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導】戰疫手記:戰地「記者」的職責與使命

2020-12-11 騰訊網

(點擊觀看vlgo)

我叫張鵬娜,是阿木爾公安分局政工監督室宣傳民警。小時候懵懂的我,總是聽從警多年的父親說起責任和使命,當我真正的穿上這身警服,從警察家屬銳變為警察的一刻,才真切的體會到父親當年的教誨。我是孩子,是媽媽,是妻子,但此刻我又多了一個稱呼:人民警察!

疫情就是戰場,鏡頭就是武器,為了讓更多的群眾能夠了解、配合警察工作,也為了讓高壓下的民警們緩解身心的疲憊,給他們鼓勁加油!在疫情期間,製作抗疫宣傳紀錄片、編發微信公眾號、記錄民警先進事跡、改編抗疫歌曲,以這樣的形式,和戰友們共同戰疫。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採訪一線民警的感人事跡,無論是疫情防控辦公室主任康力帶病堅持工作,春節期間仍堅守崗位未與家人團聚,還是向陽派出所所長黃冬和妻子,將家裡老人和孩子交給親屬照料,兩人攜手奮戰在疫情一線,或是新民警譚晶、李佳傲為了工作自願延遲婚期,種種舍小家顧大家的事跡讓我為之動容……

走進每一個警察故事、每一個警察家庭,都有不同的感觸,更讓我深刻的認識到一身戎裝背後的堅韌和擔當,這種無形的力量讓我深深的愛上警察這個職業。

傾聽警察心聲,講好警察故事。我和大家在一起。

值班編輯:梁 旭

信息來源:阿木爾公安分局

責任編輯:王嘉亮

相關焦點

  • 援鄂手記 | 戰地玫瑰,淬鍊成鋼
    「有點想念兩個孩子了,但在這裡,我更明白肩上的使命和責任。」「只不過是換了身衣服,換了個地方,盡了自己的職責,僅此而已。」…… 疫情面前,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緊緊相連。在戰疫一線,無論是應對變幻莫測的天氣考驗,還是轉運沉重的保障物資;無論是面對疫病風險,還是堅守監管崗位,她們用實際行動履行著奉獻擔當。 30天裡,她們協同湖北監獄民警圓滿完成了任務,為疫情防控和監管安全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 職責與使命
    職責與使命 2020-09-25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方記者手記:直擊災區日本南三陸町
    據日本媒體3月14日的最新報導,南三陸町1.7萬人口中目前有9500人失蹤,可能已經全部遇難。英國電視四臺記者亞歷克斯·湯普森是第一批抵達南三陸町的西方記者。我們通過他13日的手記去現場看看這個曾經繁華的海濱小鎮的現狀:你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寂靜,當我們不斷靠近這個海邊小鎮時,沒有聽到一點聲音。
  • 央視"女神"戰地記者:北京名校畢業,歷經生死,發回大量央視獨家戰地報導!
    耕耘收穫,春華秋實,11月8日,第21個記者節,如期而至。記者的種類有很多,而在記者中最讓人敬佩的就是戰地記者。他們是一群沒有武器的士兵,卻在炮火最密集的地方用生命做賭注,把戰爭的殘酷傳遞給世界;他們號稱與"死神並肩的瘋子",只求在槍林彈雨中對戰爭做最詳實的記錄。
  • 中國首位戰地記者,曾深入前線報導波赫戰爭
    提及戰地記者這一工作,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詞語就是危險。他們需要深入到戰場上獲得第一手資料,並且將這些珍貴的資料傳回到大後方。戰爭發生之後,戰地記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不僅需要有極高的新聞素養,能夠對事件有獨到的看法,同時還應當有足夠的勇氣和熱情。
  • 陽光保險張維功:身擔企業家使命,積極履行保險人職責
    陽光保險張維功:身擔企業家使命,積極履行保險人職責 來源:財訊網 • 2020-12-20 11:35:08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
  • 「良知和良能」的戰地記者——海明威
    導言:「良知和良能」的戰地記者——海明威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明威成為美國《星報》的一名戰地記者,在戰場上,他多次出生入死,深入到戰場第一線,採訪到許多有價值的新聞。1941年3月,海明威決定親臨中國戰場,向全世界報導日寇法西斯的暴行。有人勸他不要去冒這個險,「中國戰場很殘酷,你這樣去冒險,很有可能丟掉性命」。海明威說,向全世界報導日寇法西斯的暴行,是一個記者的良知,如果要說是去冒險,那麼可以說是一個記者的良知在呼喚我去冒這個險。
  • 全系列回顧:為什麼第十四部作品要叫《戰地1》
    被戰地無情吊打的使命召喚 COD13雖然套路陳舊但其實並無硬傷,差評太多全是因為撞上了隔壁《戰地1》的劍走偏鋒。 畢竟太空雖然華麗但玩家沒有去過啊! 那麼問題來了,《戰地1》到底是整個系列的第幾部作品呢?
  • 戰地記者出書講述「中東愛情故事」
    「這是一本講述浮華塵世間的平凡你我如何努力發出自己光芒的書。報到現場的流血衝突、自殺性爆炸、示威遊行,讓這個「菜鳥記者」在陣痛中成長。與此同時,她的愛情生活充滿猜忌、誤解、意外……本書故事情節曲折,既描寫了一段戰地戀愛的故事,同時還原職場新人在特殊環境下一步步艱難成長、在經歷人生百態後雖然迷茫但始終努力向前的勵志故事。端木笙笙以記者的真實筆觸記錄戰爭,以柔軟的文字講述一段「戰亂時期的愛情」,以觸及靈魂的思考揭示亂世之中人性的美好與殘酷。
  • 記者手記:草原「白衣天使」與荊門相伴53天的歡笑與淚水
    受訪者本人供圖(抗擊新冠肺炎)記者手記:草原「白衣天使」與荊門相伴53天的歡笑與淚水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20日電 題:記者手記:草原「白衣天使」與荊門相伴53天的歡笑與淚水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從接到休整、準備撤離通知,到開始收拾行李
  • 廈門翔安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啟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
    弘揚三島精神 廈門翔安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啟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鄭水忠對牆上的照片如數家珍東南網7月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葉曉菲 通訊員 餘慶東/文為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八·二三」炮戰61周年,7月1日上午,在翔安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啟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英雄三島精神」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為英雄三島老照片、老物件展覽揭幕,旨在重溫英雄三島發展的輝煌歷史,讓「英雄三島精神」代代相傳。
  • 青島日報記者戰疫手記:目送你們慨然前行,期待你們凱旋而還
    青島日報記者戰疫手記:  目送你們慨然前行,期待你們凱旋而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作為在一線追蹤醫護人員奮戰的記者,下筆千言,仍不足以描摹他們全部的辛勞與驚險。無論是堅守在青島定點醫院的醫護人員,還是義無反顧奔赴湖北重病區的援鄂醫療隊員,每天都給我們帶來無數的感動。
  • 密碼|記者手記⑧
    >>>手記原文《 密碼 》記者 | 李寅峰謙謙而親和的幾句話,不由得讓記者聯想本欄目名「大國之治」,以及此章主題「大國擔當」。也難怪,中國外交官,本身就是中國形象的最佳代言人。| 記者手記①「大事」中的「小事」 | 記者手記②共識是最強的「免疫力」 | 記者手記③小與大 | 記者手記④中國義利觀 | 記者手記⑤
  • 天津日報《戰地日記》入選抗疫紀實展 天津博物館收為館藏
    天津日報《戰地日記》專欄系列報導作為抗疫實物展品入選展覽。「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為《戰地日記》冊頁籤名題字。天津博物館頒發收藏證書,將《戰地日記》全冊作為抗疫見證物收為館藏。&nbsp&nbsp&nbsp&nbsp本報《戰地日記》專欄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宣傳報導的重點策劃。
  • 中國戰疫雖然很難,但做得很好!這部全景紀錄片讓人淚目
    這部由中新社攝製出品的系列全景紀錄片《中國戰疫錄》,持續追蹤從疫情暴發到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的中國戰疫進程,既有對事件演變脈絡的宏觀梳理,亦有在極致環境下平凡人的心路歷程。自3月30日上線後,迅速佔據海內外各類社交媒體顯著位置,《人民教育》雜誌刊文,「家長老師們,不妨帶孩子一起觀看這5集紀錄片,這是難得的教育素材哦」。
  • 記者手記:走進比利時蒙斯《中國·旅行日記》展
    新華社比利時蒙斯6月22日電 記者手記:走進比利時蒙斯《中國·旅行日記》展  新華社記者潘革平  精美絕倫的中國瓷器、明朝萬曆年間的道教香燻爐、原產江西的19世紀精美木製面具、1710年譯自義大利文的《對中國現狀的思考》……22日晚,《中國·旅行日記》展在比利時南部歷史名城蒙斯開幕
  • 銘記,戰疫中的動人瞬間
    □記者 盧鵬 李勇 報導「感覺就像一群氣球在戰鬥,一天下來不漏氣就是最大的勝利!」在武漢戰疫前線,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醫療隊員孫元婧2月17日的手記中這樣寫道。這段富有畫面感的描述,讓閱之者不禁感慨淚目,戰疫前線,醫療隊員樂觀調侃的背後,是怎樣的艱辛與忍耐。「今天我的又一個戰友吐了!我清楚地聽到她回咽的聲音……很多人的手腫了,鼻梁卡破了,前額卡淤血了,但依舊還在堅挺。」孫元婧的手記中寫道。
  • 「疫」路前行 使命擔當 永康衛校第十五屆校園文化節系列活動精彩...
    採訪中,盛莉娜告訴記者,此文創作的靈感正是來源於家中的那盆君子蘭。君子蘭厚實的葉片象徵著堅強剛毅,寓意著主人威武不屈的高尚品質。它開放的花朵比較豐滿,色彩豔麗,象徵富貴吉祥,寓意家庭幸福美滿。寒假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 【記者手記】揮汗「日巡」20公裡
    【記者手記】揮汗「日巡」20公裡 2020-08-06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嶽風】《春天的守候》——曲陽縣廣播電視臺一線記者採訪手記
    【北嶽風】《春天的守候》——曲陽縣廣播電視臺一線記者採訪手記 2020-02-05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