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人與拉丁人在世界上的分布

2020-12-12 黑瞳娛樂新視野

民族是指經長期歷史發展而形成的穩定共同體,一群基於歷史、文化、語言與其它人群有所區別的群體。

由於歷史的原因,一個國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個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裡。

一, 日爾曼人。

古希臘人波希多尼(約前135年出生,前51年逝世)最早使用「日耳曼人」這個詞。

羅馬人塔西佗說凱爾特人稱萊茵河以東的民族為「日耳曼人」。

(日爾曼人都是曾生活南俄及烏克蘭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印歐人。)

現今的德意志人、奧地利人、瑞士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英格蘭人)、荷蘭人、挪威人、丹麥人、瑞典人、冰島人都是日耳曼人,其中德意志人、奧地利人和瑞士人的語言為德語。

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都有大量的日耳曼人後裔。

(日耳曼人的顯著特徵是金髮碧眼。)

2018年美國人口約3.27億,其中德裔佔15.2%,英裔8.7%,光美國的日耳曼後裔就約有8千萬。

如今日耳曼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

日耳曼人被譽為善於思考的民族。

二,拉丁人。

拉丁人原指古義大利中部拉丁姆地區的古代民族,它們對歷史的最大貢獻是拉丁語。

現在泛指受拉丁語和羅馬文化影響較深的使用印歐語系-羅曼語族的民族,包括義大利人、法蘭西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羅馬尼亞人。

歐洲地域不大,但「南北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由北到南,人們的發色和膚色越來越深。

(北歐人大多金髮碧眼,身材高大。)

(南歐街頭最常見的是膚色略深、深褐色頭髮的美女。)

拉丁人中的西班牙及葡萄牙人最早開始全球殖民,它們在美洲留下了大量的後裔。

(拉丁後裔美女)

(拉丁裔美女)

(西班牙殖民帝國極盛時期版圖。)

廣義來說,血統上源自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鄰國的義大利人、法蘭西人,或者拉丁美洲母語說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的混血種人都可以稱為拉丁裔。

(詹妮弗·洛佩茲是拉丁裔美國明星。)

拉丁裔是美國最大的少數族群,約有575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7.4%,主要以墨西哥裔美國人為主,2017年在美國居住的墨西哥裔人口約3460萬,佔美國人口的11.22%

(日耳曼人嚴謹內斂,拉丁人「熱情奔放」、「自由浪漫」、「慵懶散漫」,但川普是一個例外,典型的日耳曼人外貌,性格卻跟拉丁人一樣。)

相關焦點

  • 【相忘集】-151-學習筆記-【藝術哲學】-11-拉丁人
    日本史學家岡田英弘先生在《日本史》裡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歷史系統。一種,是古希臘的希羅多德的歷史;一種,是中國司馬遷的歷史。這個看法,我是認同的……就,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歷史系統。如果我們把古希臘和古羅馬當做一個延續的文明系統看,整個西方史實際就是一部羅馬式的歷史,什麼叫羅馬式的歷史呢?就是他認為——歷史有起點、有流向、有終點……司馬遷的歷史是什麼呢?循環史。
  •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有幾大民族,他們的人口分布在哪裡?
    拉丁人善於用人一瞬間的直覺和靈感,來創造偉大的作品。拉丁人天生的拖沓與混亂,但遇到跟自己利益相關的事情,拉丁人很具有進攻性,喜歡選擇高調鬧事的方式以表達不滿或達到自己的目的。現今,古代突厥人的後裔主要分布在中亞各國和土耳其,土耳其和哈薩克,土庫曼都以突厥直系後裔自居突厥人的長相分化也很大,有的很像漢人,有的很像白人蒙古族人也屬於廣泛意義上的突厥後裔第八名 日耳曼族(北歐人另算)
  • 法國,德國,英國這三個國家都是日耳曼人,為何三國的語言不同?
    日爾曼人本來就是由各個具有相似語言風俗和體貌特徵的部落組成的單一民族,公元前二世紀從北歐遷徙過來,廣泛分布于波羅的海沿岸和中西歐。 盎格魯和撒克遜原本是斯堪地拉維亞半島上的兩個村莊,他們屬於日耳曼在北歐的一個分支——維京人。
  • 日耳曼人歷史沿革:從北歐蠻族到歐洲文明主導者,延續千年的逆襲
    日耳曼人是發源於歐洲的重要族群,涵蓋了如今西歐、北歐、北美等眾多發達地區,其中尤其以英格蘭人、維京人和德意志人最具代表性。他們不僅率先開展工業革命,同時亦成為近代數百年以來世界秩序的建立者和受益人。然而在羅馬帝國時期,日耳曼人卻與凱爾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
  • 羅馬主體民族的拉丁人,為何在羅馬滅亡後「墮落」,沒能東山再起
    而在羅馬帝國,日耳曼人屢屢入侵其西方諸省,東方地區亦受到撒薩尼亞人和波斯人的劫掠。儘管戴克里先的出現結束了羅馬的三世紀危機。但是作為羅馬的主體民族,拉丁人依舊處於強勢的狀態,能夠壓制羅馬境內的其他民族。然而當羅馬開始衰落後,其民族問題被全面暴露了出來:首先,就是原本作為主體民族的拉丁人在羅馬的人口比例中極大的降低了,以前的人口優勢喪失殆盡。其次,在羅馬人生活奢靡,導致拉丁民族腐化墮落,強勢的拉丁人逐漸被周圍的民族所取代。
  • 古羅馬人的後裔早已經不在羅馬了,而是在羅馬尼亞!
    現在的義大利人是日耳曼人的後裔,日耳曼人的法蘭克王國在查理大帝去世後,他的三個不爭氣的孫子三分王國,形成了後來的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現在的羅馬人和古代羅馬帝國時的羅馬人從血緣上來看已經沒有多大聯繫。在早期羅馬時代,古義大利土地上的居民十分複雜,包括薩賓人、翁布裡亞人和拉丁人等,很多都是從外面遷到義大利的印歐語系部落。公元前8世紀左右,在義大利拉丁姆地區生活著很多拉丁人的村落,公元前6世紀末,一部分拉丁人在拉丁姆地區臺伯河沿岸的建立了羅馬城邦,後逐步擴張。
  • 從羅馬帝國開始,日耳曼人一直在徵服日耳曼人
    西哥特人說哥特語(屬日耳曼語族),但伊比利亞半島本土人說拉丁語土語。西哥特王國後期改信正宗的基督教,西哥特人和羅馬貴族階層逐漸融合。五世紀晚期,克洛維率領法蘭克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後,法蘭克人很快就皈依了基督教,並且通過與羅馬-高盧貴族通婚來鞏固統治。這樣法蘭克人語言表達上開始拉丁化,並漸漸發展出法語。
  •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五個民族,漢族人數第一,第二個分布最廣
    漢族的稱呼來源於漢朝,當時匈奴人稱呼漢朝人為漢人,漢民族開始出現。目前漢族一共有14.5億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個國家,佔全球總人口的20%左右。當然,漢族也是唯一一個文化沒有中斷的民族,一共有五千多年的歷史。
  • 德國通史:日耳曼人與德意志人
    從公元前二世紀末以來,日耳曼人對羅馬邊境省份和所屬地區的騷擾劫掠,引起羅馬人的注意。此後羅馬帝國企圖徵服日耳曼部落所據之土地,使成帝國之行省,激起日耳曼部落的不斷反抗。公元前16年,羅馬統帥奧古斯都又在多瑙河上與日耳曼人對時,企圖徵服萊茵河和易北河之間的日耳曼部落,並把這塊地區組成日耳曼尼亞省羅馬人沿萊茵河和多瑙河安置了軍營,建立起堡壘和城市,修築沿河軍用道路網,以駐紮軍隊和實施管理北起北海,南至萊菌河上遊,設有50座城堡的羅馬帝國邊境防線稍後就形成為著名的「國界牆」( Limes)。
  • 日耳曼人戰鬥天賦的起源
    換句話說,羅馬人當時已經有了文明,而他們北邊這些的部落既沒有文字,也沒有律法,非常的原生態... 所以就給起了個日耳曼的名字,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野蠻人」。所以說,日耳曼最早的意思就是羅馬帝國北邊的那群沒開化的野蠻人,泛指所有部落。上圖是羅馬人口中的日耳曼部落遷徙圖,紅橙黃是日耳曼,紫色是羅馬帝國疆域。
  • 「我思故我在」,從羅馬人的拉丁語演變看整個地中海文明變遷
    引言英語是如今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泛的語言,也是我們中國每個青少年在求學階段必須學習的第二語言,之所以要學習英語,也是為了方便同世界接軌,畢竟學會英語能夠更好的和西方人交流。拉丁語早期的地位其實不如希臘語拉丁語本身屬於印歐語系,是18世紀英國一個著名的語言學家提出來的觀點,包括如今世界上四百多種語言,都是屬於印歐語系,而拉丁語屬於印歐語系分支義大利語族,也是古羅馬人主要使用的語言、之所以叫拉丁語,主要是因為它起源於義大利中部亞平寧半島的拉丁姆地區,當地的拉丁人最先使用這樣一種語言文字
  • 強悍如牛的羅馬人是義大利人的先祖麼?義大利人體質為何下降
    這用在羅馬人和義大利人身上,恰如其分,曾經的羅馬人統治義大利人長達9個世紀。如今羅馬人早已不知去向,而義大利人卻在亂世中生存了下來,成為亞平寧半島的主人,羅馬城成為了義大利的首府。    羅馬人由主要的三個部落組成,第一個部落氏族都是拉丁人,第二個部落氏族大多是薩賓人,第三個部落成分都是異族人,包括埃特魯裡亞人。
  • 【人在中歐】日耳曼民族的前世今生
    當我身臨其境,置身這個充滿活力的日耳曼民族熱土,旅行被任為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項意義之一,讀書萬卷行路萬裡,那些異國他鄉交給我們的事,總是讓人回味無窮。我此刻在紐倫堡的街頭,完全不必把自己當過客,完全可以沉浸其中,細細感受這古城裡的一磚一瓦,刻錄著太多的歷史滄桑。可驀然回首,這閃爍的夜幕燈光和那充滿薑餅、烤腸味兒的街巷,醒悟了活在當下的重要。
  • 大家都知道羅馬人奴役日耳曼人,誰知這先是日耳曼人惹事的
    沿途上,他們不斷吞併土著部落,隊伍像滾雪球一樣越變越大,抵達多瑙河中遊時,已經號稱有百萬之眾。隨後,他們多次擊敗駐守北部邊疆的羅馬軍隊,並向西南方挺進,沿途所向披靡。關於那時期的日耳曼人,參閱:那年羅馬的那些敵人們(一):日耳曼人和達契亞人為了阻止敵人的入侵,羅馬共和國組織了建國以來最龐大的野戰軍,在今法國東南部的羅訥河谷布陣迎戰。但由於將帥失和,羅馬軍陷入被動。
  • 地圖看世界;東歐為何不如西歐發達?
    東歐99%以上人口屬於歐羅巴人種,民族多屬於斯拉夫人體系,宗教以東正教為主,經濟大幅落後歐洲其他地區。(歐洲地理區劃示意圖。)(歐洲夜晚燈光圖,歐洲燈光最亮的區域在英格蘭、德國和低地三國、法國大巴黎區及義大利北部。)
  • 六邊形的法國,其祖先是高盧人、羅馬人還是日耳曼人?
    從凱撒徵服高盧開始,法國正式進入了拉丁世界。高盧人本身沒有自己的文字,於是凱撒及其繼任者屋大維等除了在政治上統治之外,便通過拉丁文化來同化高盧人。從此,拉丁語成為曾經的高盧人的語言,拉丁文成為高盧人的文字。而法國地區的拉丁語在中世紀演變為羅曼語,羅曼語又變成了今日的法語,其根源均在羅馬。
  • 日耳曼文化影響下的「英美文明」
    今天,德國、奧地利、荷蘭,以及北歐等羅馬帝國未能徵服的日耳曼人地區,在民族語言上屬於「日耳曼語族」;而原本屬於羅馬核心區的地區,雖然在政治文化上日耳曼化,但在語言上表現為拉丁化。以至於: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被歸類為「拉丁語族」(又稱「羅曼語族」)。至於曾經被羅馬徵服,後來又被主動放棄的英格蘭地區,則因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成功,在語言進入了「日耳曼語族」的陣營。
  • 輕鬆看懂德國歷史,牛氣哄哄的日耳曼人是怎樣來的?
    今天的歐洲,特別西歐和中歐國家的人,大部分是日耳曼人後裔,但各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印象裡,各自有各自的叫法,比如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法國的法蘭克,唯獨把「日耳曼」一詞專門留給德國用。其中的原因2分鐘你就明白。
  • 二戰時的瘋狂移民計劃,希特勒要把日耳曼人全部塞進德國
    出于振興日耳曼民族理想的需要,1939年10月6日納粹黨元首希特勒在演講中公開承諾「德國將重新規劃歐洲的人種分布,進而最大限度滿足日耳曼人的宜居生存空間」。根據這個新身份的要求,希姆萊將負責從歐洲其他地方,將德國人以及廣義的日耳曼族群接回德國勢力範圍,即務必做到把所有日耳曼人塞進德國。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希特勒除了討好國內民族主義分子的歡心外,獲取更多的「民心」外,更多的是想集結足夠多的人口,去開發和鞏固自己的新徵服區域,即在1939年九月被德國閃電戰拿下的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