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我的中國年》熱播 講述不一樣的中國年

2020-12-21 人民網

原標題:紀錄片《我的中國年》熱播 講述不一樣的中國年

一段冰雪奇緣,一場風味之旅,一段功夫奇遇,一次奇幻漂流……六位外國朋友深入中國各地,感受年的味道。2月7日至2月9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製作的六集賀歲紀錄片《我的中國年》通過全媒體傳播矩陣熱播,引發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西客的奇幻漂流》《譚雅的雪域芳華》《妮卡的功夫奇遇》《克秀莎的陝北新年》《韓雪的尋味之旅》《德米日的冰雪奇緣》組成了這部紀錄片的六個部分。《我的中國年》通過中外雙向視角,展現不同文化間的碰撞與融合,打造了一張讓外國人愛上中國的「年文化」名片。

紀錄片《我的中國年》團隊介紹,他們邀請6位生活在中國的外國朋友,去往6個的傳統典型的中國家庭,讓他們探索多姿多彩的中國春節,帶他們體驗原汁原味的中國年俗。節目不僅體現了喜慶祥和、辭舊迎新的春節文化主題,也用國際化的方式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更從外國人的視角體現了新時代中國人的追夢精神。

網友「一顆珠子」看過該紀錄片後表示:「整部片子都在傳遞奮鬥、傳承、追夢的核心思想。我們通過特別的視角感受和聆聽發生在中國廣袤大地上的動人故事,感受中國技藝的獨特魅力,一起見証萬千中國家庭的新年夢想。」網友「小小刀」也表示:「過年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品味各地美食,挑戰新奇的新年風俗,這樣的精彩奇遇很有意思。」

隨著紀錄片《我的中國年》的熱播,很多網友表示通過這一紀錄片,深刻了解了中國遼闊大地的各種風土人情,領略到連許多中國人都並不熟知的傳統技藝,彰顯了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也反襯了中國的文化自信。網友「忘憂草」在微博留言說:「讓『老外』真正融入中國年,通過體驗千年春節習俗展現中華文化之美,展現出中國年俗的獨特性和寶貴性,更有說服力和傳播價值。」

古老滑雪技藝傳承人瑪力琴,希望能用堅守突破族群生存的困境﹔七旬麒麟舞傳承人侯學陽,終生隻有復興傳統技藝這一個夢想﹔三十而立的毛南族村民覃聰維,放棄大城市的打拼機會,隻為了尋找即將逝去的兒時味道,也希望這屬於家鄉的味道能夠改變自己家庭的命運……通過紀錄片《我的中國年》,中外嘉賓找到了理解和包容,也相互明白了「中國年」的意義所在。克秀莎在看似不近人情的村裡找到了濃濃的鄉情,妮卡成為了中國師父大家族的一員,韓雪也理解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背後的煙火人生。

《我的中國年》通過紀實手法展現了中外文化的碰撞融合,是跨文化傳播的一次挑戰與試煉,也是對自我傳統文化的一次回望與審視。在辭舊迎新之際,精準打造了獨特的「年文化IP」,訴說著國際視野下的中國傳統與現代,堅守與流變。(袁晴)

(責編:薛丹、朱紅霞)

推薦閱讀

打造雲南經濟發展新引擎 滇中新區為什麼行?  滇中新區嵩昆大道。(供圖) 「土地賣給誰?」5年前,參與雲南滇中新區空港經濟區臨空產業園徵地拆遷工作的高體興,看著片區數千畝平整中的土地,不免產生這樣的疑問。 新區辦事機構掛牌伊始,包括高體興在內的開發建設者,面對的是這樣的辦工環境…【詳細】

要聞

雲南今年已有271人主動投案 其中廳級幹部6名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雲南省文山州政協原副主席陳曉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主動投案自首,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記者從雲南省紀委監委獲悉,今年以來,該省共有271人主動投案,其中廳級幹部6名。 雲南省紀委監委推動全省…【詳細】

要聞

相關焦點

  • 《我的中國年》:讓老外愛上中國年
    》通過全媒體傳播矩陣熱播,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   首次採用外國人視角   「目前,關於外國人與中國年的精彩故事,還沒有其他媒體和節目進行集中展現,因此我們決定抓住這一空缺,以外國朋友的視角來展現我們的中國年,以他們的親身經歷感受鮮活的中國年文化。」《我的中國年》總導演薛紅霞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道出了該紀錄片的拍攝初衷。
  • 首部橘文化主題紀錄片《遇見·橘子紅了》開播
    原標題:首部橘文化主題紀錄片《遇見·橘子紅了》開播 全片以國際視野,從橘子原產地中國的視角,採用真人紀行的體驗方式,以旅行和美食為主線,講述一對美食達人沿著絲綢之路,前往日本和歌山、江西南豐、土耳其博德魯姆以及西班牙瓦倫西亞,探訪各地特色的橘子文化和橘子美食。
  • 這牽掛,就像海洋一樣深
    8年後,習近平主席再次來到這裡。相似的場景,熟悉的畫面,讓人倍感親切。他的一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讓很多人熱淚盈眶。「祝賀你實現當年放進漂流瓶的夢想」夜幕降臨,「海洋」兒童中心劇場內座無虛席,中心的師生早早就等候在這裡。這一天,他們期待了很久。在他們心中,習主席是中國人民的領袖,也是「海洋」兒童中心的老朋友。
  • 《百年巨匠》:為中國文藝大家著一部「影像大書」
    資料圖片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銀谷藝術館聯合拍攝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日前宣布完成了全部拍攝。此前,無論是「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還是《百年巨匠——梅蘭芳》《百年巨匠——關山月》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都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
  • 中外合拍動畫"半斤八兩" 中國故事放進迪士尼畫風
    該片以「石獅子」為主角,引出了一段段有趣而溫馨的「中國故事」。 為什麼不選擇有著強大粉絲基礎的現有IP?迪士尼的加入,讓這部動畫片有什麼不同?外國人能不能講好中國故事?帶著這些疑問,晨報記者採訪了該片主創。
  • 2019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開幕
    原標題:2019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開幕 2019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暨孔子博物館開館儀式9月6日在山東曲阜舉行。 「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飾、大量與祭祀孔子有關的禮樂器……」孔垂長說,孔子博物館的開館,使這些一直沉睡的文化載體,找到了歸宿、活化起來,向世人講述孔子的文化故事,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孔子文化思想,堅定中華文化自信,是弘揚孔子文化的巨獻。
  • 餘英時:中國傳統的讀書法
    這是今天許多中國讀書人常犯的一種通病,尤以治中國學問的人為甚。他們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視西籍如神聖」(這是鄧實在1904年說的話),憑著平時所得的一點西方觀念,對中國古籍橫加「批判」,他們不是讀書,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官,把中國書籍當作囚犯一樣來審問、逼供。如果有人認為這是「創造」的表現,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費時間去讀中國書。倒不如像魯迅所說的「中國書一本也不必讀,要讀便讀外國書」,反而更乾脆。
  • 注意:搭中國國內航班 不能用中國護照了(圖)
    報導指出,網上所說的「今後中國國內航段不能直接使用護照乘機」的規定,實際上是民航總局頒布的新版《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中的一項。同時使用中國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往來臺灣通行證乘坐中國國內航班的旅客(包括國際聯程的國內航段),應當同時提供居民身分證或者民用機場公安機關簽發的《乘坐民航飛機臨時身分證明》。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合肥新橋機場等機場已開始實行這項新規。那麼,這一新規會給乘客帶來不便嗎?
  • 《清平樂》熱播,王凱造型跟歷史一模一樣?對比圖來了
    原標題:《清平樂》熱播,王凱造型跟歷史一模一樣?對比圖來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3日電(袁秀月)通天冠服、龍鳳花釵冠、珍珠花鈿、烏紗帽……最近,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劇中人物的服裝、頭飾也在網上引起熱議,有網友稱展現了不一樣的宋朝風貌,也有網友評價「神級還原」。那麼,劇中都還原了哪些宋代特有的服飾?
  • 新疆的棉花、泰國的椰子,背後竟是一樣的套路?泰國網友堅定支持中國
    因為背後一個名叫BCI的國際非政府組織,此事還波及更多中國消費者熟悉的品牌,例如耐克、阿迪達斯、GAP、NewBalance等等。由於牽涉知名品牌、當紅明星,所以事件也引起了泰國媒體的廣泛報導。中國外交部、商務部等作出強烈回應,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開始下架H&M商品。一些國際大企業賺中國的錢卻挑釁中國底線的做派,讓人憤慨。這些國際大企業為什麼要抵制新疆棉花產品?
  • 老外學非遺 讓地道「中國味」走向世界
    話雖不長,卻真實道出了這位外國友人對中國文化、對重慶、對巴南印象的深刻轉變。   「連續3年開展的『老外@Chongqing·體驗非遺』系列活動,已成為外國友人了解中國文化,認識美麗重慶、大美巴南的一道窗口。」巴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精心組織策劃,從最開始的「老外學非遺」,到現在的學非遺、過節會、遊鄉村……系列活動年年有新意。
  • 《百年巨匠》:為中國文藝大家著一部「影像大書」
    資料圖片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銀谷藝術館聯合拍攝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日前宣布完成了全部拍攝。此前,無論是「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還是《百年巨匠——梅蘭芳》《百年巨匠——關山月》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都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
  • 京劇《浮士德》受熱捧 用中國語匯講世界故事
    三國藝術家以中國語匯講世界故事   問世200餘年來,《浮士德》歷來都是舞臺的寵兒,以各種藝術形式被搬演到世界各地的舞臺,對於不拘泥於題材的京劇來說,還是第一次。全劇運用中國京劇傳統的「唱念做打」藝術手法進行表現,將西方經典呈現為東方形態,不僅是一次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融碰撞,也是一次「以中國語匯講述世界故事」的有益探索與嘗試。   開演前重復最多的話:票已售罄沒有座位了   10月3日起,京劇《浮士德》劇組一行12人啟程赴義大利博洛尼亞,開啟了義大利巡演的序幕。
  • 中國的和平發展對鄰國是福音
    吳欽貌基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開幕之際,他愉快地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採訪。 吳欽貌基先生說,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誕生到現在走過了91年的風雨歷程,現在已發展成一個擁有8000萬名黨員的大黨,而且依然保持了旺盛的活力和蓬勃的發展勢頭,這在世界政黨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創造了一個奇跡。對於十八大的成功召開,吳欽貌基先生十分喜悅。
  • 「開放的中國給了我們更多機會」
    「每次來中國,我的精神狀態就特別好,總覺得有使不完的勁兒」,沖村憲樹精神矍鑠、思維縝密,推動日中科技教育交流成為他工作不止的源動力。 「我對中國一直懷有報恩之情,從歷史到文字,中國都對日本有很深的影響。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二戰中日本侵略了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作為一名日本人,我總是感覺很愧疚。」面對日中關系的歷史問題,沖村憲樹態度誠懇。
  • 西日本中國留學人員獻禮國慶70周年報告表彰會在大阪舉行
    原標題:西日本中國留學人員獻禮國慶70周年報告表彰會在大阪舉行   新華網大阪8月12日電(記者 梁賽玉)西日本中國留學人員獻禮國慶70周年報告表彰會近日在大阪新大谷酒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