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國土呈六邊形,被稱為「法蘭西空間」。
這個空間位於歐洲西北部,幾乎有著天然的邊界,其陸地上通過庇里牛斯山、阿爾卑斯山、萊茵河分別與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為界,其另外三邊則直面海洋——大西洋、地中海、英吉利海峽。
法國人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時間也並不晚,時間是公元前7000年左右,當時的法國人已經開始種小麥、馴養豬和羊了。這與人類後來最早的幾大文明中心其實也差不多,或者說人類過渡到新石器時代的時間都相差不遠,均在距今1萬年左右。
只不過,與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黃河流域的人類從公元前4000年開始逐步產生國家、慢慢過渡到文明時代不同,法國一直都處於原始社會階段,直到羅馬人的到來。
1、「我們的祖先高盧人」
我們的祖先高盧人——曾幾何時,法國人一直對「高盧人」這一祖先引以為傲。那麼,高盧人是什麼人呢?
其實,高盧人就是凱爾特人,凱爾特人是希臘人對當時法國人的稱呼,高盧人是羅馬人對當時法國人的稱呼,當時的法國地區也被稱為高盧。
在羅馬人眼中,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並稱三大蠻族,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左右佔據了今天法國、比利時、瑞士、荷蘭、德國南部和義大利北部的廣大地區,而這一時間也正是羅馬剛剛崛起之時。
在羅馬人到來之前,高盧人並未形成統一的國家,仍然是氏族部落。法國人為何為對高盧人這一祖先念念不忘呢?因為許多法國人認為是羅馬打斷了高盧人的獨立發展,若非羅馬徵服了高盧,高盧人一定會產生自身的獨特文明。
但歷史無法改變,羅馬人來了。
2、凱撒徵服高盧和高盧的羅馬化
公元前58-前49年,凱撒用了9年的時間,通過八次遠徵,最終徵服了高盧,將整個法國納入了羅馬共和國的版圖。
如果做一個對比的話,凱撒的這一徵服,與我國歷史上秦始皇南徵百越其實很相似,秦始皇徵服百越同樣用了近十年的時間。二者分別打斷了高盧人和百越的獨立發展,同時也將其納入了自身文明的核心區,只不過我國將這一徵服保持了下來,變成了統一;而羅馬之後再無羅馬,高盧變成了今日的法國。
從凱撒徵服高盧開始,法國正式進入了拉丁世界。高盧人本身沒有自己的文字,於是凱撒及其繼任者屋大維等除了在政治上統治之外,便通過拉丁文化來同化高盧人。從此,拉丁語成為曾經的高盧人的語言,拉丁文成為高盧人的文字。而法國地區的拉丁語在中世紀演變為羅曼語,羅曼語又變成了今日的法語,其根源均在羅馬。也就是說,羅馬~拉丁文明從此成為法蘭西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3、日耳曼人的入侵和羅馬帝國的滅亡
羅馬帝國幅員遼闊,但高盧與其它地區不同,一直都是帝國的核心區,所以與羅馬帝國屬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如果我們在地圖上將英國和義大利之間畫一條線,再在西班牙和德國之間畫一條線,那麼交匯處便是法國。法國的這一特點意味著門戶洞開,其不僅要面臨地中海沿岸的「文明」侵入,還要面對北方的蠻族——日耳曼人的入侵(當時的高盧人文明程度當然是高於日耳曼人的)。
從羅馬的3世紀危機開始,日耳曼人便不斷南下。至公元4世紀,日耳曼人開始在高盧地區定居並建立政權。
第一個是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他們以土魯斯為首都,建立了西哥特王國。
第二個是日耳曼人中的勃艮第人,他們以裡昂為首都,建立了勃艮第王國。
還有一支便是日耳曼人中的法蘭克人,他們在法國北部建立了法蘭克王國。
對於法國來說,日耳曼人的入侵,與羅馬人的徵服一樣影響深遠。從此,法國地區不僅存在羅馬人(包括羅馬化的高盧人),又增加了蠻族日耳曼人,這又是一場劇變。
4、克洛維一世統一高盧
日耳曼人在法國建立的各個王國之中,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法蘭克王國。
公元481年,年僅15歲的克洛維成為法蘭克人的首領。據說,克洛維其人既殘忍,又工於心計,同時還擁有一大批能徵善戰的法拉克戰士,這一切都為其後來的建功立業奠定了基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克洛維的大事年表:
486年,克洛維擊敗羅馬帝國在高盧的最後一任總督西格裡烏斯,獨佔整個北高盧,這一年被認為是法蘭克王國的開國之日。496年,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從此開了日耳曼人與基督教融合的先例,也為法蘭克贏得了羅馬教會的支持。500年,克洛維徵服勃艮第王國507年,克洛維將西哥特人趕出了高盧。508年,東羅馬皇帝授予克洛維執政官的稱號。
至此,克洛維一世成為高盧地區唯一的國王。繼羅馬人徵服高盧之後,日耳曼人又徵服了高盧。
5、查理曼帝國
克洛維時期的日耳曼人發展程度依然很低,其去世後領土便被其四個兒子一分為四,從此王國陷入了無休止的陰謀詭計和自相殘殺之中。
這一時期的法國,如果從後世積極意義上來看,便是促進了日耳曼人和羅馬化的高盧人的融合,只不過這種融合經歷的是無休止的刀光劍影,熟悉我國五胡十六國歷史的朋友相信對這樣的歷史階段不會陌生。
最中結束這一局面的是法蘭克王國的第二個王朝——卡洛林王朝(第一個是墨洛溫王朝),國王是查理曼,「曼」便是「偉大」、「大帝」的意思。
查理曼大大拓展了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建立了東起易北河和多瑙河、西至大西洋、南起庇里牛斯山和義大利北部、北至北海的廣袤領土。
同時,查理曼於公元800年被羅馬教皇授予「查理奧古斯都」、「羅馬人的皇帝」,這標誌著古羅馬帝國皇帝在歐洲西部又有了傳承,一位日耳曼人的繼承。
6、禿頭查理和《凡爾登條約》標誌著獨立法國的正式開端
查理曼帝國的一切榮耀,都隨著查理大帝的去世而煙消雲散,查理曼的功業同樣不能持續。
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在凡爾登籤訂了《凡爾登條約》,兄弟三人正式三分天下:
萊茵河以東歸日耳曼人路易,即東法蘭克王國(後變為神聖羅馬帝國)萊茵河以西歸禿頭查理,即西法蘭克王國(後改稱法蘭西王國)北義大利歸洛泰爾,即中法蘭克王國
當時,禿頭查理說的是羅曼語,也就是最初的法語;路易說的是條頓語,也就是最初的德語。至此,現代意義上的法國和德國開始形成。
總的來說,歷史上的法國人是由最初的高盧人(凱爾特人),融合了徵服高盧的羅馬人和日耳曼人而成。但不管高盧人也好,羅馬人、日耳曼人也罷,整體來說也算同源,同屬於印歐語系,而今日的法國可能便有些不同了,我們看一下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的說法:
我們的祖先不光是高盧人,是法國國王們,是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們,是隨後的拿破崙和共和黨人們,也是在二戰義大利卡西諾戰役中為法國犧牲的穆斯林散兵們。我們還是為法國在非洲戰場上犧牲的外籍軍團成員們的後代。
「地球村」並非虛言,民族的融合是大勢所趨,但如何融合將考驗著人類的智慧,包括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