年去一魂,三年魂盡,逝者才算真正告別人世,因此,古人會守喪三年。
現代人,不像古代人那般重情重義,思悼一個人,根本不用這麼久!比現代人更加涼薄的,叫做網友。如果叫作李醫生的前網友,可能更加精確。記得李醫生剛辭世,悲痛者,如雲蔽日;等到李醫生「頭七」,少數網友,進行了悼念;過了「三七」,就罕見有人再提李醫生!
只是一些感嘆而已,莫要見怪!這也是資訊時代的重要特點。魚的記憶,不超過7秒;網友記憶,不超過7天!令人略感欣慰的是,3月5日,李文亮被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全國防疫先進個人「!
李文亮醫生去世之後,他所在武漢市中心醫院,他的同事,接連走了2位。
2月7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在抗擊新冠疫情工作中被感染,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享年34歲。
3月1日,武漢中心醫院江學慶醫生,在抗擊新冠疫情工作中被感染,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享年55歲。
3月3日,武漢中心醫院梅仲明醫生,在抗擊新冠疫情工作中被感染,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享年57歲。
武漢市中心醫院,這是一塊令人傷心的醫院門牌!
用燕壘生《天行健》小說中,一首【葬歌】,送給李文亮、江學慶、梅仲明三位醫生吧:
身既死矣,歸葬山陽。
山何巍巍,天何蒼蒼。
山有木兮國有殤。
魂兮歸來,以瞻家邦。
身既歿矣,歸葬山阿。
人生苦短,歲月蹉跎。
生有命兮死無何。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
身既沒矣,歸葬山麓。
天何高高,風何肅肅。
執幹戈兮靈旗矗。
魂兮歸來,永守親族。
「魂兮歸來,永守親族「。讀完最後一句,不僅,悲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