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雲霄

2021-02-27 福地炎黃


 

古城雲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雲霄的美食既有世代相傳之味,也有開放與包容之味;既有市井生活之味。看得出,美食的第一個優點不僅落在豐富上,從原料到製作都極其考究。

 

 

一大早,雲霄的海鮮市場已是人聲鼎沸,瀰漫著海產品特有的鮮香。只見一筐筐的海產品,及時運抵大小攤鋪,品種之多形成了一個「海鮮大集」。

  


雲霄的傳統市場大約有兩類,一種是露天市場,固定在街巷、碼頭旁,另一種藏匿在大樓裡,生鮮攤位大多設於一樓。由於大海潮水每天漲落時間不同,「討小海」所帶來的海產的品種和數量差異極大,有的海鮮更適合在露天小攤販上出攤販售,有些海產品也只有在這種露天市場上才買得到,其新鮮、質優、價廉,是人們選購海產品的理想之地。近年,這些海鮮市場融入到了城鎮商業的一部分,形成了一個便捷的消費商圈,是附近居民生活和商家採購員一日生活的重要所在,或許這才是雲霄人美食生活的市場概念,展示著這座古城特有的韻味。

  

雲霄有名聲在外的海鮮市場,不乏身懷絕技的海鮮烹飪高手:這裡人將市場上常見的小魷魚稱為小管,通常的吃法是將小管簡單白灼或燜醬油,而懂美食的人將小管做成刺身,稱為「生魚片」,其實刺身包括了可生吃的海鮮肉類。如北極貝、赤貝、青魚、鯛魚、明嚇、三文魚、金槍魚、章魚等,切成細片,配上些許芥末和醬油,新鮮爽脆,其中奧秘,妙不可言。

  

當然,在雲霄豐富的海鮮資源中,大宗盛產的應是泥蚶、青蟹、巴非蛤、縊蟶、大蠔(牡蠣)等優質海產品。據介紹,2015年,來自江河湖海的饋贈,水產品總產量有22多萬噸,其中泥蚶1.2萬噸,鋸緣青蟹0.15萬噸。

  

我認為,最能代表雲霄特色的海產品,莫非東廈鋸緣青蟹。鋸緣青蟹具有個體渾圓、顏色鮮紅,肉質清香、膏體金黃、鹹淡適中,既無鹹腥味,又無淡水臭泥氣,白灼蟹肉蘸以薑蓉,鮮味逼人。

據了解,漳江灣灘涂地處江、海水交匯處,是漳江及其支流的匯合處,在東廈鎮15個村的中心點,海區呈橄欖狀,腹大口小,潮流暢通,此處淡水減弱,鹹度逐漸加大,水質鹹淡適中。同時,海灣每天有 2 次潮汐,紅樹林又具有保持水土、維護生態多樣性和天然淨化海水水質的特殊功能,特別適合青蟹生長,東廈鎮成為主要產區。

  

同樣,特殊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環境,培養出漳江出海口的竹塔泥蚶。竹塔泥蚶養殖歷史悠久,據《漳州市漁業志》《雲霄縣誌》記載,明嘉靖年間(1522年),雲霄所產泥蚶已負盛名,泥蚶具有鹹淡適中、肉質脆嫩、蚶血鮮紅、營養豐富特點,保質期長達15天。雲霄還有「醃血蚶」獨特吃法,先將洗淨的蚶放入開水中燙一下,然後用醬油、鹽、芫荽、蒜頭、生薑、辣椒粒及料酒、醋,醃製,再凍上4個小時食用,其味美不勝收。我又查閱一些資料,讀到清代《食療本草》說是,「潤五臟,治消渴,開關節」;《醫林纂要》也說,「補心血,散瘀血,除煩醒酒,破結消痰。」雲霄進士陳翼飛云:「蚶少時稜多,漸大漸少,絕大時止三稜,如車之渠,色明如蚌,治之即硨磲。」


泥蚶常食能健脾胃、補血養顏,更是節日饋贈親朋好友或請客下酒高級佳品,雲霄民間還有除夕前夕送灶君吃泥蚶的習俗,延續至今。有趣的是,現在竹塔泥蚶產區,都會採取放養外地泥蚶的做法,就是把廣東陽江、廣西欽州等地的泥蚶調運過來,在雲霄泥蚶生長地域寄養,讓其自然生長,鹹度退了,肉質嫩了,品質遠高過其他地方的泥蚶。

  

當地主人還告訴我,1985年,在灘涂推行人工尼龍索吊繩養殖大蠔新技術。讓蠔苗在海裡吸收微生物自然生長,年底便可收割。雲霄人依靠自己的智慧,獲得大蠔美食。

  

早在清代及民國時期,東廈縊蟶、文蛤已是雲霄特產。縊蟶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型,形狹而長如中指;文蛤外觀略呈三角形,向外隆起,外面灰白色,平滑而有光澤,斷面顯層狀,都具有肉脆嫩、清甜溢香,鹹淡適中,具補陰,清熱,除煩,解酒毒等功效,同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可喜的是,1978年,在雲霄境內東山灣新發現「巴非蛤」,現在主產區也在列嶼鎮,因此叫列嶼巴非蛤,具有貝殼較薄,呈長橢圓形,殼表面有美麗的棕褐色花紋和以殼頂為中心的同心生長線,殼緣光滑,貝殼內面中央呈紫紅色,小月面細長,披針狀,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的健康海洋食品。


  

良好的生態環境使雲霄盛產天然優質的海鮮食材,是人們品嘗海鮮、購買海產品的理想之地,有「要吃海鮮到雲霄」之說。

 

  

漫步雲霄大街小巷、夜市攤點或去餐館,說是吃「時蔬野菌」的菜餚,你便可聽到店家向你拉著長調,和著節奏,向你報出用牛蒡、蟲草花、蘆筍、鴨掌菜、蕨菜、姬松茸、蘆薈等食材,烹調出的「蛋白炒蘆薈」「野菜牛肉卷」「日式炒牛蒡」「鯛魚蘆筍卷」「涼拌焯蕨菜」等菜譜。因為是有機的綠色食材,清淡、鮮美、原味,吃起來口感極佳,味道格外香甜,甚至連私房新醃蘿蔔乾、新醃的芥菜也讓遊客們讚不絕口。

  

雲霄西北部馬鋪鄉充分利用多屬海拔300米以上的低矮丘陵地,晝夜溫差大,具有避風防凍,土層疏鬆肥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成功規模化種植淮山


淮山,別名山藥,塊莖肥厚多汁,又甜又綿,且帶粘性,「山藥燉排骨、清炒山藥片、紅燒肉燉山藥、淮山紅燜羊肉」,生食熱食都是美味,是一種保健食品,又是名貴的藥材。東與馬鋪毗鄰的下河鄉村,沿烏山山脈成條狀分布,氣溫偏低,日溫差大,明萬曆時期就開始引進金棗。「下河金棗」具有皮薄柔嫩,橙黃泛金,可供鮮食、藥用和金棗精製品的原料,極富盛名。清末民國初,「下河金棗」遠銷新加坡、香港等東南亞各國和地區,成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大地一年四季饋贈給雲霄繁多的竹筍,但每年驚蟄過後,雲霄春筍特別鮮嫩味美,因而被譽為雲霄春天的「菜王」。在雲霄春筍入饌,最知名的菜品當屬與土雞同煨成湯,口感滑嫩爽口,有利竅、通脈、化痰、消脹、助陽氣生發的功效。此外,取雲霄春筍為主食材,只用簡單的鹽和味精烹飪方法,演繹出「油燜春筍」「薺菜春筍」「鰣魚春筍」傳統風味菜,那鮮嫩、色亮、味美、老少皆宜。


雲霄是「中國枇杷之鄉」,是全國早熟優質枇杷產業基地。到古城,不能不品有「閩南開春第一果」美譽的枇杷。雲霄枇杷種類繁多,素以柔軟細膩、多汁化渣、酸甜適度、風味香濃、外觀鮮豔、果面富有絨毛而著稱,以致聲名遠播。


  

雲霄在明代已盛產枇杷,且其功用為人們所熟知。「春來無處不吃花」,鮮花入饌,以花釀酒,拿花制茶。特別是用枇杷葉入藥,據《縣誌》記載:「1962年,縣醫藥公司收購枇杷葉,根據中醫配方生產川貝枇杷露止咳糖漿和枇杷膏。1963年醫藥公司製藥廠根據地產枇杷葉、桔梗、薄荷,加上川貝、杏仁和白糖等原料生產枇杷露。」近年,又研製開發出枇杷花茶、枇杷飲料、枇杷酒、枇杷膏等系列新產品,枇杷成為熱捧的「黃金果」。

 

   

民以食為天,古城人自然也不例外。這一次我來雲霄採風,領略古城美食,我費了很大的勁,計劃將美食分成「海鮮類、蔬果類、糕點類﹑家常粥膳類」作數字上的統計。

  

但是,統計雲霄小吃的菜品數量、劃分菜系,卻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只是覺得雲霄的烹炒煎炸蒸,火候,食材,調味,有時候顯得簡單,有時候卻又無比複雜。興許由於廚房藏匿著各種秘密,食材、佐調料的配比,對時間的精妙運用,廚師們千變萬化的烹製手法,這些差異構成了絢麗多姿琳琅滿目的菜品和菜系,這不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雲霄特色小吃推崇「大眾美食的精華」,可分為街巷攤販店與老攤店二類。除了老店,賣早點類的小吃攤限於早上營業外,夜市小吃集中在夜市裡,配合著「不夜城」,因此,超過午夜12點甚至徹夜經營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雲霄餐飲業中,幾乎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有一盤你最愛吃的家常菜,如芋頭、蚵仔煎、肉粽、滷肉飯、豬血糕、魷魚羹、蔥油餅,諸如此類。

就是炒麵線的配料也很豐富,有肉絲、蝦仁、高麗菜、香菇條。這些豐富的大眾菜餚,看似簡單的在鍋裡沸騰下,就讓美味釋放出來,但卻蘊藏著廚房的秘密,這秘密流傳了幾千年,當你在品嘗的同時,自然會不得不佩服雲霄獨特風味的飲食,舉不勝舉。

  

雲霄經典的主食水面,是一道既清爽,又有營養的佳餚,其風味之美,歷來被推為雲霄菜系中的看家菜,吃起來爽口開胃,百食不厭。水面,一要把麵粉攪出筋來才做麵條;二要肉丸加豬骨湯,那湯鮮又要有味;三要澆頭好,要澆上幾粒餛飩和肉丸,餛飩用碎肉,入口能咬出小肉塊,吃出肉香,肉丸用新鮮瘦豬肉打成肉茸,再加玉米澱粉做成,吃到嘴裡脆響。最後,還要澆上一點用豬油炸成金黃色的蔥頭,便滿碗葷香了。


  

到將軍山品嘗「燒窯雞」是必不可少的。燒窯,就是把磚瓦砌成的窯穴燒紅,再將柴火取出,放進處理好的雞,再用沙子蓋在窯外面,以炭火高溫烘焙,把雞「捂熟」。我想起小說《京華煙雲》中,林語堂談了對叫花燒雞的看法:「雞本來有其美質,如果誘發過甚,填充東西過多,過於壓榨,加香料過多,只會分散其純淨的美。」將軍山燒窯雞用精選的上等雞,僅僅加上自家特製的醬汁醃漬,用錫紙包嚴,然後放入窯裡燒烤,這樣烹製出來的雞,肉嫩鮮香,色澤金黃,香味四溢,滋味別致。


  

如果你到雲霄參加婚宴,將會品嘗到綠豆甜、花生甜、王犁甜、芋頭甜的「四甜」白斬雞、白批、煙腸、肉管、韭菜為固定盤的「主腳與盤腳」。在婚宴上品「四甜」「主腳與盤腳」的婚俗,現在成為家庭和「熟食店」主菜。

  

民間將傳統飲食文化如此完好繼承創新,有鄉愁,有回憶,古城人常為此驕傲。

  

雲霄幽深的古巷道,散發出淳樸懷舊的氣息,離繁華的大街僅幾分鐘路程。你在不經意間會發現,從百年老字號店、新開的糕點店到巷道旁小攤店上,陳岱浮棗、峢嶼鹹糕、鹹酥仁、寶珍月餅、冬瓜餅、捅孔餅、花生輪、酥糖,同樣冠之於雲霄小吃美食。

如果你是一位細心人,還可以向商家了解到傳統手工配製生產的方法:  

用蘿蔔和米粉漿或米粉,調配油、鹽、蔥做成的菜頭粿;將綠豆去殼磨成綠豆漿,加入明礬澄清後,取沉澱豆粉加糖、鹽煮熟後,成透明有彈性的綠豆粉粿;用糯米粉、白砂糖、植物油、芝麻、花生製作成的糯米餈粑;以中草藥仙草幹,放入大鍋煮,煮成仙草茶,和上米粉,再用傳統工藝熬煮而成的仙草粿;蔗糖製成其皮,花生製成其餡,經過精加工,製作成的酥扛或麻酥糖;用精選花生仁、優質蔗糖、豬白膘肉、麥芽糖、香蔥作為主料調出的「隔壁響」;以糯米作棗子狀,外裹以白糖,加工成棗子狀,放進油鍋炸熟的「傻新娘」,又稱「寸棗」。掙到一筆錢能安安心心的出去旅遊一趟,富遊,不要窮遊,怎麼舒服怎麼玩。

這些小吃都在糖糕類食品中獨樹一幟,成為雲霄人逢年過節、休閒品茶、拌人手禮及饋贈親朋好友的高檔佳品。

  

是的,中國傳統烹飪在手藝上無比神秘繁複,它的傳承和流變往往以家族或師徒的形式承載。這種心口相傳,延續了家的味道,也傳承了千百年來中國人飲食文化的基因。

  

……

  

從古到今,雲霄人獲取食物的實踐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舌尖上的雲霄,所打造出的食品風味和對營養的升華,堅持下去,不失為一種追求。

作者:蔡天初  選自《走進雲霄》 圖片來自網絡

由福地炎黃(ID:fudiyanhuang)整理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盜用必究

福地炎黃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微信公眾號

每周末 帶你領略福地炎黃文化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雲霄》,雲霄首部美食紀錄片
    《舌尖上的雲霄》首部雲霄美食紀錄片視頻來源:雲霄返鄉大學生團委文藝部出品(我們尊重原創,如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1水面 水面是雲霄一種名小吃,說起水面,那可真是雲霄名小吃,手擀麵,配上手工扁肉和手工打出來的肉丸子,加入事先熬製好的大骨湯,還有油蔥等調味品,那味道真是一個棒呢
  • 看完舌尖上的雲霄,再來瞧瞧咱雲霄水面,在福建麵條排行榜中排第幾!!
    味蕾記憶裡的鄉愁《舌尖上的雲霄
  • 旅行,從衝上雲霄開始
    衝上雲霄,赴一場雲端的美食盛宴飛機上如果吃到不太符合胃口的食物,是否有點破壞了旅行的好心情?而一口觸及味蕾的食物,則會讓人由內而外地滿足。機上會依季節時令烹製豐富菜餚,同時備有精選紅酒、白酒及各種啤酒以供佐餐;亦提供咖啡、茶、果汁、汽水、牛奶等無酒精飲料,讓旅行者在翱翔天空之際,可以隨心品味舌尖上的美味。
  • 雲霄小城(福建雲霄:張坤爐)
    雲霄小城張坤爐生於斯,長於斯三十年有餘,雲霄這座閩南小城,依山傍海。始終無暇明白雲霄的南廓北域。因為小城每年都在擴展,每年都在日新月異!我不敢留影,不敢隨意在文化和文明的殿堂前擺上我那沾滿銅臭味的皮囊和才學淺疏的肉身。。。懷朝拜之心來,存敬畏之心去。離開佛陀的世界,回到浮躁的現實,心,比昨日明朗了許多,安靜了許多。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踩著一地的陽光繼續尋覓五月的芳菲,花開的恬靜。
  • 新書 《舌尖上的新年》
    《舌尖上的新年》《舌尖上的新年》大電影同名圖書
  • 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習主席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為響應號召國防科技大學服務保障中心和研究生學術活動組織委員會聯合舉辦廚藝大賽一起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
  • 《衝上雲霄2》吳鎮宇痴戀再陷情殤
    《衝上雲霄2》吳鎮宇飾SAM唐亦琛  Sam哥、Zoe深情催淚  Sam哥虐心四吻Triangle  吳鎮宇帶領飛機師學員  吳鎮宇等飛機師教官  《衝上雲霄2》吳鎮宇飾SAM唐亦琛  Sam哥、Zoe深情催淚  Sam哥虐心四吻Triangle吳鎮宇帶領飛機師學員吳鎮宇等飛機師教官吳鎮宇飛機師帥氣造型吳鎮宇陷入回憶   新浪娛樂訊 8月5日晚播出的《衝上雲霄2》中,主演吳鎮宇、張智霖與陳法拉的三角關係初步成形,Sam哥吳鎮宇尋回了緣分天使Triangle
  • 倡導「舌尖上的文明」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號召接力 從我做起 阜新車站派出所黨支部號召全所民警接力,從我做起,倡導"舌尖上的文明",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總書記帶頭"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這是給全民做了表率,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我承諾,加入"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行列,從飲食生活的小事開始,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節約糧食,現在做起!
  • 雲霄新開一家自助式的品牌茶超市
    雲霄人點擊上面藍字關注云霄如果你是享受生活追求舌尖驚喜的人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這裡聯繫電話☎:16274393333🏠地址:雲霄將軍山公園路閒暇時刻,放下心中煩悶喝上一杯醇香好茶享受片刻的清閒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 勾起舌尖上的鄉愁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 片中食材銷量大幅提升 深夜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使得不少吃貨眼淚伴著口水流。吃貨迷們一致認為,只能看得到卻吃不到是最大的煎熬。然而,記者了解到,由於各大電商已經藉機推出「舌尖主題營銷」,推出片中食材促銷活動,令曾經默默無聞的各路美食在一夜之間銷售上千件,彌補了吃貨遺憾的同時,也令商家賺到盤滿缽滿。
  • 雲霄「六地」之溫泉旅遊度假聖地:匯玩一下,雲霄「泉」是驚喜
    雲霄依山傍海遊覽這條線路,您可以盡情感受閩南古村落文化的典型代表——白石,探訪醉入雲端的綠野仙蹤,讓美食挑戰舌尖,追尋濃濃的鄉愁……據考證,作為福建省迄今為止最早、最大、最多的古茶樹群落,是雲霄茶葉生產史的活證據,更是體驗鄉村生態清淨雅致的好去處。
  • 《衝上雲霄2》本周收官 吳鎮宇陳法拉修成正果
    吳鎮宇、張智霖、陳法拉主演的TVB重頭大戲《衝上雲霄2》即將於本周日上演2小時大結局,三位主角曲折三角戀終於塵埃落定,其他各線的感情發展也都好事成雙。在近日曝光的大結局劇照中,Coco與JimJim的婚禮上,一身紅衣的Holiday攜手Sam哥浪漫熱吻,讓這段糾結的雲霄之戀修成正果。  《衝上雲霄2》周日2小時大結局 吳鎮宇陳法拉異國熱吻  電視劇《衝上雲霄2》從7月15日播出以來近兩個月的時間,TVB收視率與內地網絡點擊率皆一路飄紅,穩拿收視冠軍。
  • 雲霄小城(福建雲霄:張坤爐)
    雲霄小城張坤爐生於斯,長於斯三十年有餘,雲霄這座閩南小城,依山傍海。始終無暇明白雲霄的南廓北域。因為小城每年都在擴展,每年都在日新月異!我不敢留影,不敢隨意在文化和文明的殿堂前擺上我那沾滿銅臭味的皮囊和才學淺疏的肉身。。。懷朝拜之心來,存敬畏之心去。離開佛陀的世界,回到浮躁的現實,心,比昨日明朗了許多,安靜了許多。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踩著一地的陽光繼續尋覓五月的芳菲,花開的恬靜。
  • 【春節特輯——雲霄美食「呷透透」】列嶼鹹糕
    與綠豆糕、生仁糕、鹹梅糕、黑麻糕、白麻糕、龍海角美香脯糕、薌城白米糕、漳浦翰林糕、雪片糕、南靖山城米香、雲霄酥餅組合成「漳州糕餅十二色」。糕的歷史,至今有3000年以上。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朝的《周禮•天官》中,就有「羞籩之食,糗餌粉餈」的記載。糗,古代指炒米粉或炒麵,飯或麵食粘連而成的塊狀食物;列嶼鹹糕,創始於清末民初,滑潤細膩,入口即化,具有鹹香味悠長,甜而不膩的特點。
  • 《衝上雲霄2020》年底開拍,張智霖或缺席,陳偉霆Angelababy頂上
    十年後來到2013年,TVB推出《衝上雲霄2》,在原有班底的基礎上(少了馬德鐘、陳慧珊),加入了張智霖、陳法拉、馬國明等這些新演員,同樣獲得了巨大成功,張智霖所飾演的「Cool魔」成功跑出。雖然當時也有聲音表示新不如舊,但是《衝上雲霄2》還是成為了當年的收視冠軍。
  • 電影版《衝上雲霄》初一上映 拜年宣傳片發布
    與電視劇《衝上雲霄》同名的電影版《衝上雲霄》將於2015年2月19日大年初一飛耀上映與全國觀眾見面。 網易娛樂2月17日報導 與電視劇《衝上雲霄》同名的電影版《衝上雲霄》將於2015年2月19日大年初一飛耀上映與全國觀眾見面。電影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影迷的廣泛關注。
  • 舌尖上的衣裳街
    上世紀80年代,中央紀錄電影製片廠曾來湖州飯店拍攝過「百魚宴」,太湖「三寶」銀魚絲、白蝦、鱭魚堪稱舌尖上的一絕。除此之外,湖州的傳統菜,在歷經了幾百年的歲月後,依然是縈繞在湖州人心坎上的家鄉味道。  在長不到400米的衣裳街兩旁,有100多家店鋪,絕大多數都是經營湖州特色的小吃。每到中午、傍晚時分,街上瀰漫著誘人的美食香味,吸引著四方來客。
  • 《衝上雲霄2》吳鎮宇談Triangel:童話是殘酷的
    舉報 《衝上雲霄
  • 飛雲之上 衝上雲霄享受雲海之視覺體驗
    飛雲之上 衝上雲霄享受雲海之視覺體驗飛雲之上 衝上雲霄享受雲海之視覺體驗飛雲之上 衝上雲霄享受雲海之視覺體驗飛雲之上 衝上雲霄享受雲海之視覺體驗飛雲之上 衝上雲霄享受雲海之視覺體驗飛雲之上 衝上雲霄享受雲海之視覺體驗
  • 會玩雲霄|這真的是一版正!宗!的雲霄小吃攻略!!
    今天阿朵姑娘獻上最地道的雲霄小吃!助你開啟洪荒之力不再靠抖禦寒將軍山燒窯雞香飄薌城。燒窯雞,顧名思義即知是以窯窟燒燜雞禽之類的特種風味小吃。而雲霄將軍山燒窯雞,又以其特殊工藝、特殊佐料,如醬油、中醫藥、鹽、糖等置入現宰「童子雞」腹腔中,包上沾過酒水的龍巖草紙,外裹鋁鉑紙,投入小烘窯中,再加溫燒烤。火焰控制著「溫-烈-猛-平」的熱度燒燜之,一般每小時可連燒兩窯次,燜制十餘只黃燦雅觀、香味四溢、鮮嫩鬆脆的「燒窯雞」,供食客品嘗,一想起我就口水直流。陳岱浮棗是1960年,由雲霄陳岱人首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